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清依说史 访问量:4977 更新时间:2024/1/9 10:11:01

杨玄感,弘农华阴人,隋朝权臣杨素长子,袭爵楚公,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官拜鸿胪卿、礼部尚书。

杨玄感作乱之前,隋朝各地已经星星点点有抗税、抗役、抗官府的农民斗争。但是他是第一个举起反抗隋炀帝统治旗帜的贵族。

讨伐檄文一出,天下震动,群起响应,大家的斗争目标开始指向隋朝最高统治者。大隋几十年建立的威信开始瓦解,朝廷的影响开始减弱,为隋亡埋下了伏笔。

将门虎子

杨玄感的父亲杨素帮助隋文帝灭掉陈朝,又协助隋炀帝登上皇位,还帮隋炀帝平定了汉王杨谅的叛乱,封楚公,进位司徒。

杨玄感小时候傻傻乎乎,众人都认为他很痴呆,成不了什么气候。只有杨素不那么认为,他经常对身边的人说:“此儿不痴呆,长大必有成就!”

后来年龄稍长,杨玄感用心读书,专注骑射,成为了一个文物双全的全才。因袭杨素的军功,杨玄感年轻时就被封为柱国将军。

在随杨素的征战中,杨玄感总是身先士卒,亲自挥舞长矛,跟将士一起杀入敌阵。玄感力大无穷,骁勇善战,给敌人以巨大杀伤,时人把他比做项羽

后来,杨玄感改任郢州刺史。刚一到任,杨玄感就安排众多耳目去打探官吏们的才能,然后一个个揭发他们的所作所为,没有人敢欺骗和隐瞒的。官吏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并为他树碑立传。

揭竿而起

隋炀帝继位后,因感念杨素的帮助,封其为司徒、太子太师,加爵楚公,食邑二千五佰户。杨素一时恩宠有加,风光无限。

但是位高权重的杨素受到了隋炀帝的猜忌,暗地里经常派人询问杨素的身体情况,盼望他早点死。杨素知道后,自知谨小慎微也很难活下去,在卧病的时候,坚持不吃药,最终死去。

杨素死后,杨玄感继承了他的爵位,但此时让杨玄感一直耿耿于怀,想找机会为父报仇。

没多久,隋炀帝的倒行逆施引起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和斗争。杨玄感在隋炀帝第二次征发高句丽的时候,以督运粮草使的名义在黎阳发动反抗隋炀帝的暴乱。

杨玄感的起义得到了杨素的门生故吏的支持,应者云集,队伍很快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李密三策

幼时与杨玄感交好的李密闻听杨玄感造反,立即从长安赶来为好友出谋划策。

李密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自幼好读书,尤其擅长兵法,从儿时就跟杨玄感是好朋友。

李密的到来让杨玄感喜出望外,好友的支持也是他坚决造反的缘由之一。

李密根据当时的天下形势和杨玄感所处的位置,提出了三条对策:

第一条乃是上策,率军从黎阳北上占据幽州,依靠地理优势阻断隋炀帝东征高句丽的归路,使得隋军在关外断粮而自溃。

第二条乃是中策,西进潼关占据长安,扼守关中与隋朝对峙,进而夺取天下。

第三条乃是下策,就近攻取东都洛阳,直接推翻隋朝的统治。

兵败而亡

杨玄感在连打了几场胜仗后,自以为隋朝气数已尽,天下人都会支持他,所以选择了下策,直接攻击洛阳。

但是洛阳毕竟是东都,城池高大坚固,城内粮草充足,杨玄感率军攻了几次都无功而返。

远在高句丽的隋炀帝闻听兵变后立刻回师,派武贲郎将陈 棱 进攻 黎阳 ,武卫将军屈突通进攻 河阳,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发兵继进,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又来增援。

由于兵力悬殊,杨玄感屡战屡败,士气低落到了极点,只得向西撤退。当败军到达商洛县时,被追兵追上。

杨玄感自知难逃一死,对身边的弟弟杨积善说:“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我知道难免一死,与其被人捉住忍受屈辱,不如你杀了我!”

杨积善自知无力挽回,抽刀斩了杨玄感后而自杀。跟随杨玄感造反的余党全部被杀,这场叛乱仅持续了两个月就以失败告终。

杨玄感之乱沉重打击了隋朝的统治,造成了其统治阶层内部的分化,关陇贵族开始抛弃隋炀帝,各大军阀开始自立,其中就包括后来建立唐朝的唐国公李渊

标签: 杨玄感

更多文章

  • 隋朝贵族、朝中重臣的杨玄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造反死亡之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杨玄感

    公元613年,隋朝二世皇帝杨广继位第九年,6月,杨玄感于黎阳起兵反隋,敲响了隋朝灭亡的丧钟。但杨玄感这次起兵很快就在同年8月被朝廷扑灭,他本人不想被朝廷活捉让其亲弟弟将其杀死。造反失败后,其家族被杨广诛杀,而且其姓氏也被改为枭姓,和唐朝武则天害死王皇后将其姓氏改为蝮如出一辙。杨玄感何许人?他为什么要

  • 李密造反,由至交好友杨玄感拉下水,牛角挂书成了他们相识的红娘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杨玄感

    李密在隋唐时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就连李世绩、程咬金都曾经是他的手下,而且他出身非常显赫,是有名的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他和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有着差不多的经历,他的祖父李弼和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老同事,都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到了隋朝,他们都是贵族子弟。这些人,出身好

  • 宇文士及明明是一个“大奸臣”,为什么还能混得顺风顺水?

