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清明上河图》绘的真是节日?张择端、仇英、乾隆,都有话想说

《清明上河图》绘的真是节日?张择端、仇英、乾隆,都有话想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美好生活瞬间 访问量:1766 更新时间:2024/1/18 22:23:10

导语:世间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太有名和不出名。《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神秘感十足,关于它的讨论从古至今不曾间断,从篇幅的残缺论、画卷的绘制意涵到绘制季节等……今年元宵节的奇妙游,连沈括都迫不及待地游览了冬景的《清明上河图》。

《元宵奇妙游》沈括推开门看到的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恐怕是“赝品”最多的我们古画。

全球博物馆收藏了至少100幅民国以前的《清明上河图》,民间收藏更是不计其数,每隔两年就有人跳出来说,真迹在他家大衣柜里,是爷爷的爷爷的……传下来的。

这些总不能都是真迹吧!在这上百幅《清明上河图》中,有三幅名气最大,最具代表性,当然也引来为数众多的讨论。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中清明二字的异议

众所知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以清明时节北宋开封汴河为背景,描绘了宋徽宗政宣年间期,汴京以及汴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民俗时尚和繁荣景象。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造型准确、描写细致、技法娴熟、风格淳朴、气韵生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但是,这幅画为什么叫“清明”,有不同说法: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有人认为该画描绘的是清明时节的生活景象,所以才叫《清明上河图》;

有人却认为是因描绘了当时汴京的清明坊到虹桥这一段上河的春季景色,所以才叫“清明”;

还有人认为“清明”二字是描绘当时政治清明,天下太平。因为张择端是一位宫廷画家,他的画就是为宫廷服务的;

更有人认为张择端的这幅画本来叫作《上河图》,而“清明”二字是徽宗为了彰显自己的英明神武而后加上去的。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些说法都有道理,却忽略了几点:

一是画中4位金人的题跋。以张公药的诗跋为例,“通衢车马正喧阗,只是宣和第几年。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唤回一饷繁华梦,箫鼓楼台若个边。”诗中并无只字提及节日之内容。而“节日说”首次成为“定论”是在明代的《清明上河图》造假活动发生之后。

二是宋徽宗的喜好。徽宗推崇的是富贵、巧靡风格的“宣和体”,在他的画院里,太具有个性的以及有山野、市肆情调的绘画风格都是不太受到欢迎的,而且《清明上河图》规模十分宏伟,所以不可能有人向宋徽宗奉上有着他不喜欢的艺术风格的长达五丈的作品,所以后两点不太可能成立。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三是画中的部分内容。因为画面的一半表现的是漕运、码头、船家等运送丰盛的物资在汴河上的流通,而另一半的画面则描绘为普通人服务的寒简酒肆,普通市民饮酒、购物的场面,甚至街道上还有衣不蔽体的百姓,这明显不是在歌颂盛世的景象。

所以唯有可能的就是张择端因描绘了汴京的清明坊到虹桥这一段上河的春季景色,所以才叫“清明”的说法了。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明、清三版《清明上河图》的差异

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就广为人知,自此以后,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仿本频频出现,其中明朝仇英款的《清明上河图》和清乾隆时期的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绢本、水墨淡设色。所描绘的是北宋的都城汴京。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张择端创作背景是宋代初年,当时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和都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队伍和力量也逐渐壮大。汴梁、成都等地成为当时国内贸易中心,社会安定祥和,经济一派繁荣景象。

这幅《清明上河图》全图可分为三个段落,前端是汴京郊外的景物。中段主要描绘的是上土桥及大汴河两岸的繁忙景象。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后段则描绘了汴京市区的街景。所绘人物大的足3厘米,小的如豆粒,却个个形神毕备,毫纤俱现,极富不雅。

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不雅。

可惜现存的这幅画是不完整的,从李东阳的题跋看,前面应还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并有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和他收藏用的双龙小印印记,现在这些画上都己不见。后半部也佚失了一大部分,因为画不应该在刚进入开封城便戛然而止,而应画到金明池。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图》

