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可以空投粮草,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如果可以空投粮草,诸葛亮北伐能成功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地图帝 访问量:2357 更新时间:2024/4/5 11:31:38

古代打仗没有现代化的交通网络,物资运输以人力为主,牲口能驮但同样要吃粮草,能走水路已是当时最节省成本的运输方式了。《孙子兵法·作战篇》着重讲了这个问题,“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吃敌人的粮食),故军食可足也。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距离运输),远输则百姓贫。”作为军事家,刘备懂得这个道理,曹操同样懂得。

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刘备和曹操爆发了汉中之战。苦战两年多,刘备虽然拿下了汉中,但曹操已经将汉中人口悉数迁走,留给刘备一座空城。空城对刘备来说也非常重要,位于秦岭以南、米仓山以北的汉中是蜀中咽喉要塞,守住汉中就能守住成都。问题在于,汉中需要驻扎大量军队,没有人口就没有粮食供应,四川盆地倒是粮食丰富,运输却是个问题。从蜀中到汉中的粮道还好办,走金牛道或米仓道都能到汉中。但从汉中北伐关中,问题就大了。

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魏延偷袭子午谷的作战计划?除了不愿冒险,粮食供应也是必须考虑到的。魏延说:“我带精兵五千,同时带上足够五千人吃的粮食,十天能杀到长安城下,必能吓跑夏侯楙。”同时,魏延还认为只要蜀军杀过去,就能获得魏军在横门仓库的粮食,足够蜀军吃的。但是,谁还保证魏军在发现蜀军偷袭时,不会放火烧掉横门之粮,五千名蜀军无法“因粮于敌”,只能在长安城下成为孤魂野鬼。还有一点,蜀军带的五千人之粮在山地运输过程中一定会有损耗,也就是说,五千蜀军未必能足额吃到所带的军粮,可能连七天都坚持不了。

《宋书·刘勔传》记载了这么一个数据:两万名士兵,一年需要吃掉48万斛(石)米。”一斛约120斤,48万斛就是5760万斤,2万人平均下来,一天的食量约8斤。古代的斤相当于现在斤的约一半,一人一天吃8斤,相当于2000克左右。

如果用现代科技,给诸葛亮和魏延空投粮食。虽然蜀军士兵们跋山涉水,体力消耗大,即使魏军烧横门之粮,坚壁清野,双方也必然激烈交锋。

毕竟魏延是去打仗的,不是去长安摇着小旗参观秦始皇兵马俑、顺路吃羊肉泡馍的,如果有足够的粮草,在长安与数量不太多的魏军周旋。按魏延的说法,诸葛亮的主力部队从斜谷进关中用不了二十多天,会比关东的魏军主力更早进入关中。蜀军两部会合,拿下长安不在话下,则潼关以西一举可定矣。

不只是魏延奇袭子午谷走险路会遇到粮食短缺的问题,诸葛亮的主力部队走祁山大道依然存在这个问题。诸葛亮用兵谨慎,相对于鬼见愁的秦岭诸道,祁山道同样不好走,运粮难度同样很大。诸葛亮围攻陈仓时,就是带着有限的粮食,因为粮尽不得不退兵。魏大将张郃一直死咬着蜀军缺粮的短板不放,屡次说“亮悬军深入且粮少,不能持久作战。”蜀汉托孤大臣李严( 改名李平)负责前线的军粮运输,因为阴雨路滑,李平没有完成运粮的任务,因为撒谎差点把诸葛亮坑死。

如果李平可以空投粮草,那问题就相对简单了。西方国家入侵阿富汗时,物资多得令普通人羡慕。比如德国在阿富汗的驻军,日子似乎过得相当优越,德国计划撤退时,兵力1100人,库存有2.26万升酒精饮料,平均每人超过20升,也就是40罐500毫升的啤酒。德国人舍不得丢,全部运回。

如果蜀汉真有吃不完的粮草,一诸葛丞相一定会喜笑颜开。诸葛亮几次北伐无功,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粮草不继,不得不撤军。当诸葛亮没有后顾之忧时,就在关中一线和司马懿对耗,看谁能耗得过谁?

