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是什么让大辽向西夏开战,耶律宗真为何吞下苦果,且看东亚格局

是什么让大辽向西夏开战,耶律宗真为何吞下苦果,且看东亚格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话笑侃 访问量:1374 更新时间:2024/1/16 17:25:14

西夏朝的建立,让当初的北和大辽多了一个对手,这昙花一现的王朝显现出强悍的竞争力,在这片东亚的土地上,政治格局迅速完成了深刻的改变,元昊称帝的那些年,一度和大辽走得很近,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双方的利益冲突还是显现出来,最后干脆走到了对立面。

时间来到了耶律宗真当政时期,此时的西夏早已经反目成仇,为了给他点教训,这位大辽皇帝决定率军亲征,这场被称为西征的战事中,大辽国几乎全国总动员,但是结果却出人意料,同是马背民族,最终信誓耽耽的耶律宗真吃下了败仗的苦果,这也是该国历史上最大的惨败。

李元昊起初立国之时羽翼未丰,所以在选边靠的过程中一度选择了势头正盛的北宋,但是汉人固有的中央王朝思维却势必会让这支党项人的政权彻底沦为附庸,经过仔细权衡,西夏倒相了北宋的对立面大辽国,当时的辽国正处于国力强盛的中前期,他们不仅消灭了渤海国,在东北控制了女真人,连汉人集团一直想收复的燕云十六州也掌握在手中,契丹人把目光投了南部的中国,此时,一个大帝国已经初具雏形。

北宋想消灭大辽是肯定的,首先他们视契丹人占据的地盘为祖先故土,另一方面,重商主义的北宋急于打通契丹人占据的贸易通道,所以在该阶段,西夏人投向大辽国符合政治定位,也可以对抗北宋,在几次和北宋间战争的过程中,汉人那拙劣的军事能力全部暴露在外,最终只能眼看西夏做大,此时,随着力量的此消彼长,大辽朝发现羽翼丰满的西夏很可能变成战略对手,也就动摇了从前的支持。

到了公元1043年,双方的矛盾已经越发明显,为了避免两面开战,有战略眼光的西夏国主抛弃前嫌,和宋朝签订了互市协定,并且开始把目光放向大辽朝的战略方向,此时,大辽和西夏早已经在经济上开始互相封锁,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基本无法从这个战略方向上获得,所有的交易都被官府严格把控,严禁民间走私前往西夏,同时,辽国朝廷也在为战争积极的准备口实。

到了公元1044年秋天,完成了秋收之后,10万人的精锐部队已经在辽国边境完成了集结,统帅正是该国的皇帝耶律宗真,他是一位果敢的君主,马背得天下,而且也重视汉化的程度,在主力部队的配合下,辽国的北路军直接攻向了贺兰山,而一支7000人的轻骑兵部队则在南部迂回,他们负责扫荡河套地区,主要作用是牵制西夏方向的军事力量,好让北路军能够马上获取战略目标,除此之外,从征服的渤海国,大批的女真仆从军赶来帮助大辽。

与此同时,西夏早就得到了消息,李元昊积极的开始准备防御,由于贺兰山脉有着较好的天堑,大辽国的骑兵没有办法轻易得手,再加上西夏人口稀少,所以一建国就实行全民皆兵制度,迅速就动员了国防体系,所有部落的男人们纷纷集结起来,在漫长的西征路上处处形成袭扰,面对全民皆兵,大辽每走一步都是损失,对方坚壁清野,让西征军一路上都得不到像样的补给,处处被动。

而李元昊则率领自己的近卫军团以逸待劳,最终,疲惫不堪的西征部队在黄河与西夏的正规军开始了一场正面厮杀,最终,在沙尘暴的帮助下,西夏主力迅速击破了辽国的主力部队,这次战争让很多辽国随军出征的皇亲贵族沦为了俘虏,西夏保住了国体,但是三年后,国主李元昊却因为耗尽生命而离开人世。

标签: 耶律宗真

更多文章

  • 崖山海战,20万宋军为何被2万元军逼得走投无路?全因张世杰,自断生路

    历史人物编辑:知深娱乐标签:张世杰

    崖山海战,10万宋人为何被元军逼得跳崖自杀?张世杰这一做法,自断生路公元1259年,蒙哥可汗命丧重庆钓鱼城,因为死的太急,没有留下遗诏,蒙古帝国陷入内乱,蒙哥的七弟阿里不哥被草原上的蒙古人拥立为可汗,而蒙哥的四弟忽必烈,也在蒙古宗王和汉人地主的拥护下,登基继位,随即,二人展开权利争夺。1264年,经