绢本,工笔青绿重设色。所描绘的是明代苏州。

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

虽为仿品,但融入了自己的想象与创作,再造了一个比六百年前北宋汴京更令人激动城市——苏州。

宋代夯土城墙变成了我们熟悉的包砖城墙。画面中心的城门, 让人联想到苏州城的阊门。深宅大院、高大城墙与鳞次栉比的商铺彰显明代苏州的繁华。

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

从画中细节来看,“描金漆器”、“精裱诗画”、“打造锡器”、“染坊”、“打造诸般铜器”均为明代苏州特色,而“青楼”、“书坊”、“南货”、“鲜明花朵”、“女工铜针”等足可让人感受到明代苏州的风致。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张择端画中的木质虹桥已经被仇英笔下的石拱桥取代,桥上市景已由张本的几个草棚凉亭演变为木质售货亭;张择端本中鲜见的马匹和羊群在仇英本中随处可见,而张择端本中骆驼、毛驴、牛车等中原交通工具,在仇英本中却难觅踪影。

仇英《摹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绢本,工笔重设色。所描绘的是明清皇家园林建筑。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由清宫画院的五位画家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在乾隆元年合作画成。与前两幅《清明上河图》最大的差异除了创作方式上还有绘画技法上。

以往在绘制传统我们画时尤其是长卷和手卷时,大多数画家都会使用移动的散点时尚法来作画,而在“清院本”中却出现了焦点时尚,甚至在画面中出现了西洋建筑。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在“清院本”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山体、土坡、植物等处画家们运用的传统短披麻皴、大混点、小混点、介字点、破笔点、双勾夹叶等技法。也能看到云水的细笔中锋运笔。还有人物轮廓的铁线描勾勒。而宫殿、楼阁、桥梁、城楼包括车船等则都使用传统的界画法。

另一方面,亦可察觉到不同以往绘画作品的强时尚,如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时尚联系,甚至细微之处如人物造型更加立体,诸如此类都可以发现西洋时尚法对清宫绘画的的影响。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对比张择端本和仇英本,清院本画面整体更加宏伟大气,画卷首尾更加辽阔完整,刻画也更加细腻,在部分场景上扩大并延展了,如戏台、虹桥、街景、皇家御苑等场景。

更新的的一点是在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中,不但出现了放纸鸢、踏青,更是出现了荡秋千的场景(节日, 古人又称“秋千节”),坐实了这幅图描绘的是节日的说法。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结语:

《清明上河图》能让人争相模仿,定有其出色的原因。时代在进步,就连画作的再创作也是跟得上时代脚步的,比如鸟瞰式全景法到强时尚的焦点时尚。

张择端版将汴京这个当时的贸易中心,经济繁荣景象真实呈现,其繁华自然不及600年后的苏州;仇英版的明代苏州商铺林立,石拱桥的出现更是当时国力的展现;而清院本的场景更是大气,引入皇家御苑,放纸鸢,以及“秋千节”等,这样的《清明上河图》或许更符合人们理解的清明这个画的主题吧。

与其争论说谁是正品,谁是赝品,不如品味画中的人文生活,才是它们流传下来的作用。无论是张择端,仇英,还是清院五位画家版本,不同设色的画技,是对艺术最好的阐释。

——END

标签: 张择端

更多文章

  • 张择端以《清明上河图》隐谏宋徽宗“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下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张择端

    众所周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和《千里江山图》。这些画作,不仅是华夏文明的丰碑,而且是跳动的音符和乐章,记载着和诉说着曾经的历史。《清明上河图》宽为24.8厘米,长

  • 山东历史人物众多,典故繁多,但张择端使我印象最为深刻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张择端

    山东历史人物众多,典故繁多。例如:孔子、孟子、孙武、王羲之、蒲松龄等等。典故也很多,如:大禹伏龙、梁祝化蝶、欲盖弥彰、八仙过海等。在这浩瀚的历史人物与典故中,使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历史人物张择端。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诸城岔道口村人。他的《清明上河图》流芳百世。笔者就是因张择端在独创界画《清明上河图》,所表

  • 细品张择端,才发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张择端

    讲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不难想到的就是画风的精细,内容的丰富。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泽瑞,单看《清明上河图》我们可能只能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但是加上张泽瑞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张泽瑞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翰林待诏,大家肯定纳闷,翰林待诏是什么职位?其实这个职位跟《清明上河

