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金太宗:灭辽、灭北宋,子孙后代七十多人被完颜亮处死

金太宗:灭辽、灭北宋,子孙后代七十多人被完颜亮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时夏的光影 访问量:4778 更新时间:2024/1/23 1:17:11

完颜亮称帝后,处死金太宗子孙70多人,全家抄没。金太宗灭辽、灭北宋,让金国在中原站稳脚跟,后裔却落得如此下场,也是悲剧。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阿骨打的弟弟。1114年,完颜阿骨打、完颜吴乞买兄弟在东北起兵,以2千兵马横扫契丹骑兵。出河店之战,金兵2500人,击败号称10万的辽军,名声大噪。

护步答冈之战,辽天祚帝亲率10万大军,号称70万。完颜阿骨打、完颜吴乞买以2万迎战,将辽军一顿暴打,夺取了主动权。此后,金兵转守为攻,辽国灭亡进入倒计时。

1123年,完颜阿骨打病逝,按照“兄终弟及,叔侄相继”的原则,吴乞买继承帝位,是为金太宗。遗憾的是,金太宗的后裔没有能人,完颜阿古打的16个儿子及其后代,英才辈出。

金太宗继位后,继续联手北宋,对契丹穷追猛打。1125年,金太宗派兵进入山林追击,擒拿正在打猎的辽天祚帝,完成了灭辽的重任。

灭掉辽国后,金太宗派完颜宗望、完颜宗翰南下,分两路攻打北宋。完颜宗望旗开得胜,攻占燕京,俘虏张觉,北宋名将郭药师投降,并引导金兵攻打开封。

1126年,完颜宗翰攻打太原,完颜宗望攻打开封,宋金全面开战。此时,西北的“西军”、折家军赶来“勤王”,与金兵在太原、开封厮杀,不分胜负。

战事胶着之际,金太宗授意完颜宗望,打着“议和”旗号:只要宋朝割让北方太原、河间、真定三郡,并犒赏白银一千万两,以及两千妇女,金兵旋即撤退。

宋徽宗惶恐不安,逃离开封,宋钦宗也是软弱,极力满足金兵的要求。北宋的懦弱,并未换来和平,完颜宗望退兵半年不到,再次杀到开封城下,索要更多东西。

为了满足金太宗的胃口,宋钦宗让士兵搜刮开封民户,在宫内筹集银两、首饰、古玩,大肆劫掠。官员的妻女,包括皇帝的女儿、宗室之女,以及妃嫔,宋钦宗都毫不犹豫地送给金兵。

北宋的妥协,堪称耻辱,也逃不脱灭亡的命运。想当年,宋太祖赵匡胤征讨江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豪言壮语,何其霸气,赵宋后代却如此无能,赵匡胤若地下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1127年,北宋灭亡。金兵带着宋徽宗、宋钦宗,留在开封的官员及其家属、宗室、妃嫔,总计3500余人,全部成为俘虏,被押送到东北行“牵羊礼”。

为了羞辱北宋,金太宗将宋朝的皇后、妃嫔、公主等人分给有功将领。赵构的母亲韦妃,据说还给金人生育两个儿子;宋金议和后,韦后回到杭州,对这段往事讳莫如深。

1129年,金太宗为了擒拿赵构,兵分两路攻打南宋。完颜宗翰、完颜娄室率兵攻打陕西,试图进入四川,然后沿江下江南。完颜宗辅、完颜宗弼(兀术)率东路军,直奔江浙,进行“搜山检海”。

金太宗此次出兵,让南宋吃尽了苦头。完颜宗辅、兀术所向披靡,击败杜充的十万大军后,乘胜渡过长江,前锋抵达杭州城下,赵构乘船逃入大海。

兀术率兵追击300里,不敌宋朝水师,赵构躲过一劫。此次逃难,赵构因惊吓过度,没有了生育能力,此后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后裔,也算是对祖先赵光义的救赎吧。

