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魏后期的一位大将,参与司马懿篡权,结局却很凄凉!

曹魏后期的一位大将,参与司马懿篡权,结局却很凄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4241 更新时间:2024/1/19 21:27:33

公元226年,曹丕临终之际,指定司马懿、陈群、曹真、曹休为托孤大臣,以此辅佐太子曹叡即位。不过,司马懿最终通过高平陵之变,篡夺了曹魏大权。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陈泰,作为陈群的儿子,居然也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并且,陈泰在曹魏后期多次化解了姜维的进攻。

具体来说,陈泰于公元200年出生,魏明帝曹叡在位时,陈泰担任散骑侍郎。公元237年,在父亲陈群去世后,陈泰继承了颍阴侯的爵位。由此,对于陈泰来说,其崭露头角和建功立业,主要是在曹魏中后期了。公元244年,曹芳在位时,陈泰出任并州刺史,加振威将军、持节。镇守并州期间,陈泰安抚北方的游牧民族,确保了当地的安宁。

到了公元249年,一直韬光养晦的司马懿趁曹爽等挟皇帝曹芳去洛阳南郊谒陵之际,发动兵变,率军切断归路。当时,陈泰作为尚书,也去参加这次谒陵。当司马懿派人送书给曹爽要其放弃抵抗时,曹爽等人仍犹豫不决。毕竟,曹爽也担心自己放弃抵抗的话,会被司马懿秋后算账。至于桓范等人,则劝说曹爽挟天子以令诸侯。

在这个关键时刻,陈泰与侍中许允一道上前劝说曹爽,使其接受了交出兵权的条件。曹爽即派许允与陈泰为代表去与司马懿协商。故司马氏一直视陈泰为有功之臣。

对于陈泰来说,不仅父亲陈群曾和司马懿拥有良好的关系,自己也和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关系深厚。所以,在高平陵之变中,陈泰帮助司马懿成功夺权。不过,陈泰不希望长期涉及到朝廷的斗争中,所以主动请求调任到雍州地区。在此基础上,陈泰代替郭淮,担任雍州刺史,并被加封为奋威将军。

众所周知,雍州是蜀汉和曹魏的交界地区,也是诸葛亮、姜维北伐曹魏的重要战场。因此,作为雍州刺史的陈泰,自然需要抵御蜀汉大将姜维的进攻。当然,陈泰在防御姜维期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比如公元249年秋天爆发的曲城之战,就是郭淮、陈泰在曲城地区围城打援,击败蜀汉卫将军姜维的一次反击作战。此战,魏军料敌准确,处处占得先机,促使蜀军一无所获。

嘉平四年(252年),蜀汉策动雍凉地区的羌人造反,攻打郡县,陈泰即上书请求将雍州、并州兵力合在一起前往平定。并州军队在调动过程中,因不愿远征而出现兵变,结果陈泰只好单独率军前往,亦大获成功。

到了公元253年,姜维率军包围南安后,司马师派遣郭淮、陈泰前去支援,成功击退了姜维大军。公元255年正月,长期抵御蜀汉的大将郭淮去世。于是,曹魏任命陈泰为征西将军。由此,这意味着曹魏在雍州、凉州地区的十多万精兵,直接受到陈泰这位将领的指挥。而这,不仅是对陈泰防御蜀汉北伐的肯定,也体现出司马懿家族对于陈泰的信任。

公元256年,东吴将领孙峻率军进攻淮泗地区。对此,司马昭征调陈泰为镇军将军、假节,以此防御东吴的进攻。孙峻退兵后,陈泰来到朝廷担任左仆射。甘露二年(257年),陈泰前后以功增加食邑至二千六百户,子弟一人被封为亭侯、两人为关内侯。

公元260年,曹魏皇帝曹髦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并亲自讨伐司马昭。但是,因为实力悬殊,曹髦被贾充指使的成济弑杀,年仅19岁。陈泰知道后,当即跑到现场,与太傅司马孚倒在地上,枕着曹髦尸体号哭尽哀。

不久之后,司马昭也进入宫禁,见此情景,便问陈泰:“玄伯,天下人当怎么看我?”陈泰说:“只有斩杀贾充,才能以谢天下。”司马昭又说:“你再考虑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陈泰回答:“难道还能让我说别的话吗?”因过于悲恸,不久即去世。陈泰死后,被追赠为司空,谥号穆侯,由其子陈恂袭爵。陈恂无子,他去世后,便由弟弟陈温袭爵。

总的来说,虽然陈泰支持司马懿家族,但是,作为曹魏的臣子,陈泰和司马孚一样,都不能接受当街弑君的行为,所以要求司马昭严惩凶手。不过,因为司马昭包庇贾充等人,陈泰只能在悲恸和忧愤中病逝。

标签: 司马懿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不能向司马懿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司马懿

