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辽“跳槽”次数不亚于吕布,为何能得到曹氏父子的信任和重用?

张辽“跳槽”次数不亚于吕布,为何能得到曹氏父子的信任和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懿凡凡 访问量:197 更新时间:2023/12/10 13:20:16

张辽的跳槽次数多于吕布,为何能得到曹操、曹丕父子的信任?这其实是个考验人性的问题,人性是复杂的,张辽和吕布做人的行为准则和性格有很大的差别,两人最终的结局也说明了这一点。

张辽跳槽与吕布跳槽有本质上的差别,张辽有底线,吕布却没有。

先来说吕布。吕布武艺高强,是三国历史上的猛将,也是割据一方有实力的群雄,先后投靠过丁原、董卓袁绍和刘备,史书上说吕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就是一个见利忘义反复的小人。为何这么说呢?吕布一开始是并州刺史丁原提拔起来的,丁原任命吕布为主簿,待吕布不薄,结果随着何进被宦官所杀,董卓霸占京师,为了荣华富贵,吕布被董卓收买,杀了丁原吞并了并州军队。

投靠董卓后,与董卓情若父子,因与董卓的小妾私通,被董卓发现,怀有私怨,与王允合谋杀了董卓,董卓罪大恶极,死不足惜,杀了董卓后吕布平步青云,假节,仪同三司,吕布是出于公义还是私怨利益大家可以细品一下。董卓旧部李榷郭汜反攻长安,吕布无法可去,去投靠袁术被嫌弃,去投靠袁绍,结果两人互相猜忌,袁绍想派人刺杀吕布,吕布只好星夜逃亡。

在占据兖州后被曹操击败,再次无立足之地的吕布去投靠了刚领徐州牧的刘备,结果趁着刘备与袁术交战的时候,不顾道义夺了徐州,害得刘备无处安身立命等等。

这些都是正史里记载的事情,从吕布这些经历可知吕布跳槽多次,杀丁原和董卓完全是利益驱使,被袁氏兄弟嫌弃猜忌,好不容易刘备肯收留他,结果鸠占鹊巢,夺了徐州等等,这也不难发现在白门楼的时候,吕布希望刘备能为他向曹操求情,刘备会说出丁原和董卓的下场来提醒曹老板,吕布这个人真的不能留。

2.说完吕布,我们再来说下张辽与吕布有何不同。

张辽少年时便被举荐为了郡吏,后来被丁原发掘,任命了从事,让他带兵去京城为大将军何进效力,何进让张辽去河北招募军队,说明张辽的才能得到丁原和何进的认可,可还没得到募兵结束,何进就被宦官密谋所杀,当时董卓已经掌控了京师,张辽只好归顺了董卓。事后,董卓倒行逆施被王允与吕布合谋杀了之后,张辽统兵归属于吕布,他俩本来都是并州军出身,张辽那时候是北地太守,鲁相,与吕布并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吕布被曹操在下邳俘获后,吕布求降被拒,最终被杀,张辽乘势率军投降了曹操。张辽从来没有背主弑主,也没有为了利益和权利去做一些违背道义的事情,都是在主公被杀后才去投靠他人,这点比吕布强上百倍,两人高下之分显而易见。

3.最后说下为何张辽会得到曹氏父子的重用和信任。

了解曹氏军队的结构组成,其实就知道曹氏父子对外姓将领并没有真正的信任,曹氏的军权一直掌握在自家人手里,诸曹夏侯一直是活跃在军界的关键岗位上。其实张辽靠着自己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军功逐渐获得了曹氏父子的信任和重用。张辽跟随曹操平定河北的袁氏,白狼山一战让曹操真正发现了张辽勇武和斗志,合肥之战张辽凭借数千人成功守住合肥,并两次抓住战机主动出击,差点活捉孙权等等。

曹操时期,张辽官职是征东将军,都亭侯,到曹丕时期,张辽因在合肥一线守卫疆土有功更受到敬重,曹丕钱张辽为前将军,进封都乡侯,曹丕赐予张辽各种荣耀来彰显对张辽的看重,同年,曹丕称帝,再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张辽久在军中,患病之际,曹丕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并令虎贲卫士们往来传达张辽病况,为张辽问病的使者经常在路上互相遇见。张辽久病未愈,曹丕干脆命人把他接到自己的行营,自己则车驾亲临,握着他的手,赐给他御衣,太官每天来送御膳。病情稍有好转后,张辽便返回其屯军之所驻军,忠于职守。到张辽逝世后,张辽更是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总结:张辽跳槽次数多于吕布,大多是迫于形势,张辽并没有做过任何令人不齿的事情,但吕布为了利益背主弑主,反复无常,最终吕布没有好的下场,而张辽遇到明主后,兢兢业业,为曹氏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曹氏外姓的五子良将之一。

标签: 张辽

更多文章

  • 公平单挑,张辽能在关羽刀下坚持多少回合?说出来你别质疑

    历史人物编辑:魁哥说历史标签:张辽

    三国演义中,张辽原本是吕布手下八健将之首,后来归顺曹操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在战将如云的曹营之中取得一席之地,成为曹魏五子良将之首(曹营外姓将领之首)。张辽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呢?如果公平单挑,张辽能在关羽刀下坚持多少回合?说出来你别质疑,通过仔细分析相关内容,可以得出答案,张辽能在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下坚持

  • 公孙瓒麾下三员大将,刘曹各抢一个,为什么最厉害的却没人能要?

