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无数南方朝廷想要北伐,都会在镇江这个地方修筑比较隆重的攻势。一方面可以以此作为平台,渡江北上,一统天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里抵挡北边敌人的进攻。毕竟南方朝廷当中,大多数都将都城建在南京这一带,所以镇江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到了南宋的时候,镇江已然成为了南宋对抗大金的第二道重要的防线。南宋初年,他们还占据着淮河一带,但是岌岌可危,真正有防守作用的便是镇江。
韩侂胄上台以后,利用自己是爱国名臣韩琦的后人,所以他大肆宣扬北伐,励志要一统河山。这本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为了能够达成这样的目的,韩侂胄重新启用了已经退休了的辛弃疾。当时的辛弃疾已经年过六旬,这辈子都是以抗金作为自己一生的目的。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可是天不遂人愿,他所倡导的北伐并没有成功。韩侂胄成为了宰相,辛弃疾也得到了重用,带兵镇守镇江一带。
其实辛弃疾跟镇江是十分有缘分的,他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在这一带活动,并且娶了镇江的老婆,而他跟自己的大舅哥关系非常好,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又嫁给了大舅哥的儿子。这一家子有了两代的亲缘关系,使得辛弃疾对镇江有浓厚的感情。这一天他来到了北固山之上,遥望着滚滚长江之水,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实当时他的感受跟韩侂胄是不一样的,他主张北伐,却不希望冒进。而韩侂胄此刻一直倡导北伐,不仅恢复了岳飞的名声,大肆宣传他的丰功伟绩。
而且还将秦桧一撸到底,成为了千古罪人。所以可想而知韩侂胄本人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没想到一生抗金的辛弃疾此刻却有些踌躇不前的感觉,韩侂胄十分失望,认为辛弃疾已经老了,这么下去一定会阻碍自己的北伐大业。所以找了个借口,将辛弃疾从镇江调到了南昌。还没到南昌上任,辛弃疾又被贬谪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员。这是宋朝对爱国官员常用的一种套路,几十年前的苏东坡就曾经遭到过这样的贬谪。
这是双重的心理打击,彼时的辛弃疾已经年迈,再也没有体力完成自己的北伐大业,他一再告诫韩侂胄,千万不要贸然出兵,一定要培养出一帮优秀的军事将领以后,再做打算。而韩侂胄哪里能够听他的话?他只认为辛弃疾这是说的气话,所以也就没有搭理他,执意北伐。可惜他所重用的人全都是他自己的亲信,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将帅,所以只能迎来失败的结果。这个时候金国人带来了书信,他们说只要斩杀了韩侂胄,那便可以议和。这个时候的韩侂胄才真实地认识到,辛弃疾的说法是对的。
所以他重新去请已经六十八岁的辛弃疾出山,想让他再次执掌军务,可惜此刻的辛弃疾已经病重,没多久就去世了。而韩侂胄再次想要北伐的时候,却遭到了杨皇后和史弥远的合谋,他们将韩侂胄骗到了玉津园杀害,把首级宋到了大金国,完成了和谈。可怜一心想要恢复河山的韩侂胄就此殒命。其实当时的大金国并不具备南下的条件,他们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只不过南宋被大金国打怕了,再次出现了岳飞式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