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岐沟关之战:曹彬并非帅才,指挥失误,10万宋军溃败

岐沟关之战:曹彬并非帅才,指挥失误,10万宋军溃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鸿讲古今史 访问量:272 更新时间:2023/12/31 14:39:19

986年,岐沟关之战,大将曹彬连夜逃遁,10万宋军溃败。耶律休哥派契丹骑兵追击,宋军阵脚大乱,若非李继宣血战厮杀,挡住契丹的兵锋,宋军也许全军覆没。

雍熙北伐失败,20万大军不但没能收复失地,还损失了不少精兵悍将。东路军孤军冒进,曹彬并非帅才,是此次北伐惨败的关键。

979年,高梁河之战,宋太宗赵光义被名将耶律休哥击败,驾驭驴车逃走,狼狈不堪。但是,宋太宗没有放弃收复“燕云十六州”,宋辽之间战斗不断。

986年,辽圣宗继位,萧太后垂帘,韩德让摄政。宋太宗认为,辽朝皇帝年纪尚小,国内不稳,是出兵北伐,收复失地的好机会。

宋朝此次北伐,总计兵马20万。曹彬率东路军10万是主力,目的是牵制耶律休哥,为西路的潘美、中路的田重进做掩护;潘美、田重进攻取山西,然后与东路军一起夹击幽州。

三路北伐,名将悉数出动,阵容十分豪华。曹彬的东路军,悍将众多,米信、李继隆、李继宣等都追随,却输得一塌糊涂。

出发前,宋太宗告知曹彬:“持重缓行,毋贪小利以要敌”,让他缓慢前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曹彬未能做到。

20万大军出征,中路、西路都进展顺利。西路主帅是潘美,骁勇善战,很有谋略,连续夺取应州、云州、寰州、朔州,耶律斜轸不敢轻易出击。

曹彬起初进展顺利,宋军夺取固安、新城、涿州,所向披靡。此时,耶律休哥麾下只有3万兵马,不敢与宋军决战,等待萧太后增援。

耶律休哥是名将,他知道不能跟宋军决战,却找到了克敌制胜的办法。宋军补给线过长,且缺少骑兵掩护,很容易就可以截断。

退出涿州时,耶律休哥一把火烧掉了城内的粮食、物资,留给曹彬一座空城。耶律休哥截断粮道后,宋军携带十几天的粮食就快就吃完了,饥肠辘辘。

曹彬无奈,只好率部从涿州撤退,筹集粮食。东路撤兵,宋太宗急忙派使者去阻止:“大敌当前,岂能退兵等待粮食”,让曹彬停止撤退,免得西路、中路军孤立无援。

曹彬停止撤退,静观战局变化。中路军、西路军进展顺利,东路精兵云集,却没能立功,将士们意见很大,要求北上攻打耶律休哥。

将士意见不一,有些人干脆单独行动,曹彬不能制止,便决定继续北上。宋军只携带五天的粮食,就杀向涿州,进行战略冒险。

耶律休哥依然避免决战,他不断派骑兵袭扰,宋军只能结成方阵,缓慢前行。酷暑的天气,宋军身披铠甲,行走了四天才到涿州,疲惫不堪。

宋军再次杀来,耶律休哥又主动放弃涿州,与萧太后、韩德让率兵驻扎郊外,寻找破敌良机。

此时天降大雨,宋军缺乏粮食,且辽军主力已经抵达,曹彬没了作战的勇气,他再次下令撤退。耶律休哥率精锐骑兵追击,宋军疲惫不堪,无法还击,只能夺路而逃。

耶律休哥在岐沟关追上了宋军,曹彬无奈,只能以战车护卫,结营固守。辽军发起进攻,如排山倒海之势杀来,宋军拼命还击,死伤惨重。

辽军进攻的同时,耶律休哥派遣一支骑兵南下,截断宋军的粮食运输线。宋军得知粮道被断,无心作战,曹彬则丢下士兵,连夜逃走。

曹彬先逃走,宋军群龙无首,纷纷溃散,成为辽军待宰的羔羊。契丹骑兵冲杀而来,宋军阵脚大乱,拼命往南边奔跑。

耶律休哥继续追击,在河边追上正在做饭的宋军。得知契丹骑兵杀来,曹彬没有勇气交战,宋军也是闻风而逃,坠入河流淹死者众多,场面非常混乱。

此时,李继宣率兵赶来增援,与耶律休哥激战。李继宣拼命还击,身中数箭,依然死战不退,曹彬才得以脱险。

岐沟关之战,10万宋军溃败,三路合围幽州的计划破产,宣告雍熙北伐失败。中路军、西路军没了掩护,也只能撤退,老将杨业受伤被俘虏,绝食而死。

宋军作战失败,表现也很糟糕,曹彬承担主要责任。曹彬并非帅才,他没有驾驭部下的手段,又缺乏果敢的勇气,宋军失败也就难免了。

曹彬受赵匡胤赏识,不是因为能力强悍,而是不滥杀,能安抚人心。975年,赵匡胤派兵征讨南唐,以曹彬为主帅,就是看中了他的这一点。

攻打金陵,曹彬为了让部下听话,是靠“装病”劝导,这是典型的儒将,他缺乏作为大将的霸气,无法做到不怒自威,让将士敬畏。

岐沟关之战,曹彬孤军冒进,没了粮食就撤退。部下想北上杀敌,争吵不休的时候,他又不能控制局面,被牵着鼻子走。耶律休哥追上来,曹彬没想着如何保全主力,而是率先逃走,导致了大溃败。

