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董卓进京时不过区区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董卓进京时不过区区五千人,为何没人能奈何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说新语 访问量:3575 更新时间:2024/3/30 10:11:15

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还要从董卓独揽朝廷大权开始说起,这一事件基本上被认定为三国时期的开始。

史书记载:公元189年,董卓作为地方军阀进京城,凭一己之力控制整个朝廷。

由此引发了天下诸侯对董卓的讨伐,从而开了三国的乱世时期。

而董卓进京时不过带了五千人,为什么没人能奈何他?

董卓背景

董卓在他小时候就在羌中地区游历,机缘巧合认识了一批部族首领。

后来他回到家乡后,还把家里的耕牛都杀了,以此来招待部族首领。

首领为表达自己的诚意便赠与了他数千余头牲畜聊表心意。

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部族首领同他往来密切。在那之后,他便以“豪侠”闻名。

董卓曾任过西凉刺史。他骑射技能了得,就连羌胡人都惧他三分。

汉桓帝末年,董卓被选为羽林郎,后来因为他跟随张焕平息了汉阳的叛乱才得以晋升,并且得到了9000匹绢帛的赏赐。

但是不曾预料到,他把这些赏赐都分给了手下的将士,自己却什么都没留下。

由此可见,董卓十分会笼络人心。

在《春秋》当中曾有记载,董卓在刚刚进入洛阳城之时,带领的步骑兵马不过三千人。

可就是这三千步骑,他们对董卓忠心耿耿,誓死追随他。

常年随他征战在沙场一线,拥有着极高极强的战斗力,为后来董卓的宏伟大业奠定了基础。

争夺大权

汉灵帝在世时,还能勉强控制朝廷保持稳定。毕竟是汉灵帝平定了规模宏大的黄巾起义。

自此汉灵帝去世,各路兵马就开始蠢蠢欲动,妄想谋朝篡位。

这其中有两个典型的人物,一个是何进,一个是袁绍。自此,朝廷上便涌现出争权夺利的生死之战。

董卓能够进京,得益于何进与袁绍的谋划。

当时,宫廷内的斗争首先发生在宦官与外戚之间。

外戚的一把手是何进,宦官的头目是蹇硕。双方产生斗争的原因就是拥护谁来当皇帝。

彼时,袁绍便想出 “妙计”,怂恿何进去地方征召军阀,让他们率军进京逼宫退位。

而董卓就是当时那个被征召进京的地方军阀。

与其说是一条妙计,不如说是一场阴谋。之所以选董卓进京是因为他是袁隗的故吏。由此可见,其一干人等的野心有多大。

当然在此过程中,何进曾派遣谏议大夫,想要劝阻董卓进京,可是董卓根本不听劝谏,反而加快速度进军,甚至还威胁劝谏的大夫。

因为他已经得到了朝廷中袁氏等的支持,可见董卓进京是野心勃勃。

后来,袁绍把宦官及其家人往绝路上逼,不停地撺掇何进大力抓捕并诛杀宦官及家属。

此时的宦官虽然没有兵权,但也不想束手就策,决心殊死一搏,于是把何进骗进皇宫杀掉了。

何进一死,兵权就开始分崩离析,各方势力开始争夺权力。

而何进的下属为了给何进报仇雪恨,众志成城起来杀掉了出卖首领何进的车骑将军。

此时,袁绍等人即刻率军进宫进行扫荡式杀戮,整个皇宫中的宦官大臣无一幸免。

而西园八校尉与北军五校各为其主,场面更是一片混乱,就连三大将军也都悉数被杀,死状惨烈,这可给董卓留下了可乘之机。

稳固地位

当时京城的兵力十分地悬殊,西园八校尉、北军五校以及其他兵力林林总总加起来有上万余人,而反观董卓的兵力满打满算却只有三千人。

于是便使出虚报人数的计策以达到他军队很多的假象。

他命令已经进城的士兵于晚上出城,等待第二天早晨再次进城,从而去震慑其他手握兵权的校尉们。

朝廷中就算有人对董卓有意见,也不敢轻举妄动。

因为董卓的军队本身就出身西凉、兵强马壮,加上董卓又使出了虚张声势的手段。

起初,丁原被何进召到京城充当何进的亲信,担任执金吾一职保卫皇城安全。

但是董卓却用高官厚䘵收买了作为丁原上司的吕布,使其杀害了丁原,继而将丁原手下的军队收归其所有。

拉拢收买的手段使得董卓的兵力大增,越发的嚣张跋扈,肆无忌惮。

正是吞并了丁原手下军队,董卓的实力便扩充了整整一倍,他渐渐地暴露出自己的野心。

董卓准备进京之时,刚好在城外遇到了从城中逃出来的皇帝刘辩,于是把他接到了洛阳城中。

其实是自诩自己救驾有功把皇帝控制在手中,形成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

自那以后,他借着皇帝的命令大肆讨伐,朝廷动荡,百姓苦不堪言。

当时的东汉大臣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是追随董卓,要么就逃离洛阳。

历史上只有一次废帝事件:两汉时期的霍光一生坦坦荡荡,但仍然被后人质疑他当初废立皇帝的目的不纯。

然而,董卓进京的第三日就想废立皇帝。

董卓之所以敢这么为所欲为是因为他手握重兵,无人能敌。

与此同时,董卓还做出了一件更加大胆的事,那就是废除并且毒杀何太后。可见此人心计之深。

董卓之所以能做出这些举措来向所有人宣布没有人可以忤逆我的统治,是因为朝中重臣无一人可以与之抗衡,就算有也得三思而后行。

原本京城军队的人数比董卓多的多,只可惜他们都是各自为政,犹如一盘散沙。

而董卓的实力又是所有军队中最强的,自然没有军队敢与之抗衡,就算贸然出击,也只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当时袁绍、袁术曹操等都对董卓不满。

