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沈括:旷世全才沈括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沈括:旷世全才沈括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梦想美食 访问量:3161 更新时间:2024/1/3 6:19:01

沈括是谁?首先你要知道他是一个旷世全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在现今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现在在一些书中他被介绍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真的是这样嘛!接下来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全才。

沈括,是浙江钱塘人,博学善文词,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不通晓,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有张衡后,他是第二个正史有传的科学家。沈括的代表作《梦溪笔谈》全书有十七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书中的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中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方面,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为详实的记载。

这样一个全才为什么‬会在一些书中被称作是一个反复的小人呢?主要是下面的两件事

第一是銍《元祐补录》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说沈括‬是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沈括把苏轼的赠诗当作讪诽皇帝的证据。后来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又言之凿凿地引用了这一点,还加以阐发,说成沈括的嫉妒,故而沈括小人之说被人所知。

第二就是王安石对神宗说沈括是“沈括壬(小)人,不可亲近”。

这两件事被广为流传,沈括也被认为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

然而后面又有‬另外的‬一种说法‬,说沈括陷害苏轼最早的出处是《元佑补录》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但两者真实性都存疑,而苏轼及亲友对沈括也从未有过微词,后面苏轼还写了一篇《书沈存中石墨》从文章来看苏轼还是挺敬重沈括的。第二件是由于沈括和王安石因为变法问题有不合,沈括‬向上级密奏过变法的弊端,因此王安石说沈括是小人。

沈括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已经淹没在历史的汪洋中了,我们知道的都是片面的。罗振宇巜成大事者不纠结》中说“很多人以为讲历史就是在讲是非、忠奸、善恶,可是读到一定境界后,你会把这些都读没了,反而会读出一种悲悯之情,读出一种同情之理解。一个历史人物,不管他被供奉为神,还是被描述为鬼,当你了解更多事实后你会发现,只要承认人性是多元的,他的所做所为是可以理解的。”

宋朝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沈括则是攀登这座高峰的群英中的杰出代表。无论你对沈括怀有任何观点,都不得不承认沈括是一个举世罕见的全才。

标签: 沈括

更多文章

  • 沈括的官宦生涯是什么样的?著作有哪些?他总结了什么认识论?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沈括

    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杭州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历史考古、音乐、美术、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他晚年写的《梦溪笔谈》一书,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

  • 一代天才沈括,如何多方发展文武双全,立足于朝堂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沈括

    纪昀曾言:括在北宋,学问最为博洽,于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所究心。这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小时候便跟随父亲在各地巡游。等到成年之后,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了进士及第的好成绩,从此之后便正式在北宋朝堂为官。在宋神宗统治时期曾经参与了变法,

  • 沈括提出差雇并行,为何遭到同阵营蔡确的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沈括

    宋神宗时期熙宁变法政策不但遭到了保守派大臣的阻止,在变法派内部也曾因为对各种新法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争执。这种争执在对新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新法的推进产生了阻碍作中。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推出中枢后,这种争执有了扩大化的迹象,甚至出现了新党内部互相弹劾攻击现象。当时的三司使沈括被同为变法派大臣的蔡确弹劾

  • 沈括:天才科学家为何留下身后“污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沈括

    对于沈括这个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都是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记述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活字印刷书在宋朝被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活字印刷曾经一度被称为"沈存中法"。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沈括其实是一个全面型人才,《宋史》中对于他的评价是"博学善文,于天文、方

  • 穆桂英杨文广到底是什么关系?夫妻还是母子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杨文广

    看过杨家将吗?对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大家都耳熟能详吧。小时候就喜欢听田连元讲的杨家将这段评书,每天二十分钟听起来相当过瘾,想起杨宗保带兵攻打穆家寨,却被穆桂英夹在腋下生擒活捉,并且强迫成亲的情节都感觉到好笑。杨延昭为了打破天门阵,还用计谋引出自己的儿媳妇挂帅北征,这才逼得萧太后不得不撤军回辽国。后来,

  •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才是真正的杨家将,可惜靖康之耻时没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杨文广

    中国历史上,虎父无犬子,大部分的武将都是家族集团,保家卫国,开疆僻壤。如秦始皇用蒙恬三代守护大秦江山,汉高祖和汉文帝用周勃父子来平定天下。而宋朝,杨家将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虽然后世有许多小说进行文学艺术加工,但是的史实确实存在。在宋太宗到宋英宗时期,杨家一门忠烈,为抗辽出力甚多。杨家将的开山鼻祖叫杨业

  • 杨文广是谁的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六郎杨延昭的儿子。杨延昭他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因其骁勇善战,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幽燕地区,是辽国的克星,故视其为天上降的六郎星故名。作为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做出比得上他祖辈父辈的成就,因为北宋已经与辽媾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之间摇摆不定。但杨文广在杨家将继承了一

  •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中的情与志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晏几道

    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晏几道〔宋代〕醉拍春衫惜旧香。天将离恨恼疏狂。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云渺渺,水茫茫。征人归路许多长。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人生天地,南北东西,天涯阻隔,免不了相思离恨。父母牵挂远行他乡的儿女,妻子思念漂泊在外的夫君,朋友担忧宦海沉浮的故旧,相思缕缕,连天连地

  • 晏几道很著名的一首词,女子独守空闺寂寞难眠,最后10字成绝唱

    历史人物编辑:小楼二语标签:晏几道

    文/顾无古代的少年金堂玉马,古代的少女豆蔻年华。人类天生爱听故事,可能是喜欢与剧中人物的亲近感,叙述中有了活物,就多了几分吸引。尤其是当故事中有他们最向往的爱情,自然也就更容易聚集人们的注意力。下面,我们来听一段宋朝的唯美爱情,它被写在著名词人晏几道的一首小词中。【临其诗境】女子半夜从睡梦中醒来,下

  • 晏几道早期的一首词,展现出思妇沉重而敏感的心态,别有一番韵味

    历史人物编辑:味美乡里标签:晏几道

    这首《生查子》为思妇词,抒写一对情人分隔两地,彼此思慕之情。《生查子·金鞭美少年》宋代:晏几道金鞭美少年,去跃青骢马。牵系玉楼人,绣被春寒夜。消息未归来,寒食梨花谢。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上阙由少年的角度入手,少年出游,意气风发,手中扬鞭,催促胯下骏马绝尘而去。此时的情感仍然是明亮欢快的,从“牵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