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构选择继承人,岳飞埋下杀身祸根,史浩一场开卷考试即搞定

赵构选择继承人,岳飞埋下杀身祸根,史浩一场开卷考试即搞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秋叶聊史 访问量:1087 更新时间:2023/12/14 6:17:48

大宋分南北,南宋第一位皇帝乃是高宗赵沟。

提到赵构,人们立马会想到两个历史名人,一个是民族英雄岳飞,一个是大奸臣秦桧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赵构跟岳飞之间矛盾的种子,是始于皇太子的选择,那才是君臣之间矛盾的发端。后来被秦桧加以利用,一代英豪岳飞,抱负成空,只留下无数精忠报国的故事,传诵千年。

赵构唯一的儿子赵旉

赵构短命儿子,当了28天皇帝,只活到3岁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事,我们还得从赵构的子嗣说起。

话说赵构,正宫贵妃淑妃贤妃贵妃婉仪才人一大堆,可是,只有潘贤妃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取名赵旉。

一大堆女人只生了这么一个宝贝疙瘩,自然是恩宠有加。一出生就被封为节度使、魏国公。按照这样的剧本下去,赵构的继承人,非他莫属。

可惜,赵旉是个短命之人,只活了3年。不过,即使是只活了三年,还是当了28天皇帝,因为当时赵构被迫退位了。

那是1129年3月,苗傅、刘正彦发动兵变,史称“苗刘兵变”。赵构无奈之下,被迫退位。这两家伙,就立赵旉为皇帝。很明显,就是弄一个傀儡。

当时的宰相是张浚,得到消息后,立即率兵平叛,苗刘不是对手,兵败逃走。高宗重新当了皇帝。从3月26日退位,到4月20日复位,这28天,就是他不到3岁的儿子当的皇帝。

高宗赵构又当了皇帝,赵旉就成了太子。

遗憾的是,赵旉没能等到再次当皇帝。被立为太子后没多久,他就生病发烧,御医想尽办法也退不了烧。一天,一位宫女不小心踢到金炉发出很大的响声,赵旉病情加重,不久就挂了。

赵旉短命,连带着宫女佣人都倒霉,都被处死了。真正的殃及池鱼,但没办法,封建皇帝时代,她们的命贱如草芥。

唯一的儿子死了,赵构当然还想努力努力再努力。可是后宫佳丽虽多,奈何他心有余而力不足。

因为那次金兵来犯,赵构在后宫跟宫女玩得正嗨,忽然间就听到了喊杀之声,吓得裤子都来不及提到位,就狼狈逃命。

从那之后,他就失去了男人的那种能力,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子嗣了。

备选人之一伯琮(赵眘)

赵匡胤托梦,赵构选了两个太子备选人

自己没了儿子,那只好在家族侄子一辈中选择了。就在赵构思考这件事时,他做了一个梦。

他梦见了开国皇帝赵匡胤。在梦中,赵匡胤对他说,你的祖上赵光义,耍阴谋,夺了我家的皇位,已经传了九世了,这么长时间,霸占着,导致大宋如今岌岌可危。赶紧把皇位还给我家,大宋还有救,否则……

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啊,大宋的开国皇帝是赵匡胤,按照规定,继承皇位的,当然也就是赵匡胤的儿子。

但是,他的弟弟赵匡义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就在哥哥招他入宫饮酒的那天夜里,把他哥给办了,自己当了皇帝。从那之后,皇帝都是赵匡义的子孙,一直传到高宗赵构这里,都是。

赵匡义就是赵光义,是为了避其兄名讳而改名的。赵匡胤是为太祖,赵光义就是太宗。

赵匡胤在梦里说的话的意思,就是要让赵构把皇位,还给他的子孙,这样宋朝可以继承正统,振兴有望。

备选人之二伯浩(赵琢)

当时南宋偏安一隅,国力羸弱,赵构找不到原因。做了这个梦之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皇位不正统导致的。

于是,他决定按照太祖的话办,反正还是赵家天下,自己又没了儿子,不如顺水推舟,做个顺水人情。

于是,他就在赵匡胤的子孙中,选了两个自己侄子辈的孩子。因为儿子赵旉出生于1127年,所以选的两个孩子,也都是这一年出生的。

也许,这也是一种寄托吧。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伯琮,一个叫伯浩。入宫后,分别赐名瑗和璩,都在宫里培养,谁优秀谁就胜出,立为太子。

