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除罗成、杨再兴,还有哪些猛将万箭穿心?杨七郎为何主动求射死?

除罗成、杨再兴,还有哪些猛将万箭穿心?杨七郎为何主动求射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亚冲 访问量:4782 更新时间:2024/2/9 19:04:52

以前看古典小说时,看到猛将战死便觉可惜,尤其是那种万箭穿心而死,想想就疼,今天就说一说那些万刃穿身而死的猛将。

孙坚

孙坚原本在江东镇守一方,后来曹操发矫诏传檄天下,他参与到讨伐董卓的大军中,在进入洛阳后,捡到玉玺,打算回到江东,等待时机,称霸一方。尽管小说中没有突出他的能力,但他号称江东猛虎,可见是一员猛将。

但由于部下出了奸细,所以他回去的途中被刘表截杀,自己被乱箭射死。

典韦

典韦被曹操誉为“古之恶来”,恶来是商代猛将,典韦确实不负此称号,一双大戟跟许褚打的不分胜负,在流行的三国24名将排名中,位居第三。更重要的是,他对曹操忠心耿耿,自始至终都负责曹操的安全,相当于贴身保镖。

宛城之战,曹操把张绣婶婶纳入帐中。张绣觉得实在太丢人,索性造反,差点杀了曹操。典韦大戟被偷走,只得夹着小兵当兵器,但终究没能挡住张绣人多,万刃穿身,被乱枪搠死。他死后犹不倒,被军中视为天神,头被割下来传着看。

后来曹操还亲自祭奠过典韦。

张郃

张郃是五子良将之一,前期并没有太大表现,但后来直接成为魏国栋梁。汉中之战,夏侯渊战死,军心大乱,就是靠他稳定军心,否则伤亡更惨。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退守祁山,司马懿命张郃追击,与蜀军交战过程中,张郃先是膝盖中箭,后被乱箭射死。

罗成

罗成在《说唐全传》中排名第七,曾夺得武状元。而后,排名前六的人死后,他基本是无敌的存在,枪挑杨林,力擒五王,被王世充封为一字并肩王。

在投唐之后,由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迫害,加上他轻敌,最后连人带马陷在淤泥之中,为刘黑闼军万箭穿心而死。

王伯当

王伯当虽然在原书中排名很低,第十七名,但他擅长射箭,百发百中,曾一箭射死排名第九的魏文通,与秦琼、程咬金等人合称瓦岗五虎将。

后来,瓦岗群雄开始分裂,有人投王世充,有人投唐。尽管李世民对王伯当很赏识,甚至不惜下跪挽留他,可惜王伯当誓死不投唐,他忠心李密,在李密被追杀时,一路保护,最后被万箭射死。

杨再兴

《说岳全传》中,杨再兴是岳飞帐下头号猛将,曾单骑闯金军大本营,来去自如,毫发未损。他原本落草为寇,还杀了岳飞的弟弟岳翻,但岳飞惜才,将他降服后,并未处罚他,反而予以重用。

小商河之战,杨再兴率300人杀死金兵几千,他杀死金兵大小头领几十位,每中一箭他就随手折断箭杆,继续战斗,最后被万箭射死。

他死后,金军焚烧他的尸体,在他身体里找到的箭头多达几升,保守估计也得上百支箭头。

杨七郎

在小说《杨家将全传》中,杨七郎父子被敌兵围困,他死命逃出求潘仁美发救兵。但因在争帅印擂上,他打死太师潘仁美之子潘豹,所以潘仁美并不答应出兵。

杨七郎无奈痛骂潘仁美,被潘仁美绑起来,令士兵万箭齐发,打算射死他。不过杨七郎有神护体,根本射不到。但杨七郎实在太耿直,或者说太伤心,他竟主动求死。他说出了护体的秘密,让士兵割了他眉肉,盖上眼睛,破了护体,最后被万箭射死。

只因无法救父兄,竟然主动求死,可歌可泣。

标签: 杨再兴

更多文章

  • 盘点史上十大猛将第三位——铁血神枪杨再兴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杨再兴

    他,落草为寇。他,弃暗投明。他,大破伪齐。他,血战金兵。他在颖昌之役与小商河之战中两次完成了对金兵的百人斩,战力之高,名传千古。曾做曹成寇,后为岳家军。孤师入京西,单骑破万敌。郾城摧敌胆,商河铸忠魂。试问此为谁,杨业有后裔!杨再兴,杨家将后裔,金刀杨令公七世孙。】靖康年间,金兵入寇中原,掳徽钦二帝北