    历史人物编辑:苏胜朝标签: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宇文化及之弟,隋朝时就与其父宇文述一起辅佐过杨广,后又帮助他的哥哥操持政务,最后投奔了李世民,这其中他的能力一般,功绩可以说也一般,看似除了嘴甜以外别无它处,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在关键时刻如何选择。世人评价宇文士及的时候都认为其与魏征、房玄龄等人简直是典型的忠奸之分,但纵观历朝历代

  • 此将倒曳九牛回,挺狂,罗士信拿棍砸他,他横戟一招架,两膀劈了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罗士信

    兴唐传》里有一将,此将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人称“八马将”。这个人就是虹霓关总兵新文礼,攻打瓦岗山的时候,他以为瓦岗没高人,挺狂,正在阵前撒野,罗士信来了,拿棍子砸他,他横戟一招架,两膀子劈了。他力气大,罗士信比他力气更大!新文礼因为力气大,在两军阵前出尽了风头,瓦岗将都不是他对手。秦琼发愁怎么对

  • 战败五虎锤震小霸王的的银锤无敌将,却遇到了堪比李元霸的罗士信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罗士信

    昌平山邱瑞归顺瓦岗山之后,宇文化及又推荐了一员猛将出征了,这次他派出了被称为银锤无敌将的人物。瓦岗山这次遇到了劲敌,小霸王翟让被打伤昏迷,瓦岗五虎将也相继败阵,十多员战将围攻也不是对手。瓦岗军在秦琼与徐茂公的商量之下,他们派出了木锤将迎敌,又调来了不亚于李元霸的四猛无敌将,瓦岗山的几场大战又开始了。

  • 隋唐第一女将:杀罗士信擒程咬金,为嫁他而降,却被他一枪送命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罗士信

    隋唐里有很多的女英雄,而且都很有实力。有的女将居然比男人还要勇猛,在当时的众多女将领中,最勇猛的一个,就要数新月娥了,她在隋唐的评书中被称为第一勇猛的女将领。她的亲哥是当时的总兵新文礼。新月娥到三十岁都没有嫁人。她不仅勇猛,还颇具心机。她哥哥被西魏军队打败之后,她为她哥哥治病,但是医治无效果,带着病

  • 戏说隋唐之顶级五虎上将权威排行榜:李元霸屈居第三,罗士信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罗士信

    隋唐小说版本很多,流传甚广,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以及单田芳老师评书版的《隋唐演义》。隋唐演义有所谓“四绝四猛十三杰”之谓,他们之间究竟孰强孰弱呢?如果光比十三杰,排名已经排好了,如果光比四杰或四绝的话,排名也一目了然了。但是四绝和四猛之间,孰强孰弱呢?所知者定然有限,我们

  • 隋唐第一女将新月娥: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却死于新婚之夜

    历史人物编辑:青溪史社标签:罗士信

    巾帼不让须眉。或许是由于男子与女子力量上的差异,再加上男尊女卑思想的荼毒,我国古代的军队几乎都是由男子组成,并且明令禁止女子参军。而由于朝代的更迭,江山总是靠战役打下来的,在这样的制度下,马革裹尸的百姓不计其数。虽说战死的几乎都是男性,以至于造成了女多男少的局面。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出现过许多奔赴

  • 隋唐第一女将:追着罗士信打,生擒程咬金,后来败给心爱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罗士信

    隋唐演义是一部可以媲美四大名著的文学作品,隋唐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隋唐交替时期有了一个了解,可以说隋唐演义的出现,类似于三国演义的作用。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宣传作用,因此,无论是隋唐演义还是三国演义,它们都是类似的。隋唐演义现如今已经拍摄成了电视剧、电影等,这更是让人们

  • 她活捉程咬金,杀罗士信,却因贪恋美色投降,被未婚夫刺死

    历史人物编辑:花漫晨标签:罗士信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很少,但也不是没有,像妇好、穆桂英、花木兰等都是女中豪杰,甚至她们的成就比一些男人还要高。而就有这么一位女将军,她战力无双,甚至能够生擒程咬金,实乃当时的第一女武将,但是她最后却是因为贪恋美色而投降,最终还被自己的未婚夫给刺死,真是可悲。隋唐第一女武将隋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