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的跳槽次数多于吕布,为何能得到曹操、曹丕父子的信任?这其实是个考验人性的问题,人性是复杂的,张辽和吕布做人的行为准则和性格有很大的差别,两人最终的结局也说明了这一点。
张辽跳槽与吕布跳槽有本质上的差别,张辽有底线,吕布却没有。
先来说吕布。吕布武艺高强,是三国历史上的猛将,也是割据一方有实力的群雄,先后投靠过丁原、董卓、袁绍和刘备,史书上说吕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就是一个见利忘义反复的小人。为何这么说呢?吕布一开始是并州刺史丁原提拔起来的,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待吕布不薄,结果随着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霸占京师,为了荣华富贵,吕布被董卓收买,杀了丁原吞并了并州军队。
投靠董卓后,与董卓情若父子,因与董卓的小妾私通,被董卓发现,怀有私怨,与王允合谋杀了董卓,董卓罪大恶极,死不足惜,杀了董卓后吕布平步青云,假节,仪同三司,吕布是出于公义还是私怨利益大家可以细品一下。董卓旧部李榷郭汜反攻长安,吕布无法可去,去投靠袁术被嫌弃,去投靠袁绍,结果两人互相猜忌,袁绍想派人刺杀吕布,吕布只好星夜逃亡。
在占据兖州后被曹操击败,再次无立足之地的吕布去投靠了刚领徐州牧的刘备,结果趁着刘备与袁术交战的时候,不顾道义夺了徐州,害得刘备无处安身立命等等。
这些都是正史里记载的事情,从吕布这些经历可知吕布跳槽多次,杀丁原和董卓完全是利益驱使,被袁氏兄弟嫌弃猜忌,好不容易刘备肯收留他,结果鸠占鹊巢,夺了徐州等等,这也不难发现在白门楼的时候,吕布希望刘备能为他向曹操求情,刘备会说出丁原和董卓的下场来提醒曹老板,吕布这个人真的不能留。
2.说完吕布,我们再来说下张辽与吕布有何不同。
张辽少年时便被举荐为了郡吏,后来被丁原发掘,任命了从事,让他带兵去京城为大将军何进效力,何进让张辽去河北招募军队,说明张辽的才能得到丁原和何进的认可,可还没得到募兵结束,何进就被宦官密谋所杀,当时董卓已经掌控了京师,张辽只好归顺了董卓。事后,董卓倒行逆施被王允与吕布合谋杀了之后,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他俩本来都是并州军出身,张辽那时候是北地太守,鲁相,与吕布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吕布被曹操在下邳俘获后,吕布求降被拒,最终被杀,张辽乘势率军投降了曹操。张辽从来没有背主弑主,也没有为了利益和权利去做一些违背道义的事情,都是在主公被杀后才去投靠他人,这点比吕布强上百倍,两人高下之分显而易见。
3.最后说下为何张辽会得到曹氏父子的重用和信任。
了解曹氏军队的结构组成,其实就知道曹氏父子对外姓将领并没有真正的信任,曹氏的军权一直掌握在自家人手里,诸曹夏侯一直是活跃在军界的关键岗位上。其实张辽靠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军功逐渐获得了曹氏父子的信任和重用。张辽跟随曹操平定河北的袁氏,白狼山一战让曹操真正发现了张辽勇武和斗志,合肥之战张辽凭借数千人成功守住合肥,并两次抓住战机主动出击,差点活捉孙权等等。
曹操时期,张辽官职是征东将军,都亭侯,到曹丕时期,张辽因在合肥一线守卫疆土有功更受到敬重,曹丕钱张辽为前将军,进封都乡侯,曹丕赐予张辽各种荣耀来彰显对张辽的看重,同年,曹丕称帝,再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张辽久在军中,患病之际,曹丕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并令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为张辽问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互相遇见。张辽久病未愈,曹丕干脆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自己则车驾亲临,握着他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来送御膳。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屯军之所驻军,忠于职守。到张辽逝世后,张辽更是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总结:张辽跳槽次数多于吕布,大多是迫于形势,张辽并没有做过任何令人不齿的事情,但吕布为了利益背主弑主,反复无常,最终吕布没有好的下场,而张辽遇到明主后,兢兢业业,为曹氏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曹氏外姓的五子良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