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还原历史真相:诸葛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还原历史真相:诸葛亮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研墨香 访问量:3297 更新时间:2024/4/29 22:42:32

从《易中天品三国》问世开始,诸葛亮从《三国演义》中的战神瞬间成了后勤部长,今天,小编又看了一遍《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下面小编给大家还原一下正史上真正的诸葛亮!

一、诸葛亮是个顶级的战略家,《隆中对》中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对刘备画的蓝图都堪称千古绝唱。隆中对诸葛亮就指出天下三分,刘备当收取荆州,入据汉中,东联孙吴,北拒曹魏,富国强兵以待天时,一旦机会出现,便两路大军北伐中原,收服天下。以后天下大势的变化也印证了诸葛亮的《隆中对》,可见诸葛亮有战略天赋。后面诸葛亮为了说服孙权和刘备联合抗击曹操,也曾经对孙权分析了天下大势,也得到了历史的证实,所以诸葛亮是战略家应该没人反对。

二、诸葛亮有治国才能。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应该是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就是诸葛黑对他的治国才能也不敢诋毁。关羽、刘备将蜀国挥霍一空的时候,蜀国可以说已经走到了悬崖边上,由于一座即将倾覆的大厦。诸葛亮临危受命,挑起了蜀汉的大梁,在他的进行治理下,蜀汉没多久就恢复了过来,国力甚至达到了能够出兵攻打比自己富强四五倍的曹魏。可见诸葛亮的治国之才是超级高的,都到了足以力挽狂澜的程度了。

三、军事才能要详细说,首先诸葛亮是个伟大大军事家,这点是基础,诸葛亮军事才能以治军为第一,奇谋为第二。有人说诸葛亮长于治军而短于应变,这不能说他全错,也不能说他全对。更不能以此认为诸葛亮军事不行。要知道治军其实是军事家的根本,大秦帝国之所以能一统天下,最主要的是军强,将强还在其次。吴起之所以老大胜仗,也是因为他善于治军。军事本来就是以治军为根本,奇谋辅之。就算是以奇谋著称的韩信,治军也是很严格的,只不过他谋的成分用的多一些罢了。诸葛亮长于治军本来就是他军事才能的体现。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所以风险高的奇谋他不是很看重,就凭此而说他短于应变是不科学的,比如街亭失守他立刻就做出了退兵的部署,这叫短应变吗?因为谨慎不喜欢采用奇谋而被认为军事不行,实在是冤枉诸葛亮了。他要是军事不行,能打的强大的曹魏不敢出战吗?小编给他下的定论是:诸葛亮军事才能一流,抓住了军事的关键——治军!因为是三军统帅,所以他用兵谨慎,不愿意采纳风险太大的奇谋。

四、诸葛亮是个值得天下敬仰的良臣名相!他忠诚无比,大权在握而不骄横凌主;他办事一丝不苟,事必躬行以至于劳累而死;他清正廉洁,任相十多年而没多余财产。诸葛亮是三国乱世之中一个接近完美的人物,值得天下敬仰。

总结:诸葛亮是个胸有成竹的战略家、治国能臣、杰出军事家:军事上重大局而轻涉险,善于治军、大忠臣、鞠躬尽瘁、清正廉洁的大才!诸葛亮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人,不但蜀国上下尊重他,就连敌人司马懿钟会都对他崇敬不已,诸葛亮这样的人千古少有,小编费尽心思从他身上找缺点,也只能找到他算计魏延这个缺点,其他还真找不到。北伐无功和国力等有关,不能怪他,子午谷奇谋本来是件有大风险的事情,正确与否并未得到历史证明,我们也不可说他所,黑诸葛亮不知兵的人更是居心叵测,不知道他们诋毁诸葛亮是为了什么?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漫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鞠躬尽瘁,还是独揽大权?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刘备因报仇心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举倾国之兵讨伐东吴,结果夷陵之战被东吴的陆逊打回了原形。刘备在夷陵连营七百里,犯了当年曹操赤壁之战打造铁连锁,将战舰连在一起的大忌。陆逊瞅准时机,采用火攻,几乎导致整个蜀汉军队覆灭。其实这场战役在启动之初,就基本上已经决定了其结果。刘备称帝之后,整个

