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是刘备的同学,威震塞外,实力曾大过袁绍!

此人是刘备的同学,威震塞外,实力曾大过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情怀历史号 访问量:930 更新时间:2023/12/14 18:04:50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特别是在黄巾军起义和董卓之乱后,诸侯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最终只剩下曹操、孙权刘备这三大势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公孙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公孙瓒的实力一度大过袁绍、曹操等诸侯,但是,在群雄逐鹿的过程中,他最终因为刚愎自用,所以被逼自尽。

具体来说,公孙瓒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是因为母亲出身不好,所以只能从普通的文书工作做起。当然,公孙瓒还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彼时,公孙瓒和刘备共同拜卢植为老师,后者不仅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经学家,还曾率军平定黄巾之乱。正是在卢植的培养下,公孙瓒和刘备都成为东汉末年的风云人物。

后来,公孙瓒被举孝廉,担任辽东属国长史。有一次,公孙瓒在边塞遭遇了数百名鲜卑骑兵,而当时的公孙瓒身边只有数十名骑兵。在一比十的差距下,公孙瓒身先士卒,主动杀伤了数十名鲜卑骑兵。经此一战,公孙瓒不仅在塞外打出了威名,也因为战功而晋升为涿县县令。

光和年间(178年-184年),边章、韩遂叛乱,朝廷从幽州(今北京城西南)征发三千精锐骑兵,并给予公孙瓒都督行事的符节,统帅此三千骑兵。公孙瓒率军到蓟中时,渔阳(今北京市密云西南)人张纯引诱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攻占右北平郡(今河北丰润东南)、辽西郡属国的城市。

对此,公孙瓒以三千骑兵追讨张纯等叛贼,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此时,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孙瓒。公孙瓒又升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进驻属国,此后的五六年间,与北方游牧民族争战不断。

公元180年前后,公孙瓒多次率军征战北方游牧民族,迫使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归降。公元188年,朝廷诏拜公孙瓒为降虏校尉,赐爵都亭侯。由此,公孙瓒开始负责幽州塞北地区的防御事务。

除了威震塞北,公孙瓒还参加了平定黄巾军的战役。公元191年,青州黄巾军攻打渤海,聚众三十万。对此,公孙瓒率领两万人大破青州黄巾,斩首三万余人。青州黄巾军抛弃辎重,奔走渡河。公孙瓒继续追击,又俘虏七万余人。在自身的实力逐渐强大后,公孙瓒和幽州牧刘虞爆发了冲突。

最初,公孙瓒和刘虞一起讨伐乌丸的时候,公孙瓒受刘虞节度。但因为公孙瓒自恃兵力强大,便放纵自己的部队,多次掠夺百姓,而刘虞则对百姓十分仁爱。因此两人关系逐渐恶化。最终刘虞为了阻止公孙瓒的恶行,决定率兵十万攻打公孙瓒。

当时,公孙瓒的部曲放散在外,仓卒欲从东城逃走,刘虞的士兵不擅长作战,而且,刘虞又下令不准骚扰百姓,不许损害民居,导致久攻不下。公孙瓒于是招募精兵数百人,顺着风势放火,趁势杀入刘虞兵营,刘虞大败。由此,仁慈的刘虞不是公孙瓒的对手,很快就被俘获了。并且,公孙瓒还挟持朝廷使者,获得了总督幽州、青州、并州、冀州等四州的权力。

在汉末三国时期,不少诸侯都会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并在关键时刻投入到战场中。比如曹操的虎豹骑,刘备的白毦兵,吕布的陷阵营等。对于公孙瓒来说,因为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都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所以自号“白马义从”。不过,对于精锐无比的白马义从,却被袁绍的部下麴义击败。

公元192年,袁绍和公孙瓒彻底翻脸,于是,公孙瓒带着三万精兵去攻打袁绍。因为轻视袁绍兵力较少,加上中了麴义的埋伏,公孙瓒遭遇大败。公元193年,公孙瓒不听劝告,执意杀害了在幽州深得人心的刘虞,从而成为了众矢之的。由此,在鲜于辅等刘虞部下的号召下,幽州内部出现了反抗公孙瓒的势力,甚至连乌桓也派出兵马响应。

与此同时,袁绍也派出大军进攻公孙瓒,在腹背受敌之下,公孙瓒吃到了败仗,所以只能在易京坚守不出。公孙瓒又疏远宾客,致使身边没有一个亲信,谋臣猛将都渐渐疏远了。到了公元199年,在袁绍的持续包围下,公孙瓒选择自尽。而在吞并了公孙瓒的地盘后,袁绍逐渐成为中原地区实力最强大的诸侯。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袁绍统一河北八大功臣,其中一人估计你想不到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袁绍

