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王朝是建立在北魏累累尸骨上的,北朝战事频发,动荡不断。北齐奠基人是高欢,高欢还是东魏权臣时,主持着东魏国家军政大事,一方面是盼着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是可以为自己后代夺取天下打下好基础。东魏的西边有着一个西魏虎视眈眈,恨不能立刻完成统一,在南下荡平南朝。
东魏国祚十分短暂,不过十七年,政治可以说非常腐败,完全不像一个新生王朝,腐败对朝野内外,从中央到地方官吏,已然是一种司空见惯,人们习以为常的情况,并没有百姓想去上诉改变找个人作主,而是一味地顺从。毕竟东魏是:天下皆黑,何来其白。
“文武在位,罕有廉洁”,达到极其稀少的情况,以敢言直谏闻名、任中书令的杜弼向主持朝政的高欢反映此事,要求进行“官员反贪污”行动,不然长此以往会出现亡国祸患。高欢表示地很淡定,直接说:“我知道我手下的文臣武将贪污腐败已经很久,都成习惯定制了。不过我现在不能接受你这个治贪建议,因为东魏上下官吏家眷大都还在关西,也就是西魏宇文泰那边,常受着西魏的威逼利诱。我这时候搞“廉政”,不是逼着他们往西魏跑吗?这样对国家不利,对我不利。”《资治通鉴》梁纪十三
在高欢眼里腐败、奸佞和邪恶,这都比不上下属的忠诚。他们腐败而已,只要忠心于我就行。几年后,高欢出兵攻打西魏,试图一举荡平他们。出征前夕,忧心国事(他忠心的是高欢)的杜弼再次找到高欢说:“朝中肆虐鱼肉百姓的功勋权贵,他们都是奸臣,不利于国家的统治,万望主公先解决他们再处理外患。”
高欢没吭声,转身安排麾下士卒拉弓持矛拿刀站立两旁,要杜弼从中间走过。杜弼走的直冒冷汗,浑身发抖,这时高欢才说话:“身犯锋镝,百死一生,虽或贪鄙,所取者大,岂可同之常人也?”这和上面的观点类似,就是不反贪污腐败,更将军队和功臣首要禁止区域,不能碰。
贪污横行,吏治混乱,导致西魏十七年而亡,新生的北齐亦是二十八年亡国,短短时间历经六帝。对他们来说,反腐是亡自己的统治,不反腐还能维持一下统治,亡国。
反腐是必须要有的,不然遗祸子孙,不仅要顾及眼前利益,还要看到未来利益。以史为鉴,明得失。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