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征方腊后,燕青明明劝卢俊义归隐,卢俊义为什么坚持要做官?

征方腊后,燕青明明劝卢俊义归隐,卢俊义为什么坚持要做官?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帅说历史 访问量:2665 更新时间:2023/12/28 3:56:25

《浅说水浒》第210期(文/焦目)

自从踏上了剿灭方腊的征程,梁山好汉们就再也回不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昔日的一百单八将(真正参与征方腊的只有102人),只剩下36人。屋漏偏逢连夜雨,就这样还没消停,鲁智深坐化、断臂武松出家,林冲病重,杨雄时迁等人也都染病而亡。最后,接受朝廷封赏的不过27人。众好汉若是地下有知的话,不知道见到今日之局面,会作何感想了。也许跟着大哥宋江混,他们从不后悔吧。

宋江、卢俊义等人虽做了官,但他们对奸臣高俅、蔡京等人来说,依旧是个隐患。所以,没多久,他们就被害死,宋江喝下了毒酒,临了还拉了李逵;卢俊义则被骗喝下水银,后来落水而死。

其实卢俊义本可以活下来的,因为燕青临走前,苦苦劝谏他,一定要及时抽身,免得“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悲剧,可惜卢俊义听不进去。问题是,燕青明明苦谏过他,为什么卢俊义执意要去做官呢?

这要从两人的身份说起。

卢俊义是北京大名府的员外。所谓员外,就是有钱人,说明卢俊义有钱,这一点,吴用给卢俊义算命时,卢俊义也说过,自己“生於北京,长在豪富”。而且,他还取了个美貌的老婆贾氏,生活可谓完美。

另外,因为卢俊义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所以名望也高,在北京颇有名气。晁盖死后,宋江为他做法事,有个大圆和尚途径梁山,就跟宋江说过,河北玉麒麟是个有名的人物。吴用说要赚卢俊义上山时,宋江也表示,“他是北京大名府第一等长者,如何肯来落草?”

一个武艺超群、有钱又有名气的人,最缺的是什么?

是建功立业,封官加爵。征方腊后,连卢俊义自己都说,“要衣锦还乡,图个封妻荫子”。学成文武艺,或与帝王家。绝大多数的人,不论学文也罢,学武也罢,其最终目的都是发挥作用,得到皇帝的赏识,建立功业。卢俊义有这种心理,是很正常的。

还有一点,卢俊义自恃做事谨慎,不会出错,即便做了官也不怕。所以当征讨方腊后,燕青以韩信彭越英布等人事迹来告诫他时,他一一反驳,自己没有过错,不会出事。

卢俊义道:“我闻韩信三齐擅自称王,教陈豨造反;彭越杀身亡家,大梁不朝高祖;英布九江受任,要谋汉帝江山。以此汉高帝诈游云梦,令吕后斩之。我虽不曾受这般重爵,亦不曾有此等罪过。”——《水浒传》

可以说,征讨方腊后的卢俊义,已经志满意得,满脑子功名利禄了,他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话,只想着做官了。可惜他不知道,奸臣当道的朝廷,任你再谨慎也没用,人家想整死你,什么借口都能找到。

燕青与卢俊义最大的不同,是他接触的人更多,见识的世界更大、更真实。

卢俊义有本事、有钱、有名气,身边的人都恭维他,尊崇他,他所看到的世界,是被美颜过的,并不真实。燕青不一样,他虽然名义上是卢俊义的儿子,实际上只是仆人,他武艺不如卢俊义,既没有财富也没有名气,他见到的世界和人最真实。

书中介绍燕青时,说他“精通相扑和各路杂谈”。相扑就是老百姓的娱乐活动,各路杂谈是说各地方的乡土民俗,燕青精通这些,就说明他长期和不同地方的人打交道。他能够清楚地看到,这个世界,多数人都是“可以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尤其是皇帝。

另外,燕青还有个朋友,叫许贯忠,是燕青的好朋友。征辽时,宋江大军经过蓟州,燕青曾与他交谈。当时,燕青还让他去京师讨个出身,但许贯忠告诉燕青,要早点退出,否则只会被奸臣害死。

贯忠叹口气说道:今奸邪当道,妒贤嫉能,如鬼如蜮的,都是峨冠博带;忠良正直的,尽被牢笼陷害。小弟的念头久灰。兄长到功成名就之日,也宜寻个退步。——《水浒传》

许贯忠的话点醒了燕青,所以燕青能够及时抽身,得以善终,而卢俊义沉迷在功名之中,不可自拔,终于在最后付出了代价。

标签: 方腊

更多文章

  • 方腊是明教的第几代教主?他的前后任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电工与机械维修标签:方腊

