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邵雍的神奇预测术为何失传?因为他看透了两个心术不正的人

邵雍的神奇预测术为何失传?因为他看透了两个心术不正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晓惊娱 访问量:3278 更新时间:2023/12/12 23:53:59

现如今,很多人依然详细算命先生,即使是科学发展到今天,它依然有很多解释不了的事情。单单拿算命来说,科学就解释不了,不过,很多人打着算命的幌子,在行骗,这种人在今日也有很多。

我国古代,在北宋时期,将理学发展到了巅峰。宋太祖崇尚崇文抑武,因此各个文化发展在这个时候发展到了鼎盛。现如今的很多算命先生以邵雍作为祖师爷,说起邵雍,知道的人可能不多,但是此人相当厉害。

历史上有名的算命先生有袁天罡李淳风了,这师徒两个是唐太宗的御用算命先生,两人最有名的就是推背图了。时至今日,一千多年已经过去了,推背图已经失传了。现如今看到的推背图大多数都不全,它的完本已经遗失。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就是现如今的今河南省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对于与邵雍的出生地,史学界目前还存在争议,有的说邵雍出生在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大邵村。

邵雍少有大志,刻苦学习。正是因为此,邵雍刻苦学习各种经史子集,其中就包括周易。现如今,读过周易原著的人已经不多了,以普通人的身份去读,可能看不懂的是绝大多数。周易不仅仅涉及到了文言文,还有其它方面的知识。

邵雍自己学习周易,是很难读懂其中的原意的。直到邵雍遇到慕名造访他的当时的共城县令李之才,邵雍心折之下,拜李之才为师。李之才是陈抟的三传弟子,邵雍在他的指导下学习周易。邵雍将道家体系和儒家观念融为一体,最终学有大成,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无论是什么时候,邵雍的预测能力都是非常厉害的,史书中为邵雍列传,这一点就足以说明邵雍的厉害之处。可是,现如今的邵雍预测方法已经失传,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因在两个人身上。

章惇和邢恕就是这两个人。邵雍曾经说道天下聪明过人唯程伯淳、正叔,其次则章惇、邢恕,可传此学。程伯淳、正叔是同一人,可是这人不愿意学习邵雍的理论,相反章惇、邢恕愿意学习,可是邵雍看到两人说了一句话:章子厚、邢和叔心术不正,挟此将何所不为。

章惇和邢恕都是入了《宋史奸臣传》中的人物,所谓心术不正本身也算一个准确的预。自此邵雍的预测术失传了,不过现如今依然出土了很多关于邵雍的古籍,这些古籍只能作为参考了。

标签: 邵雍

更多文章

  • 千古奇人邵雍,安排后事留下三大祖训,其一为何要寡妇为其送葬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邵雍

    千古奇人邵雍,安排后事留下三大祖训,其一要寡妇为其送葬在我国历史上,说到千古奇人还是有那么些的,比如三国里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往往出人意料有起死回生之能,还有唐朝的袁天罡,一般人至多听声辨位,他却可以听风声便可段他人凶吉,可谓是各有神通。而今天要说的是邵雍,他也是非常人,据传在他出生前夕就,还在娘胎

  • 千古奇人邵雍的十大预言算尽未来,至今无人能破!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邵雍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兼具道士、诗人的身份。北宋时期,理学兴起发展,说到当时的理学大家,观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程颢程颐兄弟以及周敦颐。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后来,为了增

  • 北宋易学家邵雍的三层预测境界,最高的竟然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天心正运文超良标签:邵雍

    邵雍,北宋理学家、数学家、易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后人称百源先生。他的预测非常准确,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渔樵问对》等书传世。邵雍站在今天常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讲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他平生不做官、不从商、每天就研究易学,从易理中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变化。他的易学知识

  • 邵雍八字命理解析及传记

    历史人物编辑:琴鹤堂说易标签:邵雍

    琴鹤堂易学/原创艺虽小道,事亦系人。苟不造微,焉能入神。 ——邵雍《小道吟》邵雍(1012年1月21日戌时—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

  • 秦观一次漫无目的地踏春之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佳词

    历史人物编辑:朝夕说历史标签:秦观

    秦观下面这首《行香子》,大约创作于熙宁年间,当时作者还没有出仕,赋闲在家,某一个春天,秦观乘兴来到一座村庄中游览,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这是一首描绘春季田园风光的佳作,语言清新生动,自然而又淳朴。这在当时的词坛上,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唐末、五代的词,多以男女爱情或艳情为

  • 秦观死后,好友黄庭坚寄了首诗给词坛另一高手,开篇就是惊艳之语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秦观

    当年曹丕在《典论》在说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后世中也有“文人相轻,武人相重”之语,或许这样的说法对于一些肚量小的文人是对的,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文坛高手而言,就完全是无稽之谈。唐代李白、杜甫、刘禹锡、孟浩然之间的友谊一直是文坛佳话;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宋词三大高手——黄庭坚,秦观,贺铸,他们的友谊也足

  • 苏门四学士,谁的水平最高?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秦观成一代词宗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秦观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他们都出于苏轼门下,苏轼对他们的评价都比较高,苏轼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另外,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合称“苏门六学士”。那么这些人中,谁的水平最高呢?以上六

  • 46岁秦观梦中作诗,58岁苏轼抢先收藏,好友黄庭坚的评价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秦观

    941年前,29岁的秦观在徐州拜谒了一位著名的诗人。---苏轼。当时的苏轼已经41岁。秦观在《别子瞻学士》有一句著名的词: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苏轼看到这首词,感动之余,仍旧不忘称赞秦观的才华。这小子简直太有才了。这一次的拜谒,让秦观、苏轼两人成为了知心好友,而秦观也成为了苏轼一生中常常提

  • 秦观一首凄凉诀别之词,记录和苏东坡的最后一面,不久含笑而逝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秦观

    北宋的“乌台诗案”后,对于党同伐异的新旧党人而言非黑即白,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所以苏轼以及“苏门四学士”这一类正直臣子们,既不容于新党,也被旧党排斥,导致一贬再贬。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与苏东坡亦师亦友。元丰元年(1078年),那一年苏轼在徐州为官42岁,秦观30岁。秦观吟着“我独不愿万户侯

  • 秦观一首出神入化的佳作,上下阙完全对称,如诗如画美得令人心醉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好旺角V标签:秦观

    对于不熟悉诗词的人来说,提起秦观可能并不是太熟悉,但是提起他那两句脍炙人口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秦观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尤其擅长婉约词,被称为婉约词一代词宗。他是苏轼的门生之一,也是苏轼最偏爱的学生。秦观笔下大都是男女爱情和感怀身世之作,多数时候都凄美哀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