  • 金朝最后的名将完颜陈和尚,以400精兵大破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完颜陈和尚

    文:鼓浪隐士有些学者将公元13世纪称为“蒙古人的世纪”,这种说法表明了当时蒙古军队战无不胜,征服欧亚大陆,建立超大帝国,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事实。不过蒙古铁骑在当时也并非不可战胜,像南宋的钓鱼城之战以及西亚的艾因·贾鲁战役,都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兵折戟。其实在灭金时,有场战斗就让蒙军大吃苦头,而且他们还

  • 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童贯是如何收复燕云七州之地,从而拜将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童贯

    在我们上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知道宋王朝在大一统王朝中疆域是最小的,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让宋王朝积贫积弱,羸弱不堪,游牧民族一直打压我们农耕民族,使宋朝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时刻受到威胁。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直到宋真宗时期,宋辽双方爆发澶渊之战,在河南濮阳附近爆发激战,双方互不相让,宋辽的最高统治者,

  • 梁山好汉征方腊后,招安所封官职并不大,为何童贯等人却愤愤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童贯

    水泊梁山,曾经的起义军,原本过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生活过得无比的潇洒,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在他们的大哥,及时雨宋江的·带领下归顺了朝廷,成为了朝廷的爪牙,帮助北宋朝廷南征北战,在征方腊胜利后,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了。《水浒传》第119回写道:上皇览表,嗟叹不已,乃曰:“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

  • 历史上的方腊,并不是被武松生擒,而是被童贯部将俘获,兵败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开开心标签:童贯

    方腊(约1074年-1121年10月6日),别名方十三、方世腊,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杭州淳安县西)人,一说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战争头领。雇佣工人出生(一说家里有漆园)。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运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以往、如今、将来)之说,睦州帮源启动农民起

  • 《水浒传》里面官职最高的是哪位,不是童贯也不是高俅,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童贯

    /文花开无田/图《水浒传》等剧照在《水浒传》中,为了树立反派给我们安排了四大奸臣。而蔡京、童贯、高俅、杨戬也就次第登场。而作为这些反派之上的宋徽宗,也是听之任之,这朝堂之上的乌烟瘴气也是让人很是气愤,蔡京、高俅、童贯等人上朝议事的官威做派也是让人发指。作为水泊梁山的楔子,生辰纲事件的起因也正是梁中书

  • 童贯那么厉害,内能平方腊,外能收复幽燕,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童贯

    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这就是宋朝。可以这么说,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相比较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唐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政治方面,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不仅继承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的优点,又使得政府所统治的地区更加广泛。在经济方面,宋代的粮食年产量远远超过

  • 太监童贯原来并不是无用之人,平定方腊中立下大功,被封太师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童贯

    太监童贯原来并不是无用之人,平定方腊中立下大功,被封太师。在演义中其实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其实并不一样的。正史上中他起家其实并不怎么光彩,小时候为了找到生路,他在大太监李宪的手下做事。刚开始时他是从最底层的太监所做起的,但是他这个人非常擅长察言观色,史书中记载说他“性乖巧”,因此他非常容易得到主

  • 水浒后传:奸臣童贯麾下头号丑角是谁?他效仿李逵捉鬼却惨遭戏弄!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明星标签:童贯

    文:都头郓哥(作者原创授权)之前,笔者与大家品读了《水浒后传》第六回,蔡庆离开饮马川遇到了斗法得胜的樊瑞,公孙胜、朱武因被樊瑞所累来到饮马川,与李应等相见。今天我们以郭京为主线,继续品读第七回,看看后续发展如何。情节简介:公孙胜、朱武要离开饮马川,李应提议饮马川后有一白云坡,适合修行,众人去看,果然

  • 太监童贯的人生,残缺不失英武,宋朝最成功的将领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童贯

    生来平等吗?既平等又不平等!因为事物总是辩证统一的!因为地球是圆的!好的可能是坏的开始,一切都可能回到开始。通观就是对上述哲学应用的最好诠释。没有人愿意当太监,即使名利双收,也不会当太监。成为太监的唯一原因是贫穷。为了不饿死,他决心做太监。童贯也不例外。童贯身世不详,只记载少年时隶属太监李显门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