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贾似道是个奸臣,但做了一件好事,能让我们看到一篇“绝世”书法

贾似道是个奸臣,但做了一件好事,能让我们看到一篇“绝世”书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楚楚号 访问量:2429 更新时间:2023/12/20 10:56:54

各位读者,提到“奸臣”,你们会想到谁呢?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奸臣”,虽然他们做过无数的坏事,但也有少部分奸臣,做过一些好事,只不过与其做的坏事相对比,好事根本不值得一提。贾似道是南宋晚期的权相,《史书》中对贾似道没有一句正面的评价,可是他却是做了一件好事,能够让我们看到一个珍贵的书法,这个书法是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贾似道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其父亲曾做嘉兴司仓,贾似道在青少年时期有些叛逆,但因为姐姐是宋理宗的贵妃,深得宋理宗的宠爱,所以贾似道入朝为官后,受到宋理宗的重用,可以用“官运亨通”来形容,最终位居宰相。

在阅读史书中,我们可以发现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被称为“南宋四大奸相”,虽然他干过很多坏事,比如为了敛财,竟以经界推法之名,加重赋税剥削百姓,但除了干坏事外,他还有两大爱好,第一个是善于写文章,另一个是收藏珍贵物品。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贾似道非常喜爱收藏,无论是奇珍异宝,还是书法名画,都在他的收藏行列中。《悦生所藏书画别录》记载:贾似道收藏的珍品有晋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唐代欧阳询《梦奠帖》、颜真卿《告帖》、杜牧《张好好诗并序》等等,众所周知,这些书画都是书画史上的杰出代表作品。

在众多珍贵的书画作品中,贾似道最用心保存的就是王羲之的《洛神赋》。当时王献之用纸书写了一篇曹植的《洛神赋》,因为古代的科技有限,所以纸张保存技术不高超,所以这篇《洛神赋》到唐宋时期,就已经出现残缺,到南宋时期,这篇残缺的《洛神赋》被宋高宗得到,此时,《洛神赋》只剩下九行。

南宋晚期的时候,残缺的《洛神赋》被贾似道得到,贾似道非常珍惜只剩下九行的《洛神赋》,通过不断地寻找,贾似道竟意外地买到残缺的四行,他命人将两张纸合在一起,才组成一卷13行,250余字的内容。

贾似道在欣赏《洛神赋》的时候,他担心纸张无法长期保存,经过思考后,他想到一个妙招,这个妙招就是找来能工巧匠,将《洛神赋》的13行刻到石板上,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保存,更方便欣赏。

贾似道选择的石板地质偏玉,颜色青碧,因此后人出于对作品的尊敬,将其称之为玉版,到后来又被称之为“玉版十三行”或称“碧玉十三行”。

当时宋元战事频发,《玉版十三行》最终的下落成谜,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直到多年后,《玉版十三行》才现世,然后被人收藏,最终这块石头一路辗转,被吴氏兄弟找到,以18000元,卖给了博物馆,目前,《玉版十三行》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如果各位读者,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玉版十三行》是珍贵文物,它不仅是王羲之的小楷代表作品,更充分地展现我国书法的魅力,而石刻上的文字,可以用字字精妙,丰美舒展来形容,现代人学习小楷的时候,都会选择临摹此帖。

贾似道确实是大奸臣,但他雕刻《玉版十三行》绝对是一个超前的选择,如果他没有选择将王羲之所写的《洛神赋》雕刻,相信在那个时代,这份珍贵的书法早已消失不见,绝不会被保存到现在,正因如此,他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标签: 贾似道

更多文章

  • 此人因铲除奸臣C位出道,贾似道:不是杀了我你也进不了史册

    历史人物编辑:江湖小晓生V标签:贾似道

    导读:在整个南宋历史中,“前有秦桧,后有贾似道”的说法至今家喻户晓,说的是南宋初年的秦桧和中后期的贾似道,正是这两个史上臭名昭著的大奸臣,将南宋的朝廷搞得乌烟瘴气。秦桧大家都知道是在公元1155年病死的,算是正常死亡,而南宋末年的权相贾似道却是在贬谪流放途中被杀死的,那么究竟是谁做了如此为民除害之事