没能活捉赵构,兀术恼羞成怒,他劫掠杭州后,下令焚毁城池。途径南京,兀术再次劫掠,然后焚毁城池。昔日繁华的江南,被兀术这么劫掠,满目疮痍,生灵涂炭。

西路方面,随着完颜宗辅、兀术的加入,进展非常顺利。1130年富平之战,金兵以2万击败18万,几乎夺取了整个陕西地区。幸运的是,完颜宗翰得不到重用,完颜宗辅调回国内,完颜娄室病逝,金兵缺乏得力主帅,无法进入四川。

兀术接任西路主帅后,与吴玠、吴璘兄弟在和尚原、仙人关展开激战。兀术没有完颜娄室这么能打,连续两次遭遇惨败,身中数箭,只好放弃进攻四川,固守已经占据的陕西各地。

宋金实力相当,谁也灭不了谁,仙人关之战后,金太宗暂时罢兵。但是,金太宗并不放弃灭亡南宋,他扶植傀儡“伪齐”,不断消耗南宋的兵力,然后寻找机会大举南下,一举擒拿赵构。

1135年,金太宗准备南征,因身体不适而作罢,旋即病逝。金太宗病逝前,想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因大臣极力反对,只能传位阿骨打的嫡长孙完颜亶,是为金熙宗。

1149年,完颜亮刺死金熙宗,继位称帝。完颜亮的父亲完颜宗干,是阿骨打的庶长子,完颜亮是阿骨打存活再世的年长孙子,他认为自己理应继位。

完颜亮为人残暴,又是庶出,底气不足。为了消除宗室的威胁,完颜亮下令将金太宗的子孙70多人全部处死,完颜宗翰、完颜宗弼(兀术)的后代,也全部杀光。

史载:“杀太宗子孙七十余人,周宋国王宗翰子孙三十余人,诸宗室五十余人。”

1135年金太宗病逝,1151年全家被处死,期间不过16年而已。金太宗灭辽、灭北宋,让金国在中原站稳脚跟,子孙却成为完颜亮的待宰羔羊,也是悲剧。

参考书目:《金史》

标签: 完颜亮

更多文章

  • 完颜昌攻宋威猛、好运加持,为何从“战斗狂魔”化身“和平天使”?

    历史人物编辑:骆春琴标签:完颜昌

    金朝和宋朝的关系从建国之初的一起灭辽,到之后金朝找借口攻打宋朝,最后和谈划定分界线,可谓是分分合合几经周折。在这一过程中,随着不断变化地还有完颜昌的态度。从一个积极的“主战派”到彻底的“主和派”,完颜昌的内心也是跌宕起伏。更何况他不是一个文官,而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将军。这种巨大的改变又是在怎么样的情况

  • 梁山五虎将,征讨方腊之后仅存一人,后率军大破金兀术立下大功

    历史人物编辑:房产新料标签:金兀术

    招安,最后梁山好汉虽然都成了正规兵,但下场都很凄惨。基本上都是在征讨方腊的途中战死,其中梁山马军五虎将伤亡最多,最后只有呼延灼幸免于难。呼延灼后来成为抵御金国入侵的急先锋,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排名前五的虎将,当属林冲。林冲也是较早的一个,比晁盖他们还要早。最终,他在梁山排名第六。原来,他是东京八十万禁

  • 宋金第一猛帅:锏打金兀术,枪挑黑风大王,刀劈叛将顶至腰分为两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金兀术

    宋金第一猛帅,是宋金战争中勇力过人的军事统帅,不管是评书还是正史,这位统帅都是无人能比的。他锏打金兀术,枪挑黑风大王,刀劈叛将顶至腰分为两,别的统帅哪有这种战力?这位猛将是谁呢?当然是我们熟知的岳飞!岳飞(1103-1142)力大绝人,少年时期就有“一县无敌”之誉,抗金十余年,所向披靡。在宋金猛帅中

