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曹操或者是刘备形容袁绍的第一句话肯定就是袁绍祖上四世三公,这是一种对于袁绍的描述,但同时也是一种嫉妒,袁绍的出身,实在太好了,在汉朝所有的官吏,如果想晋升的话,就必须得到上级的认可,在这个时候占据着官员最高位的是三公,也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官员如果想要晋升的话,那必须得到三公的同意,才能够把自己的官职往上提升。
等于就是说袁绍这几代人给自己的后代留下的最大的遗产就是这批自己的门生故吏,你们提拔自己的时候都是依靠着我们向皇帝进言,你们才提升自己的官位的,到了汉朝末期,无论是哪个官员都必须得卖袁绍一个面子。袁术之所以一直跟袁绍在那争夺谁是袁家正统继承人的身份,原因便在于争夺这一批人力资源,即便袁术只有袁家一半儿的影响力,但是他也仍然能够在刘备,曹操,孙策,吕布超豪华阵容之下被殴打了那么长时间,还不倒下,袁家的实力可见一斑。
此外,袁绍这个人是行大运了,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袁绍真正开始发威,是在他夺下了韩馥的冀州,从这个时候他从一个小小的郡守成长,成为一方的大员,真正开始了制霸北方的道路。说实话,他夺下冀州,这一点有点戏剧性,说1000道1万只能够说袁绍这个时候实在是运气太好,冀州这么稀里糊涂的被袁绍给拿下。此外,袁绍手底下并不是没有人,这就提到了问题主所说的那个情况,袁绍手底下也是猛将如云,谋士众多,袁绍手底下的猛将,颜良文丑,张郃,高览,都是威震一方的将军,尤其是张郃,当初黄忠在《定军山》斩了夏侯渊,刘备就抱怨说斩什么夏侯渊啊,有本事你把张郃给宰了,结果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正是他率领大军拿下来街亭,击碎了诸葛亮的北伐之梦。
与此同时,袁绍手底下还有诸多谋士,比如说田丰沮授,许攸,郭图,这些人都是当时良臣,田丰,沮授战略分析能力比较强悍的人,郭图说起这个人,大家都以为他是一个小人,实际上他的才能也挺高的,当初曹操进攻孤立无援的冀州的时候,正是他活生生拖了曹操几个月时间。只能够说袁绍手底下的谋士团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错觉,原因为何,就是曹操手底下的谋士团实在是太过于豪华了,郭嘉,戏志才,荀彧,荀攸,程立,贾诩那一个人,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可以成为威震天下的战略家,结果曹操可以聚集起来,这么多人替他卖命,袁绍即便是再怎么聪明,也弄不过这一批人。
此外,在这之前我说过,纵横家的那一篇文章里面说过,袁绍一开始在大的战略的联盟方面没有错,做的可以说是最好的,袁术选择联盟公孙攒陶谦,袁绍立刻意识到,对于南方的。陶谦和袁术,只需要派人牵制就可以防止他们找自己麻烦,而自己真正的战略重心仍然在北方,因此他放弃了跟袁术,陶谦正面作战的机会,选择扶持,曹操,还有刘表去找这二人的麻烦,自己亲自率领大军北上攻下了幽州,杀死了公孙攒,可以说这一个时期,袁绍所做的战略是正确的,是因为他做的战略的正确性,才使得他后来能够成为北方第一大势力。
同时,我们得说处于创业期的那些大的人才,他们在这个时候总是有一种奋发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因此对于人才的那种弊病,也就是一般来说,有才的人都会通常带有自己那点小脾气,他在这个时候都是选择忍让或者说选择倾听别人的意见。也就是说,此时此刻她还没有到后期那种一意孤行的时候,这个时候,只要他能够正确的才拿部下的意见,他的军队能够无往而不利,毕竟他手里面占据的天下最大的一个洲,冀州,整个汉朝末年,总人口数从5000万直锐减到2000万人,袁绍在掌管冀州的时候,手底就有300万户人家,会说家大业大,才是造成袁绍前期能够拿下这么多辉煌战绩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