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的宋慈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上的宋慈究竟有多厉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郭宁 访问量:2834 更新时间:2024/1/10 8:10:21

人们通过一部电视剧知道了慈这个人非厉害,但是电视剧中的宋慈没有真实的厉害。历史上的宋慈,不仅开创了“法医鉴定学”,还曾数次率军平定叛乱,颇有军事才能。他赈济灾民,为老百姓伸冤,深受百姓的爱。今天带大家了解真实的宋慈。

2005年5月底,央视综合频道播放了一部古装剧《大宋提刑官》。该据一经播出,反响很好,第二周的收视率超过了《新闻联播》的6.1%,平均收视率在7.8%左右。《大宋提刑官》主要讲述的是法医鼻祖宋慈如侦破一件件悬疑案件的传奇故事,为死者伸冤。那么,历史上的宋慈又是怎样的呢?

1186年,宋慈出生在今福建南平一个小官吏家庭,是唐朝名相宋璟的后裔。其父亲曾担任广州节度推官,负责掌管刑狱。父亲的教导,对他影响很大。他曾跟随多位名人学习知识,十分重视实践,追求真理。31岁那年,宋慈中进士,授浙江鄞县县尉。没想到父亲生病了,为了照顾父亲,他没有赴任。直到9年后,他才开始步入官场,担任江西信丰县主簿。

宋慈所生活的南宋时期,朝廷腐败,百姓生活艰难。尤其是赣闽地区,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经常发生暴乱或者战争,民不聊生。当时,江西南部三峒里的少数民族发生叛乱,其他地方势力纷纷响应,导致赣南数百里的地区都混乱不堪。安抚使见宋慈有平叛治乱之才,便把他调来参预军事。到任后,他先是赈济灾民,让百姓得以活下去,再才率领300士兵讨伐叛军。很快,宋慈率部大破石门寨,抓住了叛军头目。战后,他因功被特授舍人,名声大噪。

任期满了之后,江西提点刑狱使聘请宋慈当自己的幕僚。不久,他经人推荐,参加了平定闽中叛乱的战役。他孤军奋战,一边行军一边打仗,走了300里,令一些久经沙场的老将刮目相看,称赞他比武将还要勇猛。此后,不少人在军事谋划方面都要咨询宋慈的意见。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宋慈得到朝廷的赏识,被任命为长汀知县。当时,县内的盐价非常高,因为运输的成本很高,百姓基本上都吃不起盐。于是,他改变盐的运输路线,大大减少了运输成本和时间,然后廉价出售盐,让老百姓吃上了盐。他体恤民情,廉政爱民,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在饥荒年代,他停征一半租税,从官府中拨付粮食救济灾民,让灾民度过了最难熬的年代。对此,老百姓都说宋慈是一个好官。

1245年,宋慈被任命为常州知州,开始编辑《洗冤录》的资料,两年后该书籍撰成,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医学专著诞生,也是世界最早的,对医学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他被誉为“法医学之父”。到任期后,他又担任广西提点刑狱,雪冤禁暴,为民做主。一天,宋慈在翻阅已结案的卷宗时,发现一个农户自杀了。他想:农户自杀的案例非常少,背后一定有隐情,此人肯定有非死不可的遭遇,走上了绝路才会自杀,另外卷宗里没有写明他为什么自杀,有古怪。所以,他决定重新审理此案。

恰好案件发生不久,宋慈先开棺验尸,仔细观察死者,发现他腹部的伤口进刀轻出刀重。这很可以,按照正常的逻辑,农户自杀应该是进刀重出刀轻。仵作说案发后刀在死者手里,但并非紧握,如果农户是拼尽全力拔出刀,应该是紧握刀子,这更可疑了。宋慈走访了死者的亲友、邻居,仔细调查,揭发了案件的真相。

原来啊,当地有个叫吴良的人,是官二代,仗着父亲是户部尚书,贪酒好色,在地方胡作非为,强抢民女。而知县是他父亲的门生,与他沆瀣一气、同流合污,助纣为虐,不是一个好官,百姓怨声载道。吴良看中了一位颇有姿色的少妇,一打听,得知她嫁给了一名庄稼汉。在下人的教唆下,他悄悄杀死了庄稼汉,将现场伪装成农户是自杀的,掳走了美人。事后,吴良花钱买通了官员,一桩杀人案草草了结。宋词查明真相后,不怕得罪吴良的父亲,下令逮捕了吴良和献计的下人,替农户伸冤。百姓称赞不已,一时间轰动朝野。

宋慈为官清廉,决事果断,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1249年,他在广州官寓病逝。次年,他被安葬在福建老家。

标签: 宋慈

更多文章

  • 宋慈——中国和世界的法医界鼻祖

    历史人物编辑:眼猫摄影标签:宋慈

    宋慈被中国和世界尊为法医界的鼻祖!宋慈最大的成就在于,他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法医著作——《洗冤录》!图片来自网络法医的古代称呼是仵作。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最早被称呼为令使!是专门从事活体检验职业的人。到了秦汉时期,令使开始变得普遍!并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呼——仵作!图片来自网络但是,由于仵作在统治者眼中是

