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鞠义这个名字大家都是基本无视,只有在公孙瓒之前的剧本里大家才有机会遇见这货,寿命好像也不咋地中后期经常就见不到人了,而三围基本都是三流以下。其实这才是传说级将领,不是潘上将那种。
鞠义是凉州人,从小就精通羌族的武术战法等等。后来成为韩馥的部将。大家都知道韩馥官权不小但是没有大志,鞠义出身贫寒但心有大志便看上了袁绍这个有四世三公的名门旺族。于是鞠义领着手下的本部亲兵投奔袁绍,前脚刚走后脚韩馥的追兵就到了。大家想一个部将能有多少本部兵马自己不知道自己前主子还能不知道?所以韩馥派来的追兵肯定是有压倒性优势的,但鞠义愣是打败了追兵,这里能看出来最起码鞠义具备身先士卒万夫不挡之勇,且在部将里面威信极高否则不可能取胜。他甚至就势联系袁绍胁迫韩馥给了袁绍冀州牧的名分,这说明小伙还有很高深的智谋和远见。
鞠义归顺袁绍以后受到了重用每次用兵都是袁绍的首选,颜良、文丑、张郃、高览、这类都是给他领左右军打下手的。当南匈奴单于劫张杨反叛的时候麹义又领军在邺南大破匈奴。
在和袁绍大敌公孙瓒的摩擦当然也少不了他的掺和。
界桥之战-鞠义领中军首先与公孙瓒开战,公孙赞的精锐骑兵白马侍从天下诸侯那个不畏惧,鞠义毫无畏惧一战即击溃了公孙瓒大军全歼灭白马义从并生擒了先锋严纲,随后更是直接杀奔后军亲自夺得了公孙瓒的帅旗,雄赳赳气昂昂的公孙瓒大败溃逃至勃海一蹶不振。
稍有常识就知道先锋是干啥的论用兵和勇武严纲绝对不在虚构的赵云之下,估计赵云的很多事迹照搬严纲也不是不可能的,另有说法赵云只是个白马义从罢了顶多是个百夫长级别。而“白马义从”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曾在漠北打得鲜卑人丢盔卸甲,却在界桥战役这种强强正面对抗中被鞠义的“先登营”所歼灭,可见鞠义用兵之强。严纲的门牙被拔掉后给放回去了鞠义视公孙瓒大将为草芥更是在心理上大大打击了对手。可惜其功高震主被袁绍以议事为名召至中军诱杀,并兼并了他的部下。
综合上述的种种来说,鞠义勇武在颜良、文丑、张郃这类人员之上他们都没有这么多的立功机会和重用机会。
而统御能力起码在关羽之上,关羽打仗没正面啃过几个硬骨头,白马义从更是当时最强牛逼的骑兵部队,鞠义能正面全歼他们很说明问题。
带兵能力强万夫不挡并能独当一面的将领智商也应该不会太差。(其实他的权利应该算是都督级别的仅次于袁绍大哥小弟的关系)
由于出身的因素政治权术他就不行了所以被算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