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古代历史中人才最井喷的时代,董卓、吕布、袁绍、曹操、刘备、孙权、关羽、张飞、张辽、周瑜、鲁肃、荀彧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武将、谋略家,由于《三国演义》小说和电视剧的巨大影响,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一对针锋相对的巅峰对决,变的家喻户晓。
《三国演义》三分真、七分假、大事真、小事假、事情真、细节假的特点,美化、塑造、虚构一大批人物形象,尤其是诸葛亮,甚至都变成了半人半神、神机妙算的人。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虽然没有《三国演义》中虚构和描述的那么神,但是在正史中也的确是一位非常伟大的政治家,三国时期的一代良相。诸葛亮早期帮助刘备取荆州、占益州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后期调动蜀国的一切力量,六出祁山,攻打曹魏。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最终在五丈原病逝。
在诸葛亮六出祁山的过程中,主要的对手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在经过曹操时期的韬光养晦之后,已经成为曹魏的核心力量。诸葛亮和司马懿的对决,在《三国演义》小说和电视剧中描述的非常精彩。诸葛亮积劳成疾病死后,蜀国再也没有力量进攻魏国,那么,魏国为什么不趁诸葛亮刚去世、蜀国内部混乱之际南下进攻实力比自己弱小很多的蜀国呢?司马懿,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第一,魏国实力大损
蜀国尽管和魏国实力对比差距比较大,但是,面对诸葛亮多年的北伐,魏国也疲惫不堪,军事、经历力量受到很大的打击。诸葛亮病死后,曹魏一时之间并不具备反攻蜀国的力量。
第二,蜀国的天然地理优势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蜀国的地理天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国古代历史,在蜀中建立的割据政权比比皆是。中原政权或者其他格局政权要想打进四川,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蜀中天府之国,都江堰开通后,形成了沃野千里,强大的经济实力,为蜀国政权的巩固奠定强大的经济基础。
第三,东吴的牵制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魏蜀吴三足鼎立,维持了几十年的相对均衡,原因就在于互相的牵制,尤其是蜀汉和东吴的微妙关系,他们的联合与矛盾直接影响到曹魏对他们的战略。一旦曹魏贸然进攻蜀国,陷入战争泥潭,东边战线必然会遭到东吴的进攻。曹魏尽管是三国中实力最强的,但也无力同时和其他两国战争。
第四,司马懿积蓄力量意图篡夺政权
通过同蜀国的战争,司马懿已经控制了曹魏的政权,成为最有权势的核心。到了后期,魏国表面姓曹,实际上已经司马家的了。对于司马懿而言,积攒力量、为篡夺政权做准备才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这时候贸然进攻蜀国,一旦陷入战争泥潭,甚至会威胁到他在曹魏政权的地位。事实确实如此,经过司马懿、司马师的力量准备,最终,司马昭废掉曹魏皇帝,建立西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