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东魏、西魏之间的第三次大战之所以拉开帷幕,是高欢的一个举动。他在失去了大片的土地之后,急于想要得到点什么。于是就命令侯景与高敖曹共同围攻守着洛阳的独孤信。但是高欢手下的这两员大将,关系并不好。
侯景这个人心高气傲,除了高欢,没有人能够管理得了他。再加上高敖曹的性格也挺暴躁,所以侯、高二人自然就合不到一处去。
过于自负妄图抢功,莫多娄贷文上场即下线
高欢虽然技高人胆大,但是在他的阵营当中,有着一个不能忽视的大问题,那就是“不团结”。高欢这个人及其傲慢,同时对他手下的将领有着很高的戒备和防范的心理,特别是已经非常成熟能够独当一面的侯景。为了防止他发展自己的势力,专门找了一些刺头来做侯景的下级。
但是这么做了以后,军营当中不和睦的问题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加深。两个都是彪悍的大将,同在一个阵营当中,自然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谁都不会被谁说服。莫多娄贷文正是这样,急于去证明自己是对的,想要提前抢功,不听长官的命令。光觉得此事若成了可以获得多大的功劳,却不曾想自己并没有活到这场战争结束。
莫多娄贷文出师不利,刚一上战场就遇到了足智多谋的李弼。结果先是被李弼疑兵一顿吓得不轻,接着又被李弼挥军掩杀。就这样,莫多娄贷文就不明不白地成了牺牲品。
侯景连夜撤出金墉城,宇文泰因大意身陷险境
由于李弼在孝水(今河南省新安县磁涧镇一带)斩杀了莫多娄贷文,首战告捷,让西魏军士气大振。随后宇文泰命令继续行军,想要把高欢彻底打败,而且这个时候魏帝也正好赶到,宇文泰的气势就更加足了。
侯景看到情况不妙,此时想要拿下洛阳已经是痴人说梦了。如果盲目死守,可能会面对正面和后面的同时攻击,那么被一锅端了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只好先退到邙山,等到自己军营中的援军赶到以后,再想办法反攻,其他的事情再从长计议。
宇文泰并不想放过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自己亲自率兵去追赶侯景。结果他把对方想象的过于软弱与不堪了,都没做好战备就冲进了敌营,遇到了已经步好局的侯景军队,结果吃了亏。
不过由于西魏的主力部队跟进的比较迅速,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损失。而且失去最多的反而是侯景所带领的东魏阵营,并且还战死了一名大将,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猛将高敖曹身亡,东魏又折一员大将
说来也十分搞笑,高敖曹的死法也不比莫多娄贷文高级到哪里去。他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筋儿,竟然把自己的军队搞的十分招摇。旗帜十分明显,结果西魏的军队看到自然就优先来攻击他了。
再加上他为人傲慢桀骜,在军队没有什么朋友,死到临头了连一个愿意来救援他的人都找不到。他自己侥幸逃脱,跑到了南城,结果人家南城的刺史也不待见他,根本不放他进来,死在城墙之外。下场十分的凄惨,不可谓不讽刺。
除了高敖曹以外,还有一个叫宋显的,也送了命。他与莫多娄贷文差不多,都空有一身的胆量,却没有一点谋略,也是死在他自己的傲慢手中。
侯景是一个极其有才华的人大家都知道,但是他在这场战役当中,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该有的水准。根据笔者的分析,应该就是在高欢营帐中人员矛盾太过激化的原因。
纵使侯景有十八般武艺,手里带的全是那种不听话的刺头与莽夫,又怎么可能发挥最大的实力呢?能够保留大部分军队撤退,就已经是尽心尽力了。
宇文泰“危在旦夕”,都督李穆机智救主
这次战争其实宇文泰大可以乘胜追击,但是他认为没必要如此穷追,就舍弃了追击的念头,于是在第二年,东魏重新鼓舞的士气,再一次在邙山与宇文泰发生了大战。结果,宇文泰这次不敌敌军,在逃跑途中,由于过于慌乱,竟然跌下了马!
当时宇文泰的亲信李穆看到了自己主公摔下来的这一幕,当机立断,率领一队人马换上东魏军装冲破重围,来到了宇文泰的身旁。眼看着东魏的人马就要追过来了,李穆知道再以寻常手段保着宇文泰,很有可能他们主仆二人就此折在这了。
于是李穆灵光一现,立刻抡起手中的马鞭,对着自己的主子就是一顿猛抽,一边抽还一边怒骂着:“你这个没用的老东西,你家主公逃到哪里去了?连骑马都骑不稳,还敢出来作战?怕是活得不耐烦了!”来到李穆身旁的官兵们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只是一个西魏的残弱老兵罢了,不是什么紧要的人。于是就略过他们接着冲锋杀敌,寻找将领去了。
宇文泰就这么非常戏剧性的被李穆救了回去,宇文泰被李穆狠抽了这一顿鞭子。非但没有怪罪他的大逆之行,反而对他是赞不绝口。经常逢人就夸赞:“虽然表面上看是李穆拿鞭子抽了我一顿,但是实际上他是救了我一命啊!这救命的恩情,不管怎么样都是还不完的!”
于是宇文泰在常规的赐予他金银财宝与官爵以外,还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东西——世袭丹书铁券,无论李穆及他的后人们犯了什么样的大祸,都可以凭借这个丹书铁券免死罪十次之多!可见宇文泰真心的对李穆的救命之情感到感激与感动!
总评:
在一场战争当中,经常会爆发出各种军队中忽视的遗留问题。就如同高欢一样,平日里不注重军队品格的培养,与人才的和谐。到了关键时刻,太多的将领死于非命,死法令人耻笑,自己作为主公也无法打下江山。
宇文泰则太过于优柔寡断,如果在第三次战争中,能够乘胜追击,把东魏给彻底消灭掉,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危机与艰险。但是从他嘉奖李穆的行为中也能看出,他是一个讲事理的人,值得别人追随。各位看官有何其他高见,欢迎在评论区与小编一同讨论交流。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