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毛主席评说陆逊战胜刘备,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到底有几层意思

毛主席评说陆逊战胜刘备,是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到底有几层意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贪吃的骆驼 访问量:2000 更新时间:2024/5/9 22:24:59

毛主席在看三国时期的史书时,曾看到陆逊替东吴抵抗刘备一节,毛主席在看完这段书之后,提笔写下了这么一句评语:

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公元221年,刘备打着为二爷报仇的旗号,御驾亲征东吴,虽然当时三爷也走了,行军军师法正也不在,当时战事一开始的时候,刘备仍然节挥出了他老将的风采,打的吴军是节节败退。

就在东吴这边屡屡失利的时候,孙权祭出了一个“年轻人”来贴身防守刘备,这个人就是后世鼎鼎大名的陆逊陆伯言。

陆逊走马上任之后,并没有像个愣头青一样和刘备硬刚,然后在第一时间收复失地,而是像个稳重的老年人一样,和刘备玩起了防守对峙。

因为当时陆逊是据水势之优防守,所以打了一路胜仗的刘备军虽然士气高昂,但是也不敢跨江去打拥有水军优势的陆逊,于是双方就开始长达好几个月的对峙。

刘备那边是他自己御驾亲征,所以一切的军事行动,都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因此他就是一直在那耗着,别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是陆逊那边不一样,你只是个孙权爬出来应急的办事人员,你执行的是你领导孙权,甚至是东吴朝堂上的意见,你是打还是守,决定权其实并不真在你陆逊的手里,而且当时的陆逊算是“妙龄”,东吴一线比你资历强的老同志有很多。

而且陆逊还有一个“隐疾”。

陆逊出自吴郡陆氏,在陆家鼎盛时陆氏家族的影响,要比老孙家的更大,但是,后来随着江东小霸王孙策的崛起,老陆家被孙策给灭了,如果不是老陆家及时把部分族人撤离老巢,可能老陆家就要绝后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陆逊和孙权那是有血仇的!

因此陆逊一开始的时候,在军中的影响力比较尴尬,当他和刘备对峙时间稍微一长,下面的有些将领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他们纷纷站出来“建议”陆逊主动进攻刘备(刘备当年虽然宣称自己是好几十万人,其实真实的兵力也就几万人,和陆逊在自家门口的防守力量大差不差。)

从不表面上来看,这些人的建议是有一定建设性的,因为当时刘备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而且刘备又是跑到东吴的地头客场作战,如果陆逊老是闭门不出,那么不就等于被刘备骑在头上那啥,而且这么耗下去,对东吴的经济也是一种负担。

但是对于陆逊来说,他看的更细,此时刘备虽然是客场作战,但是他占据的地盘已经有了地形优势,东吴的兵力也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如果仓促出击,难免会被刘备这个老兵给算计,反而不如等年过花甲刘备出现了防守漏洞,再行进攻。

不过陆逊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却不能用这个想法来管理手下的老将,那么怎么做呢?陆逊一边积极和孙权写信汇报自己的想法,一边又拿孙权这个虎皮来震慑手底下的人,结果手下人果然听命行事,而刘备后来也果然败给了他。

陆逊能赢下刘备的关键,是不急不躁的防守,当年还有一个人也干过类似的事情。

公元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曹魏,这一次曹魏那边因为老将曹真病重,就另派了一个人来和诸葛亮打擂台,这个人就是司马懿。

虽然司马懿在《三国演义》中,是和诸葛亮对峙时才崭露头角,但其实在正史里,人家早就出头了,而且表现的还非常活跃,尤其是在战场上。

在和诸葛亮正式对线之前,司马懿曾先后击溃了东吴方面的孙权、诸葛瑾、张霸;蜀国的叛将孟达等人,他已经证明他是个合格的军事统帅。

但是在遇到诸葛亮之后,他才知道人外有人,公元231年的那次蜀吴对决中,诸葛亮虽然是“无功而返”,但那时基于后勤出了问题,而不是你司马宣王的军事实力,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司马懿只能被动防守,而几乎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军功。

但是当时能在诸葛亮的手下不吃大亏就已经算是胜利了,因此当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时,上一次表现还算合格的司马懿再次被委以重任,司马懿有了上次的教训之后,决定故技重施,不管你诸葛亮怎么挑战,我就是龟缩者不出头,以防守来耗你。

上一次司马懿玩贴身防守时,他麾下的将领就颇有微词,司马懿后来迫于压力,还主动了一下下,这次他麾下的人自然也有看法,而此时IDE司马懿明知道自己坚持防守才是对的,但是他的这条理由依然不能拿到明面上来服众。

那么当时的司马懿是如何做呢?他主动给魏国的皇帝去信,表面上的意思是,我不能再防守下去了,再这样我忍不下了,您给我授权,让我和诸葛亮来一场硬刚吧?

你本来就是三军主帅,下面的人又都早就嗷嗷的喊着出击了,但凡你有一丁点主动出击的想法,你就把这事给办了,还需要给皇帝打报告请示?

