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只是北宋的“实情”并非“实景”

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只是北宋的“实情”并非“实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文之光 访问量:4636 更新时间:2024/1/17 3:13:57

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的经典画作。其中,《清明上河图》、《洛神赋图》、《富春山居图》、《唐宫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汉宫春晓图》、《千里江山图》、《五牛图》、《步辇图》和《百骏图》被合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在这些传世名画中,《清明上河图》无疑是最具影响力和最具美誉度的一幅,被评为国宝级的珍贵文物。该画由北宋的宫廷画家张择端所作,历经了数十代的传承和战火,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总长528.7厘米,总宽24.8厘米,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详细记录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城市面貌。在画卷内,共绘制了数量庞大的人物、牛马、车轿、船只、房屋和城楼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很多人误以为,《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清明时节东京城内的真实景象。今天,文史不假带您一同还原这幅画,以及揭示这幅画背后的真实历史。

事实上,“清明”二字和清明节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为了奉承宋徽宗赵佶,取“盛世清明”之意。而“上河”,是指东京城内的汴河,也称为是上河。

作为封建社会的成熟时期,北宋上承唐朝和五代,下元朝和明朝,体现出了一千多年封建社会发展的成果。而且,赵氏皇族历来开明宽容,经济发展的同时,政治、贸易、文化也都非常繁荣。难怪,著名国学家陈寅恪会在《宋史·职官志考正》中这样评价: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接下来,我们通过《清明上河图》来一起重温历史,重回赵宋。

随着耕犁和灌溉技术的发展,北宋的农业水平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粮食产量和人口规模都大幅增长。对此,在现今出土的众多文物也能很多的进行印证。比如,北宋墓葬中形式各异的铁制农具,像锄、铲、犁、耧、耙、镰等,都说明当时的农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在《清明上河图》中,随处可见的饭馆和酒肆都是极好的证明和缩影。除了粮食以外,北宋的各种经济作物也非常广泛,比如蔬菜、茶树、水果、蔗糖和棉花产量非常普遍。

古语有言:“食饱衣暖之时,则生淫欲之心”。从图中发现,上河两岸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茶楼、酒肆、妓院、乐坊遍及各处。经济发展后,富裕地主和迁客骚人都会对此流连忘返,就连我们所熟悉的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人都乐衷于此。

在“重农不抑商”的政策下,朝廷积极鼓励各类商业的发展。甚至于,北宋逐渐改变了商人在“士农工商”中受歧视的地位,第一次准许他们参加科举考试,给予他们由“商人”向“士族”转变的机会。

商业发展的同时,交通业也必须相应的改善。在众多交通方式中,像牛马这样的畜力自然是最普遍的,但运力最强的却是船运。

从《清明上河图》也不难看出,汴河的码头非常繁忙,充斥着络绎不绝的船只。都城东京主要依靠着“四大漕河”,分别是汴河、黄河、惠民河和广济河,主要贯通江浙、淮南、湖广等地的军队调动与物资运输。

河运发达的同时,北宋的海运也非常繁忙,是中国历史上海外贸易最积极的时期,与日本、朝鲜、印度和南洋等国都贸易频繁。为此,朝廷还专门设立了市舶司进行管理,也带来了丰厚的财税收入。

在农业、商业、交通业和海外贸易迅猛发展的同时,北宋的手工业也非常的发达。以纺织业为例,元祐初年时全国的丝织产量在2500万匹,而唐朝最巅峰的开元盛世时产量也就750万匹。

以上,基本就是《清明上河图》所体现出的积极情势,如果用璀璨夺目和盛世王朝来形容也并不过分。但是,在这种烈火烹油和鲜花着锦的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隐患。这种隐患,足以危及到北宋的安危和存亡。

由于北宋的政治比较开明,文人除了直言进谏外,还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婉言进谏。例如,王安石在推行变法时力度过大,引起了各地的民怨,郑侠就特意绘制了一副《流民图》呈递给宋神宗,间接表明了自己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

因此,后世的史学家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也是为了进谏。所以,他在画中的东京城只是实情,而绝非是实景,可能只是自己根据民情民意虚构出的景象。

比如,东京城内应该有120个坊驻扎巡逻兵。可是,画卷中压根没有巡逻兵,即便出现了一座望火楼,也被改造成了专门休憩使用的凉亭。而且,城楼上面也不见一个士兵,面对大开的城门和往来的人群,竟然没有一兵一卒进行盘查和审查。

再比如,画面中出现了很多的朝廷官员,而且个个肥头大耳,个个不紧不慢,显得相当的悠闲和自在。很明显,自从开国皇帝赵匡胤立国以来,虽然之前发动了几次对外征伐,但战势失利后很快就改为了“守内虚外”,设立了形形色色的官职,终于出现了冗官冗员的现象。

除了这些,《清明上河图》中反映出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守备空虚、惊马闹市、酒肆林立、官员争道、船桥碰撞、商贾侵街……。

相信,张择端一定是看出了这些巨大的隐患和危机。出于人臣的本分,他希望利用自己为皇帝绘制《清明上河图》的机会,委婉地提出进谏。

张择端完成画作后,就把它呈递给了宋徽宗。他认为,以宋徽宗的聪明才智和绘画技艺,自己无需多言对方就能读懂其中暗藏的秘密。

可惜,张择端还是高估了赵佶,赵家皇帝只是啧啧称赞了《清明上河图》,却完全没有读出张择端的良苦用心。很快,宋徽宗就又开始忙自己的艺术事业去了,继续荒废国政。

不到十年的时间,北宋果然就发生了“靖康之乱”,大厦轰然倾塌。可怜、可悲又可气的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居然被金兵俘掠而去,北宋王朝也至此灭亡。

