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此人比关羽更有义气,缺粮把妻子杀了分给士兵吃,誓死不再投袁绍

此人比关羽更有义气,缺粮把妻子杀了分给士兵吃,誓死不再投袁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钰说时光 访问量:2654 更新时间:2024/6/17 18:38:22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五十四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三国之中,说起讲义气,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咱们的关二爷,但事实上,在三国有一个比关羽更讲义气的人物,毫不夸张的讲,咱关二爷和人家比起来还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此人名气不大,出镜率太低也太短,所以不太熟悉三国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这个人就是臧洪

讲起臧洪,他人生的转折点应该与一个叫张超的人密不可分,丢了性命也和此人有关。说他是个义楞子,其实一点都不过分。臧洪是一个南方人,却有着一个北方汉子的身板,为人处事更是随性洒脱仗义,一点都没有南方文人雅士的优柔寡断。臧洪早年是一个小县长,汉灵帝时,觉得当官没什么意思,就回家了,可见其人放荡不羁的性格。后受到好朋友张超的邀请,做了他帐下的功曹,日子过得清闲,但正是由于这个决定,也使得他之后的人生变得波澜壮阔。

建安初年,臧洪做了一件别人都不敢做的事,一件足以影响整个三国历史的大事——号召群雄,讨伐董卓。在当时的环境下,比臧洪有名、有才、有勇、有谋的人多了去了,但是在所有观望的时候,臧洪首先站了出来。你说他这个小虾米是凭什么敢这么干?

原因很简单,他只是单纯的看不惯董卓废帝后的做法,没想那么多,所以说他是一个义楞子一点也不为过。不仅如此,臧洪还鼓动了张超、张邈韩馥、刘贷孔怞等人酸枣盟誓,义不容辞的当起了盟主,这就成就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典故,在这件事上,当时名气更甚的曹操袁绍等人就显得逊多了。

后来结盟解散后,臧洪就投到了袁绍的门下,得到了袁绍的重用,统领青州兵马,驻扎在东郡,在任两年间,当地土匪都闻风丧胆,不敢招惹他,这样袁绍也就更加佩服和重用他了。后来张超遭到曹操围攻,臧洪听闻便去求袁绍帮忙,遭到拒绝,导致张超被曹操杀害,臧洪怒气冲冲的回到青州,认为袁绍实在是太不讲义气了,当即宣布脱袁独立,还写檄文把袁绍骂了一通。袁绍十分生气把东郡围了,城内百姓众多,很快就缺粮了。

为了百姓,臧洪把城门打开要大家去逃难,但是百姓都被臧洪的义气打动,都哭喊着要求留下来共同御敌。于是臧洪更是杀死自己的妻子儿女煮肉汤给守城的将士们吃。你说古今,谁会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杀了分给吃掉,让全城的百姓自愿跟着共存亡,也就只有这个义楞子了。

袁绍也是惜才之人,不想杀他,袁绍让臧洪投降,但臧洪宁死不屈,他认为袁绍是个不义之人,就连袁绍门下的宾客都认为袁绍把这样一个重义之人杀掉实在太失人心,袁绍大怒,接连将这两人都杀了,惹得手下的人窃窃私语的说:“一天之内居然杀掉两位义士,人心都让袁绍给糟蹋了。”

臧洪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能说他有勇无谋,只是他对待认为正确的是都是十分耿直,在义字面前,他都是以最大的热情对待,一点都不打马虎眼。虽然有些做法让人无法接受,但是能够聚人心,敢说敢做,实在是让人佩服。

好了,陈老师的三国课堂今天就说到这里了,喜欢三国的读者朋友们可以点一下订阅,陈老师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最新的三国趣谈,感谢你们的观看,也祝愿读者们都有美妙的一天。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此人在曹操灭袁绍过程中居功至伟,却因2大性格缺陷最终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袁绍

