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难啃的骨头:宋军20万拿不下危如累卵的燕京,耶律大石则一战成名

难啃的骨头:宋军20万拿不下危如累卵的燕京,耶律大石则一战成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树人谈史 访问量:2639 更新时间:2023/12/9 2:59:56

1122年,辽国已经丧失了半壁江山,天祚帝逃到了大漠。为了抓住这个千载良机,宋徽宗和金国达成了“海上之盟”,并调动20万大军进攻燕京,试图收复这个梦寐以求的地方。然而,宋徽宗没有想到,这个危如累卵的燕京城竟然成为了一座坚城,成为了最难啃的骨头。此战,彻底暴露了宋军的虚弱,也为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伏笔。而在燕京之战中,辽国的主将耶律大石则一战成名,成为了契丹族的民族英雄。

一,辽国最后的希望——耶律大石和萧干

1118年,北宋的使者马政乘坐船只渡过了渤海湾,进入了金国控制范围内。马政要和金国谈判的事情是宋金结盟,夹击辽国。1120年,宋金正式达成了盟约,盟约规定:金国进攻辽国的中京府,宋出兵进攻燕云十六州。事成之后,北宋将原本给辽国的岁币转移给金国。

此事,已经暴露出了北宋的软弱。不过对于北宋来说,能够借助金国的力量来消灭辽国,收复燕云十六州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然而,宋徽宗并没有想到虚弱的辽国也是那么难以对付。

当时,两国的辽东已经全部沦陷,天祚帝兵败逃到大漠。不过,契丹族的确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就在辽国即将灭亡的时候,出现了耶律大石和萧干两位英雄。尤其是耶律大石,简直就是千古难遇的军事奇才。

耶律大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出身于上京临潢府。他自幼好学,善于骑射,兼通契丹文和汉文,是契丹族中难得的文武全才。1115年,耶律大石通过科举考上了进士,他也就成为了辽国唯一一位契丹族的进士,契丹族第一次凭借文才,而不仅仅是武力和出身进入了仕途。

考上进士后,他被选入翰林院任职。在契丹语中,翰林院被称为“林牙”,于是人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大石林牙”。如果在和平年代,那么耶律大石可能就会成为了契丹族历史上一位比较有名的文人。然而,历史给了耶律大石更大的舞台。

就在耶律大石考中进士的这一年,东北的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了金国。随后,金国对辽国展开了疯狂的进攻,辽国兵败如山倒,城池一座接一座地沦陷。1116年,耶律大石开始出任泰州刺史,可金兵第二年就攻陷了泰州。1119年,耶律大石又被调任为祥州刺史。1120年,他又被提升为辽兴军节度使,负责镇守辽国南京,也就是燕京,这个北宋梦寐以求的地方。

1122年,金兵攻克了中京,天祚帝向西逃窜,辗转夹山(呼和浩特一带),音讯全无。为了安定国人之心,耶律大石和宰相张琳、李处温、南京都统萧干进行了商议,决定立秦晋王耶律淳即位,称天锡皇帝,该政权被称为“北辽”。北辽建立后,其主要军权被耶律大石和萧干掌权,他们成为了辽国最后的希望。

二,燕京城:最难啃的骨头

当时的北辽仅仅控制燕京和辽西走廊部分地区,东北的金国正穷追猛打,南边的北宋正集结大军准备北伐,西边的天祚帝也宣称要讨伐耶律淳,形势非常险恶。北辽成立后,立即招兵买马,在燕京组建了一支汉军,但是战斗力不强。于是,北辽又招募从辽东撤回的“怨军”,改建为常胜军。

“怨军”,就是和女真族有仇的居民组建的军队,大多数是渤海人组成。他们战斗力比较强,但是纪律性差。当女真族入侵的时候,怨军就一起烧杀抢掠,当女真族撤退后,怨军则顺服,这让天祚帝十分愤怒。于是,天祚帝决定谋杀怨军,援军则杀其将领,投降了萧干。如此,北辽的战斗力得到了加强。

