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柳永诗词暗藏玄机,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他又为何得罪宋仁宗?

柳永诗词暗藏玄机,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他又为何得罪宋仁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韶彬 访问量:273 更新时间:2023/12/25 0:57:21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这与他的顶头上司宋仁宗不无关系。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民间向来有诸多版本的传说。而事实上,他俩究竟从何缘起,又因何产生罅隙,今天我们通过柳永的5首经典诗词来一窥端倪。

一、柳永一首词表明政治立场,并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 柳永虽然成名及早,但入仕则不算年轻,自22岁起直至48岁,先后参加了5次科举考试,均以落榜告终。他将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归咎于当时在位皇帝宋真宗的昏庸,多次写词对宋真宗统治下的腐朽政治表示出不满和嘲讽。 宋真宗信奉鬼神,晚年更是进入了一种痴狂状态,朝政基本上都是章献皇后在操纵。当时的宰相李迪不仅反对宋真宗的佞道,还坚决反对章献皇后垂帘听政,于是被罢相。 柳永对李迪的遭遇十分同情和惋惜,并写了一首词《玉楼春》: 星闱上笏金章贵,重委外台疏近侍。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

太仓日富中邦最,宣室夜思前席对。归心怡悦酒肠宽,不泛千锺应不醉。 这首词的上阙高度称颂了宰相李迪明辨是非、鞠躬尽瘁、宁折不屈的品质和气节。下阕则劝慰李迪要放宽心态,保重身体。这首词十分明确地表达了柳永的政治立场,就是反对宋真宗和章献皇后。 但可能很多人没有注意到,柳永在这首词里还为自己隐藏了一个机遇,那就是“宣室夜思前席对”一句。“宣室”指的皇家宫殿,“宣室夜思前席对”似乎是建议李迪多想想皇上的话。实际上,这个“前席对”指的是当时还没上位的“宋仁宗”。 当时宋仁宗还只是太子,李迪是他的老师。因此,柳永词里“宣室夜思前席对”的意思是,劝李迪多想想太子说的话,在目前政治形势下暂时忍让,放宽心情并保重身体,等到太子上位后,必定还有重振旗鼓的机会。后来事情的发展也果然如柳永所预测,宋仁宗上台后,重新用了李迪。 柳永的每一首词都能迅速火爆汴京城,他这首有鲜明政治立场的词曲也直达圣听,让还是太子的宋仁宗接收到了他的站队申请。

二、柳永写词歌颂宋仁宗,一首比一首浮夸 由于已经表现出了鲜明的站队态度,宋真宗在位期间,柳永一直没有机会入仕。宋仁宗即位时年仅13岁,朝政仍由章献皇后把持,柳永依旧数度科考落榜。直到宋仁宗亲政后的第一次开科,48岁的柳永第六次应试,终于中了进士三甲,真可谓是咸鱼翻身了。 (一)写词报答知遇之恩 为接见新进进士们,宋仁宗在琼林苑举办宴会。宴会上,百官和新进士们都纷纷作诗词来助兴,他们或是歌功颂德,或是表达自喜悦的心情。轮到柳永时,大家都抱着期待的目光,因为他们早就听闻了柳永擅长词曲的盛名,宋仁宗也是投来希冀的眼神。只见柳永不慌不忙地吟诵道: 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榭。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骄马。 这是柳永的自度曲《柳初新》,全词充满春暖花又开的勃勃生机,既描写了琼林苑里秀美的春色,又暗喻了新进士鱼跃龙门的喜庆氛围,十分吻合当时热烈又庄重的场景。 柳永的这首词写得比较矜持,没有太多的谄媚和浮夸,不过是通过描写新进士们喜悦的心情,从侧面歌颂了宋仁宗对他们的知遇之恩。 柳永的词曲向来温婉动听,在宫廷乐师的演绎下,令在座的百官都听得如痴如醉。宋仁宗也不例外,不禁对柳永又高看了一眼,并说:“爱卿竟知音若此,牧民亦当是良吏矣!” 宋仁宗这句话多数是对柳永冠冕堂皇的鼓励,但在柳永和百官听来,则是对他莫大的嘉奖。宋仁宗对柳永本来就有知遇之恩,加上这一番肯定的说辞,无形中又增加了柳永对他的感激。自此,柳永对宋仁宗更是死心塌地了,更加常常写词曲歌颂他。

