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惨败呢?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惨败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明 访问量:2670 更新时间:2024/1/24 8:55:08

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就是建安五年(200年)十月曹操奇袭乌巢,而在此之前,曹操方虽然累计小胜,不至于局面崩盘,但是整个战局一直是袁绍方占优。

笔者就从分析奇袭乌巢前后事,对比曹操、袁绍的决策与执行来给出袁绍失败的问题所在。

整场战役,袁绍的兵力不但高于曹操,后勤补给也多,曹操在十月这个节骨眼上,还出现了粮食问题。许攸在投奔曹操当晚,他也直击曹操心虚的要害:“你还剩多少粮了?老实告诉我!”

在曹操和许攸推心置腹的交换意见之后,曹操决定采用许攸的计谋:奇袭乌巢。

随后,曹操也问计于幕僚,幕僚中只有荀攸贾诩极力赞成,曹操果断拍板。

曹操带领精兵强将五千人,伪装成袁绍军,向乌巢进军,军营则交给曹洪和荀攸两人主持防守。

乌巢的守军有一万多人,是曹操军的一倍,守将是淳于琼,和曹操是旧识、老同事。就在曹操打响攻占乌巢的战斗之后,袁绍也得到了情报,当时张郃提议集中优势兵力去救援乌巢,可是袁绍不听,采纳了郭图提出的折中方案:集中优势兵力,让张郃、高览率军去攻打曹操的军营,派一部分轻骑去救援乌巢。

结果,曹操率领的五千精锐,连夜作战,不但攻克了乌巢,还击败了袁绍的轻骑援军(虽然不多)。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曹操、袁绍两位主帅的领导风格。

曹操为了翻盘,亲身犯险,率五千精兵深入敌后作战,就是为了保证这股军队的执行力,

反观袁绍,他就派高览、张郃去打曹操军营,派轻骑去救援乌巢,自己稳坐中军帐,等消息。

结果,高览、张郃本来就士气不足,对袁绍又颇有怨言,在攻不下曹操军营的情况下,干脆投降了。

在我看来,郭图的建议其实并不是败笔,还是有搞头的(袁绍军本来就占优,两线作战不成问题),只不过袁绍领导无方,导致失败。

第一,袁绍没有敏锐判断出,曹操亲自偷袭乌巢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一战,曹操能够身先士卒,孤注一掷,反观袁绍却不能出现在某一路战线上鼓舞士气。

第二,袁绍在明知张郃对攻克曹操军营不抱有希望和信心时,仍然派他出战,显然是增加了他的怨念。

如果袁绍稍微灵活一点,让张郃带队轻骑参与救援乌巢,自己率军猛攻曹操军营,我觉得,这才是发挥最大效能的方法。

从这一点上看,袁绍是不如曹操的。曹操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亲力亲为,鼓舞士气,譬如多年后,曹操击败袁氏兄弟后,仍然亲自发动远征至柳城,一举将袁氏势力彻底清除出北方。

在官渡之战之前,郭嘉评价曹操和袁绍的种种不同时,就认为曹操“十胜”于袁绍,不过这其中多少会有吹嘘拍马的成分。我们至少,从乌巢之战这个关键一战来看,曹操的表现远胜于袁绍,袁绍失败也是必然之事了!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袁绍

    一、袁绍看热闹话说曹操发现董承手中的衣带血诏,上边赫然写着刘备的名字,大怒,出兵讨伐。刘皇叔慌了,赶紧派人去找袁绍帮忙,只见袁本初衣冠不整,精神恍惚,鬼哭狼嚎。“啊!我要死了!”众人不理解,问是问什么。本初说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得了新冠肺炎,自己心情错乱,根本没有心思去出兵打仗。还对刘备的人说:你回去

  • 袁绍帐下最不受重用的谋士,曾提多个奇策,袁绍一一拒绝酿成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袁绍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那时候的天下大局还没有成立,曹操和刘备、吕布等人势均力敌再加上袁绍等人共同组成了辉煌的三国时代,然而现在来看的话,三国后来的局面还是很可惜的,如果稍微一点点改变,也许最后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了,比如袁绍!袁绍起初的军事力量就是曹操也是忌惮三分的,更别说被曹操打着跑的刘备了,可是

