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千古奇人邵雍,安排后事留下三大祖训,其一为何要寡妇为其送葬

千古奇人邵雍,安排后事留下三大祖训,其一为何要寡妇为其送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华建超 访问量:307 更新时间:2024/1/25 9:13:23

千古奇人邵雍,安排后事留下三大祖训,其一要寡妇为其送葬

在我国历史上,说到千古奇人还是有那么些的,比如三国里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往往出人意料有起死回生之能,还有唐朝的袁天罡,一般人至多听声辨位,他却可以听风声便可段他人凶吉,可谓是各有神通。

而今天要说的是邵雍,他也是非常人,据传在他出生前夕就,还在娘胎之中就时常伴有异象,被人称为祥瑞之兆,出生后也与常人不同,头上有发,嘴里有牙齿,当然这是民间传闻。

邵雍北宋时期,是著名的哲学和易学等大家,除此之外还是一位道士,可不是街边摆摊的假道士,是具有真才实学并青出于蓝的大学问家,在学有所成后,著有《渔樵问对》《观物内外篇》《先天图》等等著名作品。

但这些都不是邵雍最骄傲的东西,他最得以的是,现如今已经是传世之作的《梅花易数》和《梅花诗》十首,前者是一部以易学为基础加以融合自身所学,是钻书于他的占卜方法。后者是十首预言诗,而预言诗中有“数点梅花天地春”一句,世人皆称《梅花诗》为该作品之名。

据传,邵雍生前常用《梅花易数》为人占卜,事后都不出所料。见识到的人多了名声慢慢传开,人们不单知道他是何许人也,也知道《梅花易数》是一本占天卜地的奇书,然而对于好的东西,人人都有占有欲,也因此引来很多心怀鬼胎之辈。

像类似这样的奇人往往都能,扳握些许自身气运,而避凶吉。尤其在弥留之际临死之前,都会为自己或亲人,算上一挂好安排后事,而邵雍也不例外。他把儿子叫到跟前,嘱托他三个遗愿,希望他务必完成。哪怕自身无法完成,就将它传告后人,让他们必须遵守祖训。

但事实上他早已清楚,他儿子这一代人是无法完成,留下的三个遗愿,但天机不可泄露,所以一切不能明说,后人若是一板一眼按吩咐做事,反而是最理想的。那邵雍的三大祖训是什么呢?

第一个祖训:我死后,棺材里不得放任何陪葬品,身上只能穿粗布黑衣,衣服要抹满油,且一定要让村里的李寡妇给我送葬。

第二个祖训:我留下一木匣,六十年后冬天甲子日,把它交给朝廷司天监。记住,一定要亲自交到司天监监正手中。

第三个祖训:我的墓能要立碑,一百九十年之后,子孙后代就不要到我坟前祭拜。在此之前,仍可祭拜。

留下的三个要求,让其后人百思不得其解。在古代长辈留下的遗言却必须做的,若是不听便是不肖子孙。在给邵雍送葬时,他儿子遵循其要求请李寡妇通行,众人皆大惑不解。这李寡妇什么时候与,邵雍扯上关系了呢?为何送葬时却只喊上李寡妇这个外人?

这事到了后来见得李寡妇的儿子后,其家里人才幡然醒悟。李寡妇的儿子平常虽做鸡鸣狗盗之事,但从不知其在哪里,学了一手挖坟掘墓,得知邵雍去世,立马从外地赶回村里,打算盗邵雍的墓。他原本早就在打邵雍的主意,所以早早学了一手盗墓术。却不想,李寡妇当即阻止儿子,说:“邵雍下葬时,我都看到了,没有任何陪葬的好东西!”原来当初下葬时,邵雍的儿子,把事情办的实在,让其亲眼看着穿上黑衣抹上油,并除了遗体之外别无他物,才盖上棺盖下葬。而邵雍早已算到此事,才有此嘱托,若是明讲却扰乱天机得不偿失。

因那本《梅花易数》随着时间流传,人虽不在但因它而名气不断。六十年后,当朝的司天监的在位监正,因野心决定派人盗邵雍的墓,只为《梅花易数》看天机料凶吉之能。但在行动之前却收到了,邵雍后人送来的一木匣子,一看却是一直想而不得的《梅花易数》因此,邵雍可以说又过一劫。

