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看懂了袁绍灭公孙瓒之战,也就明白了:为何俄乌冲突,无人能调停

看懂了袁绍灭公孙瓒之战,也就明白了:为何俄乌冲突,无人能调停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何攀 访问量:310 更新时间:2024/2/18 15:46:47

一、二袁争锋的时代

三国初期,其实是一个双雄并立的格局。再说透些就是,袁绍和袁术,这对同父异母兄弟之间的争斗。

袁术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妥妥压制庶子出身的袁绍。不过袁绍命好,后来被过继给了伯父家。因此袁绍,也就由此拥有了嫡子身份。但可惜袁术却对袁绍,依旧是各种看不起。

这点其实很像欧洲看俄罗斯。总认为俄罗斯,被金帐汗国统治了两百多年,已经不是自家人了。哪怕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迎娶了东罗马末代公主索菲亚也不行。

因此三国初期,围绕着“二袁”,便组成了两个联盟。曹操毫无疑问是袁绍的小弟,刘备由于跟公孙瓒是同学,所以义无反顾站在公孙瓒这边,而公孙瓒则跟袁术是联盟。

必须还要提一下的是陶谦,他也是袁术、公孙瓒这一方的。这就是为啥曹操要借杀父之仇,非要灭了陶谦的原因。同时也是陶谦,最终选中了刘备为徐州牧的一个因素。

在这一时期,袁绍很不喜欢当时的天下共主汉献帝,认为他是董卓拥立的,让汉室变味了。所以便总想踹倒汉献帝,拥立幽州刺史刘虞。为此许攸都曾经策划过,趁汉献帝北巡时直接刺杀。

自然袁绍支持啥,袁术就反对啥,哪怕他也不喜欢汉献帝。此刻不得不提一下曹操,实在太精明,一眼就看出了汉献帝的价值。故而反对许攸刺杀,认为汉献帝必须要拥立——至于拥立的作用,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是谓:挟天子以令诸侯。

至于“二袁”的实力。袁术显然占据压倒性优势。袁绍一度被挤兑得叫苦不迭,连身边的公孙瓒,都敢捏他脸蛋。

公元191年,袁术和袁绍为争夺豫州起了纷争。于是公孙瓒派他从弟公孙越,带着一千骑兵去支援袁术,结果公孙越却被流箭射杀了。这一下公孙瓒算找到借口了,迁怒于袁绍。

袁绍只得给好处,最终割让渤海郡,给了公孙瓒。也正是这件事,算是拉开了袁绍灭公孙瓒的大幕。

毕竟对于袁绍来言,袁术他还惹不起,况且此刻双方势力还未交界。但你公孙瓒却就在我袁绍身边呢。

这就是三国初期时的大体模样,放置于如今之天下,是不是有股子眼熟感,同时却又似是而非?其实历史总是给人以这种感觉——咱接着谈袁绍和公孙瓒。

二、袁绍灭公孙瓒之战

拥有了渤海郡的公孙瓒,虽一下子拥有了进入中原的通道。但问题是当时的中原,是各种势力交汇,尤其是黄巾军余党,在青州地界很是强大。

因此公孙瓒就必须要不断跟黄巾军交战了。同时更悲催之处还在于,他还要必须继续挤压袁绍。结果双方的界桥之战爆发!公孙瓒败给了袁绍,著名的白马义从,几乎全军覆没!由此公孙瓒失去了继续挤压袁绍的时机。

同时,缓过气来的袁绍,则趁势发起了对青州的进攻,直指田楷、刘备。《后汉书》载:绍复遣兵数万与楷连战二年,粮食并尽,士卒疲困,互掠百姓,野无青草……

这一事件,也间接导致这哥俩救援徐州,最终刘备拿走了徐州。而袁绍势力也在这一期间,北排田楷,东击孔融,最终曜兵海隅——终于算是控制住了青州。

而袁绍阵营内的曹操,便是在此刻,得到了他的起家资本之一的青州兵。

看到这,估计人们都会奇怪,公孙瓒干啥去了?很不幸,公孙瓒由于杀掉了被袁绍支持,且深受幽州胡汉人心的刘虞,导致后院起火。在潞河之北遭到了失败。同时,袁绍手下大将麴义,又大败公孙瓒于鲍丘,斩首两万。

这一下子,公孙瓒的地盘,呈现出崩塌态势,代郡、广阳、上谷等纷纷反水,杀掉公孙瓒委派的官员,全面倒向袁绍,“瓒军数败,乃走还易京固守”。由此,公孙瓒就只有挨打的份了,直至最终灭亡。

也就是说,其实袁绍灭公孙瓒之战,自公元191年的界桥之战为开始,至公元199年公孙瓒自焚而死结束,足有八、九年之久。

在这么长的时间内,为何三国各路诸侯,既无人驰骋救援公孙瓒,哪怕是盟友袁术,更无人去进行调停呢?这就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

三、为何无人能调停?