    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两件紧挨着的对后来局势发展影响很大的事情:一件就是各地诸侯群起讨伐董卓,另外一件就是董卓为避讨董联盟的兵锋于2月份迁都长安。汉献帝和董卓这一走,关东群雄从此开始了相互之间的征伐和兼并战争。经过将近十年一系列的兼并之后,到公元199年前后,

  • 袁绍败给曹操的原因,没有迎接汉献帝,是袁绍的败笔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动静标签:袁绍

    袁绍是东汉军阀之一、他出生公族豪侠,汝南元是一个新的一代领导人。袁绍早一点谋划大将军何进,以消除世界十常侍的危害。东来北京,袁绍面对暴政和面对面,并经过董敢拔刀相向。环渤海地区之后,关东联军袁绍首席,一度控制绿幽冀四个州,与皇帝曹操集团的隔黄河对峙于诸侯。但是,在官渡袁绍战败曹操,他没有称霸北方,此

  • 袁绍作为盟主,亲自破坏关东联军,全因个人野心膨胀

    历史人物编辑:三秋文史阁标签:袁绍

    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诸侯联军讨董算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这件事让洛阳以东的诸多州郡真正地陷入了动乱,促成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的崛起。诸侯联军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讨伐在洛阳的董卓,重新匡扶汉室。但是这个目的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更加严重的是这些参与的军阀之间渐生嫌隙,最后导致彻底的决裂。虽

  • 实力最强的袁绍,为何不听建议迎奉汉献帝?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袁绍

    东汉末年,曹操的实力一开始是相对弱小的,其之所以能一步一步地强大起来,离不开挟天子以令诸侯确立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前,袁绍的手下也提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张。比如沮授这位谋士,就劝说袁绍迎奉汉献帝,这样能够号令天下。但是,袁绍却没有同意,这是为什么呢?一首先,在东汉末年,袁绍不仅

  • 《汉末三国纪》:袁绍大战界桥,刘备北海解围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袁绍

    河北战事汉灵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汉臣谋杀董卓1.春,正月,丁丑,赦天下。连雨六十余日,王允与士孙瑞、杨瓒登台请霁,复结前谋。士孙瑞曰:“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执法,星名。《史记》曰‘太微南四星曰执法’也。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此期应促尽,内发者胜。几不可后,公其图之

  • 官渡之战,袁绍军事实力远远超过曹操,那么袁绍为何又会败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这场战争可以说决定当时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作为历史上有名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直至今天还有不少影响力。在这次战役中,袁绍自以为实力强大,扬手灭了曹操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袁绍虽然表现出志在必得的一击必杀的心理,然曹操也是不甘落后,摆出一副只能胜,不能败

  • 三国:袁绍为何被颍川荀氏放弃?某重大抉择失误,让曹操捡了便宜

    历史人物编辑:孤寡老人讲历史标签:袁绍

    在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中,颍川荀氏家族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士族代表。颍川荀氏是战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子的后代,有了这个传承,荀氏天然就能成为让天下士族敬仰的儒门领袖家族之一,且在颍川士族群中也能成为当之无愧的头牌家族。在北方,颍川荀氏的倾向对于试图争霸的诸侯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甚至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相当

  • 袁绍麾下有两大顶尖谋士,意见皆不被采纳,若被重用曹操定然大败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袁绍

    历史上有好多以少胜多的战役,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其中有许多巧合的因素在左右着战局的成败,如同官渡之战,在当时的情况下袁绍的实力还是很强大的,袁绍手下有许多有智慧的谋士和勇猛的武将,而且他们也提出了许多实用性的意见,只是袁绍并不听取,如果他能够从善如流,那么我们现在看到的结果可能会不一样。据三国志记

  • 吕布凭什么能配上貂蝉?在吕布容貌复原后,我觉得吕布非常帅

    历史人物编辑:肖瑶标签:吕布

    吕布,字奉先,五原人(进内蒙古包头),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武将,此人一生中最大的三个成就就是诛杀董卓、击破张燕、大败袁术。吕布此人最大的特点是骁勇善战,虎牢关中一己之力打退刘关张三人,正是因为他的骁勇善战,所以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能够占据一席之地。同时也是个“三姓家奴”因为他实在是太势力了,一会跟曹

  • 三个人打吕布,可以说已经很不要脸了,为何还称三英战吕布三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吕布

    三个知道三国历史的人?也就是刘备、关羽、张飞一起对付吕布。当时,吕布在各路诸侯面前十分嚣张。张飞鲁莽,看不顺眼,便出战吕布。然后他和张飞在约家之战中大打出手,之后刘备佑前来支援,最后和吕布打成平手,他们三人在和吕布交手的时候,也不能偷懒。为什么又叫三国对吕布之战呢?首先是吕布本身就很厉害,被三国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