  • 看射雕: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再兴、杨家将与杨铁心

    历史人物编辑:江明月好标签:杨再兴

    杨铁心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一个重要配角,他年轻时正直冲动好惹事,与郭啸天的性格正相反。郭啸天是梁山好汉的后人,而杨铁心的来历也不简单,他的祖上是岳飞的得力部将杨再兴。杨再兴的故事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他的一杆枪横扫金军,最后在开封附近的小商河寡不敌众被金军射死。死后烧化他的遗骸时收集了两升箭镞,可见他的英勇

  • 北宋被贬宰相丁谓的故事,丁谓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小徐视角标签:丁谓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至九年(1012--1016)任参知政事(次相),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再任参知政事、枢密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相),前后共在相位七年。生大中祥符九年(1016)九月,丁谓以参知政事身份任平江军

  • 杯酒释兵权真相:丁谓、王曾、司马光3位宰相谁讲的故事是真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泽源标签:丁谓

    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手下大将起兵篡位的情况再次发生,未雨绸缪地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高级将领和平交出兵权。“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现在可谓家喻户晓,仿佛这就是一件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人产生了疑问。根据是,现在所有故事的来源,都是出自宋人

  •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丁谓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很早就知道这个丁谓,他被后人称为“溜须宰相”,从字面上一看就知道是个奸佞小人,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小人,而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当初却很是简单,因为忠臣寇准是被他整下去的。其实现在想想,说他“溜须”,必是那些看他青云直上而眼热之人的忿忿之言,其中带着讥讽自不必说,但反过来想想,大

  • 富平之战败北后,张浚本欲重新启用曲端,为何反将其投入狱中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曲端

    两宋之交的宋金之战非常激烈,除了众所周知的长江流域的几场大战外,在西北的川陕战场也发生了连场大战。在这些战役中涌现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抗金名臣名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南宋抗金名臣张浚便是其中的一味,他经营川陕时期事迹给历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他在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期间的抗金事迹

  • 比柳永还悲惨的一代才子,10次科举都不中,写了一首诗却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柳永

    唐朝名士辈出,很多天赋异禀的人都考中功名,光耀明媚,然而罗隐可以说是唐朝最惨的学子了,罗隐小时候就以才学出名,文章诗句人人争相传颂,唐朝末年,罗隐同许多学子一样踏入科举考试的大门,希望能一展宏图,然而久负盛名的他却次次落榜,接连考了六次都没有考中,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罗隐的人气,就连当朝宰相都十分欣赏他

  • 历史名人也讲“荤段子”?看李白、苏轼、杜牧的段子,最服柳永!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柳永

    提起所谓的历史名人,尤其是李白、苏轼之类的,就是一副自我清高的高冷范,其实文化人卖弄起“荤段子”来,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自从被组织污染后,都已经不敢正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了,总觉得“污”,但是今天带给各位的,是正儿八经的名人“污”段子。开头的必须是诗仙,李白。 (小哇钟汉良演的李白老帅了,

  • 柳永的《雨霖铃》人人会背,但这4个字的读音90%的人都念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柳永

    在宋金时期,流行十首古典名曲,被称为“宋金十大金曲”,其中包括:司马槱《蝶恋花》、苏轼《念奴娇》、晏几道《鹧鸪天》、柳永《雨霖铃》、辛弃疾《摸鱼儿》、吴激《春草碧》、蔡伯坚《石州慢》、张先《天仙子》、朱淑真《生查子》、邓千江《望海潮》。这其中,有的词人并不出名,而唯有柳永、苏轼的名声最为响亮,柳永便

  • 苏轼的这首词,婉约起来比柳永还过分,其中一句更是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柳永

    说起苏轼,往往让人想起标志性的豪放派诗词。其实,在苏轼之前,词作基本上就是婉约小曲,虽然零星有些阳刚之作,但公认是《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横空出世,才将宋词划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种泾渭分明的风格。苏轼既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又是其巅峰和集大成者。通常人们都会认同宋人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的评价:柳郎中词,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