  • 如果可以空投粮草,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诸葛亮

    古代打仗没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物资运输以人力为主,牲口能驮但同样要吃粮草,能走水路已是当时最节省成本的运输方式了。《孙子兵法·作战篇》着重讲了这个问题,“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吃敌人的粮食),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距离运输),远输则百姓贫。”作为军事家,刘备

  •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豆豆说娱乐标签:诸葛亮

    兴复汉室本就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理想,而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倾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没有对不起刘备父子反而是最忠诚的臣子。刘备在投奔荆州刘表之后驻守在新野,此时离刘备起兵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然而刘备依然寄人篱下,身边只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和一批老将士,再加上孙乾、简雍、糜竺等一些文臣。

  • 仅从一点,诸葛亮就不能算军事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仅凭一点,诸葛亮却也算不上军事奇才。诸葛亮对形势判断正确、明智,确实拥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而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辅佐刘禅的过程中,积极北伐,“六出祁

  • 如果曹操主动招揽诸葛亮,结局会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诸葛亮

    原来如果曹操主动征召诸葛亮,结果会怎样?但是曹孟德爱才如命,比如他还极力拉拢关羽。曹魏麾下有那么多得力将领,曹操为什么不招收诸葛亮,或者曹操主动劝说诸葛亮为自己效力,结果会怎样呢?让小编为你揭秘。首先我的看法是,如果曹操主动征召诸葛亮,不仅得不到卧龙的帮助,甚至会被杀。因为诸葛亮和曹操有仇!曹操是今

  • 为啥诸葛亮躬耕处绝对不可能在河南?

    历史人物编辑:雲在青天水在瓶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躬耕处在河南省南阳市,还是在湖北省襄阳市?有人说: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跟襄阳有根毛的关系啊!其实,这里有个古代和现代的地理差异问题。“荆襄九郡”在东汉末年其实是“荆襄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并没有所谓的襄阳郡。《汉晋春秋》称:亮家

  • 诸葛亮神机妙算,此2人却骂他“诸葛村夫”,其中1人被他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可说有如神人般的存在;然而,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要让自负才气的人,心服口服去敬佩另外一人,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诸葛亮早年在隆中隐居,尊重他的人尊呼他为“卧龙先生”,不过,《三国演义》中却有两人称他为“诸葛村夫”。▲诸葛亮才高八斗,却也有人称他为“

  • 关中还是陇右,诸葛亮北伐的目标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诸葛亮

    从蜀汉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接连北伐曹魏,双方在秦陇之地奋死拼杀,无奈天不佑蜀,诸葛丞相最终在五丈原饮恨而终,北伐大业功败垂成。参考四百多年前韩信暗度陈仓,一战而定三秦的故事,很多人会把蜀汉的这次努力视为对刘邦战略的效仿,毕竟诸葛丞相的大旗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克复中原,还于旧都”。但天下哪有那么

  • 揭秘诸葛亮隆中对中一个极大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诸葛亮

    荆州名士司马徽从前说道“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全国”,可是刘备得了卧龙、凤雏两个人,手下还有一帮杰出的文臣武将,又占据汉室正统这杆大旗,仍是没能“安全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有许多,如关羽丢了荆州,蜀汉人才匮乏,诸葛亮军事上有所短缺等等,但我要说的是刘备集团之所以没能完成灭曹兴汉的希望,是由于他

  • 曹操也知道诸葛亮才智,为何要等刘备抢了诸葛亮才后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自己去旅游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都知道一个道理,有智慧的人是很宝贵的,因为三国的时候不缺的就是勇夫,不缺少武将,但是就是缺少的是有大智慧的人,从古至今,都是知道的。打仗如果光靠武力的话,那肯定会输,但是如果打仗有一个智囊相助的话,那么,战争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像诸葛亮张良这类人,都是异常枪手的,曹操其实早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