    曹操和袁绍交战官渡,正值关键时期,袁绍军中生变,许攸家人犯法被收押,怒而投往曹操军中。当时曹操一听到许攸来了,跣足出迎,道:“子远来了,大事可成!”许攸究竟何许人也?竟让曹操说出这番话?其实,许攸年轻时和袁绍、曹操交好,后成为袁绍军中的四大谋士之一,为袁绍出谋划策,其人颇有才能。后来事大家都知道了,

  • 他被袁绍拜为军师,且深得曹操敬重,同时又是刘备的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袁绍

    关于蜀汉先主刘备,大家最先得知的,便是他卖草鞋与张飞、关羽二人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三人结义后,张飞便卖掉家中田产,资助刘备起义。然后刘备南征北战,建立自己的势力,并礼贤下士,收罗人才。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蜀汉终于是在乱世中崛起,并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刘备其实还有一位老师,他就是

  •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惨败呢?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就是建安五年(200年)十月曹操奇袭乌巢,而在此之前,曹操方虽然累计小胜,不至于局面崩盘,但是整个战局一直是袁绍方占优。笔者就从分析奇袭乌巢前后事,对比曹操、袁绍的决策与执行来给出袁绍失败的问题所在。整场战役,袁绍的兵力不但高于曹操,后勤补给也多,曹操在十月这个节骨眼上,还出现了

  •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袁绍

    一、袁绍看热闹话说曹操发现董承手中的衣带血诏,上边赫然写着刘备的名字,大怒,出兵讨伐。刘皇叔慌了,赶紧派人去找袁绍帮忙,只见袁本初衣冠不整,精神恍惚,鬼哭狼嚎。“啊!我要死了!”众人不理解,问是问什么。本初说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得了新冠肺炎,自己心情错乱,根本没有心思去出兵打仗。还对刘备的人说:你回去

  • 袁绍帐下最不受重用的谋士,曾提多个奇策,袁绍一一拒绝酿成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袁绍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那时候的天下大局还没有成立,曹操和刘备、吕布等人势均力敌再加上袁绍等人共同组成了辉煌的三国时代,然而现在来看的话,三国后来的局面还是很可惜的,如果稍微一点点改变,也许最后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了,比如袁绍!袁绍起初的军事力量就是曹操也是忌惮三分的,更别说被曹操打着跑的刘备了,可是

  • 此人是曹操与袁绍的上司,看不起曹操却听信袁绍,最后栽了大跟头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袁绍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二十三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东汉末年,汉朝没落,朝廷腐败,濒临覆灭,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末代几位昏庸的皇帝以外,还有两瓶非常致命的毒药,削弱这汉朝最后一丝元气,这两瓶毒药,一瓶叫做内宦,一瓶叫做外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外戚派的代表—大将军何进。何进,表字遂高,原本

  • 袁绍取冀州,空手套白狼的经典案例(袁绍具不具备名将的水准?)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袁绍

    袁绍逃出洛阳后,董卓下令通缉,袁绍留在都城的内应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劝董卓说:“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

  • 本为袁绍帐下谋士,投靠曹操献计打败袁绍,因触怒曹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袁绍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

  • #三国#袁绍一开始就杀了董卓,东汉还会亡吗?袁绍能得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快门的疯狂标签:袁绍

    董卓接上少帝刘辨入京师的时候实际兵力只有三千,而此刻的袁绍、袁术两兄弟率领的兵马比起董卓只多不少。也曾有人劝说袁绍动手杀了董卓,很可惜袁绍因为不清楚董卓的真实情况不敢动手,以致后来董卓乱京。如果当初袁绍听了建议,杀了董卓汉朝可以起死回生吗?这要从袁绍的为人去分析。如果此刻袁绍杀了董卓,西凉军会不会给

  • 三国志11洲际争霸:袁绍很不情愿跟曹操合体,共同组成了兖豫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袁绍

    说到做到,三国志11洲际争霸系列的幽州和冀州阵营介绍都已完结,本期按照纬度的高低顺序,就得安排兖州和豫州势力出来亮相了。尽管兖州作为历史上曹操的发家之地,其武将构成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以魏国武将为主体,不过这章以籍贯进行角色划分的剧本还是能为我们带来不少的惊喜。由于兖州和豫州的实际地界都不算大,故而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