(二)写词曲歌颂市井繁华 北宋期间,每年三月的上巳节,皇帝都会在金明池宴请百官,并且不禁百姓,以体现与民同乐的气度。为了这次禊饮宴,在太常寺任职的柳永忙前忙后,将活动布置得井井有条。临了,他还不忘写一首词《破阵乐》来歌颂这盛大的宴会: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夺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沈沈,洞天日晚。 这首词向来被看作是词曲界描绘都市繁华、皇家盛典的经典开山之作,笔法细腻娴雅却又开阔大气,非柳永这种大家不能为。 这首词一出,不仅在题材上让世人耳目一新,其描绘出的欣欣向荣的繁华景象也从侧面歌颂了宋仁宗的良政贤能。得知这首词在民间广为传唱,宋仁宗自然喜不自胜。

(三)写词为宋仁宗贺寿 随后,就是宋仁宗的寿辰,在这个大喜大日子里,柳永又写了一首自度曲《送征衣》为他贺寿: 过韶阳,璇枢电绕,华渚虹流,运应千载会昌。罄寰宇、荐殊祥。吾皇。诞弥月,瑶图缵庆,玉叶腾芳。并景贶、三灵眷祐,挺英哲、掩前王。遇年年、嘉节清和,颁率土称觞。

无间要荒华夏,尽万里、走梯航。彤庭舜张大乐,禹会群方。鹓行。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竟就日、瞻云献寿,指南山、等无疆。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这首词高度歌颂了宋仁宗的功绩,并为他献上隆重的贺寿吉言。 用词曲来为皇帝贺寿也是柳永开的先河。在这之前,词曲本来是不入流的艺术形式,名公巨卿很少用词曲来为人贺寿的。然而,宋仁宗是柳永词的忠实粉丝,陈师道在他的《后山诗话》中说:“仁宗颇好其词,每对酒,必使侍从歌之再三”。也就是柳永仗着宋仁宗对其词曲的喜爱,才敢如此大胆用词为他贺寿。

(四)写词向宋仁宗献媚 再接着,宋仁宗大赦天下,柳永又投其所好,作词《御街行》来赞美: 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端门羽卫簇雕阑,六乐舜韶先举。鹤书飞下,鸡竿高耸,恩霈均寰寓。

赤霜袍烂飘香雾。喜色成春煦。九仪三事仰天颜,八彩旋生眉宇。椿龄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 如果说前面的几首词是结合当时喜庆场合,顺带歌颂宋仁宗,那这一首词就是赤裸裸地向宋仁宗献媚了。全词都用极为浓烈的词语夸赞宋仁宗的光辉形象,让人觉得十分谄媚。 当然,或许是数经挫败的柳永终于在宋仁宗这里获得了认可,他对宋仁宗的感激是无以复加的,这样称颂他也无可厚非。但在外人看来,这就有些虚情假意了。 看到柳永这样毫不掩饰地褒奖自己,宋仁宗心里咯噔一下,似乎若有所思。

三、一首《醉蓬莱》激怒宋仁宗 宋仁宗一向以仁慈宽厚著称,但其实他内心也有柔弱计较的一面。 宋仁宗生母是李宸妃,而章献皇后因为没有子嗣,便对他隐瞒了生世,向外宣称宋仁宗是自己的儿子。章献皇后去世后,宋仁宗才得知自己真实的身世。由此他心中对外人都充满了猜忌,尤其是对整日里在自己耳边歌功颂德的人更是忌惮。 而近几年,宋仁宗总是能在宫中听见婢女们传唱一些歌颂自己的词曲,一打听就发现这其中大部分词都出自柳永。加上柳永对宋仁宗的“颂德词”越来越肉麻,这不由得让宋仁宗渐渐怀疑柳永对他是否别有所图。 庆历二年秋,京城来了一位奇人,传说他相貌奇特,打扮怪异,行为举止特立独行。宋仁宗知道后,特意召见他并赐他酒,这个人竟千杯不醉。第二天,司天台忽然报告说“老人星”飞临帝座,宋仁宗突然醒悟,原来这个奇人就是“寿星”,再去寻找时,寿星已经不知去向。 寿星降临,对于皇帝来说是个祥瑞之兆,于是柳永抓紧机会又写了一首词《醉蓬莱》向宋仁宗祝贺: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几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这首词借描写京城一片祥和升平的秋景,以及皇帝仪仗队的威仪,来表达对宋仁宗丰功伟绩和伟岸形象的赞美。但实在是有些用力过猛,踩到了虎尾巴上。 宋仁宗看到“此际宸游,凤辇何处”,不由得想起了当初自己为宋真宗作的挽词“俨时巡之仙仗,护川逝之宸仪。呜呼哀哉!攀鼎龙兮莫皇,瞻幄凤兮何有?” 及至看到“太液波翻”,一个“翻”字触动了皇家大忌,让宋仁宗勃然大怒,骂道:“何不言‘波澄’?” 平静下来,宋仁宗暗自思忖,这个柳永投其所好,一味地歌功颂德,恐怕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有意为之的。