    历史人物编辑:孙成说历史标签:公孙瓒

    引言三国时代早期汉室颓废,年幼的汉献帝被立为傀儡皇帝。宦官外戚轮流把持朝政,天下大乱,国之不国。各地官员只要有胆有兵,拉起大旗纷纷起义。以中兴汉室之名,行造反颠覆之实。三国乱世之中,都是以实力分高下。有四世三公背景的袁绍袁本初,因为本身实力强大,在官渡之战前,一直是北方军阀的头一把交椅。短短数年之间

  • 双持兵器两头杀伤,从公孙瓒到甘尼克斯,是猛男就玩成双的冷兵器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公孙瓒

    在冷兵器的历史和影视剧中总有那么一些与众不同的玩家,比如卢公孙瓒,比如《斯巴达克斯血与沙》里的甘尼克斯,这些人的兵器要么成双成对,要么两头有刃,偏偏他们对敌人的杀伤力也是倍增。公孙瓒在三国故事中是龙套大师兄,但他却是两刃矛的第一个大师级高手,堪称一代宗师。公孙瓒的双刃矛和后世评书中的双枪不是一回事,

  • 他与赵云同出公孙瓒门下,拒绝刘备招揽投靠曹操,成就比赵云大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公孙瓒

    公元191年,公孙瓒率两万多步骑兵在渤海郡大败黄巾军三十多万,收降七万余人,车甲财物无数,一跃成为河北大军阀之一,还手握刘关张、赵云等一干大将,而今天要说的是公孙瓒手下另一名与赵云实力不相上下的武将,此人草根出身在各大派势力之间辗转,最终成为了曹操手中的一张王牌。他就是后来威震蛮夷的田豫!刘备依附公

  • 公孙瓒本来占据主动,为何败于袁绍?缘于一场重要战役和一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食堂标签:公孙瓒

    袁绍和公孙瓒东汉末年,天下战乱不断,诸侯逐鹿中原,相互混战割据地盘,吞并势力。诸侯野心勃勃,在这一时间里,袁绍和公孙瓒各自的势力发展的十分迅速,如日中天。读过三国历史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这使得他在东汉末年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不少英雄豪杰都因此来投奔到他的麾下,可以

  • 看懂了袁绍灭公孙瓒之战,也就明白了:为何俄乌冲突,无人能调停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公孙瓒

    一、二袁争锋的时代三国初期,其实是一个双雄并立的格局。再说透些就是,袁绍和袁术,这对同父异母兄弟之间的争斗。袁术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妥妥压制庶子出身的袁绍。不过袁绍命好,后来被过继给了伯父家。因此袁绍,也就由此拥有了嫡子身份。但可惜袁术却对袁绍,依旧是各种看不起。这点其实很像欧洲看俄罗斯。总认为俄

  • 为什么公孙瓒明明知道赵云是名虎将,却依然把赵云送给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憨豆侃影标签:公孙瓒

    众所周知,赵云是蜀国的虎将,一直陪伴在刘备身边.,忠于蜀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赵云一开始并没有留在刘备身边,而是留在了公孙瓒身边。这时候就会有人问,公孙瓒为什么不留下赵云呢?在我看来,不是公孙瓒不想留下赵云,而是赵云已经想要离开公孙瓒了。赵云志存高远,一心一意投奔他所认可的仁政。赵云原是常山县人,属

  • 公孙瓒拥有10多万精锐的骑兵,为什么最终会败给了河北的袁绍呢?

    历史人物编辑:宋丹丹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有能力,有才干,武功修为高,又相貌堂堂,应该是老天很是眷顾他了。但是公孙瓒最终以失败自杀而告终,并且拖累了全家人,跟着他一起死,实在是悲惨之极了。究其原因,其实也不是多么复杂,总结一下就是四个字:德不配位。公孙瓒因为才貌双全,而被太守赏识,招为上门女婿,人生开始变得青云直上。他一下子就又一个普

  • 公孙瓒麾下3大名将,曹操刘备各得其一,剩下那个才是最厉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马娱乐标签:公孙瓒

    自黄巾之乱之后,汉室的各路诸侯纷纷起了异心,天下由此大乱。今人谈到公孙瓒,对其大多只剩下“刘备故友”的印象,其实历史上的公孙瓒,威名一度远震北疆。在历史上他曾是袁绍的心头大患。不仅如此,公孙瓒麾下还曾有三大猛将,他们在日后都闯出了不小名声,两人为曹刘所得,还有一人更是难逢敌手。归了刘备的自然就是赵云

  • 三国冷知识:公孙瓒差点去越南?袁术妻女最后都被谁收为后宫?

    历史人物编辑:船长趣谈标签:公孙瓒

    一、公孙瓒年轻的是领导司机,差点被罚到越南公孙瓒公孙瓒年轻的时候在卢植门下读书,出师后当了辽西郡中小吏,经常给领导开车(御车),混得还不错。但是有一年,领导刘太守犯了事,被抓到廷尉审判,公孙瓒作为领导司机也没能跑掉。最后廷尉判处刘太守和公孙瓒流放到日南郡(日南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地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