  • 中国法医鼻祖:历史上的宋慈究竟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另类历史知识标签:宋慈

    随着这几年一些悬疑推理类网络剧的上映,像《法医秦明》等一系列的网络小短剧的热播。在各大平台都吸粉无数,同时法医这一行业,也是逐渐的走近人的视野里,法医出具的鉴定结果,是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调查取证破案的核心,法医相对于只专注于活体医学的临床医生,法医却是将“活体医学”和“死亡医学”两者同时作为研究对象。

  • “法医学之父”宋慈,不仅仅是一位提刑官,这是你想不到的宋慈!

    历史人物编辑:今夜不设防标签:宋慈

    宋慈的知名度在历史上并不高,可是电视剧大宋提刑官的播出,可以说让宋慈这个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大江南北。电视剧中的宋慈表现得非常好,在没有高科技的情况下,宋慈依靠他的学问,破解了很多疑难的案子。作为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宋慈在法医学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时至今日,无论是中外各国中,都将宋慈看成是法医学鼻祖

  • 大宋提刑官宋慈,破解奇案无数,为何《宋史》压根没有他?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宋慈

    《大宋提刑官》这部电视剧,为我们展现了一名提刑官在宋朝的破案经过,这部电视剧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我们认为宋慈应该在宋朝地位很高一样,应该跟包青天差不多吧。但是我们翻开《宋史》,却在里面找不到宋慈这两个字。为什么宋朝的官方史书,里面会没有宋慈的名字呢?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因为宋慈的官职一直不是很高

  • 前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清朝皇太极如何用座位释王权?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赵匡胤

    所谓大都耦国,乱之本也。在古代封建皇权社会中,中央权力分散,政令不统一,往往是招致混乱的根源;权力集中,才能有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因此古时候封建专制的不断加强,本质上是封建社会谋求自身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历史上的君主为了巩固统治,集中权力,可谓无所不用其极,许多不惜采用血腥的手段剪除异己,即便对待血

  • 赵匡胤的子孙,在北宋一朝地位怎样?

    历史人物编辑:老生说史标签:赵匡胤

    你说奇怪不奇怪?宋太祖赵匡胤的子孙在南宋除了赵构外一代一代都是皇帝,而在北宋宋太祖赵老二的历代孙子却是郡王而且还是都是竞争上岗!第一、赵匡胤的儿子真是太难了。最惨的还是赵匡胤的儿子,在宋太祖在的时候连个郡王也没捞上,赵匡胤驾崩之后,他们倒是捞了个亲王,那也死后的事,并且没有一个善终,当然夭折的不算。

  • 在赵光义登基后是如何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妻儿?他都用了哪些手段?

    历史人物编辑:小島知風标签:赵匡胤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赵匡胤去世,其弟赵光义继位,是为宋太宗。赵匡胤去世后留下了年仅24岁的妻子宋皇后和25岁的长子赵德昭以及17岁的次子赵德芳,以年纪来说赵德昭和赵德芳都可以继位,但是最终却由赵光义继位,而继位之后的赵光义对待大嫂宋皇后和两个侄子也确实不太好,所以才让后世传言赵光义是得位不正,

  •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漏了此人,15年后赵匡胤死因成谜,而他篡位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赵匡胤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功臣们都会受到皇帝的忌惮,新王朝的建立,离不开那些功勋卓著的功臣,他们为新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是那些皇帝对武将们的信任几乎为零,他们生怕自武将会效法自己,夺了他的天下。有汉高祖刘邦的杀戮功臣,有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开杀戒,而宋太祖赵匡胤则不同,他用相对温和的"杯酒释兵

  • 赵匡胤黄袍加身后,有没有去过泰州?

    历史人物编辑:常国俊标签:赵匡胤

    三官殿前玉带河,河上小桥故事传;传说这桥南唐有,当宋太祖发迹歬。次奉后周皇帝令,带兵攻掠南唐地;挫败只身此经过,却被南唐兵看见。紧逼追来速度快,情况危急命恐悬;急中生智赵匡胤,桥下藏身藤萝掩。只露脑袋由天命,追兵骑马带刀吼;战尘郁郁过小桥,桥身年久已残损。大队兵马踩践晃,怕塌双手撑桥板;追兵疑惑人消

  • 赵匡胤与赵光义两位皇帝的“因果轮回”

    历史人物编辑:永召说历史标签:赵匡胤

    公元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 ,拥立赵匡胤为皇帝,建立北宋定都开封。即位后的赵匡胤南征北战,通过一系列手段彻底解决了五代十国以来武将尾大不掉的局面。与此同时,他重视农业,兴修水利、轻徭薄赋,安定了社会秩序,减轻了农民负担。最重要的是,赵匡胤虽然是武将出身,但却酷爱读书,非常尊重知识,开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