其一:袁术需要公孙瓒不停消耗袁绍。

袁术在三国时期啥时候最拉风?就是在公孙瓒跟袁绍,打得一地鸡毛的那几年。比如,他称帝就是在公元197年。

所以,对于袁术来言,他绝不希望公孙瓒干掉袁绍,更不希望袁绍灭掉公孙瓒。最好的状态,就是双方持久消耗,自己则趁机得利。为此袁术都不惜跟刘备翻脸,想夺走徐州。

这勾当,是不是相当于,袁术一面拿着公孙瓒当枪使,却一面又在“狠吸公孙瓒的血”?必然是啊!但公孙瓒又能怎样?已经被捆绑上了贼船,只能无可奈何!

因此“袁术”非但不调停,反而还必然要给予各种声援,但亲自下场这事就别想了,除非摘桃子之时。

其二:本质上属于二袁矛盾,别人不具备调停的实力和底气!

从上文介绍中很清楚的能看出,袁绍跟公孙瓒之战,属于二袁矛盾的爆发,只不过一个躲在后面,一个不得不出面硬扛罢了。

当时就袁术和袁绍的实力最强大,武力最猛,谁敢去调停?一个调停不好,就是自取灭亡,不信看刘备!

刘备敢写信给曹操,调停曹操跟陶谦的徐州矛盾,是因那时曹操、陶谦还有刘备,都是小角色。否则都认为然刘备这么能耐,为啥他就不写信给袁绍表示:别打了,大家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不香吗?道理就在这,没那实力,不够资格!

其三:第三方的危机感导致。

曹操是怎么崛起在三国的?就是趁袁绍跟公孙瓒打得一地鸡毛时,他一面挟天子令诸侯,一面疯狂扩充实力。曹操比谁都明白,一旦双方分出胜负,那么他的兖州就是下一个战场,自己就是下一个目标!

故而对曹操来言,袁术、袁绍还有公孙瓒,争得越狠,越激烈,时间越久,就越对他有利,所谓夹缝里成长!至于最后的结果,也是如此。

干掉公孙瓒没两年,袁绍就立马开了官渡之战(公元200年)。即便此刻的曹操,手握汉献帝,并趁袁术称帝,众叛亲离时灭掉了袁术,不也是赢得惊险万分吗?几乎绝大部分时间,都被袁绍碾压。

因此对于第三方来言,不调停,不趟那浑水,都如此结果——所谓,事关生死,谁敢去调停啊!没趁机加把柴,都属于难能可贵了!因此俄乌冲突进行了这么久,为何没人能调停?看懂了袁绍灭公孙瓒,自然也就明白了……

标签: 公孙瓒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公孙瓒明明知道赵云是名虎将,却依然把赵云送给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公孙瓒

    众所周知,赵云是蜀国的虎将,一直陪伴在刘备身边.,忠于蜀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赵云一开始并没有留在刘备身边,而是留在了公孙瓒身边。这时候就会有人问,公孙瓒为什么不留下赵云呢?在我看来,不是公孙瓒不想留下赵云,而是赵云已经想要离开公孙瓒了。赵云志存高远,一心一意投奔他所认可的仁政。赵云原是常山县人,属

  • 公孙瓒拥有10多万精锐的骑兵,为什么最终会败给了河北的袁绍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有能力,有才干,武功修为高,又相貌堂堂,应该是老天很是眷顾他了。但是公孙瓒最终以失败自杀而告终,并且拖累了全家人,跟着他一起死,实在是悲惨之极了。究其原因,其实也不是多么复杂,总结一下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公孙瓒因为才貌双全,而被太守赏识,招为上门女婿,人生开始变得青云直上。他一下子就又一个普

  • 公孙瓒麾下3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剩下那个才是最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公孙瓒