时间像不能倒流的水,距离邵雍安眠已有一百九十之数,堪堪改朝换代,蒙古铁骑平定天下,对中原文明中的玄学,又嫉又惧于是打算毁掉《梅花易数》却不知流落何处。不知不要紧可以查,为此不惜代价,后来却发现无从差起,仅剩的唯一线索邵雍的墓,距今不过二百年过去却发现查无此墓,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就这样,邵雍凭借其三个遗愿,成功阻止三批盗墓者,真可谓神人!当然,这个故事只是颇具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不可尽信。打个比喻,邵雍凭借能掐会算,生前每每算卦必中料事如神,那么生前是奇人,死后也是鬼才也。封建时期的这类故事人物,也确实有夸张成份,民间百姓都会在口口相传中,时至今日千年有余,早已加上些玄幻色彩,而历史中的描述也会有失偏驳,但可以当故事听上一听。

标签: 邵雍

更多文章

  • 千古奇人邵雍的十大预言算尽未来,至今无人能破!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邵雍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兼具道士、诗人的身份。北宋时期,理学兴起发展,说到当时的理学大家,观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程颢程颐兄弟以及周敦颐。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后来,为了增

  • 北宋易学家邵雍的三层预测境界,最高的竟然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天心正运文超良标签:邵雍

    邵雍,北宋理学家、数学家、易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后人称百源先生。他的预测非常准确,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渔樵问对》等书传世。邵雍站在今天常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讲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他平生不做官、不从商、每天就研究易学,从易理中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变化。他的易学知识

  • 邵雍八字命理解析及传记

    历史人物编辑:琴鹤堂说易标签:邵雍

    琴鹤堂易学/原创艺虽小道,事亦系人。苟不造微,焉能入神。 ——邵雍《小道吟》邵雍(1012年1月21日戌时—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

  • 秦观一次漫无目的地踏春之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佳词

    历史人物编辑:朝夕说历史标签:秦观

    秦观下面这首《行香子》,大约创作于熙宁年间,当时作者还没有出仕,赋闲在家,某一个春天,秦观乘兴来到一座村庄中游览,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这是一首描绘春季田园风光的佳作,语言清新生动,自然而又淳朴。这在当时的词坛上,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唐末、五代的词,多以男女爱情或艳情为

  • 秦观死后,好友黄庭坚寄了首诗给词坛另一高手,开篇就是惊艳之语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秦观

    当年曹丕在《典论》在说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后世中也有“文人相轻,武人相重”之语,或许这样的说法对于一些肚量小的文人是对的,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文坛高手而言,就完全是无稽之谈。唐代李白、杜甫、刘禹锡、孟浩然之间的友谊一直是文坛佳话;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宋词三大高手——黄庭坚,秦观,贺铸,他们的友谊也足

  • 苏门四学士,谁的水平最高?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秦观成一代词宗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秦观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他们都出于苏轼门下,苏轼对他们的评价都比较高,苏轼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另外,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合称“苏门六学士”。那么这些人中,谁的水平最高呢?以上六

  • 46岁秦观梦中作诗,58岁苏轼抢先收藏,好友黄庭坚的评价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秦观

    941年前,29岁的秦观在徐州拜谒了一位著名的诗人。---苏轼。当时的苏轼已经41岁。秦观在《别子瞻学士》有一句著名的词: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苏轼看到这首词,感动之余,仍旧不忘称赞秦观的才华。这小子简直太有才了。这一次的拜谒,让秦观、苏轼两人成为了知心好友,而秦观也成为了苏轼一生中常常提

  • 秦观一首凄凉诀别之词,记录和苏东坡的最后一面,不久含笑而逝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秦观

    北宋的“乌台诗案”后,对于党同伐异的新旧党人而言非黑即白,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所以苏轼以及“苏门四学士”这一类正直臣子们,既不容于新党,也被旧党排斥,导致一贬再贬。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与苏东坡亦师亦友。元丰元年(1078年),那一年苏轼在徐州为官42岁,秦观30岁。秦观吟着“我独不愿万户侯

  • 秦观一首出神入化的佳作,上下阙完全对称,如诗如画美得令人心醉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秦观

    对于不熟悉诗词的人来说,提起秦观可能并不是太熟悉,但是提起他那两句脍炙人口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秦观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尤其擅长婉约词,被称为婉约词一代词宗。他是苏轼的门生之一,也是苏轼最偏爱的学生。秦观笔下大都是男女爱情和感怀身世之作,多数时候都凄美哀怨,不

  • 南北两宋之十大顶级词人权威排行榜:秦观第四,李煜入榜

    历史人物编辑:图说不语标签:秦观

    宋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南北两宋的文坛上,留下了太多词人的芳名和故事,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的所作所言,是后世学者研究的素材和方向,在灿若星河的宋朝词人里,其中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词人和以柳永、秦观、周邦彦为代表的婉约派词人最为夺人眼球,我们对词人的排名,不能以派别来看,这是对他们矮化和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