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杯酒释兵权真相:丁谓、王曾、司马光3位宰相谁讲的故事是真的?

杯酒释兵权真相:丁谓、王曾、司马光3位宰相谁讲的故事是真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泽源 访问量:141 更新时间:2023/12/25 7:31:12

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避免手下大将起兵篡位的情况再次发生,未雨绸缪地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高级将领和平交出兵权。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现在可谓家喻户晓,仿佛这就是一件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毋庸置疑的事情。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不少人产生了疑问。根据是,现在所有故事的来源,都是出自宋人的笔记,而非官方的史书记载。

要知道,如果“杯酒释兵权”这件事真的发生过,那绝对是表现宋太祖赵匡胤英明智慧的一件事,理应被载入史册,值得大书特书才是。然而,不论是当时宋朝官方的文献《国史》,还是后来元朝编写的《宋史·太祖本纪》,对此事都没有留下哪怕一点痕迹。

对于北宋初期而言,如此重要的影响到未来数百年国策的大事,居然在官方文件中一字不提,这里面是另有隐情,还是压根就没有发生过呢?

想搞清这件事,还要从最早的民间记录,丁谓的《丁晋公谈录》说起。

丁晋公没有“杯酒”,也不存在“释兵权”

先说说丁谓其人,他是宋真宗时期宰相,干得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坑死了名臣寇准,并因此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佞臣传》。

丁谓毕竟是一朝元老,也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所以是有一定发言权的。那么,他到底看到或者听说了什么呢?

有一天,宰相赵普告诉赵匡胤:“不能再让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禁军了”。一句话,把刚当上皇帝不久的赵匡胤给说蒙了,难道你发现了什么危险的苗头,我这两个义兄弟要造反不成?

赵普继续说:“这两人现在不会造反,但他们的手下为了加官进爵会逼他们干的,到时候身不由己……”

听到这里,赵匡胤一身冷汗湿透全身。他是周世宗的心腹大将,陈桥兵变时,也是部下逼他黄袍加身,才有了北宋一番基业。

所以,什么也别说了。赵匡胤听从了赵普的建议,收回了二人的兵权,赐给其财货,把二人赶到地方上去逍遥了。

由上可知,在《丁晋公谈录》中,虽然最终收缴了武将们的兵权,但没有其乐融融的酒宴,也没有赵匡胤掏心窝子的话,这完全是赵普一个人自导自演的结果。

那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故事,怎么和后来的“经典”剧情扯上关系的呢?这就看,仁宗朝宰相王曾的美化了。

王曾凭想象多加了些笔墨

几十年后,宋真宗驾崩,仁宗即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时的宰相王曾在整理前朝文人笔记时,就把这段故事写入了自己的笔记《王文正公笔录》中。为了增加太祖的英明神武,他重新书写了一遍。

于是,“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就变成了这样:

太祖登基后,赵普多次上书,武将处事跋扈,位高权重,这样发展下去必然会出事,力劝皇帝收其兵权防患于未然。

一开始,赵匡胤只是笑笑而过,没放心上。可是后来,眼见手下大将骄横滋事,不知尊卑,就把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个好兄弟找来饮酒,并在宴席上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我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然而,文臣们整天上奏弹劾你们,我也不能一直偏袒你们。不如这样,你们一人找个好地方去当富家翁吧。此外,咱们再联姻,让儿孙们互相嫁娶,以示君臣无猜,岂不快哉?”

对于石守信等一干大将,皇帝大哥都掏心掏肺了,再不知足,不是找死吗?于是,石守信、王审琦带头跪下谢恩,在跟皇帝定下了儿女婚事之后,便交出兵权,从此到地方上去享福了。

至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大概框架就这么定了下来。

司马光演绎后世所知的故事

当这段故事,被“砸缸救人”的司马光写入自己的《涑水记闻》中时,又对这件事重新演绎,把它变成了现在众人所熟知的版本:

有一天,赵匡胤召集大将们在皇宫喝酒,喝到有点醉了时,突然说:“别看我现在高兴,但我平常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啊。”

一听这话,众将不解,问道:“陛下现在江山都是你的,何出此言呢?”

赵匡胤回答:“当初你们贪图富贵,把黄袍穿到我身上。如果有朝一日,你们部下也逼着你们这样做,怎么办?”

大将们一听这话,酒早就吓醒了,全部跪下玩命的磕头请罪。

赵匡胤看吓唬的也差不多了,就说:“你们现在想要的不就是享富吗,不如这样,我赐给你们房子、土地、金银,我们在结成儿女亲家,你们看行吗?”