当时曹魏的皇帝身边也有高人,他们心知肚明司马懿打的什么算盘,于是就在司马懿在自己的大营骂街要去和诸葛亮拼命时,曹魏的皇帝突然三朝老臣辛毗亲自上一线督战,辛毗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皇帝给司马懿背书:绝对不能主动出击,只能以防守耗死诸葛亮。

结果司马懿果然得逞了,曹魏以防守让诸葛亮进攻受阻,结果后者星陨五丈原。

从两件事的表面来看,似乎陆逊的智慧,和司马懿一样,都是利用防守来消耗敌人,然后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如果再往深的一层来看,其实这里面最精髓的谋略,其实是借势。

如果没有孙权的支持,陆逊单凭自己的身份,是压制不住手下的,那么如果任由手下发挥,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司马懿也是一样,如果当年没有曹魏的皇帝亲自给他背书,那么他可能不得不主动迎击诸葛亮,以诸葛亮的才智,恐怕当年的最后一搏就成了。

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他点评陆逊的话,如果仅限于以逸待劳这个层面,就有点浅显,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二层,高级领导要懂得借势恐怕也不算是最后一层。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孙权晚年粗暴嗜杀,就连对东吴鞠躬尽瘁的陆逊,也没能有好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陆逊

    在魏蜀吴三个开创者中,刘备自不用说,向来都是颠沛流离,东奔西走,多历患难,直到晚年才打下一份基业;而北方的曹操,虽说也是一个官二代,但作为宦官之后,身世和东汉那种“四世三公”的名门比起来基础还是差得远,他本人也是从基层干起,亲自沐雨栉风征讨四方,经历诸如濮阳遇吕布、宛城遇张绣、渭水逢马超这种死战。这

  • 诸葛亮、陆逊、司马懿、如果三人相拼,谁能独领风骚,笑到最后呢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陆逊

    三国中真正改变魏蜀吴实力对比的谋士,绝对应该荣归司马懿。为何呢?联吴抗刘杀关羽,别看就这一条妙计,后续发挥的作用,一百个诸葛亮都比不上。细看汉中决战,刘备用诸葛亮之计,五虎名将各路齐出,打的曹操哭爹喊娘,关中决战几乎折损了他40万的精锐部队。司马懿想法助阵,也被一锅端的打回洛阳老家。曹操和司马懿估模

  • 孙权帝王弓,陆逊显神威

    历史人物编辑:小旭爱旅游标签:陆逊

    战略天蓬说: #三国志战略版#大家好,我是天蓬!孙权帝王弓,陆逊显神威!孙权作为三皇中唯一的输出武将,地位一直不如刘备与曹操在阵营中的重要性!东吴的输出谋略有陆逊、兵刃有孙尚香与甘宁,孙权的位置就显得很尴尬!孙权可以普通攻击也可以主动战法,但是都需要与队伍普通攻击来叠加状态。没有洞察的时候,盛气凌敌

  • 火箭弓:陆逊、袁绍队伍带个A战法,竟然很好用,非常拖节奏

    历史人物编辑:零氪玩家花席标签:陆逊

    花席本期文章介绍的队伍与他有关,三国知名人物孔融。荀攸带上孔融拆下来的“谦让大鸭梨”战法,触发一次获得3回合的47%免伤效果,比抚辑军民的单体免伤还要高,只要触发2次,就相当于一个抚辑军民的效果。缺点:不稳定,但荀攸有10%-12%的概率加成。一:实用队伍分享 粉丝荒川告诉花席,他本来想到50级再

  • 夷陵之战,刘备大败而归,陆逊为什么不乘胜追击呢?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陆逊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正式建立了蜀汉。同年,刘备以替关羽报仇为由,挥兵征讨东吴,气势强劲。孙权求和不成后,一面向曹魏称臣、避免两线作战,一面派陆逊率军应战。在夷陵之战中,陆逊用以逸待劳的方法,阻挡了蜀汉大军的攻势。到了公元222年八月,陆逊在夷陵一带重创蜀汉大军。夷陵之战的惨败,是蜀汉继

  • 孙权为何不顾东吴安危,也要除掉陆逊?只因陆逊做错了一个选择

    历史人物编辑:金牛座的菲姐标签:陆逊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帝王是一国之君、天下之主,受百官朝拜、万民敬仰,多少人为了坐上这个位子,父子、兄弟、叔侄之间相互争斗,最终只有一个胜利者踩踏着众人的肩膀和鲜血走上皇位,傲视群雄,俯瞰天下。在很多朝代中都发生过因为继承者的问题牵连了很多人入狱甚至丧命,比如大清的“九子夺嫡”。不过在三国时期,也有过因

  • 明知道陆逊会火烧连营,诸葛亮为何不劝刘备?陆逊说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陆逊

    一说起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显然大家都会有说不完的话题,毕竟里面的故事情节非常的精彩,而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有些情节更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谈话的内容,让你想不看它都很难。而一说起这部影视剧,不知道大家在脑海中立马会想起哪个人物?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想起刘备,毕竟人家可是三国争霸中的其中一员,

  • 夷陵之战,刘备若是带上诸葛亮,能否战胜陆逊?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陆逊

    夷陵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因为它是峡口的交通枢纽,附近的山脊峡谷纵横交错,以备防御工事。夷陵周围的县城被集合成为两个,曹操和刘备两人成立了独立的军政机构。孙权紧随其后,西陵和乐乡多次合并分立。从夷陵的地理特征和军事价值来看,夷陵是汉代荆州南郡所在的县名,位于今湖北宜昌市区。因西北宜山而得名。自汉末

  • 陆逊真的不如诸葛亮吗?是否可以因此说诸葛亮不如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陆逊

    一直以来诸葛亮作为军师中的代表人物,已经被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希望不要以《三国演义》的眼光去评判诸葛亮,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褪去被神化的外衣,诸葛亮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厉害呢?他和陆逊相比又怎么样呢?其实要让这两人一决高下并不难,只要对比两人指挥过的战争就知道了。陆逊一共指挥过三次较大的战

  • 孙权晚年真的昏庸无道,连陆逊这样的功臣都要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陆逊

    尽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吹捧诸葛亮,极力贬低东吴政权,对周瑜、鲁肃、陆逊评价不高,然而你真去翻开历史,看看三国形成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东吴是参与两次,获胜两次,成绩摆在那里,你不承认也是不行的。陆逊在这里面更是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出将入相全能型的人物,陆逊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