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石油在古代有什么用?沈括用它做墨,苏东坡用它写字

石油在古代有什么用?沈括用它做墨,苏东坡用它写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小建 访问量:3145 更新时间:2024/1/22 2:22:32

笔、墨、纸、砚,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房四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历代文化人的标配。笔墨纸砚的档次高地,也决定了主人的眼界格局,特别是笔、墨、砚。笔和砚台作为非消耗品,一般一个好的砚台基本可以用到死了。

与其他三个不同,墨属于快消品,需要经购买,但也又不能失了档次,于是墨的市场就呈现五花八门的景象,使得墨成为中国的象征。现在应用广泛的石油,也曾经被古人制作成墨,而且还是墨中上品,大文豪苏东坡就曾经用过石油墨,并大为称赞。

石油做墨,听起来不切实际,但中国古代的确有过石油做墨的历史。

古墨按档次可以分为:御墨、贡墨、自制墨、普通墨等四类。(从高往低)按制作原料上又分为:油烟、松烟、桐烟、朱砂等。

古墨的核心其实就是用油或者是木材不完全燃烧时,释放出来的黑烟颗粒物,混以胶合料搅拌均匀,然后打入模具成型,用的时候在砚台中加入少许水,然后用成型的墨锭不停的摩擦即可将清水变成墨汁。

但古代生产力低下,缺乏油料,墨多是用松烟制成。但那时候没有天然气,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烧柴,森林破坏比较严重,有人烟的地方都被砍伐的光秃秃的,再加上烧墨,使得松树更加成为匮乏资源。

石油在古代的应用其实仅仅是当灯油使用,做油灯,或者给家畜治疗疥癣,并不拿来做饭(烟和味太大)。

大发明家沈括看石油后(石油是沈括取得名字),他认为石油来源于地下,取之不竭,必定有大的作用,于是就带了一些石油。回家点燃后,沈括发现石油燃烧后会产生很大的浓烟,比桐烟还要浓,不一会就把他的帐篷给熏黑了。

于是他便想到,石油虽然可以源源不断的取之于大地,但却在实际生活中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不用它的浓烟来做墨?

有了这个想法,沈括迅速行动起来,他将石油放在一个大瓦缸中燃烧,然后将燃烧产生的烟尘收集起来,按照制墨的流程制作了一小块墨。做好之后,沈括立刻拿来笔蘸上石油烟做的墨汁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字,看起来比普通油墨和松烟的效果都要好。

试制成功后的沈括喜出望外,马上大力推广他的新墨,并取名为“延川石液”。

因为沈括的影响力和“延川石液”的优质品相,再加上当地石油资源极为丰富,取之不竭,成本很低,“延川石液”一度火遍全国,成为炽手可热的上品墨。后来,大文豪苏东坡使用后也赞不绝口,称其为上品:“在松烟之上”。

但可惜的是,沈括后来因永乐城之战的牵连而被贬为起居舍人,他用石油制墨的方法也因此失传。

部分资料取自-《梦溪笔谈》

标签: 沈括

更多文章

  • 千年以前,沈括如何用浑天仪力排众议,发现北极星真正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白东旭标签:沈括

    来源:智慧人生大学天文学家,有一套观测星象的仪器称作浑天仪,分为浑仪和浑象。浑仪,可以测定行星具体的位置,在古代还有一个名字叫“玑衡”。浑象,设置在皇家密室之中,用水来推动,用水银来流转,其中各个以观测的星体在其中运转,模拟天体的运行。东汉天文学家张衡,三国时期吴国天文学家陆绩都制作过浑天仪。今天要

  • 沈括在乌台诗案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沈括

    中国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文字狱,这场文字狱的被告是我国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并深受人民的喜爱,这个人便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苏东坡,这场文字狱也被称为乌台诗案。提及乌台诗案的始作俑者,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李定等人,却很少人会想到沈括,那么沈括与乌台诗案之间有何关

  • 沈括:旷世全才沈括真的是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梦想美食标签:沈括

    沈括是谁?首先你要知道他是一个旷世全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在现今科学界享有极高的声誉。现在在一些书中他被介绍成了一个反复无常的小人?他真的是这样嘛!接下来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全才。沈括,是浙江钱塘人,博学善文词,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不通晓,在中国历史上,自汉有张衡后,他是第二个

  • 沈括的官宦生涯是什么样的?著作有哪些?他总结了什么认识论?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沈括

    沈括(1033~1097),字存中,北宋杭州钱塘(今杭州市)人。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杰出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历史考古、音乐、美术、工程技术等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他还是一位进步的政治家。他晚年写的《梦溪笔谈》一书,被英国科技史专家李约瑟(JosephNeedham)

  • 一代天才沈括,如何多方发展文武双全,立足于朝堂

    历史人物编辑:猫史天下标签:沈括

    纪昀曾言:括在北宋,学问最为博洽,于当代掌故及天文、算法、钟律尤所究心。这沈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科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小时候便跟随父亲在各地巡游。等到成年之后,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参加了科举考试,获得了进士及第的好成绩,从此之后便正式在北宋朝堂为官。在宋神宗统治时期曾经参与了变法,

  • 沈括提出差雇并行,为何遭到同阵营蔡确的弹劾?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沈括

    宋神宗时期熙宁变法政策不但遭到了保守派大臣的阻止,在变法派内部也曾因为对各种新法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争执。这种争执在对新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对新法的推进产生了阻碍作中。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推出中枢后,这种争执有了扩大化的迹象,甚至出现了新党内部互相弹劾攻击现象。当时的三司使沈括被同为变法派大臣的蔡确弹劾

  • 沈括:天才科学家为何留下身后“污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沈括

    对于沈括这个人,大部分人所熟知的都是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记述了毕升的活字印刷术,也正是因为这本书,活字印刷书在宋朝被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因此,活字印刷曾经一度被称为"沈存中法"。可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沈括其实是一个全面型人才,《宋史》中对于他的评价是"博学善文,于天文、方

  • 穆桂英杨文广到底是什么关系?夫妻还是母子

    历史人物编辑:五千年桑田标签:杨文广

    看过杨家将吗?对大破天门阵的穆桂英大家都耳熟能详吧。小时候就喜欢听田连元讲的杨家将这段评书,每天二十分钟听起来相当过瘾,想起杨宗保带兵攻打穆家寨,却被穆桂英夹在腋下生擒活捉,并且强迫成亲的情节都感觉到好笑。杨延昭为了打破天门阵,还用计谋引出自己的儿媳妇挂帅北征,这才逼得萧太后不得不撤军回辽国。后来,

  •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才是真正的杨家将,可惜靖康之耻时没出现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杨文广

    中国历史上,虎父无犬子,大部分的武将都是家族集团,保家卫国,开疆僻壤。如秦始皇用蒙恬三代守护大秦江山,汉高祖和汉文帝用周勃父子来平定天下。而宋朝,杨家将是一个庞大的家族,虽然后世有许多小说进行文学艺术加工,但是的史实确实存在。在宋太宗到宋英宗时期,杨家一门忠烈,为抗辽出力甚多。杨家将的开山鼻祖叫杨业

  • 杨文广是谁的儿子呢?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杨文广

    杨文广是杨六郎杨延昭的儿子。杨延昭他是北宋著名的抗辽名将杨业的长子。因其骁勇善战,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幽燕地区,是辽国的克星,故视其为天上降的六郎星故名。作为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做出比得上他祖辈父辈的成就,因为北宋已经与辽媾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之间摇摆不定。但杨文广在杨家将继承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