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宇文泰因大意身陷险境,危难之际李穆机智救主

宇文泰因大意身陷险境,危难之际李穆机智救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忠娱评人 访问量:2886 更新时间:2024/1/24 1:27:17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东魏、西魏之间的第三次大战之所以拉开帷幕,是高欢的一个举动。他在失去了大片的土地之后,急于想要得到点什么。于是就命令侯景高敖曹共同围攻守着洛阳的独孤信。但是高欢手下的这两员大将,关系并不好。

侯景这个人心高气傲,除了高欢,没有人能够管理得了他。再加上高敖曹的性格也挺暴躁,所以侯、高二人自然就合不到一处去。

过于自负妄图抢功,莫多娄贷文上场即下线

高欢虽然技高人胆大,但是在他的阵营当中,有着一个不能忽视的大问题,那就是“不团结”。高欢这个人及其傲慢,同时对他手下的将领有着很高的戒备和防范的心理,特别是已经非常成熟能够独当一面的侯景。为了防止他发展自己的势力,专门找了一些刺头来做侯景的下级。

但是这么做了以后,军营当中不和睦的问题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加深。两个都是彪悍的大将,同在一个阵营当中,自然是各自有各自的想法,谁都不会被谁说服。莫多娄贷文正是这样,急于去证明自己是对的,想要提前抢功,不听长官的命令。光觉得此事若成了可以获得多大的功劳,却不曾想自己并没有活到这场战争结束。

莫多娄贷文出师不利,刚一上战场就遇到了足智多谋的李弼。结果先是被李弼疑兵一顿吓得不轻,接着又被李弼挥军掩杀。就这样,莫多娄贷文就不明不白地成了牺牲品。

侯景连夜撤出金墉城,宇文泰因大意身陷险境

由于李弼在孝水(今河南省新安县磁涧镇一带)斩杀了莫多娄贷文,首战告捷,让西魏军士气大振。随后宇文泰命令继续行军,想要把高欢彻底打败,而且这个时候魏帝也正好赶到,宇文泰的气势就更加足了。

侯景看到情况不妙,此时想要拿下洛阳已经是痴人说梦了。如果盲目死守,可能会面对正面和后面的同时攻击,那么被一锅端了也是很有可能的。所以只好先退到邙山,等到自己军营中的援军赶到以后,再想办法反攻,其他的事情再从长计议。

宇文泰并不想放过这个得来不易的机会,自己亲自率兵去追赶侯景。结果他把对方想象的过于软弱与不堪了,都没做好战备就冲进了敌营,遇到了已经步好局的侯景军队,结果吃了亏。

不过由于西魏的主力部队跟进的比较迅速,自己并没有多大的损失。而且失去最多的反而是侯景所带领的东魏阵营,并且还战死了一名大将,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猛将高敖曹身亡,东魏又折一员大将

说来也十分搞笑,高敖曹的死法也不比莫多娄贷文高级到哪里去。他不知道脑子抽了什么筋儿,竟然把自己的军队搞的十分招摇。旗帜十分明显,结果西魏的军队看到自然就优先来攻击他了。

再加上他为人傲慢骜,在军队没有什么朋友,死到临头了连一个愿意来救援他的人都找不到。他自己侥幸逃脱,跑到了南城,结果人家南城的刺史也不待见他,根本不放他进来,死在城墙之外。下场十分的凄惨,不可谓不讽刺。

除了高敖曹以外,还有一个叫宋显的,也送了命。他与莫多娄贷文差不多,都空有一身的胆量,却没有一点谋略,也是死在他自己的傲慢手中。

侯景是一个极其有才华的人大家都知道,但是他在这场战役当中,并没有发挥出自己应该有的水准。根据笔者的分析,应该就是在高欢营帐中人员矛盾太过激化的原因。

纵使侯景有十八般武艺,手里带的全是那种不听话的刺头与莽夫,又怎么可能发挥最大的实力呢?能够保留大部分军队撤退,就已经是尽心尽力了。

宇文泰“危在旦夕”,都督李穆机智救主

这次战争其实宇文泰大可以乘胜追击,但是他认为没必要如此穷追,就舍弃了追击的念头,于是在第二年,东魏重新鼓舞的士气,再一次在邙山与宇文泰发生了大战。结果,宇文泰这次不敌敌军,在逃跑途中,由于过于慌乱,竟然跌下了马!

当时宇文泰的亲信李穆看到了自己主公摔下来的这一幕,当机立断,率领一队人马换上东魏军装冲破重围,来到了宇文泰的身旁。眼看着东魏的人马就要追过来了,李穆知道再以寻常手段保着宇文泰,很有可能他们主仆二人就此折在这了。

于是李穆灵光一现,立刻抡起手中的马鞭,对着自己的主子就是一顿猛抽,一边抽还一边怒骂着:“你这个没用的老东西,你家主公逃到哪里去了?连骑马都骑不稳,还敢出来作战?怕是活得不耐烦了!”来到李穆身旁的官兵们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只是一个西魏的残弱老兵罢了,不是什么紧要的人。于是就略过他们接着冲锋杀敌,寻找将领去了。

宇文泰就这么非常戏剧性的被李穆救了回去,宇文泰被李穆狠抽了这一顿鞭子。非但没有怪罪他的大逆之行,反而对他是赞不绝口。经常逢人就夸赞:“虽然表面上看是李穆拿鞭子抽了我一顿,但是实际上他是救了我一命啊!这救命的恩情,不管怎么样都是还不完的!”

于是宇文泰在常规的赐予他金银财宝与官爵以外,还给了他一个特殊的东西——世袭丹书铁券,无论李穆及他的后人们犯了什么样的大祸,都可以凭借这个丹书铁券免死罪十次之多!可见宇文泰真心的对李穆的救命之情感到感激与感动!