1122年,宋军发兵10万,兵分两路进攻燕京。宋军东路军将领杨可世宣称:只要宋军一到,燕云的居民就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于是他们率轻骑数千直奔南京。耶律大石则在兰甸沟掩袭击杨可世,宋军先锋惨败而归。随后,耶律大石带领辽军3万和宋军隔白沟河对垒。

5月28日,耶律大石主动出击,指挥骑兵渡过白沟河,击溃了宋军守桥士兵。不久,萧干也开始对宋西路军发动反攻,宋军东路军见形势不妙,就引兵撤回。耶律大石那肯轻易放过宋军,他立马带领骑兵尾随宋军,宋军被冲击得七零八落,史称“自雄州之南,莫州之北,塘泊之间及雄州之西保州、真定一带死尸相枕籍不可胜记”。

随后,宋徽宗派童贯调遣更大规模的军队进攻北辽,李处温便和耶律淳商量,决定投降北宋。正好,北宋也派遣使者马扩来招降。马扩口齿伶俐,咄咄逼人,耶律淳就让马扩和萧干、耶律大石谈判。

萧干虽然有志气,但是鉴于燕京危如累卵,也没有多说什么。耶律大石则不同,他质问马扩:“南北通好百年,为何举兵,侵夺地土?”随即又说:“为传语童贯,欲和则仍旧和,不欲和请出兵见阵。”由于萧干和叶律大石两人的反对,耶律淳和李处温投降归宋一事就告吹了。不久,耶律淳病死,李处温就阴谋联系北宋和金国,最终事泄,被迫自杀。

1122年七月,北宋派遣童贯、蔡攸二人带领20万大军再攻燕京。到九月,常胜军主帅郭药师带领其部2000人投降北宋。宋军大喜过望,将常胜军扩充为了5万人,将之作为攻打燕京的先锋。很快,童贯命令刘延庆带领10万大军对向燕京挺进,但是在良乡遭到萧干的拦截,刘延庆初战失败,于是选择坚守不出。而郭药师则带领轻骑突袭燕京,攻破了燕京城。然而,常胜军纪律很差,他们在燕京大肆烧杀抢掠,引起了燕京百姓的反抗。

童贯

萧干见燕京不保,立马带领3000精锐回援,而原本要原本规定要进攻支援郭药师的刘光世却背约未至,最终宋军失败,只有郭药师和杨可世等少数将领逃出。随后,萧干分兵截断宋军粮道,并四处烧火。刘延庆见火起,误以为辽兵至,即烧营而逃,士卒自相践踏,伏尸百余里。第二天早晨,耶律大石突然发现宋军撤退了,于是带领骑兵继续追杀,再次大败宋军。经过此战,北宋“自熙丰以来军实尽失”,基本丧失了收复燕京的实力。

三,引狼入室,北宋灭亡的征兆出现

宋徽宗两次发动北伐,劳师远征,都未能收复燕京,自己也对宋军的战斗力充满失望。于是,北宋就企图利用金国之力来收复燕京。而金国方面在此期间顺利攻下了中京,但是一直按兵不动,观察燕京宋军北伐的情况。宋军北伐失败,也彻底将自己的虚弱暴露在了金国的面前。

耶律淳去世后,北辽萧德妃先后五次给金国上书,请求册封北辽,使之作为藩属存在。同时,萧德妃又派遣使者向童贯阐明“唇亡齿寒”的道理,不过均被拒绝。11月,金国军队杀入关内,北辽军队难以抵抗,燕京沦陷,北辽灭亡。

北辽灭亡后,萧干和耶律大石发生了分歧。耶律大石认为应该联合天祚帝,共同实现辽国复兴,于是决定出奔天祚帝;萧干则认为天祚帝无能,于是在奚族故地称帝,试图团结奚族来完成复兴大业。然而,萧干很快就陷入了粮食危机。1123年,萧干出兵进攻景州,击败常胜军张令徽、刘舜仁部于石门镇,攻陷蓟州。7月,郭药师带领军队和萧干大战,萧干战败,被部下白得歌所杀,首级被献于宋。

