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辛弃疾为何执意要留在镇江,韩侂胄借故将其调往南昌后,北伐失败

辛弃疾为何执意要留在镇江,韩侂胄借故将其调往南昌后,北伐失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谢哈说娱乐 访问量:3745 更新时间:2023/12/28 13:52:05

镇江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无数南方朝廷想要北伐,都会在镇江这个地方修筑比较隆重的攻势。一方面可以以此作为平台,渡江北上,一统天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这里抵挡北边敌人的进攻。毕竟南方朝廷当中,大多数都将都城建在南京这一带,所以镇江的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到了南宋的时候,镇江已然成为了南宋对抗大金的第二道重要的防线。南宋初年,他们还占据着淮河一带,但是岌岌可危,真正有防守作用的便是镇江。

韩侂胄上台以后,利用自己是爱国名臣韩琦的后人,所以他大肆宣扬北伐,励志要一统河山。这本身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为了能够达成这样的目的,韩侂胄重新用了已经退休了的辛弃疾。当时的辛弃疾已经年过六旬,这辈子都是以抗金作为自己一生的目的。年轻的时候也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可是天不遂人愿,他所倡导的北伐并没有成功。韩侂胄成为了宰相,辛弃疾也得到了重用,带兵镇守镇江一带。

其实辛弃疾跟镇江是十分有缘分的,他年少的时候就已经在这一带活动,并且娶了镇江的老婆,而他跟自己的大舅哥关系非常好,并且将自己的女儿又嫁给了大舅哥的儿子。这一家子有了两代的亲缘关系,使得辛弃疾对镇江有浓厚的感情。这一天他来到了北固山之上,遥望着滚滚长江之水,不禁有感而发,写下了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其实当时他的感受跟韩侂胄是不一样的,他主张北伐,却不希望冒进。而韩侂胄此刻一直倡导北伐,不仅恢复了岳飞的名声,大肆宣传他的丰功伟绩。

而且还将秦桧一撸到底,成为了千古罪人。所以可想而知韩侂胄本人的积极性是很高的。没想到一生抗金的辛弃疾此刻却有些踌躇不前的感觉,韩侂胄十分失望,认为辛弃疾已经老了,这么下去一定会阻碍自己的北伐大业。所以找了个借口,将辛弃疾从镇江调到了南昌。还没到南昌上任,辛弃疾又被贬谪成了一个没有实权的官员。这是宋朝对爱国官员常用的一种套路,几十年前的苏东坡就曾经遭到过这样的贬谪。

这是双重的心理打击,彼时的辛弃疾已经年迈,再也没有体力完成自己的北伐大业,他一再告诫韩侂胄,千万不要贸然出兵,一定要培养出一帮优秀的军事将领以后,再做打算。而韩侂胄哪里能够听他的话?他只认为辛弃疾这是说的气话,所以也就没有搭理他,执意北伐。可惜他所重用的人全都是他自己的亲信,并没有什么得力的将帅,所以只能迎来失败的结果。这个时候金国人带来了书信,他们说只要斩杀了韩侂胄,那便可以议和。这个时候的韩侂胄才真实地认识到,辛弃疾的说法是对的。

所以他重新去请已经六十八岁的辛弃疾出山,想让他再次执掌军务,可惜此刻的辛弃疾已经病重,没多久就去世了。而韩侂胄再次想要北伐的时候,却遭到了杨皇后和史弥远的合谋,他们将韩侂胄骗到了玉津园杀害,把首级宋到了大金国,完成了和谈。可怜一心想要恢复河山的韩侂胄就此殒命。其实当时的大金国并不具备南下的条件,他们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只不过南宋被大金国打怕了,再次出现了岳飞式的惨剧。

标签: 韩侂胄

更多文章

  • 韩侂胄尊崇岳飞大力北伐也是为了自身的权位,最终被暗杀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韩侂胄

    有人说,韩侂胄尊崇岳飞、北伐抗金,就是很有骨气,只不过是得罪了朱熹,才被文人扎堆黑,名列《奸臣传》。话说回来,韩侂胄名列《奸臣传》的确冤枉,不过他也不是啥好人,不过是个志大才疏、且好大喜功、对国际局势还没有敏锐度的草包权臣,论能力和对政局把控,史弥远要远远强于韩侂胄,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北伐勇气可嘉

  • 宰相韩侂胄四夫人拜访皇后,安然享受赐座,几日后宰相被乱棍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韩侂胄

    众所周知,高处不胜寒,当我们身处高位时,就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同时又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你犯错。所以为了不给这些人有机可乘,就得十分警惕,时刻保持政治的敏锐度,在我们现代就是如此,那么在水深火热的古代,恐怕是更加岌岌可危。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皇帝身侧岂容他人酣睡,能够登上九五之位的人,又怎么是弱小