    自黄巾之乱之后,汉室的各路诸侯纷纷起了异心,天下由此大乱。今人谈到公孙瓒,对其大多只剩下“刘备故友”的印象,其实历史上的公孙瓒,威名一度远震北疆。在历史上他曾是袁绍的心头大患。不仅如此,公孙瓒麾下还曾有三大猛将,他们在日后都闯出了不小名声,两人为曹刘所得,还有一人更是难逢敌手。归了刘备的自然就是赵云

  • 三国冷知识:公孙瓒差点去越南?袁术妻女最后都被谁收为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公孙瓒

    一、公孙瓒年轻的是领导司机,差点被罚到越南公孙瓒公孙瓒年轻的时候在卢植门下读书,出师后当了辽西郡中小吏,经常给领导开车(御车),混得还不错。但是有一年,领导刘太守犯了事,被抓到廷尉审判,公孙瓒作为领导司机也没能跑掉。最后廷尉判处刘太守和公孙瓒流放到日南郡(日南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地区。)从

  • 赵云在公孙瓒如日中天之时 选择一去不回 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秀姐0913标签:公孙瓒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袁绍夺取了冀州,公孙瓒大破渤海黄巾军5威名大震。常山郡的乡亲们共推赵云,投奔了公孙瓒,被派往刘备那里当了一个主骑。两年后赵云因为哥哥去世,向公孙瓒请假回家了。然而赵云这一走就再也没回来,你们想过没有,赵云为什么要离开公孙瓒呢?为什么离开,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不难,看看赵云投奔公孙瓒的

  • 刘备一手培养的虎将,先被公孙瓒埋没,后反倒成了曹魏的肱骨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郝杰标签:公孙瓒

    众所周知,东汉末年天下战乱不断,那时涌现出了不少的英雄豪杰,在不断厮杀后,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这魏蜀吴不仅有英明的雄主,也有很多出色的将领,曹操刘备孙权明面上在不断争斗,背地里也在搞人才的争夺战,今天要说的一个人物便经历了好几任主公,他本是刘备一手培养的虎将,在投靠了公孙瓒后,此人不识人才,导

  • 出身贵族的公孙瓒明明有一手好牌,为何败给袁绍,输得那么惨

    历史人物编辑:戴从鑫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出身贵族,仪表堂堂,威武雄壮,聪明有学识,可以说是一枚很有才气的帅哥。与刘备、刘德然一起曾就学于卢植。虽然,母亲低微的出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孙瓒的发展,但并没有阻挡公孙瓒初期的良好发展。可惜的是,他后来的所作所为,却葬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战功卓著,不断彰显正义公孙瓒曾给太守刘其当过下属,相处

  • 刘备培养出一员虎将,却被公孙瓒埋没,最后被曹操捡了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三读说史标签:公孙瓒

    刘备培养出一员虎将,却被公孙瓒埋没,最后被曹操捡了便宜刘备的实力之所以不如曹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猛将没有曹操多,其实刘备曾经有很多机会留住一下猛将,但是却被他错过了。比如说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一位,他是刘备从小一手培养出来的。最终他却选择的跟随公孙瓒,但是公孙瓒没能慧眼识珠,将他埋没了。最后让曹操捡了便

  • 赵云离开,公孙瓒为何一点都不挽留,就这样便宜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浩哥生活标签:公孙瓒

    要说三国时期,赵云可谓是刘备手下的一员猛将,但一开始的时候,赵云并没有跟随刘备,而是投靠的公孙瓒。既然赵云这么有实力,公孙瓒理应是比较重视赵云的,为何还一点都不挽留他,难道就这样便宜了刘备,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赵云是刘备手下比较看重的武将,最关键的是,赵云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一辈子都在为刘

  • 非常能打都是吹出来的,公孙瓒打仗水平一般,战术很有问题

    历史人物编辑:风就很美丽标签:公孙瓒

    不论后汉书还是三国志,对公孙瓒早期的作战行动,都存在夸大其词的记载。一个小小的遭遇战,公孙瓒战胜了鲜卑骑兵,非说鲜卑再也不敢入塞了。更严重的,公孙瓒几十人的白马义从,硬是把乌桓人吓的远逃塞外。事实上胡人不但敢入塞,还把公孙瓒围了200多天。恰恰证明了公孙瓒的作战能力是被史官吹出来的,真是徒有虚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