萧干发行的货币

天祚帝得到耶律大石的支援,又收集结了草原一带的兵力,准备反攻,收复燕京。耶律大石则认为应该屯兵西北,争取西北各族的支持,利用西北招讨司的2万精锐作为后盾,以此来和金国抗衡。然而天祚帝不听,坚决要对金国发动反击。耶律大石就带领自己的300骑兵脱离了天祚帝,向西北挺进。1125年,天祚帝兵败被俘,辽国灭亡。

而耶律大石则到达了西北招讨司驻地——镇州,得到了这里2万精锐骑兵的支持。经过休整后,耶律大石带领骑兵击败了金国,获得了喘息之机。后来,耶律大石认为收复故土无望,于是抛弃了镇州,带领2万骑兵杀入了西域,征服了高昌回鹘、喀喇汗等几十个国家,建立了西辽帝国,称霸中亚。耶律大石,还将中国的威名传播到了西方,当时的西方世界都将中国称为“契丹”,这和西辽的强盛有关。耶律大石不仅成为了契丹族的民族英雄,还成为了中国的民族英雄。

耶律大石西迁

北宋方面,1123年派遣赵良嗣和金国进行谈判,以收复燕京等地问题。金国是通过自己的力量占据燕京的,当然不想将燕京交出。经过艰苦谈判,金国最终答应交出燕京,但是北宋需要在原来的岁币基础之上另加百万缗的燕京代税,另外,平、营、滦三州并不在范围之内。到了1123年四月,金国又将燕京所有的物资、人口迁走,留给北宋的不过是一座空城罢了。

尽管如此,北宋毕竟收复了燕京城,于是举办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并且对之前参与战争的主要将领都进行了封赏。不过,北宋对边界事务处理不当,出现了张觉事件,最终导致宋金两国关系破裂。此后,郭药师也投降了金国,北宋的局面变得糟糕起来。随后,金国开始对北宋发动两次大规模的进攻,到1127年,北宋灭亡,北方半壁江山自此沦陷,北宋的引狼入室,最终害了自己。

标签: 耶律大石

更多文章

  • 如果耶律大石没有再西北招讨司可敦城征兵,蒙古能崛起么?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耶律大石

    导读: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个人觉得蒙古崛起和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没有任何关系。首先在辽国时期还暂时没有蒙古这个民族的概念。蒙古是在成吉思汗崛起统一蒙古诸部后才形成统一的蒙古称谓。此时距离耶律大石在可敦城收兵已经过去了几十年。耶律大石可敦城收兵背景其实耶律大石因为和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意见不和不得不向西北寻

  • 塞尔柱苏丹向契丹人炫耀武力,耶律大石的一个举动让他们尴尬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耶律大石

    公元1130年的2月,契丹人的领袖耶律大石带领自己的族人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和祖先,此时已经距离辽国灭亡已经有五年之久,他们在完成祭祀之后告别了祖先生活过的土地,耶侓大石决定带领他们向西进军,在中亚重新建立一个契丹人的国家。耶侓大石在公元1132年抵达西域的叶密立城,并在此地登基称帝,从此耶侓大石便

  • 耶律大石凭借2000人建立西辽,西辽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耶律大石

    西辽帝国的建立者耶律大石是契丹皇帝耶律阿保机的八世孙,他是一个文武全才,文能定国,武能安邦,是大辽末世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辽国的末代皇帝天祚帝是个昏庸无能的人,整天作天作地,还真对得起他这个称号,他一方面被女真人打得抱头鼠窜,另一方面,对于耶律大石这些有实力又能力的亲戚极为的忌惮。在国家生死存亡之