标签: 张择端

更多文章

  • 《清明上河图》绘的真是节日?张择端、仇英、乾隆,都有话想说

    历史人物编辑:美好生活瞬间标签:张择端

    导语:世间最有意思的事就是太有名和不出名。《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神秘感十足,关于它的讨论从古至今不曾间断,从篇幅的残缺论、画卷的绘制意涵到绘制季节等……今年元宵节的奇妙游,连沈括都迫不及待地游览了冬景的《清明上河图》。《元宵奇妙游》沈括推开门看到的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恐怕是“赝品”最多的我们古画。

  • 张择端以《清明上河图》隐谏宋徽宗“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下的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张择端

    众所周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分别是《洛神赋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汉宫春晓图》、《百骏图》、《步辇图》、《唐宫仕女图》、《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和《千里江山图》。这些画作,不仅是华夏文明的丰碑,而且是跳动的音符和乐章,记载着和诉说着曾经的历史。《清明上河图》宽为24.8厘米,长

  • 山东历史人物众多,典故繁多,但张择端使我印象最为深刻

    历史人物编辑:陶云标签:张择端

    山东历史人物众多,典故繁多。例如:孔子、孟子、孙武、王羲之、蒲松龄等等。典故也很多,如:大禹伏龙、梁祝化蝶、欲盖弥彰、八仙过海等。在这浩瀚的历史人物与典故中,使笔者印象深刻的是历史人物张择端。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诸城岔道口村人。他的《清明上河图》流芳百世。笔者就是因张择端在独创界画《清明上河图》,所表

  • 细品张择端,才发现了《清明上河图》的精妙之处!

    历史人物编辑:韩振华标签:张择端

    讲到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不难想到的就是画风的精细,内容的丰富。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泽瑞,单看《清明上河图》我们可能只能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但是加上张泽瑞就会发现其中的精妙之处。张泽瑞是北宋时期的一位翰林待诏,大家肯定纳闷,翰林待诏是什么职位?其实这个职位跟《清明上河

  • 《燕云台》韩德让会变成第2个萧承煦,但永远成不了第二个燕洵

    历史人物编辑:小李谈文化标签:韩德让

    文/小凡娱影导语:《燕云台》韩德让可以变成第二个萧承煦,但永远成不了第二个燕洵由窦骁、唐嫣、经超、佘诗曼等主演的《燕云台》正在热播中,剧中窦骁虽然是男主,但是也是情路坎坷,跟燕燕相遇到一吻定情,好不容易二人定亲,最爱的女人却被自己兄弟给抢走了。然而韩德让会成为第二个萧承煦,却永远成不了第二个燕洵,韩

  • 《燕云台》韩德让终究错付,明扆也不用高兴太早,乌骨里一语中的

    历史人物编辑:吃货小猫崽标签:韩德让

    讲述的是大辽巾帼美女萧燕燕,凭借敢作敢为的性格、深谋远虑的眼界,在韩德让、耶律贤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将大辽推上兴盛之路的故事。在最新的剧情中,随着明扆成为大辽之主,萧燕燕嫁入宫中为皇后,韩德让带伤游历天下,宣告了儿女情长阶段的结束,权谋与宫斗的帷幕已经拉开。昔日关系最亲密的朋友,曾经互相信任的君臣,如

  • 被冤杀的虎古大人:又一个被电视剧黑成狗的良臣,只为美化韩德让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韩德让

    虎古大人和磨鲁古郎君,是《燕云台》里的一对鲁莽父子组合,光从外表形象看,就知道这爷俩是主角打怪升级路上的炮灰,果不其然,随着剧情的推进,当儿子的欺负男主角韩德让,还肖想女主角萧燕燕;当爹的则在朝堂上给男女主使袢子,最终被雄起的主角当堂锤死。看过剧的人都会觉得虎古父子咎由自取死得好,却不知道,这个在朝

  • 《燕云台》萧胡辇结局令人唏嘘,少女时暗恋韩德让,中年为爱癫狂

    历史人物编辑:卡米娱乐标签:韩德让

    #燕云台大结局#《燕云台》在北京卫视播出,视频网站开启超前点播模式,剧中人物的大结局网友们已经知晓了,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又蠢又坏的喜隐父子下线在意料之中,明扆最后人设崩塌莫名宠幸玉箫并生下皇子药师奴,乌骨里向萧燕燕复仇,继续作死。明扆临死前召集大臣,宣读圣旨立长子文殊奴为帝,摄政皇后萧燕燕晋升为

  • 《燕云台》胡辇结局表白韩德让早有计谋,逃过一死,比燕燕更理智

    历史人物编辑:阿磊美食标签:韩德让

    萧家无论是胡辇还是乌骨里都想做皇后,但她们只是没有萧燕燕的运气和魄力而已,身在权力漩涡的中心,谁不想站在万人之上,只要有人挡路就会格杀勿论。胡辇一开始都没有她的野心,是父亲的话让她明白了一切,自己虽然没有和萧燕燕争夺过后位,但她的心里一直认为自己才是最尊贵的那个女人。胡辇一直都很理智,她为了救马奴愿

  • 《燕云台》燕燕晚年,害怕儿子制约不了胡辇,便暗示韩德让送毒药

    历史人物编辑:蒋平标签:韩德让

    萧燕燕一直认为自己能保全大姐,只要杀了马奴让她交出兵权就能留大姐的性命,但萧燕燕太低估胡辇对马奴的爱了。胡辇爱上了年轻有活力的马奴,他的出现让人到中年的胡辇感受了久违的温暖和快乐,他符合胡辇对另一半的一切想象,胡辇也心甘情愿掉进爱情的陷阱。耶律家宗室内的成员害怕胡辇的兵权落入一个马奴手中,所以他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