  • 一回合枪挑金兀术的高宠,三个回合之内可以挑落岳飞?想当然了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金兀术

    演义小说里,有几人号称“小霸王”,但大多名不副实,真正能在武力上接近西楚霸王的人,唯高宠一人而已,此人天赋异禀,力大无穷,使一杆錾金虎头枪,枪头有碗口儿粗细,纵横莫当。一回合杀败金兀术,杀得他“发断冠坠,魂不附体”,二十回合戏耍牛皋等三员猛将,犹如大人打小孩,哪里做得半分手脚,枪挑金谷禄于半空之中,

  • 梁山马军五虎将中,战死者仅有两人,有一人后来还率军打败金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叮叮说史标签:金兀术

    在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好汉中,非战斗人员其实占据大部分,而主要作战将领,又分为马军五虎将、马军八骠骑、歩军头领、水军头领、小彪将和歩军将校等,若论战斗力,当然是号称“棍棒天下无双”的卢俊义为第一等,其次就是马军五虎将和鲁智深、武松等人了。 虽然梁山好汉在反宋军围剿及之后的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期间,不仅没

  • 梁山4位女将结局,两人惨死,第一名儿子是抗金英雄,大败金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扬生侃史标签:金兀术

    都说梁山是108将,这其实不对,梁山至少有109将,多出来的一位就是张清的妻子,琼英。她也擅长使飞石,而且非常漂亮,颜值不输一丈青扈三娘。琼英这么看,梁山就有四位女将了,不过这四位女将的结局不一样,有的是很悲惨的,还有的结婚生子,只有一位没变化。第四名:扈三娘扈三娘,绰号一丈青,本是扈家庄庄主扈太公

  • 阜阳的这座县城,因南宋名将刘琦大败金兀术,在此划界为沟而得名

    历史人物编辑:任鑫伟标签:金兀术

    关注方方格儿,带您云游世界美景。阜阳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简称阜,古称汝阴、顺昌、颍州。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和华北平原的交界处,与河南省和亳州市、淮南市、六安市等相邻,总面积1.79万平方千米。阜阳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有“汝阴故里”、“颍水之滨”、“八朔之乡”等美誉,也是

  • 《说岳全传》有三位梁山将领,一人大战金兀术,一人差点杀赵构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金兀术

    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36人因为不堪忍受腐败的朝廷,遂起兵反抗朝廷,一时横行无敌,后来张叔夜组织敢死队,一举荡平宋江。明朝施耐庵根据这段历史,写成了《水浒传》,除了宋江、晁盖、刘唐、燕青等有原型的人物,他还虚构了许多人,凑出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共108位将领。到清代时,钱彩根据岳飞事迹,写成了

  • 水浒中的女英雄,击败林冲,单挑八名好汉,儿子是抗金英雄,打败金兀术

    历史人物编辑:姜紫琪标签:金兀术

    明代末年,袁无涯编撰的120回《水浒传》中,增添了宋江征田虎,征王庆的情节,并在其中为没羽箭张清安排了一段姻缘,加了一员女将,这个人便是琼英。琼英汾阳介休人,他的父母被田虎所杀,管家叶清夫妇为了报答主人的恩德,将嗷嗷待哺的琼英收养。结果田虎部将邬梨将叶家三口掳走,因为邬梨没有子女,便将年纪尚小长得貌

  • 同是用斧行家,金兀术、徐晃、李逵,3人中谁最厉害一点?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金兀术

    斧为十八般兵器之一,在古代,既做武器,又当刑具。斧之为武器者,能砍、削、剁、劈等等,动作幅度大,招式大开大合,给人威猛雄壮的感觉。印象中,最为人印象深刻的用斧行家,非李逵莫属,因为此人的形象足够深入人心,妇孺皆知。小编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课堂打字谜给我们猜,关公战李逵,让我们打一个成语,同学们冥思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