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逊真的不如诸葛亮吗?是否可以因此说诸葛亮不如陆逊?

陆逊真的不如诸葛亮吗?是否可以因此说诸葛亮不如陆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何攀 访问量:1669 更新时间:2023/12/9 7:27:47

一直以来诸葛亮作为军师中的代表人物,已经被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希望不要以《三国演义》的眼光去评判诸葛亮,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褪去被神化的外衣,诸葛亮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厉害呢?

他和陆逊相比又怎么样呢?

其实要让这两人一决高下并不难,只要对比两人指挥过的战争就知道了。

陆逊一共指挥过三次较大的战争。

第一次就是襄樊大战,陆逊属于后半场才入场,这时候的关羽威势正盛,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陆逊这时候还不是很出名,但这并不重要,他很快就要出名了。

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车右部督代蒙——《三国志》

在襄樊大战的后半场,陆逊并没有和关羽发生正面冲突,而是利用关羽骄纵的性格特点迅速瓦解了他在荆州地区的布防。

陆逊以极小的损失就夺得了襄樊大战的胜利果实,使得荆州三郡从此落入孙吴手中。

刘备曹操两人却损失惨重,从此战足见陆逊过人的谋略之处。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形势十分利好。

当时陇右地区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闻风而降,其他郡县而摇摆不定,然而街亭失守,终让北伐无果而终。

自此以后,曹魏把防御中心转移到蜀国,导致诸葛亮此后的北伐战争几乎就像演戏一样,毫无成果可言,却白白的耗费国力。

尽管诸葛亮打着收复中原的大旗,但也算是穷兵黜武了。汉武帝远征匈奴,取得重大胜利,但也禁不起这样的折腾而被冠上好大喜功的大帽子。

诸葛亮五征曹魏,却一城一池都没有捞着,之前投降的三郡很快又依附曹魏。

从诸葛亮这五次亲自操刀北伐战争的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诸葛亮属于一个谋士,但不是真正能够调兵遣将的军事家。

换言之,诸葛亮具有很敏锐和出色的洞察力,譬如他对三国形式的分析、以及在赤壁之战前成功联合孙吴击败曹操。

这些都表现出他过人的远见,但是让他亲自操刀去指挥战争,这就显现出他的短板来了。

他的长处是什么呢?就是给刘备提供战略布局和政策修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智囊团,建议你去做什么,不建议你去做什么。

但真的让他自己去做这件事,就坏了,需要他自己来做决定,这就有点“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意思了。

我们可以从夷陵之战中看出诸葛亮的这种大局观。

夷陵之战中刘备惨败给陆逊,不仅没有给关羽和张飞报仇,自己也落得个饮恨白帝城的结局。

按理来说,刘备三兄弟都折戟于东吴手上,蜀国应该和东吴不死不休,成为世仇才对。

但是这时候的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因为他清醒的看到东吴并不是真正的敌人,曹魏才是。所以夷陵之战后他立刻遣使修复和东吴的关系。

可见诸葛亮表现出一个谋士的大局观和对局势的清醒认识,正因为及时制止蜀国和东吴的进一步交恶,这才避免蜀国在战争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否则蜀国只会以更加的速度灭亡。

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并非毫无可取之处,虽然他北伐无果,但是南征却取得了相当大的胜利,使得蜀国获得了南方的大片土地和安宁。

应该说不管是陆逊还是诸葛亮都有出彩的一面,诸葛亮偏于“文韬”,而陆逊偏于“武略”。

毕竟就连关羽这样的武将都能发动襄樊大战,并且通过水淹七军击败曹魏,成为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只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东吴横插一脚,就把襄樊大战的果实给摘走了。

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并没有谁能够做到百战百胜,诸葛亮北伐无果也不能说明他毫无能力,毕竟曹魏也不是纸糊的老虎。

只能说诸葛亮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北伐战争。

当然这些话都是事后诸葛亮了,如果身处迷局之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失策的时候。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孙权晚年真的昏庸无道,连陆逊这样的功臣都要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陆逊

    尽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吹捧诸葛亮,极力贬低东吴政权,对周瑜、鲁肃、陆逊评价不高,然而你真去翻开历史,看看三国形成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东吴是参与两次,获胜两次,成绩摆在那里,你不承认也是不行的。陆逊在这里面更是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出将入相全能型的人物,陆逊对