  • #微博公开课##历史云讲堂# 【南宋一段婚外情的产物:贾似道】贾似道口碑不佳

    历史人物编辑:劲松历史标签:贾似道

    #微博公开课##历史云讲堂# 【南宋一段婚外情的产物:贾似道】贾似道口碑不佳,关于他私人生活的野史笔记也有多所不堪。据说贾似道的父亲贾涉有一次偶然泛舟渡龟溪,看见一位洗衣的妇人,一眼相中,花痴似地尾随至别人家里,装模作样地问:“你丈夫在哪里?”妇人落落大方地回答:“还没回来。”一问一答间,二人已然“

  • 除了推崇理学,宋理宗还有一个“优点”,沉迷女色宠幸贾似道

    历史人物编辑:朱明桂标签:贾似道

    宋理宗在亲政前期,实际上“嫔嫱已溢于昔时”,“金帛多靡于浮费”,不认真处理急政要务,而热衷于“宴安”。南宋淳祐元年十一月,蒙古窝阔台汗病死后,蒙古内部忙于争夺汗位,直到淳祐十一年蒙哥继承汗位后,才又开始南侵活动,而且主要在西南地区,攻占大理,招抚吐蕃(今西藏)等地南宋的形势并不严峻,理宗唯务享乐宴安

  • 难啃的骨头:宋军20万拿不下危如累卵的燕京,耶律大石则一战成名

    历史人物编辑:树人谈史标签:耶律大石

    1122年,辽国已经丧失了半壁江山,天祚帝逃到了大漠。为了抓住这个千载良机,宋徽宗和金国达成了“海上之盟”,并调动20万大军进攻燕京,试图收复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宋徽宗没有想到,这个危如累卵的燕京城竟然成为了一座坚城,成为了最难啃的骨头。此战,彻底暴露了宋军的虚弱,也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而

  • 如果耶律大石没有再西北招讨司可敦城征兵,蒙古能崛起么?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耶律大石

    导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个人觉得蒙古崛起和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没有任何关系。首先在辽国时期还暂时没有蒙古这个民族的概念。蒙古是在成吉思汗崛起统一蒙古诸部后才形成统一的蒙古称谓。此时距离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收兵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背景其实耶律大石因为和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意见不和不得不向西北寻

  • 塞尔柱苏丹向契丹人炫耀武力,耶律大石的一个举动让他们尴尬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耶律大石

    公元1130年的2月,契丹人的领袖耶律大石带领自己的族人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和祖先,此时已经距离辽国灭亡已经有五年之久,他们在完成祭祀之后告别了祖先生活过的土地,耶侓大石决定带领他们向西进军,在中亚重新建立一个契丹人的国家。耶侓大石在公元1132年抵达西域的叶密立城,并在此地登基称帝,从此耶侓大石便

  • 耶律大石凭借2000人建立西辽,西辽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耶律大石

    西辽帝国的建立者耶律大石是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他是一个文武全才,文能定国,武能安邦,是大辽末世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是个昏庸无能的人,整天作天作地,还真对得起他这个称号,他一方面被女真人打得抱头鼠窜,另一方面,对于耶律大石这些有实力又能力的亲戚极为的忌惮。在国家生死存亡之

  • 拯救罗马文明的祭祀王约翰耶律大石

    历史人物编辑:玺哥串串标签:耶律大石

    #头条创作挑战赛#靖康之变时,耶律大石在今撒马尔罕还是不得不面对塞尔柱突厥帝国的进攻,耶律大石进过北宋童贯西军兵团,金国完颜娄底兵团锤炼的百战名将把辽军左右两翼各2500人分别交给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左翼)指挥,中军汉军2万左右实现重装步兵

  •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灭亡,不是蒙古太强,而是西辽矛盾突出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耶律大石

    西辽,亦称后辽,伊斯兰文献里则称作哈剌契丹,是12世纪初辽朝亡国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士马西迁中亚,所建立的王朝。它的领地(包括属国)东至火州,西至花刺子模,北及巴尔克什湖南,南及和阗地区,建都巴刺沙衮,号虎思斡鲁朵。西辽基本上是辽王朝的继续,其王朝政治制度大体上仍沿用辽制。累代古儿汗都实行建元纪年

  • 契丹“猛人”耶律大石,用200铁骑复活辽朝,功业不输秦皇汉武

    历史人物编辑:春天恋爱了吗标签:耶律大石

    公元907年,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到1125年,曾经骁勇善战的契丹民族灭亡在天祚帝耶律延禧手里,前后享国218年。辽朝的灭亡不是顷刻瓦解,它经过“灭亡-复国-灭亡-复国”两起两落的过程。辽朝两次灭亡后,能够两次复国都与一位契丹“猛人”有关,他就是契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耶律大石。游牧民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