    三国时曹魏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正月甲午(初六),魏国皇帝曹芳正在先帝曹睿的陵墓——高平陵,大将军曹爽跟着他一起。结果,他们突然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坏消息——司马懿政变了!太傅司马懿趁他们出城的时候,在洛阳发动政变,控制了都城,并且让太尉蒋济出兵占据洛水浮桥,关闭洛阳城门,阻止曹爽进城。与此同时

  • 诸葛亮病逝后,司马懿为何终生不攻蜀国?其实司马懿很忙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司马懿

    诸葛武侯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秉承着“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原则,继承着先主刘备未成的理想意志,多次北伐,打得体量是蜀汉数倍的曹魏政权,每次都狼狈不堪,甚至不敢与之交锋,只敢暗戳戳的组织防御。诸葛亮凭一己之力,让割据政权蜀汉成为了几乎一统的政权曹魏的噩梦。 那么诸葛亮病逝后,为什么曹魏不抓住机会

  • 司马懿:诸葛亮的缺点可用17字总结,史学家:很客观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司马懿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人物之一,他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不仅智谋超群,而且忠君爱国,在古代谋士里,很少人能超越诸葛亮;其中,能与他匹敌的大概只有司马懿。诸葛亮与司马懿两人交战多年,难分高下,司马懿不仅成为诸葛亮最大的对手,也是最熟悉诸葛亮的人;他曾精准说出诸葛亮的缺点,可以用17个字

  • 司马懿的妻子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何司马懿晚年如此厌恶妻子?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司马懿

    司马懿厌妻,这个典故可是把司马懿直接推到了古代“负心男”的行列。和历史上大多数名人的妻室只留下什么“氏”不同,司马懿的妻子张春华,留下了完整的名字。而这个女人在历史长河中并不显眼,但却和“四位”皇帝有着关联,地位不容小觑。张春华乃是司马懿的嫡妻,她与司马懿生下了司马师、司马昭,而她的孙子乃是司马炎,

  • 此人威望比司马懿还高,他不死,司马懿父子不敢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司马懿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杀死大将军曹爽,并大肆诛杀异己。之后,司马懿及其族人、亲信迅速掌握曹魏军政大权。司马懿还一步步提高自己的地位,篡位的野心已初步显露。这一切,引起了一位曹魏老臣的不满。他就是坐镇扬州的司空王凌。王凌是王允之侄。王允是汉末名臣,曾经联合吕布,诛杀了祸国殃民的董卓。之后

  • 如果诸葛亮设计杀死了司马懿,三国的格局会改变吗?

    历史人物编辑:科霖标签:司马懿

    如果诸葛亮设计杀死了司马懿,三国的格局会改变吗?诸葛亮和司马懿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两位谋略家,他们在多次的战争中相互较量,互有胜负。但是,他们从未有过正面的决战,也没有成功地除掉对方。如果诸葛亮能够设计杀死了司马懿,那么三国的格局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首先,我们要分析诸葛亮杀死司马懿的可能性和方式。根据

  • 诸葛亮病逝,司马懿为什么不赶紧灭蜀?因为司马懿决定不了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司马懿

    曹魏是第一大国,但大国也有大国的烦恼。曹魏的烦恼就是边境线太长,交战的对手太多,往往按下葫芦浮起瓢。所以,即便诸葛亮死了,曹魏也无暇顾及蜀汉,司马懿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刘备定四川后,表面上是三国博弈,而底层还有一个豪族精英与平民精英的较量。这个矛盾在曹魏表现得最激烈。而从来都是内部矛盾起主导作用,所

  • 漏洞百出的空城计真能吓跑司马懿?司马懿:能打我也不敢打

    历史人物编辑:久史微鉴标签:司马懿

    作为兵家圣典的“三十六计”,其精妙绝伦的计谋让无数谋士沉醉其中,恨不能将其尽显世间,而在《三国演义》我们可以找到各种计谋的展现。《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空城计”一节在精彩展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同时,也嘲笑了司马懿的“多疑近乎愚”(实为大智若愚)。如果看官朋友晓得“围点打援”、“久围不打自亡”、“擒贼擒

  • 同样是演司马懿 ,一个是经典,一个是苏大强

    历史人物编辑:微笑君电影标签:司马懿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一次看94版的《三国演义》是20年前,我还是小学生,三国情怀由此而生。20多年后,每次提起三国人物,脑海里还是老版三国的那些鲜活的面孔,唐国强的孔明,鲍国安的曹操,孙彦军的刘备,濮存昕的孙策,张光北的吕布,魏宗万的司马懿等等,这是脑海中挥之不去的印记。即使后来有翻拍,

  • 司马懿的一位部下,抵御诸葛亮北伐,多次平定叛乱!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司马懿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不仅诛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也篡夺了曹魏的大权。自此之后,虽然曹魏东线的多位将领起兵反抗司马懿家族,但是,曹魏其他地区的武将大多保持沉默。而这,显然和司马懿的部下遍布各地存在直接的关系。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胡遵,就曾跟随司马懿抵御诸葛亮北伐,并协助司马氏平定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