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逊算不算的上东吴第一智将?

陆逊算不算的上东吴第一智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颜小四煮娱 访问量:4633 更新时间:2024/1/22 9:43:14

陆逊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也是推动三国剧情分歧点的重要英雄。他曾经以一封信骗倒了关羽,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伐吴大军,号称是东吴最强大都督。其实都督这个词不稀奇,北边的袁绍、东边的东吴都出现过这个头衔。都督不像典军校尉,或者是偏将军,是一个正式的官衔,只要是你的老板信任你,就派去主管某地军事的重要将领,也可以挂名大都督这个头衔。民间传说东吴有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要说他们是东吴的四大天王也是可以的。

《辩亡论》:周瑜陆公鲁肃吕蒙之俦,人为腹心,出为股肱。

至于这四个人并列的典故,则是来自于陆绩的《辩亡论》。实际上这四个人在历史上面真正担任过大都督的也只有陆逊一人。而陆逊的后继者像是朱然全琮这些将军我认为表现都是逊于陆逊的。虽然周瑜、鲁肃、吕蒙并没有真正担任过大都督,但是他们各自都有杰出的贡献。可以这么说,东吴的霸业成就周、鲁、吕、陆四人都推了一把,今天我们特别挑出陆逊,聊聊他耀眼的智慧光芒。

陆逊的出身

陆逊,字伯言,本命陆议,他是江东的世家大族,主要在孙权主政时期被提拔任官。其实他在孙策时代就有登场,当时孙策曾经在袁术的账下,为了争取兵权奋自告勇带兵攻打庐江,而当时庐江太守陆康很得百姓爱戴也很能打。可惜他遇到的对手是孙策,不幸落败了,而这位陆康其实就是陆逊家族的大长辈,陆逊很早就失去了双亲,所以就从吴郡来到庐江投靠陆康。

《陆逊传》:逊少孤,随从祖庐江太守康在官。袁术与康有隙,将攻康,康遣逊及亲戚迁还吴。逊年长于康子绩数岁,为之纲纪门户。

当陆康决定要以太守的身份死守庐江的时候,因为他的亲生儿子陆绩还太年轻,就直接把“族长”的重责交到了陆逊的肩上。请他带领全家族的人逃到吴郡,延续家族血脉。换句话说,孙策对于陆家来说是有抄家灭族记录的。这也让很多人怀疑陆逊和孙权之间是不是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甚至有可能是他从陆议改名成陆逊的原因之一。不过这一点我们在此不深究。

平定山贼

《陆逊传》:孙权为将军,逊年二十一,始仕幕府,历东西曹令史,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

陆逊成为陆家掌门人之后,孙权任命他为海昌的屯田都尉,也兼管县中大小事务。而陆逊上任没多久就遇到了境内的山贼造反。每次遇到山贼大家都会觉得你打赢一个有名有姓的将军,是立了大功。打赢了山贼,那就是理所当然。但事实上当年的江东一带并不像今天这么富庶,一支游击队伍埋伏在山里过生活还和当地的百姓息息相通,人少则数千,多则数万,是非常难以收服的。于是陆逊拟定了一份讨贼计划书,孙权也知道贼兵很难缠,但是看到陆逊的简报之后,心里却意外惊喜。原来陆逊在计划书里面说这些贼兵宜招不宜讨,与其跟他们打打杀杀,还不如把他们招募为己用才是上策。

《陆逊传》:时吴、会稽、丹扬多有伏匿,逊陈便宜,乞与募焉。

比起用人数或是科技优势去碾压敌人,或是让对手心悦诚服,难度无疑是更高的。这一点诸葛亮在他的南中攻防战当中已经亲自示范过了。但难能可贵的一点是陆逊这时候才20岁出头,他也办到了,而且也瞬间成为了一个拥有两千名私兵的小势力。

《陆逊传》:会稽山贼大帅潘临,旧为所在毒害,历年不擒。逊以手下召兵,讨治深险,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余人。

因为这一次的战功,孙权给了陆逊定威校尉这个官职,我们也知道孙权是个有心眼懂权谋的人,他发现了陆逊的才华,同时也想起了他的老哥孙策对他们陆家所做的事情,所以决定把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正是个题外话。孙权经常使用政治联姻手段来巩固政权,但是也因为算计过身留下了不少祸根,陆逊接下来持续发挥他在打山贼上面的才华,也跟孙权进言说,山贼还在我们领地中作乱,如果不平定他们,未来就没有机会航向伟大的航道。