  • 三国鼎立:陆逊示弱逛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陆逊

    三国鼎立:陆逊示弱逛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已到秭归,连接捷报,当然欣慰。嗣闻吴国用陆逊督军,统兵五万,在猇亭东南屯营,料知必有剧战,因令各军严行加防,准备厮杀。待了旬余,不见动静,于是打算亲出攻陆逊;治中从事黄权进谏道:“吴人耐战,我军又沿流直下易进难退,况吴魏近时通和,陆逊多智,未始非待魏进兵,

  • 东吴只有五位大臣有谥号,除了陆逊,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陆逊

    在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用来评价皇帝、诸侯、大臣等重要人物的生平,也即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比如就蜀汉来说,历史上只有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十多位大臣获得了谥号。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获得谥号的大臣则更少了,也即只有五位。一、陆逊陆逊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陆逊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

  • 陆逊为何能够击败身经百战的刘备?看看他的这些优秀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陆逊

    夷陵之战,陆逊为何能够以弱胜强,击败身经百战的刘备?今天我们来看看陆逊的处世之道,看看他有哪些优良的品质。纵观整个三国,陆逊无疑是后起之秀中十分优秀的人物之一,史书《三国志》专门为陆逊单独立传,足见其在三国的重要地位。陆逊为何能够击败三国里的一代英雄刘备,他是如何处世的,又有哪些优秀品质?心胸宽广,

  • 诸葛亮和陆逊,一样的鞠躬尽瘁,不一样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陆逊

    纵览《三国志》全篇,单独列传的臣子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陆逊。很多人可能会质疑,陆逊凭什么和诸葛亮一样单独列传,我想说的是陆逊在吴国,和诸葛亮在蜀国一样重要,陆逊各方面能力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先来简单的摆摆事实,诸葛亮207年出山辅佐刘备,为刘备规划了隆中路线,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刘备

  • 陆逊为孙吴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孙权要削陆逊的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西施小女标签:陆逊

    孙权,是东吴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他在统治时期内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对陆逊的军权进行削减。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治需要和个人原因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孙权在向中原进攻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在这个时期,曹魏和蜀汉的势力都非常强大,而东

  • 刘备一生征战,战绩惊人,最终为何会败在年轻的陆逊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陆逊

    三国时期是一段群雄纷争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诸侯。尤其是董卓之乱时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了各自的利益谁都不服谁,结果就造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这一时期为三足鼎立埋下了祸患。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了。从此之后,华夏大地陷入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乱。直到司马懿建立晋朝,三足鼎立的局面才消失。这期

  • 在陆逊北伐当中,诸葛亮跟陆逊到底谁更胜一筹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陆逊

    在陆逊北伐当中,诸葛亮跟陆逊到底谁更胜一筹呢?相信对历史非常感兴趣的朋友们,对于战国时期发生的历史典故也非常的了解。就算是对历史不感兴趣的朋友们,相信也一定对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有所耳闻。其中的一些情节甚至还被写进了我们的语文课本当中,比如说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他在书中的人物形象简直就是聪慧

  • 陆逊跟周瑜同样是救亡图存,但是陆逊在位时间更长!

    历史人物编辑:潘娥标签:陆逊

    战略的可行性,是可以分析的。既然能分析有问题,自然也能评定能力。居然我们都认同这个策略不现实,且有危险,当然可以对其战略眼光存疑。就跟考试一样,对了就加分,错了就扣分,总不能说会做但粗心了,所以不能扣分吧?陆抗只是随口一说,只是想调侃一下陆逊教育能力也强于他们。本来题目也没说什么能力。陆逊跟周瑜对比

  • 《三国演义》陆逊,做人的格局,决定了人生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陆逊

    《三国演义》中吴国的陆逊没有诸葛亮,司马懿的巨大光环,存在感很低。其实在正史《三国志》中他是除了诸葛亮之外,唯一有单独传记的将领,可见其历史地位的重要性。他是一位全能军事将领,夷陵破蜀,石亭御魏,奠定了他吴国社稷之臣的位置。从一位家破人亡的大族子弟到江东的中流砥柱,他经历过陆氏灭族,寄人篱下,一鸣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