    摩尼教从东汉末年就传入了中土,但是一直影响不大,直到大唐武则天时期才有了转机。武则天为了登基上位,就让宠臣兼姘头冯小宝造舆论,冯小宝也是能人,居然找到了摩尼教在中土的代言人,这位代言人把明尊转世弥勒再生的教义跟冯小宝一说,冯小宝很高兴,汇报了武则天,武则天说,这家伙级别不够啊,找个差不多的人来。北宋

  • 方腊与宋江联手,能够推翻腐朽的大宋王朝吗?答案出人意料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方腊

    很多网友都不看历史,但是都知道《水浒传》这本小说。由于此小说先入为主的缘故,大家都以为宋江起义军就像小说中写的那样无坚不摧,无往不利,其实不然。历史上的宋江起义,只是一支很小的农民队伍,论规模,不及方腊农民起义军的十分之一,论将佐,只有36员正将,没有小说中的108将,论势力范围及进攻路线,局限于山

  • 方腊部下大将,杀7个梁山好汉,最后死的惨烈

    历史人物编辑:说史论今V标签:方腊

    前面已经说过很多次了,梁山108将之所以会在和方腊的交手中失利——阵亡59人,病死共11人,主要是因为方腊也是牛人,比宋江还猛,人家在南方可是建立政权的——年号永乐,奉为圣公。当以宋江为首的108将被朝廷当做打手,当方腊不得不为自己的地位拼命时,也就不用讲什么江湖道义了,只要能弄死你,怎么都行,大的

  • 明明打不过武松,方腊为何还一直说“打虎武松,不过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刘利山标签:方腊

    打虎武松首先要说明,尽管央视版和新版的水浒中,活捉方腊的都是武松,但这些都属于编剧的改编,而不是原著,在《水浒传》原文中,是鲁智深活捉的方腊,他也没断胳膊: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内寻讨些饭吃,只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看见了吧,就是

  • 征方腊后,五虎将为什么只有呼延灼活了下来?

    历史人物编辑:牛大哥道历史标签:方腊

    众所周知,梁山108将中,宋江封大刀关胜、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和双枪将董平为五虎将,他们是马军猛将的代表。然而,等好汉们接受朝廷招安,北征辽国,南平方腊之后,昔日的五虎将也没了,到水浒传结束,只有一个虎将幸存了下来。四个虎将没了,他们是关胜、林冲、秦明和董平。大刀关胜,没死在战场上,回

  • 水浒传:假如宋江和方腊合作,有没有可能推翻宋朝?

    历史人物编辑:叶银强标签:方腊

    导语:关于《水浒传》,很多人都知道在里面宋江是主要人物。他手下带领着梁山的英雄好汉。以替天行道为目的四处征讨。因为他们的势力比较大,所以朝廷为了解决他们这股势力。打算将他们招安,这也是符合宋江的想法。所以当时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且帮助朝廷平定其他叛乱。那么这部作品的背景是以北宋时期为背景,体现的

  • 宋江征讨方腊,唯独青面兽杨志没参与,为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夏末讲讲历史标签:方腊

    宋江征讨方腊,唯独青面兽杨志没参与,为什么?说实话,刚看到这个问题我还觉得挺正常,因为不少读者对水浒传的了解,不过是看影视剧,或者听别人说,对原著不熟,有这样的疑问,倒也算正常。但是当我看很多答主的回答时,彻底震惊了。有些人也不管问题成立不成立,正确不正确,就开始回答了,煞有介事,弄得跟真的一样,各

  • 梁山好汉征讨方腊,一战死亡70人,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方腊

    啸聚山林、替天行道是梁山好汉身上的标签,根据以往梁山好汉的个人武力值和所向披靡的团队战绩,在最后一战征讨方腊时死伤惨重,很多人感到惋惜和不解。 《水浒传》以真实历史为背景,对人物进行夸张演绎,梁山好汉个个智勇,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今天就分析梁山好汉对阵方腊时损失惨重的原因。 首先就是方腊的实力被严重

  • 北宋末年,梁山阵营和方腊阵营对比,究竟哪个阵营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刀白眉标签:方腊

    提到这个问题,那就得看你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小说和历史是截然不同的。一,小说《水浒传》1,梁山方面按照小说《水浒传》,梁山上的带兵头领后来有108人,军兵达到十万人,加上家属,梁山巅峰时期最多给他算十五万人。根据小说描述,王伦控制梁山时,就是王伦、杜千、宋万三个好汉,聚集着七八百个小喽罗。晁盖做主

  • 征方腊后,妻儿双全功成名就的花荣,为何还要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方腊

    自从踏上征讨方腊的路,很多梁山好汉就没能再回来,仿佛,那是一个不归路。事实也的确如此,光是战场上就有60多名好汉战死,后来,鲁智深坐化,武松出家,林冲中风,时迁、杨雄等人患病而死,一时颇为凄凉。幸存的这些好汉中,许多人也选择了离开。李俊带着童威童猛两兄弟,赴费保之约,下海去干另一番事业了,后来他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