陆逊遇到的第二个对手是丹阳地区的老大费栈,费栈收了曹操的钱联合境内的山贼势力一起造反,人数很多。而陆逊使用了虚张声势的技巧,他在山林里面搭设很多假军营,混淆敌人的视听。接着乘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下令士兵敲锣打鼓一拥而上,把费栈打了一个措手不及。陆逊虽然大破敌军,但他并没有赶尽杀绝,他仍然使用了之前的招安心法,把强壮的人抓来当兵,身体弱一些的则派去耕田。战争结束之后清点人数,居然发现士兵多了数万人。

事业起飞

从前面的事例我们可以看出,陆逊是会打仗又会内政的全面人才,但是你要问我孙权有没有防备陆逊,我也必须说绝对是有的。差不多就跟陆逊同一时期打山贼的吕蒙,他也打过丹阳。但是很快就被派往前线荆州和鲁肃、甘宁等人玩得不亦乐乎。而这个时候陆逊已经差不多三十来岁了,东吴的名将大多成名的早,陆逊此时还在建业附近屯兵深蹲,等待春天的那一刻。终于机会来了,吕蒙负责的荆州战线出现了变化,关羽发动北伐,吕蒙称病返回建业。在途中跟陆逊碰了面,两人交换了一下战略上的意见,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就在吕蒙的大力推荐之下孙权用了陆逊,代替生病的吕蒙。陆逊不负众望,骗倒了关羽,在某种程度上也间接摧毁了诸葛亮的三分天下的美梦,这段故事算是陆逊第一次跟名将对阵。双方各有计中计、碟对碟的精彩表现。

紧接着在吕蒙过世之后陆逊又参与了夷陵之战、石亭之战,以及非常精彩的襄阳撤退战。这些战役很多,陆逊因为这些战功被孙权封为上大将军,地位在原本的三公之上。等到顾雍过世之后又封陆逊为丞相,对外征战,对内治国,陆逊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出将入相,一手包办,很像事必躬亲的诸葛亮。

陆逊经常写信跟皇帝聊天,《陆逊传》的字数之所以很多,就是因为其中大量的字数都是陆逊跟孙权之间的聊天记录、书信往返。在后来的漫画、电玩游戏当中,陆逊的形象经常是一个俊美的小男孩,但是在我心中,他应该是一个滔滔不绝的唐三藏。

让我们举几个例子,如之前在讨伐山越的战略规划当中陆逊;如孙权的二儿子孙虑很喜欢养小鸭子,还做了很漂亮的栅栏给鸭子住,但是陆逊对此很有意见,他认为你是孙权的儿子,好好读书,比玩宠物重要多了。如当时东宫和他一起侍奉太子的臣子当中,有一个叫做谢景的,经常倡议孙虑要重刑法,轻礼法。但是陆逊听了就老大不开心了,他对谢景说:“你是陪太子读书的人,应该要宣扬仁义道德,为什么说刑法至上?我不许你再胡说八道。又如陆逊在驻守外地的时候也屡屡写信给孙权,信上说我觉得现在的法律有点太严苛了,导致犯法的人一堆,虽然公务员犯错本来就该死,但是天下尚未统一,同志仍需努力云云。

晚年不顺

后来等到孙权要出兵夷州远征公孙渊的时候,陆逊也有文情并茂的书信送给孙老板,但是孙权听不听就是另一段故事了。大家刚看到陆逊的上书内容,已经是我精简精简再精简,提炼提炼再提炼之后的版本了,坦白地讲,我看了这些很想要睡。将心比心孙权是作何感想的呢,其实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臣子三天两头就上书建言的。这就代表我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好,才需要你一直来纠正我吗?

关于孙权是不是一个好老板的事情,我们可以另开话题讨论,但是如果你去对照蜀汉的诸葛亮和姜维,不难发现刘备跟刘禅父子在面对臣子建言时候的抗压力,则真的是高出了不少。《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陆逊传的尾声时称赞他有先见之明,但是陆逊这种有话直说,不吐不快的个性,也让日后他在太子继承权的斗争当中遇到了不测。在宫斗的那段日子里陆逊的意见不再被孙权采用,孙老板还每天照三餐的辱骂他,而当时六十三岁的陆逊一气之下就病死在了家中。和周瑜、鲁肃、吕蒙相比之下,陆逊崛起的时间虽然比较晚,但是服务老板的时间则更长,他提出的重大决策基本都是命中红星,虽然表达意见的方式有待商榷,以阴谋论来讲,我们也不能排除这跟孙权一直提防陆逊想要替他们家族复仇有关。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打败刘备的的陆逊,忧虑伤痛屈死病床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陆逊

    陆逊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和丞相。他是孙策的女婿,世代为江东大族。公元222年,夷陵之战中,陆逊大败刘备的蜀汉军,一战成名,此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陆逊晚年不幸卷入孙权二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为保太子遭孙权多次责骂,最后陆逊忧伤过度,含恨而终,追谥为昭侯。