  • 韩侂胄感慨花园太寂寞,大臣学2声狗叫,被封为“狗叫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美言不文娱乐社标签:韩侂胄

    南宋中期,权臣韩侂胄是朝廷之中的风云人物,他亲手策划了“绍熙内禅”,逼迫宋光宗退位,拥立宋宁宗作为皇帝,因此被宋宁宗以“拥戴之功”册封为丞相。虽然韩侂胄作为主战派的代表,曾经为岳飞平反,但是他却仗着自己手中的权力任人唯亲,公然收受贿赂,并且以自己的好恶来提拔官员,因此当时很多的南宋官员都争相献媚,想

  • 韩侂胄力主抗金,为岳飞平反,为何却被列为奸臣和秦桧齐名?

    历史人物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标签:韩侂胄

    《宋史》中有四卷为奸臣传,包括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赵良嗣、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万俟禼、韩侂胄、丁大全、贾似道等人都榜上有名,这当中大部分人都实至名归,当然也有一些争议,其中争议最大的当属南宋宁宗时的宰相和权臣韩侂胄。韩侂胄是名门之后,曾祖父是被欧阳修称之为“社稷之臣”并历经

  • 金朝真如韩侂胄以为的不堪一击吗?不,金的国力当时还在宋之上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记录时间标签:韩侂胄

    南宋权臣韩侂胄在野心膨胀以及爪牙们的撺掇下,想北伐金朝建立大功业,他既心生开边之意,手下的狗腿子们更是上蹿下跳,说些他想听的话,极力渲染金朝马上就要完蛋了。易祓跳脚说“敌国如外强中乾之人,仅延喘息”;李壁蹦跶说金朝“赤地千里,斗米万钱,与鞑为仇,且有内变”;刘过在写给韩侂胄的祝寿词《清平乐·新来塞北

  • “函首安边”的宰相韩侂胄,是史书记载的奸臣或是主战抗金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韩侂胄

    南宋一朝,力主抗金北伐、收复故土的主战派官员均命运多舛、结局悲惨!轻者被贬谪流放,如辛弃疾、李纲,重者杀头,如岳飞。岳飞因力主抗金被冤杀于风波亭,已广为人知,然而,还有比岳飞命运更悲惨的人,这人就是韩侂胄。他因主持“开禧北伐”被自己国家的人诱杀,死后头颅被割下来送给金国,而且,被史书记载的奸臣的恶名

  • 追随岳飞步伐,意在收复国土的名臣韩侂胄,对其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韩侂胄

    韩侂胄画像"靖康之变"后,北宋放弃大片北方领土。宋朝都城迁往临安,史称南宋。这也导致了南宋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朝代,北宋武将出名,南宋文将出名。文臣喜欢把弄权术,南宋中后期,政治腐败,奸臣辈出,韩侂胄就是其中一个备受争议的大臣。有人说他高明,有人说他奸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两种评价声音呢?拥立宁宗,成

  • 宰相韩侂胄突然被锤杀,宋宁宗:肯定皇后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摩尔历史标签:韩侂胄

    1207年,宰相韩侂胄被锤杀于皇宫中的玉津园,宋宁宗听后大惊失色,脑海里回旋着皇后前几日的那番话:继续放纵韩侂胄北伐金国,大宋不稳。”一刹那,宋宁宗面沉如水,他心中无比断定,韩侂胄之死,必和皇后有关。韩侂胄死后,如何处置成了宋宁宗头疼的话题,这个时候,有个人主动站出来给宋宁宗提了一个意见,把韩侂胄的

  • 韩侂胄主导的南宋的开禧北伐,宋军为何兵败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韩侂胄

    在金庸老爷的《射雕英雄传》里韩侂胄以奸臣面目出现。宋史里韩侂胄也是入奸臣传的,但实际上韩侂胄绝非庸碌之辈,在南宋所有宰相里算是最有血气的一个了,而开禧北伐的失败是诸多方面造成的。时机不对,无可用之将。战略失误。这些都说明了韩侂胄能力的欠缺。1142年,岳飞被杀,绍兴和议达成。1161年,28岁的金朝

  • 南宋权臣史弥远,枉杀重臣,矫旨废帝,为什么却没进入南宋奸臣榜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史弥远

    在说史弥远之前,我们先来说说他的父亲,史浩。史浩为人仁厚,德高望重。他一生历经徽、钦,高,孝、光五个皇帝,晚年光荣退休,被授予太师的称号,一生可圈可点,近乎完美。按理说,这么厉害的人物,应该是历史扬名的,可为什么人们提起南宋,史姓人物,却没人记得他呢?原因在于他有一个坑爹的儿子,史弥远。01史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