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一代抗金名将岳飞曾在《满江红》中写下关于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言壮志。岳飞悔恨的是抗金救国的伟大事业,迟迟未能实现;但站在百姓的角度,真正应该悔恨的,其实该是那些陷岳飞于不义、致使其狱中被戕害的人。
人人皆知,奸臣秦桧是加害岳飞的罪魁祸首,但是陪秦桧一同跪在岳飞墓中近千年的人,竟然也是一位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这是一位勇猛的抗金名将,他每次出征,几乎都主动出击,杀敌千万,为皇帝立下汗马功劳。
如此悍勇之人,究竟姓甚名谁,来自何方,又因何事要置岳飞于死地呢?
一代勇将:张俊的杀敌升官之路
这位悍将,就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张俊。张俊成长的过程,简直就是一步步成为抗金将领的过程。他不仅身体体能优越,而且政治谋略异禀,是个一名不可多得的将员。
张俊天生就是征战沙场的料。他自小体格宽硕,勇悍过人,16岁从军,担任弓箭手,一步步斩获战功,逐级受到提拔。宋高宗时期,来自西北的张俊就一路升官,从河北兵马大元帅干到御营前军统制,成为宋高宗起兵的最得力助手。
张俊的政治谋略深远广阔,看人那叫一个毒辣精准。时值靖康之难,金兵攻破汴京,北宋全军覆灭。
张俊当机立断,料定赵构将会是未来出入帝王的不二人选,于是断言称 “大王皇帝亲弟,人心所归,当天下,不早正大位,无以称人望。”意思就是赵构迟早都是一统天下的皇帝,这是人心所向的事情。
认定主人后,张俊发挥勇谋特长,为主做出贡献,显露自己的本事。很快,他就替赵构为南宋争回一席之地。之后,他又为赵构献上南渡方略:“今敌势方张,宜且南渡,据江为险”。最终,赵构认同张俊的主张,计划南渡,最终选择在临安建都。
张俊不断带兵平定叛乱,就这样一步步成为了高级将领。攻克明州之战,是张俊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公元1129年年底,张俊、杨沂中在明州城下率领部队,大破金军,毙敌千人。
经此一役,金军大败,锐气大挫,被迫北撤,最后又被韩世忠率领的宋军团团堵住,围剿于黄天荡。经过这次战役之后,张俊得到了南宋士兵的拥护,南宋的士兵也因此振奋了士气,对国家更有信心。
由于赵构对张俊的信任,张俊逐渐成为最主要的抗金将领的之一。后来张俊面对金国来的悍敌,张俊主张主动出击,击敌应战,杀对方一个片甲不留。
公元1136年,伪齐发兵三十万人,大举侵宋,张俊率领部队,出征沙场。数次激战,张俊大败伪齐军,守住了南宋的边境。此后数年中,张俊联同韩世忠,一左一右,分守江防,金人侧目,均不敢窥江而渡,这为南宋取得了休养生息的时机。
韩世忠
黄雀在后:张俊暗中观察,乘机铲除岳飞
这位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抗金名将,为何要陷岳飞于不义?他的奸计又为何能得逞?
主要原因就是步步升官的张俊,希望能独揽大权,因此需要党同伐异。恰好,宋高宗也对岳飞有所不满,惧怕其威胁到自己的势力;秦桧甘当出头鸟,冲在前头表达对岳飞的不满;最关键是岳飞性子正直,因此才让他们得计。
公元1141年,柘皋之战大捷,宋高宗赵构升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并升岳飞为枢密副使。赵构生性多疑,希望向张俊授意,收回兵权,以减少对自己的潜在威胁。
张俊未卜先知,连忙首请纳宣抚司兵权,高宗眼看心腹希望掌握兵权,也乘势罢免韩世忠和岳飞兵权。张俊终于一家独大,独揽兵权。
岳飞成为宋高宗眼中钉的事实,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因为一开始,岳飞北伐时所希望的,就是迎接徽钦二帝归来。然而这种做法,又把赵构置于何地?于是,从一开始,岳飞北伐的理由,本就不被宋高宗认可。
再者,岳飞民心所向,部队庞大,这些对宋高宗都构成了无形的威胁。哪怕二帝不回,岳飞一人云集群众,拥其登基称帝,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赵构对岳飞一直处于提防的状态。
这时,秦桧审时度势,认定宋高宗对岳飞早有微词,此刻正好可利用圣上心意,铲除异己。于是,秦桧唆使其同党,向朝廷上报奏章,攻击岳飞骄傲自满,并捏造了岳飞在金兵进攻时,拥兵不出,放弃阵地,对其网罗罪状,步步逼入死地。
张俊紧随其后,揣摩到宋高宗的真实意思后,也一同加入陷害岳飞的阵营中。他早也料到,岳飞的势力不断膨胀,也是对自己一个无形的威胁,因此必须借助这个时机,铲除岳飞这个钉子。
于是,他不休止地弹劾岳飞,说他处心积虑,收兵买马,自建军队。又想借助辞职引退,要挟皇帝,行更大的一步棋。
深陷旋涡:一代民族英雄惨遭戕害
张俊帮助秦桧制作伪证,一同加害岳飞。在舆论的旋涡中,岳飞终于深陷其中,无法抽离。最终,在秦桧和张俊等人的陷害下,宋高宗赐死岳飞。公元1142年,岳飞命丧风波亭,享年39岁。抗金英雄岳飞的一生,竟然如此戏剧性就结束了。
对于民族英雄的死,有人欢喜有人愁。百姓们为之痛哭,大臣们举杯相庆,酌酒庆贺,纷纷说到:“和议自此坚矣!”其中,张俊作为利益得益人,进封清河郡王,晚年时,还兼并土地,占有巨额田产,可谓享尽富贵荣华。公元1156年,张俊死去,谥号“忠烈”,并被追封循王。
相形之下,二人的人生显得十分不同。岳飞为人忠诚,为了光复前朝,努力杀敌,并将此当成毕生未尽的事业;张俊却不是这样的人物,他除了一身蛮力,更加懂得审时度势,见风使舵。
在皇帝不喜欢的人的面前,乘机中伤他,落井下石;在皇帝行赏的时候,又主动邀功,获得更多的奖励。的确,张俊为国守住边境,抵御金兵有功,但他却为了一己私欲,陷害忠良,这也是不值得被原谅的地方。
即使他是“中兴四将”之一,论抗金的资历,也远比岳飞老练,但是陷害民族英雄,却是不能容忍之处。虽然岳飞在死后,得到了平反,但是其冤昭昭,一切早就不能弥补。
张俊死后,便与秦桧一同跪在岳飞墓前,将近千年。在时间的长河里,让大家对其的所作所为作出评判。但他的姿势,一直只能是跪着的,始终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