这两个孩子,都很聪慧。不过,二人的长相和性格,差异还是很大的。伯琮是个瘦子,不怎么喜欢说话,也就不怎么讨喜。伯浩微胖,能说会道,小小年纪就会察言观色,很多大臣都比较喜欢伯浩,也都希望立伯浩为皇子。

赵构很喜欢这两个孩子,都是请名师教导,因为这是培养皇帝的,马虎不得。但对于选择哪一个,一时也拿不准。

就这样,就来到了1137年,两孩子都已经十多岁了。

民族英雄岳飞

岳飞上表力荐立储,埋下杀身祸根

那时候,连年战乱,岳飞在抗金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名震朝野。对于这两个将来的皇位继承人,自然也是见过多次,熟悉得很。

岳飞跟其他大臣的看法不同,他认为伯琮更适合选为继承人,因为他为人纯朴善良,才思敏捷,勤勉好学。

于是,他直接上书高宗赵构,建议立伯琮为太子。

赵构看了岳飞的奏章后,说了这样一句话,把岳飞噎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赵构是这样说的:“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

你虽然很忠诚,但是你手握重兵在外,这件事真不是你应该参与干预的。这话说得已经够重了,一般人不但不会再提,还会立马认错。

但是岳飞不一样,他纯粹是为大宋的未来考虑,加之高看了赵构。后来在戎马倥偬,再次上奏,建议立储。

高宗为此特别不高兴,第一次话已经说得那么重了,怎么就听不懂呢,还这样说,你什么意思,是威胁我吗?

岳飞这样的武将,大多数时间都在外统兵,跟皇帝接触频繁的,自然是秦桧这样的文臣。秦桧因为跟岳飞政见不同,一个主战一个主和,水火不容。

当时正找不到离间赵构跟岳飞的关系,得知这个情况后,欣喜若狂。他利用这个嫌隙,不断挑拨离间,无中生有,制造矛盾,激化矛盾。

赵构因此而忌恨岳飞,后来,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

岳飞毕竟只是一代名将,却不是政治家。人家在背后不择手段陷害他时,他不但在为保卫边疆浴血奋战,同时还在为大宋的接班人操心。

他怎么也想不到,他的行为,为自己埋下了杀身之祸根,酿成千古遗恨,令后世人唏嘘千年。

高宗赵构

意见分歧太大,谁当太子,实在难以选择

那么,伯琮和伯浩,后来谁当了皇帝呢?最后被立为太子的,还是伯琮。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史浩

如果不细看历史,很多人都不知道史浩是何许人也。其实,在那个时代,史浩比岳飞、秦桧、张浚等人名气都大得多。

他可以说是当时政坛的一棵常青树,但又并不是墙头草,有自己的主张。他跟高宗是同时代人,也是官宦之家,但到他这一辈时,已经没落了。

1144年,史浩母亲60大寿,为了为母亲祝寿,欠下了一大笔高利贷,只好躲债逃到他乡,借住在一个卖饼婆的家里。这个老婆婆很有见地,觉得史浩将来必成大器,就拿出了棺材本,资助他参加乡试。

果然史浩一举高中,在进士榜前十名之内。他从县丞做起,一直做到宰相。其间拒绝了秦桧的拉帮结派,举荐了很多有才能的人,名入史册的,就有张浚、朱熹、陆游等多人。

史浩的政治主张,在南宋建立之初,是主战派。他认为,必须通过战争手段,迫使金人不敢南犯。后来,他又反对张浚北伐,理由是南宋的国力,不足以主动伐金,应该韬光养晦,强大国力,等待时机。

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了史浩是正确的,张浚伐金大败后,宋朝一蹶不振。

对于岳飞力荐伯琮为太子一事,史浩是知道的。但对于岳飞的做法,他持反对意见,对岳飞被害,深感痛心和惋惜,因为岳飞的一意孤行,给秦桧提供了机会。

他曾经几度当过伯琮和伯浩这两备选太子的老师,对二人的情况比任何人都清楚。当时,伯琮还是处于劣势的。伯浩智商和情商,都比伯琮要强上那么一点点。

但是,伯浩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扎实。如果能改掉这一点,伯浩会是一个很好的皇帝。在平时的教导中,史浩经常明示暗示伯浩。

