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匪夷所思!张飞抢了夏侯渊的小萝莉堂侄女,为何没有遭其报复?

匪夷所思!张飞抢了夏侯渊的小萝莉堂侄女,为何没有遭其报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缪帝说史 访问量:3060 更新时间:2024/4/1 2:20:39

夏侯一家没有报复张飞本身就有一种拉拢讨好的意味,与此同时这也反映出被抢女子在夏侯家的地位并不高。

这题目容易让人想入非非,没想到大老粗张飞居然好这一口,可真是……人之常情啊!

咳咳,言归正传!将时间轴拨回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这时候老张正在颍川郡进行骚扰战,给曹操的后方制造一些麻烦。

一天张老张带着大部队在路上行进,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个肤白貌美的小萝莉在捡拾柴火,老张心脏一颤当即下马准备与小萝莉畅谈人生。

而这个小萝莉就是夏侯氏,夏侯渊的堂侄女,夏侯霸的堂妹,芳年十三,还未有婚配。面对已经三十多岁且浓眉大眼的张飞的询问,夏侯氏一害怕便将自己的家庭信息都透露了出去。

由于当时刘备和曹操是敌对关系,所以在得知这个小萝莉是夏侯渊的堂侄女后,老张就更加高兴了,他当即决定将夏侯氏掳走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对此《三国志魏略》这样记载道:

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十三四,在本郡,出行樵采,为张飞所得。飞知其为良家女,遂以为妻。

按理来说,张飞抢妻的行为已经让夏侯家蒙受了天大的羞辱,可他们事后为什么不报复张飞呢?笔者认为这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夏侯氏在家族地位并不高

谯县夏侯家的祖先是汉朝开国元勋夏侯婴,所以经过经过几百年的繁衍生息,夏侯家已经成为当地颇有威望的大家族,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夏侯家分支都很富有,恰巧夏侯渊一族属于贫困的那一批。

曹操起兵后,夏侯渊因为与他有亲戚关系便在军中混了一个军官的职位,可即便如此也不能瞬间改变夏侯渊家庭贫困的处境,为了抚养已故弟弟的女儿他甚至不得已放弃了最小的儿子,对此《魏略》这般记载:

时兖、豫大乱,渊以饥乏,弃其幼子,而活亡弟孤女。

而由夏侯渊抚养的堂侄女也就是被张飞掳走的夏侯氏,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夏侯氏会出现在荒郊野外捡拾柴火,其实是为了补贴家用。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夏侯氏与夏侯渊并没有直系血缘关系,她还没有重要到让夏侯渊不顾一切与刘备翻脸,况且曹操也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二、夏侯渊当时自身难保

当然哪怕夏侯氏不过是夏侯渊的堂侄女,被人当众掳走也是一件非常不光彩的事,可为什么当时夏侯渊没有采取如何报复措施呢?

实际上他也是自身难保。当时曹操和袁绍还在官渡军事对峙,所有夏侯、曹氏的亲信都分派在各地,夏侯渊则是以督军校尉的身份,跟随曹操在官渡与袁绍作战,对此《三国志夏侯渊传》记载道:

及与袁绍战于官渡,行督军校尉。

而刘备和张飞此时在哪呢?他们联合黄巾军刘辟、龚都等人,向曹操大本营颍川郡许都等地发动骚扰作战。对此《三国志先主传》这样记载:

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

也就是说夏侯氏被张飞掳走的时候,夏侯渊正在官渡前线对抗袁绍大军,因为兵力上的差距他最多只能勉强自保,哪里还有余力去为一个堂侄女的清白报仇雪恨呢?

三、夏侯渊想要拉拢张飞

前面我们也说到,夏侯渊和曹操在官渡与袁绍大军打得不可开交,而刘备等人则在后方骚扰他们的大本营,这使得夏侯渊等人首尾无法无法兼顾,所以他很想与刘备势力暂时和解,以便自己能够在前线全力以赴。

恰巧这时候张飞掳走了他的堂侄女夏侯氏,虽然手段不够光彩,可至少张飞因此与他成了亲家,之前的敌对关系也就会有所缓和,从而使曹军摆脱现在的困境。

当然要是两家的关系能够再进一步就更好了。要知道在三国当中能够被称为“万人敌”的仅仅只有关羽张飞两人,可见其勇猛程度。不仅如此,张飞还是刘备的义弟,两人关系坚不可摧,如果刘备日后发达必然不会亏待张飞,要是自己之后发生了什么意外,凭借夏侯氏这一层关系夏侯家又会增加一条后路,其中的利益确实让夏侯渊心动了。

再说了,古代无比看重女子的贞洁,通常来说她们的婚姻只有一次,既然夏侯氏已经被张飞夺去了贞操,那报仇也无法改写结局,反而会让夏侯氏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与其如此倒不如顺水推舟成全这一段婚姻,这样夏侯氏的后半生也有保障。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事实证明夏侯氏的命运并没有因被掳而坠入深渊,反而越来越好。

张飞的年龄虽然比她大很多,但是对待她还是非常不错的,至少夏侯氏再也不用为了生计而外出砍柴了。

不仅如此,三国鼎立以后夏侯氏与张飞生的女儿还嫁给了刘备的儿子刘禅,成了皇后,这也就是后来的敬哀皇后

总得来看,夏侯氏的后半生还算比较美满的,这真是印证了老子的那句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诸位读者你们怎么看?