于是乎,宋仁宗对柳永有了芥蒂,逐渐开始排斥和边缘化他。虽然后来,宋仁宗对柳永的态度也稍稍有了些缓和,但柳永始终也没能回到政治权力的中心。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柳永

更多文章

  • 当柳永遇上纳兰性德,谁才是中国诗词史上第一情圣?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的诗词史,那种类可是非常的多了,有抒情的,有豪迈的,还有悲伤的,还有欣喜的……太多太多了,我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但是,诗词估计会让很多人头疼,因为,上学的时候,没少受诗词的影响,为了考试,一直在背一些东西,可是,怎么也背不过来,让人烦恼至极。说下大家都认识的两位,那就

  • 这一首宋词,词牌为柳永所创,抒写离别之情,哀婉动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柳永

    《透碧霄》,词牌名,为柳永所创调。《词谱》卷三五:“透碧霄: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二句,六平韵,后端十二句,五平韵。”这首词可谓精品,得到了杨慎的高度评价,杨慎在《词品》中写道:“此查荎透碧霄词也,所谓一不为少”。《透碧霄》宋代:查荎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

  • 才子柳永四考不中竟都是自己“作”的?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古代的才子灿若星河,而他们的命运,尤其是仕途往往都很坎坷,让人不胜唏嘘……宋朝就有这样一位大才子,他才情名动天下,可偏偏一生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回回名落村山。好不容易考上恩科走上仕途,却又迟迟无法升迁,一辈子就混了一个芝门绿豆大的小官,以至于常年流连于烟花柳巷、青楼楚馆……晚年更是穷愁潦倒,死

  • 宰相是踢球高手,柳永的哥哥向他展现技术,终于当官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柳永

    都说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英国是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这也并非瞎说,因为有一项运动在北宋时期风靡一时。这就是蹴鞠,不仅是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足球运动,而且留下了不少轶事。最著名的当属高俅凭借精湛的球技得到了宋徽宗的青睐,由苏东坡的小书童而发迹。不过,实际上,如果按正史来说,高俅的官职并不算太高,球技也籍

  •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一生真的不在乎功名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柳永

    如果提起柳永,你会想到什么?肯定是他的词作,后世对他的认知,也往往来自于其词作和市井中对他的评价。在后来的戏剧或者是电视剧中,柳永都被塑造成了一位风流倜傥的读书人,但是虽然才华过人,但是却得不到赏识,他在民间的认知里,是一位才华横溢之人,而且很是蔑视权贵。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也参加过科举考试。在宋代

  • 浪子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终成其一生写照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柳永

    宋代都城“唐人高处,不过如此。”宋代以来,众多词论家皆认为柳永的词卑俗至极,词语尘下,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东坡先生却夸赞柳永的一些词句,像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得并不比唐人差,颇有唐韵。柳词像是一个矛盾体,充斥着“俗”和“雅”两个极端。尽管世人对柳词褒贬不一,但无法否认的是柳永的的

  • 为何一首《鹤冲天》让柳永永远失去了仕途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柳永

    南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柳永有这样的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天王,其粉丝也是老少皆宜,尤其以普通百姓和歌妓为多。殊不知,柳永原本是热衷

  • 一首小令,写出柳永人生的双重失意,令后人警醒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柳永

    柳永之所以往往怀有一种“失志”的悲哀,盖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响,而曾经怀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则又因天性之禀赋而爱好浪漫的生活。当他早年落第之时,虽然还可以藉着“浅斟低唱”来加以排遣,而当他年华老去之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

  • 韩国杀手柳永哲入狱记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柳永

    连环杀手的一生韩国杀手柳永哲,残暴冷血,视人命如草芥,当他心理变态,把报复社会,杀人害命当作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手段和途径时,他已然无可救药。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冷血杀手疯狂作案,手上沾染数条人命,20个人都死于他的魔爪之下。这20个人与他无冤无仇,只是都有一些身份上的共性,是富人还有一些妇女。

  • 十五岁少女新婚夜,却叫丈夫先睡,柳永写下这首云雨词,句句生动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柳永

    在古代,年轻女子深藏闺阁之中,大门不入、二门不迈,连家中来了一位男子,女子都不能出来与之打招呼和见面,否则会被外面的人说三道四,因此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或非常娇羞。古代女子,温柔贤惠是作为婚后的一大特征,当然也不完全如此。但在没有出嫁之前,还是深闺之中的少女时,便会有诸多规矩。正是这种情况,女子的“娇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