标签: 诸葛亮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历史人物编辑:豆豆说娱乐标签:诸葛亮

    兴复汉室本就是一个很难完成的理想,而诸葛亮为了完成刘备的遗愿倾尽全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仅没有对不起刘备父子反而是最忠诚的臣子。刘备在投奔荆州刘表之后驻守在新野,此时离刘备起兵已经过去了20多年了。然而刘备依然寄人篱下,身边只有关羽、张飞、赵云等武将和一批老将士,再加上孙乾、简雍、糜竺等一些文臣。

  • 仅从一点,诸葛亮就不能算军事奇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历来受到儒家正统的尊崇,而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更是将其神化为“近乎妖”的算无失策之“智绝”,但是就是从《三国演义》来看,仅凭一点,诸葛亮却也算不上军事奇才。诸葛亮对形势判断正确、明智,确实拥有非凡的战略眼光,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而三分天下,在刘备死后,辅佐刘禅的过程中,积极北伐,“六出祁

  • 如果曹操主动招揽诸葛亮,结局会是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诸葛亮

    原来如果曹操主动征召诸葛亮,结果会怎样?但是曹孟德爱才如命,比如他还极力拉拢关羽。曹魏麾下有那么多得力将领,曹操为什么不招收诸葛亮,或者曹操主动劝说诸葛亮为自己效力,结果会怎样呢?让小编为你揭秘。首先我的看法是,如果曹操主动征召诸葛亮,不仅得不到卧龙的帮助,甚至会被杀。因为诸葛亮和曹操有仇!曹操是今

  • 为啥诸葛亮躬耕处绝对不可能在河南?

    历史人物编辑:雲在青天水在瓶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躬耕处在河南省南阳市,还是在湖北省襄阳市?有人说: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所以跟襄阳有根毛的关系啊!其实,这里有个古代和现代的地理差异问题。“荆襄九郡”在东汉末年其实是“荆襄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并没有所谓的襄阳郡。《汉晋春秋》称:亮家

  • 诸葛亮神机妙算,此2人却骂他“诸葛村夫”,其中1人被他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诸葛亮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可说有如神人般的存在;然而,自古以来,文人相轻,要让自负才气的人,心服口服去敬佩另外一人,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诸葛亮早年在隆中隐居,尊重他的人尊呼他为“卧龙先生”,不过,《三国演义》中却有两人称他为“诸葛村夫”。▲诸葛亮才高八斗,却也有人称他为“

  • 关中还是陇右,诸葛亮北伐的目标是哪里?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诸葛亮

    从蜀汉建兴六年到建兴十二年,诸葛亮接连北伐曹魏,双方在秦陇之地奋死拼杀,无奈天不佑蜀,诸葛丞相最终在五丈原饮恨而终,北伐大业功败垂成。参考四百多年前韩信暗度陈仓,一战而定三秦的故事,很多人会把蜀汉的这次努力视为对刘邦战略的效仿,毕竟诸葛丞相的大旗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克复中原,还于旧都”。但天下哪有那么

  • 揭秘诸葛亮隆中对中一个极大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诸葛亮

    荆州名士司马徽从前说道“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全国”,可是刘备得了卧龙、凤雏两个人,手下还有一帮杰出的文臣武将,又占据汉室正统这杆大旗,仍是没能“安全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有许多,如关羽丢了荆州,蜀汉人才匮乏,诸葛亮军事上有所短缺等等,但我要说的是刘备集团之所以没能完成灭曹兴汉的希望,是由于他

  • 曹操也知道诸葛亮才智,为何要等刘备抢了诸葛亮才后悔莫及?

    历史人物编辑:自己去旅游标签:诸葛亮

    三国时期都知道一个道理,有智慧的人是很宝贵的,因为三国的时候不缺的就是勇夫,不缺少武将,但是就是缺少的是有大智慧的人,从古至今,都是知道的。打仗如果光靠武力的话,那肯定会输,但是如果打仗有一个智囊相助的话,那么,战争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说,像诸葛亮张良这类人,都是异常枪手的,曹操其实早就知道

  • 为什么说诸葛亮在三国是个异类?

    历史人物编辑:萧武有话说标签:诸葛亮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后,在蜀汉所拥有的权力之大,在三国演义里是很少的。董卓是在废立皇帝之后,曹操差不多是在消灭袁绍之后才有,司马懿是在高平陵之变之后。但是,董卓废立皇帝是为了篡位,曹操也在准备篡位,司马懿也在准备篡位。最明显的迹象,曹操开始称王,并且立储,准备把位置交给他儿子。虽然曹操本人没有完成最后

  • 刘备夺取益州,诸葛亮发挥多大作用?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诸葛亮

    庞统刘备找到刘璋提供精锐士兵四万,一千饲料背部支撑荆州孙权,刘璋口粮做打算的欺诈意图。杨怀、刘巴、黄权都认为刘备是狼子野心,有权劝谏不给刘备刘璋口粮,所以刘备刘璋只分配了4000老弱残兵和饲料一万,槐谎言,丰富抱紧通过,刘备闻后大怒,驱走刘璋的使者。这个时候就庞统刘备提出,上,中,下政策。庞统刘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