  • 《燕云台》韩德让会变成第2个萧承煦,但永远成不了第二个燕洵

    历史人物编辑:小李谈文化标签:韩德让

    文/小凡娱影导语:《燕云台》韩德让可以变成第二个萧承煦,但永远成不了第二个燕洵由窦骁、唐嫣、经超、佘诗曼等主演的《燕云台》正在热播中,剧中窦骁虽然是男主,但是也是情路坎坷,跟燕燕相遇到一吻定情,好不容易二人定亲,最爱的女人却被自己兄弟给抢走了。然而韩德让会成为第二个萧承煦,却永远成不了第二个燕洵,韩

  • 《燕云台》韩德让终究错付,明扆也不用高兴太早,乌骨里一语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吃货小猫崽标签:韩德让

    讲述的是大辽巾帼美女萧燕燕,凭借敢作敢为的性格、深谋远虑的眼界,在韩德让、耶律贤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将大辽推上兴盛之路的故事。在最新的剧情中,随着明扆成为大辽之主,萧燕燕嫁入宫中为皇后,韩德让带伤游历天下,宣告了儿女情长阶段的结束,权谋与宫斗的帷幕已经拉开。昔日关系最亲密的朋友,曾经互相信任的君臣,如

  • 被冤杀的虎古大人:又一个被电视剧黑成狗的良臣,只为美化韩德让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韩德让

    虎古大人和磨鲁古郎君,是《燕云台》里的一对鲁莽父子组合,光从外表形象看,就知道这爷俩是主角打怪升级路上的炮灰,果不其然,随着剧情的推进,当儿子的欺负男主角韩德让,还肖想女主角萧燕燕;当爹的则在朝堂上给男女主使袢子,最终被雄起的主角当堂锤死。看过剧的人都会觉得虎古父子咎由自取死得好,却不知道,这个在朝

  • 《燕云台》萧胡辇结局令人唏嘘,少女时暗恋韩德让,中年为爱癫狂

    历史人物编辑:卡米娱乐标签:韩德让

    #燕云台大结局#《燕云台》在北京卫视播出,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播模式,剧中人物的大结局网友们已经知晓了,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又蠢又坏的喜隐父子下线在意料之中,明扆最后人设崩塌莫名宠幸玉箫并生下皇子药师奴,乌骨里向萧燕燕复仇,继续作死。明扆临死前召集大臣,宣读圣旨立长子文殊奴为帝,摄政皇后萧燕燕晋升为

  • 《燕云台》胡辇结局表白韩德让早有计谋,逃过一死,比燕燕更理智

    历史人物编辑:阿磊美食标签:韩德让

    萧家无论是胡辇还是乌骨里都想做皇后,但她们只是没有萧燕燕的运气和魄力而已,身在权力漩涡的中心,谁不想站在万人之上,只要有人挡路就会格杀勿论。胡辇一开始都没有她的野心,是父亲的话让她明白了一切,自己虽然没有和萧燕燕争夺过后位,但她的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最尊贵的那个女人。胡辇一直都很理智,她为了救马奴愿

  • 《燕云台》燕燕晚年,害怕儿子制约不了胡辇,便暗示韩德让送毒药

    历史人物编辑:蒋平标签:韩德让

    萧燕燕一直认为自己能保全大姐,只要杀了马奴让她交出兵权就能留大姐的性命,但萧燕燕太低估胡辇对马奴的爱了。胡辇爱上了年轻有活力的马奴,他的出现让人到中年的胡辇感受了久违的温暖和快乐,他符合胡辇对另一半的一切想象,胡辇也心甘情愿掉进爱情的陷阱。耶律家宗室内的成员害怕胡辇的兵权落入一个马奴手中,所以他们让

  • 《燕云台》:反杀罨撒葛,明扆的胜负手不是韩德让,而是这枚暗棋

    历史人物编辑:小葱拌大豆腐标签:韩德让

    电视剧《燕云台》改编自同名小说,由蒋家骏执导。唐嫣、窦骁、经超、佘诗曼,谭凯、刘奕君等领衔主演,正在北京卫视热播中。该剧讲述的是,大辽皇后萧燕燕,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年轻的时候摄政朝堂,辅佐身体羸弱的辽景宗明扆,稳固朝堂,循序改革。中年丧夫之后,靠着杀伐决断的手腕,在初恋情人韩德让的帮助下,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