  • 拯救罗马文明的祭祀王约翰耶律大石

    历史人物编辑:玺哥串串标签:耶律大石

    #头条创作挑战赛#靖康之变时,耶律大石在今撒马尔罕还是不得不面对塞尔柱突厥帝国的进攻,耶律大石进过北宋童贯西军兵团,金国完颜娄底兵团锤炼的百战名将把辽军左右两翼各2500人分别交给六院司大王萧斡里剌、招讨副使耶律松山(右翼),枢密副使萧剌阿不、招讨使耶律术薛(左翼)指挥,中军汉军2万左右实现重装步兵

  • 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灭亡,不是蒙古太强,而是西辽矛盾突出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耶律大石

    西辽,亦称后辽,伊斯兰文献里则称作哈剌契丹,是12世纪初辽朝亡国后,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士马西迁中亚,所建立的王朝。它的领地(包括属国)东至火州,西至花刺子模,北及巴尔克什湖南,南及和阗地区,建都巴刺沙衮,号虎思斡鲁朵。西辽基本上是辽王朝的继续,其王朝政治制度大体上仍沿用辽制。累代古儿汗都实行建元纪年

  • 契丹“猛人”耶律大石,用200铁骑复活辽朝,功业不输秦皇汉武

    历史人物编辑:春天恋爱了吗标签:耶律大石

    公元907年,契丹首领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到1125年,曾经骁勇善战的契丹民族灭亡在天祚帝耶律延禧手里,前后享国218年。辽朝的灭亡不是顷刻瓦解,它经过“灭亡-复国-灭亡-复国”两起两落的过程。辽朝两次灭亡后,能够两次复国都与一位契丹“猛人”有关,他就是契丹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耶律大石。游牧民族的

  • 复兴辽国八十载,远播文明万里遥民族英雄耶律大石

    历史人物编辑:小闵学历史标签:耶律大石

    导读:耶律大石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金灭辽之际,亲率百余随从横穿大漠开创西辽帝国,享国近百年。辽史受制文字的失传,历史中关于耶律大石仅有“大石字重德,太祖八代孙也。通辽、汉字,善骑射,登天庆五年进士第”,寥寥26个字的记载。以契丹官制推断耶律大石身份辽朝由太祖耶律阿保机建国称帝以来,实行极富民

  • 罗兆威授艺大战林仁肇的传奇罗英,闯宋营力战曹彬高怀亮的罗家将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曹彬

    北宋年间的杨家将故事传唱千古,而在隋唐时期的罗家将也留下了众多的经典,名满天下罗艺、罗成与罗通,他们是罗家最为经典的传奇英雄,挑战李存孝的罗弘信与罗兆威,也成为罗家两代的励志英雄,郭子仪扫北之中的虎将罗少保,也呈现了一段罗家将之勇。版本不同也造就了名字相同的人物,因此罗家将中也出现了两位罗英,一位是

  • 曹彬挂帅出征,担心副帅不听摆布,宋太祖一张白纸变“尚方宝剑”

    历史人物编辑:国我辉生活标签:曹彬

    《建隆遗事》记载:宋太祖赵匡胤决定攻打南唐的时候,以曹彬为主帅,以潘美为副帅。潘美是个作风剽悍,比较强势的将领,为人仁厚的曹彬怕他不听摆布,于是极力推辞,宋太祖笑了笑说:“我有我的道理,你且放心就是!”大军即将出征,宋太祖在讲武殿设宴,为众将饯行,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彬按照惯例,当面向老大请示:这一

  • 宋朝第一良将-曹彬,是宋朝武将的典范,也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曹彬

    曹彬一、曹彬公元931年,曹彬出生在河北省灵寿县的一个武将家庭。他的父亲曹芸,官拜都知兵马使。他的姨父郭威,官拜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郭威曹彬为人仁厚,治军严谨,志向远大,才能卓著。二、郭威公元951年正月初五,郭威登基称帝,建立后周。二十岁的曹彬,以皇亲的身份,进入柴荣军中,管理物资。柴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