1142年,伯琮和伯浩,分别被封为普安王和恩平王,谁为太子这件事,还是没能定下来。因为大臣们争论激烈,意见无法统一。

这事一直拖到了1160年,当年六七岁的孩子,都已经三十多岁了,太子一事,不容再拖。可是,大臣们还是无法统一意见,高宗赵构也不知道选哪个更好。

选择综合征,在哪个时代一样。

史浩

史浩出手,一场开卷考搞定

这时候,史浩说话了,他说,其实这事很简单,来一场考试就可以了。高宗以为是像科举那样的考试,当即否定了。作为皇帝,他知道,科举选上来的那些举人进士中,庸才并不少,用这样的方法选皇子,没用。

史浩说,陛下,老臣说的不是这样的考试,而是这样的。他附耳对赵构说出了一个方法,用现在的话来说,其实是考核。一定要说是考试,也是开卷考试。

赵构按照史浩的意思,先来了场初试,要求两个备选人,每人写五百遍兰亭序。史浩作为老师,就对他们说,君父之命,不可不敬从。

结果,伯琮写了七百遍,而伯浩一遍都没写。理由是,自己的书法,比伯琮好多了,不用写。

伯浩确实聪明,他知道,候选人只有两个,而在书法上,自己比伯琮强得多,所以没有必要拼命抄写。

高宗对此没有表态,隔了两天,忽然给他们每人送了十名美女过来。

这时,作为老师的史浩又说话了:“是皆平日供事上前者,以庶母之礼礼之不亦善乎”。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这些美女,都是平时侍奉皇上的,以小妈的礼节对待她们,不是很好吗?

一个月后,赵构下令召回这二十名美女,一检查,伯琮的那十个,都是处女。而伯浩的那十个,都不是处女。

毫无悬念,伯琮胜出,改名为赵眘,他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南宋的第二任皇帝。

宋孝宗执政期间,社会发展还是很不错的。他指派史浩等人为岳飞平反昭雪,表明了态度。同时强军抗战,指示金军不敢冒然来犯。对内整治吏治,重视农业生产,让百姓休养生息,史称乾淳之治,是南宋最好的时期。

历史证明,岳飞的眼光还是有预见性的,但是,方法不当,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而史浩略施小计,避开了争论,解决了一个重大问题。从谋略上来说,岳飞真的比不上。

朋友们对这个问题是何看法呢?欢迎留言交流。

标签: 史浩

更多文章

  • 颖儿自曝曾怀双胞胎,只因拍戏太拼成遗憾,付辛博以后要善待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晓文爱娱乐标签:曾怀

    看了《妻子的浪漫旅行》才知道付辛博颖儿原来是那么活泼幽默调皮的情侣,其中付辛博也提到了说,颖儿真的是很开朗,所有的事情都是想着积极向上的一面。这也让不少人羡慕付辛博颖儿这一对夫妻,而付辛博在看到颖儿跟谢娜结对挑战高空探险的时候,心里充满着不安和担心,尤其是颖儿,体力没有那么好,又完全没有从生育中恢复

  • 大S婚内出轨添新料!曝其曾怀上具俊晔的孩子,身体原因导致流产

    历史人物编辑:电影侦探社标签:曾怀

    点击右方关注,每天都有圈内大瓜奉上。 近两天,汪小菲和大S家的连续剧再次更新了,汪小菲在直播间破口大骂,大S则被扒出婚内出轨,离婚之前曾多次和具俊晔甜蜜互动,这两人完全就是半斤八两,婚内双双出轨。5月27日,大S的小号被扒出,在2021年的时候就开始和具俊晔互动了,要知道她和汪小菲离婚是在2022年

  • 赵汝愚官至南宋宰相,最终却落得流放暴亡,是被陷害还是自作孽?