  • 此人是曹操与袁绍的上司,看不起曹操却听信袁绍,最后栽了大跟头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袁绍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二十三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东汉末年,汉朝没落,朝廷腐败,濒临覆灭,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末代几位昏庸的皇帝以外,还有两瓶非常致命的毒药,削弱这汉朝最后一丝元气,这两瓶毒药,一瓶叫做内宦,一瓶叫做外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外戚派的代表—大将军何进。何进,表字遂高,原本

  • 袁绍取冀州,空手套白狼的经典案例(袁绍具不具备名将的水准?)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袁绍

    袁绍逃出洛阳后,董卓下令通缉,袁绍留在都城的内应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劝董卓说:“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

  • 本为袁绍帐下谋士,投靠曹操献计打败袁绍,因触怒曹操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袁绍

    许攸(?-204年),字子远,南阳(治今河南南阳)人。本为袁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许攸因此背袁投曹,并为曹操设下偷袭袁绍军屯粮之所乌巢的计策,袁绍因此而大败于官渡。后许攸随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屡屡口出狂言,终因触怒曹操而被杀。公元189年(永汉元年),袁绍从董卓处逃出,投

  • #三国#袁绍一开始就杀了董卓,东汉还会亡吗?袁绍能得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快门的疯狂标签:袁绍

    董卓接上少帝刘辨入京师的时候实际兵力只有三千,而此刻的袁绍、袁术两兄弟率领的兵马比起董卓只多不少。也曾有人劝说袁绍动手杀了董卓,很可惜袁绍因为不清楚董卓的真实情况不敢动手,以致后来董卓乱京。如果当初袁绍听了建议,杀了董卓汉朝可以起死回生吗?这要从袁绍的为人去分析。如果此刻袁绍杀了董卓,西凉军会不会给

  • 三国志11洲际争霸:袁绍很不情愿跟曹操合体,共同组成了兖豫联军

    历史人物编辑:奕道君心标签:袁绍

    说到做到,三国志11洲际争霸系列的幽州和冀州阵营介绍都已完结,本期按照纬度的高低顺序,就得安排兖州和豫州势力出来亮相了。尽管兖州作为历史上曹操的发家之地,其武将构成在相当程度上还是以魏国武将为主体,不过这章以籍贯进行角色划分的剧本还是能为我们带来不少的惊喜。由于兖州和豫州的实际地界都不算大,故而三国

  • 曹操是从何时动了灭袁绍的念头应该是袁绍做的这件事

    历史人物编辑:科技达人不凡标签:袁绍

    曹操是什么时候动了灭袁绍的念头的,应该是袁绍做的这件事。曹操几番发表要追打董卓的倡议没有得到任何响应,自己发兵进攻失败未得到任何接应的时候。演义当中写这段的时候,曹操是怒吼,“竖子不足与谋!”这个时候他已经看到袁绍是难成气候的,跟他一起是混不出局面的。但动了灭袁绍的心应该是袁绍做的这件事。什么事呢?

  • 曹操坑杀袁绍七万降卒,暴露一惊人真相,学者:正史大都不靠谱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袁绍

    上回书说到,曹操突袭袁绍的粮仓——乌巢,把粮食烧了个干净。而此时袁绍的大部队在张郃高览的率领下,正在向曹营发起猛烈的进攻。那么曹操的部将们顶得住吗?第三十章:官渡之战第十三节:决战杀声惊天动地。离官渡四十里外的曹操仿佛也听到了官渡前线的杀喊声。决战开始了!曹操最为畏惧的那一刻终于来了!对于这一刻的到

  • 袁绍是不是被低估了?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袁绍

    很难说在群雄荟萃的三国时代,袁绍扮演了一个怎样的形象。一方面你可以说他是代表了世界民族利益,足以扭转时代的阶段性主角;但另一方面,袁绍的失败恰恰也从某种角度诠释了历史的洪流绝对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非常有趣的一点在于,因为袁绍最终失败,所以他的历史形象也展现出了一种吊诡的异常,尤其是随着历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