总评:

在一场战争当中,经常会爆发出各种军队中忽视的遗留问题。就如同高欢一样,平日里不注重军队品格的培养,与人才的和谐。到了关键时刻,太多的将领死于非命,死法令人耻笑,自己作为主公也无法打下江山。

宇文泰则太过于优柔寡断,如果在第三次战争中,能够乘胜追击,把东魏给彻底消灭掉,那么就不会有后来的危机与艰险。但是从他嘉奖李穆的行为中也能看出,他是一个讲事理的人,值得别人追随。各位看官有何其他高见,欢迎在评论区与小编一同讨论交流。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标签: 宇文泰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宇文泰的变法,开创了伟大的隋唐大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宇文泰

    今天聊一下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成功的变法改革,我们都知道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变法,春秋战国的时候有李悝变法、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申不害变法、胡服骑射;到了汉朝有王莽改革;宋朝有王安石变法;明朝有张居正变法;清朝有戊戌变法,但我们都知道这些变法里头除了商鞅变法比较成功之外,其他变法都是惨败收场,而且商鞅本

  • 宇文泰50岁时,为何把权力交给了侄子宇文护?他的儿子不给力吗?

    历史人物编辑:武家新标签:宇文泰

    宇文泰28岁,便接替老上级贺拔岳,成为了关陇集团的一把手。这事儿对隋唐的建立,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如果没有宇文泰,就不会有府兵制改革,那么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就不会成为西魏十二大将军之一,唐高祖李渊的爷爷李虎,也不会成为西魏八柱国之一。正是因为有宇文泰,使得关陇集团抱团取暖,多次击败东魏的权臣高欢,

  • 邙山初战,因宇文泰盲目冒进,结果损失惨重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宇文泰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由于东魏和西魏在经历小关之战、沙苑之战、河桥之战后。两国之间开启了几年时间的休养生息,而在此几年之内。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也得到了很好地发展。而当两国之间的国力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不安分的宇文泰和高欢就又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再一次摩拳

  • 为什么宇文泰要把权力交给宇文护,而不交给自己的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宇文泰

    公元556年,这一年对于西魏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权臣宇文泰经过多年的努力把西魏发展成当时最强大的国家,初步具有了统一天下的根基。然而在这一年52岁的宇文泰却死在了北巡的途中,在临死之前,他把自己的侄儿宇文护招到了面前,把自己的几个儿子和天下大事都托付给他。为什么宇文泰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呢?这是因为从

  • 宇文泰之侄宇文护,深得宇文泰看重,在多场战斗中表现出色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宇文泰

    作为西魏权臣宇文泰的侄子,这宇文护颇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架势。他长相端庄,志向远大。自从少年时期开始,宇文护就跟随在宇文泰身边征战沙场,并屡次立下大功,拥有着突出的功绩和丰富的战斗经验。也因此得到宇文泰的赏识,担任过征虏将军等官职。在宇文泰临终的时候,还特意将权力交给这个侄子,对他寄予厚望。不同于舅

  • 邙山之战中,彭乐消灭3万敌军俘虏48名西魏宗室,高欢为何不高兴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高欢

    高欢和宇文泰正在前线斗智斗勇的时候,他那个好色的儿子高澄,在后方可没闲着。为了给自己的老爹增加点工作难度,高澄卖力地在高欢背后挖坑。由于高澄比较好色,实力坑爹,一点儿也不含糊。当时高欢有个小妾叫郑大车(这名字起得完全让人无法和美女联系在一起),不过显然郑大车就是个大美女,要不高欢也不会看得上。高欢在

  • 沙苑之战,高欢20万大军何以败给不足1万人马的宇文泰?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由于西魏刚立国不久,加上西魏国内当时发生了严重的旱灾,使得西魏的粮食问题成了一个根本问题。所以宇文泰为了摆脱这种窘境,他就想到通过攻打东魏来获取资源。而高欢也早就想揍宇文泰了,所以就率领了20万大军前往沙苑,正待与之展开角逐。宇文泰率军

  • 高欢手底下最牛掰的武将,能打抗造,连年征战沙场硕果累累!

    历史人物编辑:胖猫读历史1标签:高欢

    高欢一生谋成过很多事,他儿子高洋建立了北齐之后追封高欢为说献武皇帝,他的一生,比高洋要曲折许多,没有他为北齐奠定基础就没有高洋建立的北齐。高欢投降尔朱荣那会就已经谋划了很多了,他跟随尔朱荣之后没多久尔朱荣就被杀了,他也没想去找其他能乘凉的大树,而是谋划着自己独立门户,可惜的是当时他实力不够,人脉也没

  • 古时候的统治者是怎么看待腐败问题的?北齐高欢告诉你

    历史人物编辑:陈建标签:高欢

    北齐王朝是建立在北魏累累尸骨上的,北朝战事频发,动荡不断。北齐奠基人是高欢,高欢还是东魏权臣时,主持着东魏国家军政大事,一方面是盼着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是可以为自己后代夺取天下打下好基础。东魏的西边有着一个西魏虎视眈眈,恨不能立刻完成统一,在南下荡平南朝。东魏国祚十分短暂,不过十七年,政治可以

  • 547年高欢在阴沟里翻了船,在山西惨败,自己也被活活气死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高欢

    547年,高欢在阴沟里翻了船。自起兵以来,占河北、破尔朱、攻洛阳、逐元修,拿下了北方中原最富饶的地区,所向无敌!但山西的一座小城打碎了他统一北方的梦想,让他损失了7万的鲜卑精锐部队,自己也被活活气死!这座小城位于山西稷山县,名字叫玉壁,处于东魏大军西渡黄河的毕经之路上,像一颗钉子杵在要道。高欢必须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