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三国鼎立时期,涌现出不少英雄豪杰。在这其中,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也靠各自的本事“出圈”,刘备从白手起家到成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关羽、张飞也成为他的得力干将。不过,在张飞死后,刘备说了哪四个字,竟让诸葛亮震惊无比。
在很多人眼中,三人的兄弟情一直只增不减。张飞因醉酒而丢失了刘备的根基徐州城时,刘备依旧没有因此疏远他。关羽大意失荆州,还丢失了自己的性命,刘备为此痛哭不已,因此,三人之间的兄弟情一直广受世人好评。不过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关羽死后,重情重义的张飞表示要给他报仇,刘备也答应下来。但因张飞易怒,且容易冲动,刘备先暂时安抚他,想让他情绪稳定后再考虑此事。但张飞并没有看出刘备的用意,他不仅没有改变自己的性格,还变得愈发的暴躁起来。
无法阻止张飞的冲动,刘备只得选择支持他。在刘备的支持下,张飞准备发兵攻吴为关羽报仇,遗憾的话,在临行前一晚,关羽却在睡梦中被叛变的部下杀死。如此下场,实在令人唏嘘不已,张飞的一世英名就此止步。
令人奇怪的是,在得知张飞的死讯后,刘备表现得却是十分淡定,他对此说了四个字:“!飞死矣。”此话一出,一旁的诸葛亮却是震惊不已。回想刘备对关羽的死痛哭流涕,对张飞的死却仅仅有这四个字,对比之下,刘备对张飞的感情似乎也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来,张飞虽为人仗义,但其性格却成为他的致命缺陷。他做事胆大却不计后果,因脾气暴躁在军队中对士兵们并不好,经常又骂又打,也正是因为他急躁的性格,导致了他的死亡。刘备虽与张飞交好,但实际上却难以容忍他的性格。这样的看法无法直接告诉张飞,但在张飞死后,刘备却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对兄弟的死表现的无动于衷,这令诸葛亮意想不到。此外,令诸葛亮心寒的原因还有另外一点。原本他以为刘备是值得信任的人,但如此两面三刀的做法,诸葛亮开始对刘备有了防备之心。刘备临死前曾对他说:“若刘禅无能,可取而代之。”然而,看透了刘备的诸葛亮,却无法轻易相信刘备的话。因此,诸葛亮再也不敢有取代刘禅的念头。
综上所述,刘备形象似乎一下子大打折扣,成为了一个虚伪的小人。不过,在那个尔虞我诈的三国时代,这样的性格或许才是能够成就大事的基本,对此,你如何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