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即公元190年)诸侯联军讨董算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这件事让洛阳以东的诸多州郡真正地陷入了动乱,促成袁绍、袁术、曹操等人的崛起。诸侯联军成立的目的是为了讨伐在洛阳的董卓,重新匡扶汉室。但是这个目的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更加严重的是这些参与的军阀之间渐生嫌隙,最后导致彻底的决裂。虽然很多军阀都抱有野心,但是总要有一个挑头的人。而这个人正是作为诸侯联军盟主的袁绍。袁绍因为野心,破坏了联盟,导致很多军阀对他离心离德,更是直接导致东汉末年两大军事联盟的对立。下面小编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一、袁绍谋划拥立刘虞
如果将目标为董卓这个条件视为诸侯联军的纽带的话,其实诸侯联军的维持时间仅有一年多。在初平元年虽然也发生了内讧,比如兖州刺史刘岱杀死东郡太守乔瑁,但是荆州南阳方面的联军,就是袁术与孙坚仍然对董卓发起进攻;而袁绍、曹操以及韩馥的部下赵浮、程奂等人也屯兵在河内,威胁洛阳的北方。
这个时候诸侯联军虽然遭遇了一些军事上的失败(比如“荥阳之战”和“梁东之战”),士气也比较低落(尤其是参与“荥阳之战”的陈留的联军),但是整体上仍然保持着对董卓的包围之势。而董卓虽然控制洛阳和关中,但其实力量并没有那么强大,内部存在很大的隐患。如果按曹操的计划,陈留、河内、南阳三个方面的诸侯联军同时向洛阳深入,不必与董卓交战,只要维持现状,就很有可能等到董卓内部的崩溃。
不过袁绍等不到这个时候,或者说袁绍根本就没有匡扶汉室的想法。袁绍曾经命令王匡收捕董卓的使者胡母班,胡母班给王匡写信指责袁绍,其中一个观点就是:“掷鼠忌器。”汉天子在董卓手中,袁绍等人兴兵讨伐董卓,置汉天子安危于何地?袁绍与其说讨伐董卓,不如说是趁乱树立权威,为自己起兵找一个合理的借口。果然在初平元年,袁绍与冀州牧韩馥策划立刘虞为帝;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袁绍和韩馥正式拥立刘虞,因为刘虞的拒绝而失败。
这个举动给诸侯联军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第一诸侯联军的目的是讨伐董卓,袁绍选择以河北为基础建立新的政权,很明显是放弃原有的目标,对诸侯联军的士气可以说是雪上加霜;第二袁绍拥立刘虞的举动,遭到一些人的不满,也暴露出自己的野心。袁绍至少与曹操、袁术商量过废立的事情,都遭到了反对。曹操因为实力不济,只能暂时依附袁绍,而袁术实力强大,孙坚也可以视为袁术的部下,很直接地表达了对袁绍的反对。有史料评价,袁绍和袁术之间的矛盾就是始于这次战略上的分歧。
二、袁绍夺取冀州
袁绍创业最为关键的一步,也是诸侯联军趋于分裂的一步,就是袁绍夺取冀州一事。袁绍的战略是“南据河,北阻燕、代”,说白了就是以河北为基地向南扩张。他虽然是诸侯联军盟主,还有个车骑将军的虚名,但是手中只有渤海郡,而且还要受到韩馥的节制。这显然不满足袁绍的需求。不过袁绍手中的隐形的政治资源非韩馥可比,比如他的好友刘岱就支持袁绍取代韩馥;另外冀州还面临着公孙瓒的威胁,袁绍突然从河内调转枪口,并且派说客胁迫韩馥,在多方的压力下,韩馥甘愿让位,让袁绍成为冀州牧。
袁绍得到冀州,当然是莫大的好处,但对于他的名望以及诸侯联军的维持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毕竟袁绍作为盟主侵吞盟友的土地,无疑让本来就组织松散的联盟更加人人自危。可以确定的是,济北相鲍信就因此暗中拉拢曹操反对袁绍。另外陈留太守张邈曾经因为袁绍傲慢而写信指责,袁绍的反应竟然是命令曹操杀掉张邈。是什么样的矛盾能够让袁绍杀死张邈这个曾经的好友呢?小编个人认为应当是立场的不同。张邈指责袁绍,有可能是在袁绍夺取冀州之后。不过这个事情没有史料支持,是小编的个人理解,但还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三、袁绍与袁术争夺豫州
如果说袁绍夺取冀州是河北、河南地区的各军阀分裂的契机,那么袁绍与袁术争夺豫州的事情就彻底导致与袁术决裂,以及导致东汉两大军事联盟的产生。本来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孔伷是豫州刺史。但是这个孔伷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小编推测可能是在“荥阳之战”之中阵亡。这样一来豫州刺史的位置空了出来。豫州又是汝南袁氏的所在地,袁绍和袁术都想要争夺豫州。袁术出手比较快,以孙坚为豫州刺史。袁绍则令周喁、周昂、周昕等人争夺豫州。这样一来,袁绍和袁术、孙坚的关系彻底决裂。
袁绍和袁术两兄弟分别拉拢盟友,基本上采取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袁绍拉拢袁术以南的刘表,加上自己原有的盟友甚至部下曹操;袁术则拉拢袁绍以北的公孙瓒、以西的黑山军、南匈奴以及曹操以东的陶谦。这就是东汉末年两大军事联盟。事态发展到这个时候,诸侯联军已经算是彻底的破裂。通过借口讨伐董卓以起兵的机会,袁绍获得了冀州的基业;拉拢、支持曹操为东郡太守、兖州牧,借助曹操的力量控制黄河以南的区域,以及对抗黑山军、公孙瓒、陶谦的助力;拉拢刘表压缩袁术的生存空间,迫使袁术转移到淮南地区,削弱了袁术的威胁,以及在客观上破坏了袁术与陶谦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袁绍的种种行为直接破坏了诸侯联盟的关系,对自己的名望造成一定打击,但是却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拥有中原逐鹿的资本。而关东联军产生内讧的同时,董卓被王允、吕布除掉,王允又被李傕、郭汜击败,东汉朝廷重新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不过这个事情就不在袁绍这样的野心家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中国历史地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