优质原作者,历史专家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
看加粗的字体就知道司马懿的水平了:
以诸葛亮第四次北伐为例
231年春,诸葛亮再次北伐,用木牛运粮,包围岐山。又从鲜卑中征召柯必能,柯必能出兵石城响应蜀军。因曹魏将领曹真病重,曹睿改派司马懿为都帅驻守长安,率领张郃、费尧、戴陵、郭怀等人抵抗。
司马懿先派飞尧、戴凌等四千精兵守卫上虞,自己则率部营救岐山。张郃认为应该分兵驻守雍、梅,司马懿却认为分兵不如合军有利,就西进。
诸葛亮知道后,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岐山,自己率领主力迎战司马懿。
后来,诸葛亮在上虞击败了魏将郭怀和费尧,收割了魏军的粮食,在上虞东部与司马懿大军相遇。诸葛亮坚守不战,回到了君禄城。
司马懿进军潞城,却登山掘营,与蜀军对峙,不战。张郃认为蜀军远攻,“孤军粮少”,想速战。所以这里应该驻扎大军,然后分出奇兵,包抄蜀军,切断其后方。但是司马懿没有接受。司马懿派张郃南围攻打王平,将蜀军逼出中路。他亲自率众迎接诸葛亮。
诸葛亮派大将魏延、高翔、吴班分三路领兵大败魏军。光是俘虏魏军低阶军官的人头就有3000多人,得到了5000多件黑甲和3000多把角弩作为战利品。
司马懿一生中唯一一次与诸葛亮的交锋,以惨败告终。从此,司马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魏军将领数次请战,司马懿不答应。将领大为不满,便嘲笑他:“公惧蜀如虎,天下却笑!”。
六月,诸葛亮见粮草不能满足,接到太后刘禅的圣旨,命令北伐军撤退。诸葛亮无奈,只得率领大军撤退。司马懿命张郃追击蜀军。张郃认为“围军必平,回军不可阻”。见张郃不赞成追击未败的蜀军,主动撤退。司马懿坚决要求张郃带兵追击,张郃无奈只好追击。最后在木门洞口,被埋伏在高处的蜀军射中右膝,重伤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