标签: 夏侯渊

更多文章

  • 13岁从女被张飞抢为媳妇,夏侯渊一家为何忍气吞声?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夏侯渊

    导语: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0年,刘备因为衣带诏事情败露而出逃投奔了袁绍,随后就引发了袁绍与曹操两方的争斗,官渡之战便发生于这一年。可以说,这一年纷繁复杂,刘关张更是被冲散了,而此后张飞与刘备更是屡次三番地骚扰许都附近,或许便是在此时抢来了夏侯渊的侄女——一个十三四的小萝莉。初,建安五年,时霸从妹年

  • 汉中之战,黄忠斩杀夏侯渊立下大功,刘备为何不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黑洞BHole标签:夏侯渊

    三国时期曹魏集团谋臣如云武将如雨,其中谋士以荀彧、荀攸、董昭、贾诩、郭嘉为代表,他们帮曹操分析敌我双方优劣,针对性制定克敌制胜的策略,从战略上打击敌人。而武将则以夏侯渊两兄弟、曹仁曹洪兄弟、五子良将为代表,他们各司其职镇守各个关隘要塞,无条件执行军师制定的策略、战术。而夏侯渊作为曹操的本家兄弟,因为

  • 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给曹操带来了什么影响,怎样改变了三国走向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夏侯渊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攻打汉中。二十四年一月,曹军的汉中主将夏侯渊在定军山战死,此事对曹操的打击十分巨大。从亲情关系上来说,夏侯渊和曹操是一个宗族的兄弟,自小感情深厚,在曹操起兵后,夏侯渊就是曹操最初的班底,为曹操屡建战功。从曹操军事阵营地位来说,夏侯渊是曹操手下有数的大将,能够独当一面。曹操让夏侯渊负

  • 定军山一战,黄忠斩了夏侯渊,造成了多大震撼?曹操:孤好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夏侯渊

    定军山一战,黄忠斩了夏侯渊,彻底震撼了曹军。甚至,就连曹操亲征,都没能稳住军心。最后,曹操只能将汉中白白送给了刘备。夏侯渊在曹军中,素有“白地将军”之称。所谓“白地”,就是一片空地,什么都没有,暗谕夏侯渊根本就不懂军事。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这还真冤枉了夏侯渊。夏侯渊为人侠肝义胆,作战勇猛,其军事能力

  • 定军山之战夏侯渊死后,到底是谁都督关中?并非张郃,另有他人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夏侯渊

    夏侯渊是曹操信任的亲信大将,曾经长期都督关中。而夏侯渊在定军山之战战死以后,张郃被众将推举,代理夏侯渊的职务,因此现在有些人认为张郃曾经都督过关中,不过这个看法并不准确。曹操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十一月夺取汉中以后,因为孙权在东线攻打合肥,于是留下夏侯渊、张郃等人镇守汉中,自己率军返回。汉中是

  • 赤壁惨败后,曹操还有一次机会称霸中原,却被夏侯渊白白葬送

    历史人物编辑:辛秋兰标签:夏侯渊

    曹操当年赤壁大战吃了败仗以后,一直没有南下,再一次发动对东吴和蜀汉的战争,虽然当时曹操的大军吃了败仗,但是并没有消耗曹魏的元气,所以经过几年的恢复以后,曹军又恢复实力了,这个时候,曹操并没有南下去报仇,而是准备消灭还没有明确反叛现象的马超和韩遂,这是为什么呢?紧接着,曹操又拿下了张鲁的汉中,却又没对

  • 黄忠定军山斩夏侯渊,有多大的影响?三国历史的蝴蝶效应

    历史人物编辑:杨平说历史标签:夏侯渊

    黄忠斩夏侯渊,意味着刘备彻底夺下汉中,真正意义上的“三国鼎立”正式成形,蜀汉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道路。夏侯渊对曹魏的重要性不用多说,夏侯渊之死我们可以认定为与“关羽之死——荆州归吴、官渡之战——曹兴袁衰——赤壁之战——三分天下”为同一等级的大事。事实上,整个三国历史上一位将领的死亡代表着一方区域归属的

  • 汉中之战时,曹操损失了大将夏侯渊,刘备损失了哪些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说文史标签:夏侯渊

    赤壁之战后,刘备和孙权开始收复荆州各郡。之后刘备以荆州为根据地,开始进军益州。刘备由于有法正等人为内应,所以很容易就攻打到了成都。刘璋为成都百姓考虑,没有抵抗,率领部下投降。此时的刘备占领了益州。刘备占领益州之后,下一步就是开始进攻汉中。这是占领益州的人都会做的。如果不占领汉中的话,相当于益州的北大

  • 曹操麾下虎将如云,此人为何能脱颖而出?他实力不亚于许褚夏侯渊!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夏侯渊

    文:立早闲人(白马晋一原创团队成员)曹魏名将乐进虽然容貌短小,且出身低微,但凭借着拼杀于战场而建立赫赫战功,而成为曹操“五子良将”第二个假节的人。《晋书·职官志》:“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故获得假节,意味着在军事上得到充分的信任和认可。

  • 为了夺取汉中,曹操损失了大将夏侯渊,刘备又有哪些损失?

    历史人物编辑:俊慧文史书院标签:夏侯渊

    前言:对于三国几个比较著名的战役,人们印象最深刻的应当就是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了吧,但事实上让曹操痛失夏侯渊,这名大将的汉中之战也是三国众多战役中不得不提的一场极其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和官渡之战以及赤壁之战一样都对三国的未来的历史走向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人们只知道汉中之战让曹操痛失了,夏侯渊,这名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