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有趣和精彩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中国出现了自春秋战国时代后的又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混乱和大纷争,有趣的是两个时代的纷争根源也颇为相似。
东周末年周王室已经没有任何力量控制下属的分封国,而各个分封国也开始了各自为政和相互之间的征伐,这种征伐在春秋时期的表现是为了争夺周王室的封赏和诸侯霸主的位置。
而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国的逐渐减少和剩余诸侯国的实力大增,争霸的方向开始向灭国、统一转化。韩、赵、魏、楚、燕、齐、秦七国加上宋、卫等小国上演了一场场的传奇战争。
战国时期之所以这样的精彩就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之间所上演的政治、军事、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对抗,每个国家的君主都在不遗余力的发展自己并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实力。
每个国家的君主都在每时每刻地关注着自己的对手,各国之间上演着联盟、分裂、合作、竞争的戏码。这就是战国时期的最大的精彩,齐国之间的战争就如同一场跌宕起伏的电影一般。
而在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中也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百战百胜的名将、英明神武的君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家和那些凭三寸不烂之舌纵横捭阖的外交家。
这些人在战国的时代里,在七国争霸的棋盘上上演着自己的戏码,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手段来争取在战国这个大纷争年代中的位置和归属。这种竞争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
而与春秋战国时期极为相似的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三国时期,今天我们不想整体介绍三国时期的历史,我们今天想要讲一讲三国时期的一对兄弟,袁绍和袁术这两个兄弟因为无法同心而被曹操各个击破,成就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大业。
说三国时期与春秋战国时期相同是有根据的,在东汉末年汉朝廷同样已经无法再有能力控制住各地方的行政事务,蜂起的农民起义和各地愈演愈烈的军事割据,让东汉朝廷形同虚设。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大地上的无数军事集团开始了割据和独立发展,形成了三国时期的最早局势。而董卓的进京和对朝廷的最后打击推动了三国时期的真正到来。
在三国初期能够割据一方的都是曾经的汉朝宗室和士族豪族,在这些割据势力当中就有在东汉朝廷中最大势力的袁氏一族的两位兄弟,他们就是袁绍和袁术。
在三国时期的最早阶段,袁绍和袁术兄弟在群雄中的政治、军事、领土、人口等方面的优势都是非常大的。在讨伐董卓的18路联军中袁绍袁术曾经是联军的领袖,可见其实力了。
但可惜的是袁绍与袁术兄弟本身并不是一母兄弟,而是袁氏族中的兄弟,所以说两者间从开始就已经有了竞争关系,再加上袁术这个人心胸狭窄,很是嫉妒兄长的势力。
所以说从三国时期一开始袁绍与袁术兄弟二人就没有真正的联手过,而两者间的矛盾真正开始于18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在当时袁绍被公推为联军盟主,而袁术而成了总督粮官。
而当时袁术贪污粮草被袁绍处罚,从此袁术与袁绍之间就结下了过节。后来在曹操讨伐袁术的时候,袁术曾经向袁绍求援,当时袁绍帐下的谋士们建议借这个机会夹攻曹操。
但当时袁绍正在全力对付北方的公孙瓒,没有精力也不愿意去帮助袁术。最关键的是当时的袁绍并没有将曹操的势力放在眼里。所以说袁绍拒绝了这个建议。这导致了袁术的衰落。
总结:在三国时期早期,作为后来三国演义中的三大主角曹操、刘备、孙权。他们在这个时期都不是最受瞩目的军事势力,曹操刚刚起兵还没有稳定的落脚地。
而孙策这时正在袁术的帐下听用,而刘备还在苦苦地求存。而短短十余年过去后,曾经不可一世的势力纷纷衰落,而三国后期的几大主角才纷纷的粉墨登场,这就是历史的不可预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