但客观地看,单单是军队的实力,他们几支军队加起来都不及董卓军队的一半,所以他们只能选择逃走,以待来日重振旗鼓、殊死一搏。

自此,董卓便控制了京城几乎所有的军队,成为了东汉末年头号权臣与实力派人物,他的事迹也享誉了整个历史长河。

标签: 董卓

更多文章

  • 为何现在还有人信,董卓暴晒汉武帝尸体的无脑谣言?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董卓

    有件事情,小编一直很不能理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还有人相信,董卓暴晒汉武帝尸体的这种无脑的谣言?真不知道相信这个谣言的人是怎么想的。咱们先捋一下当时董卓上位的经过,就知道为什么小编会说,这个条谣言属于无脑谣言了。在汉灵帝时候,何进扶持刘辩上位,也就是所谓的刘少帝。当时刘协还是渤海王,何进在袁绍的怂恿下

  • 历史上,有哪些人曾刺杀董卓?有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卓

    曹操献刀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情节,为了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王允和曹操定下刺董之计,曹操从王允处借来了七星刀来刺杀董卓。不料却因为镜子的反光而被发现。因为董卓力大,加上此时吕布也已赶来,曹操随机应变,以献刀为名糊弄了过去。随后,便匆匆忙忙逃出董相府,因此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当然,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

  • 东汉董卓的起家历史,他最后成为权臣,运气非常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董卓

    说起董卓,我们应该都不陌生。你看三国时代,就是因为他而开启的。因为他,将东汉乱象推进,进而导致了王朝的分崩离析。而在这个动荡的年代,董卓也可以算是一代权臣了。他的一生中,困难很多,而他的运气也很好,遇见困难总能将其解决。就在这一步一步的努力下,董卓才走向了巅峰。 在他年轻的时候,是特别喜欢广交朋友并

  • 董卓之弟董旻,汉灵帝身边的“间谍”,帮助董卓掌控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董卓

    许多人都认为董卓是开启三国乱世的那个人,在进入洛阳之前,董卓不过是一个西北军阀,他是如何能够掌控东汉朝廷的呢?除了各种因缘际会的因素之外,主要是因为董卓在洛阳有一颗重要的棋子——弟弟董旻min。仲颖、叔颖同胞兄弟董卓一共兄弟三人,大哥叫董擢,字孟高,去世较早(有一子董璜)。后来董卓父亲在担任颍川郡轮

  • 董卓死后,凉州军为何群龙无首?董卓的后人去哪了?

    历史人物编辑:掉进书堆的小胡标签:董卓

    董卓的后代董卓有个孙女,名叫董白,在初平二年(191)时,尚未成年,被封为“渭阳君”。《英雄记》:(董卓)孙女名白,时尚未笄,封为渭阳君。在汉代礼仪中,女孩子年满十五岁(虚岁),行笄礼,表示成年了。所以反推董白的生年最早不过191-14=177年。董白的父亲,也就是董卓的儿子,史书没有记载,在191

  • 袁绍的一位好友,谋划刺杀董卓,最终死于狱中!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董卓

    秦汉时期,游侠交友之风盛行,直到汉末三国时代亦是如此。在汉末群雄中,尤其以袁绍善于交友著称,史称袁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因此,等到袁绍割据一方的时候,麾下也迅速聚集了众多英雄豪杰。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何颙,作为袁绍的好友,曾经谋划刺杀董卓,最终死于狱中。一具体来说,何颙(?—190年

  • 刘关张救了董卓,董卓为什么翻脸无情

    历史人物编辑:娟娟的生活标签:董卓

    《三国演义》拾遗2:董卓给刘关张上了一场职场必修课话说《三国演义》第一章,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一起去投靠刘焉。这是刘关张第一次在世人面前亮相,场面虽然不大,但也不小----有五百名涿县的乡勇前呼后拥,起步就是一个营的规模。这一个营,不知后来有没有幸存下来的老兵,那可都是蜀汉首义的老GEMI

  • 董卓有后代吗?董卓死后他的后人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董卓

    董卓是凉州人,原本只是中郎将张奂部下一个小小的军司马,由于在镇压黄巾起义、抵御羌人时立下许多战功,慢慢的军阀中变得颇有些名气。公元189年,大将军何进为铲除十常侍,令董卓进京协助,不过进京前突然发生意外,何进居然被宦官张让等人给杀了,董卓进京时京城一定程度上处于混乱状态,于是董卓乘机吞并了何进、丁原

  • 董卓是谁?人们对董卓的印象如何?为何史籍记载董卓的残暴无道?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董卓

    董卓(132~192)字仲颖,陇西郡临洮(今甘肃岷县)人。东汉末年权臣。性粗猛而有谋断,从驻守边塞的地方官吏升迁为羽林郎,累迁西域戊己校尉、并州刺史、河东太守。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爆发后,奉命镇压响应起义的北地先零羌、湟中义从胡和金城人边章、韩遂,屡屡败北。灵帝病危时,他驻屯河东,拥兵自重,坐

  • 荀彧看见空食盒后自杀,曹操的真实心思,他早已看明白

    历史人物编辑:李行娱乐标签:荀彧

    一部《三国演义》,浓缩的是风起云涌,群雄争霸的三国史。它之所以成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因为其中将身处三国乱世的人物形象,刻画的丰富饱满,且把切切实实发生过的历史情节,节奏紧凑、扣人心弦的涌现到人们眼前,仿佛身临其境。它是基于正史《三国志》的基础上,对于留白的历史情节进行合理想象,将历史情节完整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