这帮大将一想,现在官已经位极人臣了,凭自己的本事又当不了皇帝,图啥呢?皇帝老哥给一辈子富贵,又照顾到自己的子孙辈,趁好就收吧。

于是,第二天上朝,大将纷纷递交辞呈,知趣的回家享福去了。最后,赵匡胤和平解决了隐患,顺利收回了兵权,也留下了这段君臣和睦的千古美谈。

在这个故事中,宋太祖赵匡胤不仅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段,还体现了他明君仁义的一面,没有对有功之臣展开血腥杀戮,从这个方面看,比之汉高祖、明太祖要强不少,历来被后世文人所赞誉。

“杯酒释兵权”的故事,虽然经过三位宰相的不断演绎、层层加工,最终成为了一个永载史册的佳话,但根据分析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也是一个宋朝文人杜撰的传说。

标签: 丁谓

更多文章

  •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丁谓

    丁谓:其才堪为相,小人无肚量很早就知道这个丁谓,他被后人称为“溜须宰相”,从字面上一看就知道是个奸佞小人,靠着溜须拍马上位的小人,而我不喜欢他的理由当初却很是简单,因为忠臣寇准是被他整下去的。其实现在想想,说他“溜须”,必是那些看他青云直上而眼热之人的忿忿之言,其中带着讥讽自不必说,但反过来想想,大

  • 富平之战败北后,张浚本欲重新启用曲端,为何反将其投入狱中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摩擦知识火花标签:曲端

    两宋之交的宋金之战非常激烈,除了众所周知的长江流域的几场大战外,在西北的川陕战场也发生了连场大战。在这些战役中涌现出了一系列著名的抗金名臣名将,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南宋抗金名臣张浚便是其中的一味,他经营川陕时期事迹给历史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尤其是他在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期间的抗金事迹

  • 比柳永还悲惨的一代才子,10次科举都不中,写了一首诗却流传至今

    历史人物编辑:团团说历史标签:柳永

    唐朝名士辈出,很多天赋异禀的人都考中功名,光耀明媚,然而罗隐可以说是唐朝最惨的学子了,罗隐小时候就以才学出名,文章诗句人人争相传颂,唐朝末年,罗隐同许多学子一样踏入科举考试的大门,希望能一展宏图,然而久负盛名的他却次次落榜,接连考了六次都没有考中,不过这丝毫不影响罗隐的人气,就连当朝宰相都十分欣赏他

  • 历史名人也讲“荤段子”?看李白、苏轼、杜牧的段子,最服柳永!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柳永

    提起所谓的历史名人,尤其是李白、苏轼之类的,就是一副自我清高的高冷范,其实文化人卖弄起“荤段子”来,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自从被组织污染后,都已经不敢正视《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了,总觉得“污”,但是今天带给各位的,是正儿八经的名人“污”段子。开头的必须是诗仙,李白。 (小哇钟汉良演的李白老帅了,

  • 柳永的《雨霖铃》人人会背,但这4个字的读音90%的人都念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八怪娱V标签:柳永

    在宋金时期,流行十首古典名曲,被称为“宋金十大金曲”,其中包括:司马槱《蝶恋花》、苏轼《念奴娇》、晏几道《鹧鸪天》、柳永《雨霖铃》、辛弃疾《摸鱼儿》、吴激《春草碧》、蔡伯坚《石州慢》、张先《天仙子》、朱淑真《生查子》、邓千江《望海潮》。这其中,有的词人并不出名,而唯有柳永、苏轼的名声最为响亮,柳永便

  • 苏轼的这首词,婉约起来比柳永还过分,其中一句更是千古名言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柳永

    说起苏轼,往往让人想起标志性的豪放派诗词。其实,在苏轼之前,词作基本上就是婉约小曲,虽然零星有些阳刚之作,但公认是《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横空出世,才将宋词划分为婉约和豪放两种泾渭分明的风格。苏轼既是豪放派的开山鼻祖,又是其巅峰和集大成者。通常人们都会认同宋人俞文豹在《吹剑续录》中的评价:柳郎中词,只

  • 他深受苏轼欣赏,一首《谢池春》不输柳永,写尽离别相思苦

    历史人物编辑:千禧年代的罗曼蒂克标签:柳永

    作为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袖,苏轼门下有著名的“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其实苏轼门下文人众多,有人将前面四人加上陈师道、李廌,又称为“六学士”,这还不够,苏门有一位词人,世人知之甚少,他和苏轼交往密切,深受苏轼欣赏,他就是李之仪。李之仪,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河北

  • 柳永令人害羞的一首词,写尽古代夫妻趣事,最后一句让人哭笑不得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柳永

    柳永一生不羁,其词多描写男女之情,缠绵悱恻。柳永词的价值,一方面在文学上婉转深沉,颇具风情;另一方面,则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审视古代男女真实情感的窗口。古代人如何恋爱,如何经营爱情和婚姻,这在今天都可谓不可捉摸,但透过柳永词,或许能窥见一斑。柳永曾经写过一首词,十分大胆地描绘了新婚夫妻的甜蜜。少年夫妻新

  • 欧阳修和柳永有一首词相似度百分之九十以上,到底原创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柳永

    欧阳修和柳永都是著名的词人,也是北宋文坛响当当的人物,都有极高的才情。然而两人有一首词写的极为相似,引得后世人争论不休。是哪两首词呢,我们先看柳永的《凤栖梧》:伫立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韩国“杀人魔”柳永哲落网记:只对老人、女人下手,一年杀害19人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柳永

    电影映射现实关于一部广为流传的犯罪电影《追击者》,相信有许多人看过,最可怕的是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的主角池英明的原型是韩国杀人魔柳永哲,是韩国历史上的头号变态杀人狂,他创造了一年之内杀害19人的记录。电影中的杀人魔专门杀害富人女和按摩女,这可能跟他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出生于贫苦家庭,从小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