  • 陆逊之子能成三国名将,为何诸葛亮之子,却背负三罪,战败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曾东标签:陆逊

    一、陆抗:三国最后的名将公元274年三月,司马炎决定两路夹击,开启灭吴之战。于是他命王濬为益州刺史,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三国从这一年开始,事实上进入了倒计时状态。吴国大将陆抗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惊失色。陆抗是陆逊之子,号称东吴,其实就是三国最后的名将。他知道司马炎这一手的可怕。当年刘备东征,虽被他老爸

  • 请曹操刘备孙权选出三位“三国韩信”:除了周瑜陆逊,还有谁带兵多多益善?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陆逊

    建安二十年的魏吴逍遥津之战,打出了两个绰号,那就是“张八百”与“孙十万”。这可不是小说杜撰,而是有史料依据的:“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这段话是曹丕写在追忆、嘉奖张辽的诏书上的,虽然可能有些夸大,但绝不可能一点都不靠谱。细看三国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张辽的统兵上限绝不

  • 刘备东征失败后,陆逊为何不攻打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陆逊

    说起夷陵之战,很多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当时,刘备为了报关羽之仇,夺回荆州,率领蜀兵攻打孙权。一开始,刘备一路处境艰难,最后不幸遇到了东吴的军神,最终败得一败涂地。按理说,夷陵之战,蜀国实力已经大伤,东吴完全可以乘胜追击灭蜀。但鲁迅为什么不敢攻蜀呢?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刘备兵败夷陵后,并没有带领残部返

  • 少年陆逊的悲哀:孙策杀了他的“父亲”,他却不得不选择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陆逊

    《礼记》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子夏问孔子:“有人和我有杀父之仇,我该怎么办呢?”孔子告诉他:“什么都不干了,睡觉做梦也不能忘了这个大仇,和他不共戴天,哪怕是在光天化日的闹市之中遇到他,也不用考虑回家拿兵器的事情,直接和他拼了。”的确,自古以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在那些世

  • 若刘备带诸葛亮去伐吴,蜀国还会输吗?陆逊说了24个字给出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陆逊

    刘备被认为是三国起兵最尴尬的主角。但他也凭借自己的仁义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最终建立了蜀国。后来,刘备以一己之计占据了荆州和益州,打败了曹操占据了关中。随后,刘备更是大放异彩,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上将。并让他最信任的二弟关羽镇守战略要地荆州。而镇守荆州的关羽却遭到孙权部下吕蒙的袭击。最

  • 孙权为什么要逼死自己的谋士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陆逊

    魏蜀吴三国争霸的过程中,每一个王朝都有属于自己的谋士,没有这些谋士的辅助,主公肯定是不会成就大业的。就拿曹操来说,没有郭嘉的辅佐,恐怕曹操根本统一不了北方。要知道当时的北方有袁术这样的大诸侯,没有谋略肯定是不行的。 结果袁谭和袁尚两兄弟在袁术死后,开始了互相争夺,这时候的曹

  • 陆逊大火随风起,夷陵吴枪英姿在!

    历史人物编辑:吴文磊标签:陆逊

    战略天蓬说: #三国志战略版##云起龙襄#大家好,我是天蓬!陆逊大火随风起,夷陵吴枪英姿在!本期内容开始前,天蓬想先改正一个失误。上一期天蓬说鲁肃兵书带援其必攻是错误的,鲁肃没有援其必攻的兵书!天蓬想着带恢复战法基本都带有援其必攻兵书!苦笑!鲁肃使用临敌不乱,程普使用军形兵书!本期天蓬特意找巽风|云

  • 东吴国力是蜀汉两倍,为何陆逊不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张成涛历史标签:陆逊

    魏蜀吴三国争霸无疑是尽人皆知的,小说三国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三国时期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一段大分裂时期,可是在这样的战乱年代,出现了很多厉害人物。包括诸葛亮、司马懿、荀彧、郭嘉等等。虽然三国是一个战乱年代,但是三国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年代。诸葛亮无疑是这个年代的代表人物之一。赤壁之战

  • 毛主席评说陆逊战胜刘备,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到底有几层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贪吃的骆驼标签:陆逊

    毛主席在看三国时期的史书时,曾看到陆逊替东吴抵抗刘备一节,毛主席在看完这段书之后,提笔写下了这么一句评语: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公元221年,刘备打着为二爷报仇的旗号,御驾亲征东吴,虽然当时三爷也走了,行军军师法正也不在,当时战事一开始的时候,刘备仍然节挥出了他老将的风采,打的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