纵观岐沟关之战,曹彬的表现实在太糟糕,几乎找不到亮点。有意思的是,欧阳修还说曹彬是宋初首席名将,“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郑观应则认为曹彬是大将,与韩信李靖郭子仪、徐达并列。客观看待,曹彬能力一般,谈不上大将,也不是帅才,充其量也就良将而已。

参考书目:《宋史》

标签: 曹彬

更多文章

  • 辽国第七位皇帝耶律宗真,不能先尊母后而尊其母致临朝专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耶律宗真

    光宗耶律宗真(公元1016~公元1055年)在位时间:公元1031~公元1055年曾用年号:景福、重熙谥号: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安葬地:庆陵公元1016年,耶律隆绪长子耶律宗真出生。公元1031年,耶律隆绪病逝,耶律宗真即位,是为辽兴宗。公元1044年,耶律宗真亲征西夏,结果大败而归。公元1048

  • 是什么让大辽向西夏开战,耶律宗真为何吞下苦果,且看东亚格局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耶律宗真

    西夏王朝的建立,让当初的北宋和大辽多了一个对手,这昙花一现的王朝显现出强悍的竞争力,在这片东亚的土地上,政治格局迅速完成了深刻的改变,李元昊称帝的那些年,一度和大辽走得很近,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双方的利益冲突还是显现出来,最后干脆走到了对立面。时间来到了耶律宗真当政时期,此时的西夏早已经反目成仇,为了

  • 崖山海战,20万宋军为何被2万元军逼得走投无路?全因张世杰,自断生路

    历史人物编辑:知深娱乐标签:张世杰

    崖山海战,10万宋人为何被元军逼得跳崖自杀?张世杰这一做法,自断生路公元1259年,蒙哥可汗命丧重庆钓鱼城,因为死的太急,没有留下遗诏,蒙古帝国陷入内乱,蒙哥的七弟阿里不哥被草原上的蒙古人拥立为可汗,而蒙哥的四弟忽必烈,也在蒙古宗王和汉人地主的拥护下,登基继位,随即,二人展开权利争夺。1264年,经

  • 金朝最后的名将完颜陈和尚,以400精兵大破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完颜陈和尚

    文:鼓浪隐士有些学者将公元13世纪称为“蒙古人的世纪”,这种说法表明了当时蒙古军队战无不胜,征服欧亚大陆,建立超大帝国,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事实。不过蒙古铁骑在当时也并非不可战胜,像南宋的钓鱼城之战以及西亚的艾因·贾鲁战役,都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兵折戟。其实在灭金时,有场战斗就让蒙军大吃苦头,而且他们还

  • 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童贯是如何收复燕云七州之地,从而拜将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童贯

    在我们上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知道宋王朝在大一统王朝中疆域是最小的,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让宋王朝积贫积弱,羸弱不堪,游牧民族一直打压我们农耕民族,使宋朝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时刻受到威胁。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直到宋真宗时期,宋辽双方爆发澶渊之战,在河南濮阳附近爆发激战,双方互不相让,宋辽的最高统治者,

  • 梁山好汉征方腊后,招安所封官职并不大,为何童贯等人却愤愤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童贯

    水泊梁山,曾经的起义军,原本过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生活过得无比的潇洒,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在他们的大哥,及时雨宋江的·带领下归顺了朝廷,成为了朝廷的爪牙,帮助北宋朝廷南征北战,在征方腊胜利后,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了。《水浒传》第119回写道:上皇览表,嗟叹不已,乃曰:“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

  • 历史上的方腊,并不是被武松生擒,而是被童贯部将俘获,兵败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开开心标签:童贯

    方腊(约1074年-1121年10月6日),别名方十三、方世腊,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杭州淳安县西)人,一说歙州(治今安徽歙县)人,北宋末年农民战争头领。雇佣工人出生(一说家里有漆园)。北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秋,运用摩尼教的“二宗”(明、暗)、“三际”(以往、如今、将来)之说,睦州帮源启动农民起

  • 《水浒传》里面官职最高的是哪位,不是童贯也不是高俅,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笑读古今书标签:童贯

    /文花开无田/图《水浒传》等剧照在《水浒传》中,为了树立反派给我们安排了四大奸臣。而蔡京、童贯、高俅、杨戬也就次第登场。而作为这些反派之上的宋徽宗,也是听之任之,这朝堂之上的乌烟瘴气也是让人很是气愤,蔡京、高俅、童贯等人上朝议事的官威做派也是让人发指。作为水泊梁山的楔子,生辰纲事件的起因也正是梁中书

  • 童贯那么厉害,内能平方腊,外能收复幽燕,他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童贯

    在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一次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时期,这就是宋朝。可以这么说,宋朝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地位相比较于封建社会顶峰的唐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政治方面,宋朝的二府三司制,不仅继承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的优点,又使得政府所统治的地区更加广泛。在经济方面,宋代的粮食年产量远远超过

  • 太监童贯原来并不是无用之人,平定方腊中立下大功,被封太师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童贯

    太监童贯原来并不是无用之人,平定方腊中立下大功,被封太师。在演义中其实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用,但是其实并不一样的。正史上中他起家其实并不怎么光彩,小时候为了找到生路,他在大太监李宪的手下做事。刚开始时他是从最底层的太监所做起的,但是他这个人非常擅长察言观色,史书中记载说他“性乖巧”,因此他非常容易得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