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魏和西魏,谁的汉化程度更高?高欢继承了北魏绝大多数文化资源

东魏和西魏,谁的汉化程度更高?高欢继承了北魏绝大多数文化资源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城 访问量:703 更新时间:2024/1/24 9:12:43

与其比较东魏和西魏,倒不如直接比较北齐和北周。毕竟东魏和西魏都是傀儡政权,而且存在时间太短了。

北魏末代皇帝元修高欢扶持上台以后,发现高欢就是曹操的翻版有没有?不甘心做傀儡的元修,暗地里联系上了长安的宇文泰

宇文泰当年是北魏名将贺拔岳的部下,贺拔岳挂了以后,宇文泰成为了关中的扛把子。他一听说元修要来投靠自己,那叫一个兴奋啊,白送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换你你要不?

于是乎元修便浩浩荡荡地带着北魏皇族一股脑地投奔了宇文泰。到了长安以后,本以为可以坐稳大位的元修傻眼了,他忽然发现,宇文泰这家伙跟高欢一模一样,原来大家都有一颗成为曹操的心。

元修心里苦啊,想要跟宇文泰拼了,结果被宇文泰给毒死了!皇帝挂了没关系,宇文泰立马把元宝炬改立为帝,自此建立了西魏。

而高欢得知元修跑了,也觉得如释重负,至少弑君这一步不用自己干了。于是他便将元善见扶植为皇帝,迁都邺城,建立了东魏。

所谓东魏、西魏是后来史学家为了区分两者,根据地理位置,给他们取的名字。他们其实都称呼自己为魏国,各自认为自己才是北魏正统的延续。

东魏存在了17年,高欢的儿子高洋取而代之建立了北齐。西魏存在了22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觉建立了北周。由于时间太短,所以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要想研究两者的文化,我们可以从北齐和北周入手。

一、北周比北齐尚武。

其实睁眼一看,我们就能搞明白一点,北齐比北周文明太多了。北齐的建立者高欢,好歹是汉族,可宇文泰就是正儿八经的鲜卑人了。

关中那地方,在南北朝期间被北方胡人统治了接近300年之久,已经完全失去了汉文化的传承习惯。

那个时候要想在关中地区存活下来,必须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汉人胡人化,只有跟着胡人的脚步走,才能够保证自己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阳。

你比如说,隋朝的建立者杨坚,他本身姓杨,可是为了生存,他必须要改姓普六茹,因此准确来说,我们应该称呼他为普六茹坚。

而唐高祖李渊,其实也是这么个情况,他们家虽然也是汉族,可是为了在西魏、北周生存下去,也只好接受赐姓大野。所以我们也可以称呼李渊为大野渊,李世民则是大野世民。

由于西魏立国的时候,实力弱小,为此宇文泰按照府兵制的方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府兵。所以北周立国的基础,就是尚武。

他们对文化这一块儿其实并不看重,为了能够活下去,他们必须要建立强大的军队,这是当务之急。所以北周对汉文化的吸收,明显是比不上北齐的。

北周地区的文化,更加接近鲜卑文化,这种文化的特点就是崇尚武力。在乱世当中,这种文化似乎更容易生存。当初赵武灵王搞胡服骑射,就是这个原因。

二、北齐完美地传承了汉文化。

高欢本身也是鲜卑化的汉人,他也有一个鲜卑化的名字叫贺六浑。他本人对鲜卑文化也比较推崇。比如说在他的军队中有鲜卑人和汉人,可是鲜卑人的战斗力明显要强于汉人,所以他更加愿意重用鲜卑人。

这事儿给北齐留下了不小的隐患,不患寡而患不均,内部搞出个三六九等来,你觉得北齐能不内乱吗?

但是在文化方面,北齐却完美地继承了汉文化。由于他所统辖的地区,是汉文化比较发达的地方,包括了现在的山东、苏北、皖北、河南、河北等地。

这些地方虽然长期被北魏占领,可是汉文化并没有因此灭绝,反而得到了延续。再加上当地平原比较多,农耕文化也被完美地继承了下来,成为了北齐政权的主要收入来源。

北魏王朝本身就已经汉化很明显了,从北魏孝文帝元宏开始,他们皇族就不用拓跋这个姓氏,改用汉姓元了。此外元宏还搞了一堆汉化活动,使得北魏王朝正儿八经地成为了一个汉化的鲜卑王朝。

而北齐则继承了北魏的绝大多数政治和文化资源,其汉化程度自然也就相当高了,接受汉文化自然也就更加容易。

三、科举制度的原型,或许就是北齐发明的。

科举制度影响了中国1300多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一般来说,我们现在认为发明科举制度的时代,是隋文帝时期。

可是隋文帝杨坚又是从哪儿找到的灵感呢?要知道,隋文帝还没做皇帝的时候,是给北周打工的。北周对汉文化并不尊重。

所以说北周是不可能给杨坚带来科举制度的灵感的。而北周后来把北齐给灭了,这下子就不一样了。北周兼并北齐以后,也同时融入了北齐的文化。

北齐文化中,就有一种选拔官吏的办法,引起了杨坚的注意。原来北齐时期,就开始从寒门子弟中选拔优秀者做官,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考试。

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依魏齐制度,秀才、孝廉考第有上、中上、中、下四等,中上以上方可叙官。---《北齐书》