    历史人物编辑:厨子宁哥哥标签:赵汝愚

    说到历史上忠心报国却被奸佞害死的人,大家一定会想到岳飞。事实上,南宋还有一位在国家危难之际力挽狂澜的忠臣,最终也被流放并客死他乡。此人就是做到南宋宰相之位的赵汝愚。典故“绍熙内禅”讲的就是他排除万难、力促宋宁宗继位的故事。谁能想到,就在赵汝愚被宋宁宗封为右相,继续为国家操劳之时,大祸却悄然而至。宋宁

  • 宗室宰相赵汝愚:疯皇当国,宰相挂冠,力挽狂澜主持绍熙内禅

    历史人物编辑:方轩标签:赵汝愚

    “上皇陛下驾崩了,皇太后请陛下前往主持丧仪。”“朕不去!假的!都是假的!都是你们合起伙儿来骗朕!”大臣哭着拉皇帝衣服说:“上皇陛下真的驾崩了,请陛下前往北内主丧!”皇帝也哭:“你们都来骗朕!”挣脱大臣就往内宫跑,龙袍都撕烂了。这不是闹剧,而是真实发生在大宋国绍熙五年临安城的皇宫内。01,不孝的疯皇宋

  • 赵汝愚贵为南宋宰相,为何56岁客死他乡?浅析赵汝愚的死因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赵汝愚

    南宋赵汝愚是宋孝宗、宋光宗、宋宁宗三朝元老,在宋光宗传位于宁宗之时,他挺身而出,保证了皇位的顺利交接。与此同时,他也是两宋数百年历史上唯一的宗室宰相。就是这样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三朝元老,却在晚年备受排挤,被皇帝罢免宰相职位并外放偏远地方任职。最终,在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他暴卒于衡州,享年56

  • 宰相韩侂胄与岳飞力主北伐,为何一个是英雄,另一个被骂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韩侂胄

    公元1207年,南宋宰相韩侂胄上朝路上,突然被中军统制夏震劫持到玉津园中。自知必死,韩侂胄悲愤道:“皇后误国,史(弥远)贼该死,北伐无望啊!”韩侂胄死后,他的头颅被割下送到金国求和,“开禧北伐”草草收场令人寒心。诡异的是,在南宋朝,岳飞力主北伐,风波亭殒命成为民族英雄;韩侂胄实施北伐,玉津园身死,却

  • 宰相韩侂胄四夫人,探望皇后被赐座,几日后宰相却遭乱棍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韩侂胄

    “倾国倾城佳人貌,谁知红颜乃祸水”。自古以来便有无数的英雄人物,本可以成就一番盖世伟业,但是却最终难过“美人关”,落得一个一败涂地的下场。很多人便开始说“红颜祸水”,越是长得漂亮的女人,身上所会带来的灾难也就越大。当然也有人说“红颜祸水”只是一些失败者的推辞罢了。由于各种因素最终导致了失败的后果,只

  • 文人的口水多可怕,看千古奇冤韩侂胄,遭到朱熹派的攻讦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樊亚茹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在南宋历史上,是一位爱国的宰相,可是到了后世的名声却不是很好。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彻底得罪了当时的儒学大师朱熹,当时韩侂胄还没有做宰相的时候,对朱熹这些人的言论就十分不满意,因为他认为当时的南宋不应该去读这些儒家学说,而应该富国强兵,尤其是在武备上要做好准备工作。这番言论彻底激怒了朱熹,所以他的

  • 辛弃疾为何执意要留在镇江,韩侂胄借故将其调往南昌后,北伐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谢哈说娱乐标签:韩侂胄

    镇江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无数南方朝廷想要北伐,都会在镇江这个地方修筑比较隆重的攻势。一方面可以以此作为平台,渡江北上,一统天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里抵挡北边敌人的进攻。毕竟南方朝廷当中,大多数都将都城建在南京这一带,所以镇江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到了南宋的时候,镇江已然成为了南宋对

  • 韩侂胄尊崇岳飞大力北伐也是为了自身的权位,最终被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韩侂胄

    有人说,韩侂胄尊崇岳飞、北伐抗金,就是很有骨气,只不过是得罪了朱熹,才被文人扎堆黑,名列《奸臣传》。话说回来,韩侂胄名列《奸臣传》的确冤枉,不过他也不是啥好人,不过是个志大才疏、且好大喜功、对国际局势还没有敏锐度的草包权臣,论能力和对政局把控,史弥远要远远强于韩侂胄,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北伐勇气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