北齐时期,考上秀才,就能够到北齐朝廷里来做官,这便是科举制度的原型。杨坚或许就是从这儿找到的灵感,这才有了建立科举制度的想法。

总结:所以说东魏汉化水平,比西魏更高。

实话实说,宇文泰的西魏还在茹毛饮血的时候,高欢的东魏已经开始之乎者也了。毕竟高欢是北魏最后一位大丞相,继承了北魏绝大多数的政治和文化资源,这是宇文泰比不上的。

宇文泰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在他的军队中,鲜卑人和汉人拥有一样的待遇。这倒是让人感到意外,毕竟宇文泰是鲜卑人。

所以说越缺什么就越想着弥补什么,这样的集团才能走得长远。相对来说高欢在军中搞三六九等这一套,直接为北齐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参考资料:《北周书》、《北齐书》

标签: 高欢

更多文章

  • 北齐皇帝高欢,守着战神一直不用,临终前让儿子用,果然保住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千年回响标签:高欢

    历史上的北齐,是一个相当神秘的朝代,这个朝代的的很多皇帝都表现出了一种精神错乱的感觉。有的喜欢涂脂抹粉,有的秽乱后宫,制定出一个个规矩,娇奢淫逸。 而开国皇帝高欢也是一个奇人,他手握王牌战神,却迟迟不重用他,而是在临终前嘱咐儿子,让儿子用。高欢的儿子也是凭借着这个战神,保住

  • 韩陵之战,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如何领兵击败尔朱氏集团?该如何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高欢

    韩陵之战是指中国北魏普泰二年(532),尔朱氏集团与高欢集团为控制北魏朝政,互相争夺,在韩陵(今河南安阳市东北部)地区进行的战争。事件背景北魏永安三年(530)九月,魏孝庄帝因大丞相尔朱荣杀了胡太后等人,而将其诱杀。十二月,尔朱荣侄子、北魏天柱大将军尔朱兆攻入洛阳,俘杀孝庄帝,立元恭为帝(即节闵帝)

  • 身为城头大兵,又是囚犯后代,高欢却为何能让娄昭君委身下嫁?

    历史人物编辑:刘申伟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高欢出身之地——人才辈出的怀朔镇三国鼎立之前,中原经历了南北乱战的分割中,其中,以北齐尤为突出。北齐皇帝的高洋借着父兄打下的基础,在公元550年,改北魏为齐,历史上称北齐。而鲜少人知道的是,北齐并非昏庸无能的高洋所打下来,而是高洋的老爹

  • 本占据上风局面,为何高欢接连遭遇失利,损失多位大将

    历史人物编辑:青书上标签:高欢

    只要国家没有真正的统一,那么战争就会不断地爆发。在高欢重新拥护年幼的皇帝之后,他也就真正成为了国家政权的掌控者,而北魏政权也被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为能夺得胜利,东魏与西魏就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而高欢作为一代军事家,自然也多次带领军队出征,最终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挫败了西魏军队。在战争的过程中,进展得也颇

  • 历史上曹操、司马懿、高欢、宇文泰 谁是一代奸雄?谁历史贡献最大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高欢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个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他们的人生轨迹十分相似,都是建立了盖世的功劳,而权倾中外,跋扈不臣,然最终格守人臣的道义,终身北面为臣。而后嗣却以禅位之名,行篡夺之实。所以四人虽无帝王之实,却有皇帝王之名。一、魏武帝曹操曹操(155——220年),字孟德,安徽毫州人。少机警,有权数,才武绝人

  • 南北朝时代的神仙打架,高欢和宇文泰谁更强?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高欢

    六镇指的是北魏前期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以北边境设置的六个军镇,自西而东为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六镇由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置,目的是为了防范柔然进犯。由于六镇是拱卫平城的一道重要防线,事关皇帝大臣们的安危。所以六镇戍兵得到了朝廷的优厚待遇,是鲜卑贵族子弟抢着去的地方,后来汉族世族子弟也

  • 被遗忘的战神:灭北齐,平南梁,拒东魏,气死高欢……

    历史人物编辑:花果山小泼猴标签:高欢

    韦孝宽,名宽,族名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自小便用他的字作名。韦孝宽为人深沉机敏,温和正直,好读经史。他在年纪轻轻之时,就显示出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西魏文帝年间,他一直率军在边境与东魏作战,而且"每战有功"。在其二十岁时就遇到萧宝夤率数万叛军,在关中发动叛乱,于是他前往都城洛阳,请求朝廷让他作为大

  • 迎娶富家女,从城头大兵变身队长,高欢踏上革命征程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高欢迎娶鲜卑贵族少女娄昭君后,总算站稳了脚跟高欢和娄昭君成亲之后,对高欢的帮助很大。这其中除了娄家对他的提携之外,更是娄昭君对他的欣赏和信任。而高欢更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站稳了脚跟。最明显的一点变化就是高欢由一个小小的城头大兵,摇身一变

  • 东魏与西魏之间激烈争战:宇文泰与高欢,是英雄遇好汉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高欢

    北魏是鲜卑人拓跋珪,于386年创建,历经一百余年,在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王朝迅速衰落,在历经六镇起义、河阴之变后,北魏皇族元善见、元修分别被权臣高欢、宇文泰挟持在邺城、长安城称帝,从此,北魏灭亡,分化成东魏与西魏。高欢与宇文泰都想吃掉对方,从而一统北方,由此,两位政治与军事高手,统帅着东魏、西魏军队,

  • 韩陵之战,造就了高欢无人能撼的威望和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马文成标签:高欢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自从高欢从尔朱兆的手头成功骗走一纸文书后,高欢便已经有了要与尔朱氏分道扬镳,甚至是反目成仇的打算。后来高欢与尔朱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僵,直至最后要与兵戎相见。而这一战,当属“韩陵之战”最为壮观。而韩陵之战之所以能够开打,其实离不开一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