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玄感:隋肯定亡!“隋三征高句丽”和“隋历二世而亡”的联系

杨玄感:隋肯定亡!“隋三征高句丽”和“隋历二世而亡”的联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二猛 访问量:4704 更新时间:2024/1/14 11:13:13

◆前言:

隋朝一统天下,气势很盛,但两世而亡,像极了封建王朝的开始——秦朝。大国灭亡自然有很多的原因,除了最直接的隋二帝个人的作风问题,还有很多关乎国之根本的弊端。

有人说隋朝亡于内乱亡于门阀贵族也有人说隋朝是亡于科举制,还有人说隋朝在三征高句丽时已经宣示了二世而亡的必然性。隋朝为什么会讨伐高句丽,在征讨过程中又有什么过失,最后又带来了一个怎么样的结果,这个结果又和隋朝短命有什么的联系,笔者将会在下文为大家细细道来。

(1)隋朝讨伐高句丽的原因

高句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它本来势力较小,默默无闻。在东汉末年,它也想趁着乱世分一杯羹,有了崛起分苗头开始壮大自己的势力。高句丽向周围的国家展开了侵略之势,它先是占领了辽,然后又接连吞并了西汉以来所设置的辽东、玄菟、乐浪、带方四郡,地理范围扩大,实力也大大的增强。实力增强后的高句丽野心也就大了起来,居然动了对隋朝的心思,派出军队扰乱隋朝西边的边界,虽然吃了苦头但也没有完全放弃。

在当时的隋朝看来:

高句丽屡屡犯边,扰乱隋朝的安稳,是隋朝的一个威胁;高句丽欺负吞并臣服于隋朝的属国,无视隋朝这个宗主国,不利于隋朝对其他附属国的统治;所以隋朝征高句丽是高句丽自找的,也是一个于情于理应该打的一战。

(2)隋朝三次讨伐高句丽的过程和结果

①公元611年,113万隋军进攻平壤;公元612年,一征高句丽失败

②公元613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同年,杨玄感叛乱,内外忧患下,二征高句丽失败

③公元614年,来护儿大败高句丽兵,高句丽王惊恐投诚,三征高句丽小赢

作战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战争的阻碍获得胜利,达到事半而功倍的效果。隋朝第一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整装待发气宇轩昂,全国上下都认为这是一次必赢的战争。但没成想,战争还没有开始就已经夭折,不占据天时人也出了意外。

公元611年:一征高句丽

①辽东之战苦战不利

②来护儿水军之败

宇文述九军之败

隋文帝派出了30万大军分海陆两队去征讨高句丽,陆路上的士兵遭遇接连的瓢泼大雨,道路十分的泥泞,行军十分困难且非常缓慢。因为天气的原因,粮草不能及时供应,士兵们饥肠辘辘,十分的狼狈。

而且上面的命令和一些指示也不能及时到达,领导班子也是劳心伤神,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屋漏便逢连阴雨,隋朝没有等来晴天却等来了瘟疫,瘟疫迅速在部队中蔓延,数日之内便有三四成的人被感染,陆军士气大伤,一时间人心惶惶。

陆地这样也就罢了,海上的部队同样也是不顺利,海上行军的时候遇到了大风,乌云密布海浪翻滚,不少船只被直接打翻,很多士兵直接被淹死,根据统计,当时海上的战船损失了有一大半,只能仓促宣布回国。

回国以后清点剩余士兵的数量,居然损伤了十之八九,比正常作战还要损失大。隋朝第一次讨伐高句丽的计划就这样夭折,不关乎两国的时运,全在老天爷的算计。

公元613年:二征高句丽

①辽东之战再战仍不利

②杨玄感叛乱

隋朝第二次征伐高句丽,第一次不战而伤使隋朝非常的恼火不甘心,所以稍作修养隋朝便又踏上了第二次征伐高句丽的路途。当时国内动乱,农民起义贵族也不安定,但是杨广没有把国内的问题看在眼里,认为那些都应该在政府高句丽以后解决,所以开始了自己浩浩荡荡的征伐高句丽之途。

杨广是不允许自己失败的,所以他做了充足的准备,不论是行军的硬实力——战车和武器等,还是后援后勤,一应尽有,损耗巨大。第二次讨伐没有出现第一次那样的狗血剧情,杨广顺利的攻入了高句丽辽东的城楼之下,胜利即将在望,但是杨广的后院着火了。

楚国公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叛乱的消息传到了杨广这儿,杨广一下子慌了手脚,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宣布立刻回国,很多的军用物资直接千里迢迢白白送给了高句丽,既损伤了自己又壮大了敌人,可谓丢了夫人又折兵。而且高句丽并没有就此放过隋朝军队,反而趁军队混乱之际在后面追击,导致随便军队大败,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就这样在不圆满之下落下了帷幕,又成了杨广心中的一个大遗憾。

公元614年:三征高句丽

①来护儿攻破毕奢城

②高句丽王假意求和

大业十年(614)二月,隋炀帝又同百官商议想要开第三次征伐高句丽的路程,百官纷纷相劝,认为想在国内飘摇不适合远征高句丽。但是隋炀帝哪里会那么轻易退缩,他想要的是支持和建议,当下便和朝臣发了一通火,国内再也没有反对之声了。当时随便国内得局势非常的紧急,农民起义如星星火一样大有燎原之势,而且国内遭遇灾害生产力大大的下降,人民饿死病死的不在少数,百姓怨声载道。

但是隋炀帝依然把攘外放在了万事之前,整合了军队便走开始了征伐之旅。征伐的路上也是连出意外,士兵的动力不足,逃兵不断,杀鸡儆猴已经不管用,陆路行军十分的缓慢,没有及时和海上的部队会合,隋炀帝命令海上部队继续展开攻势。在取得卑奢城(今辽宁金县东)胜利后,隋炀帝乘胜追击,向平壤进发。

高句丽在隋朝的接连攻击下已经不能应付有灭国的危险,高句丽国王发布投降书,隋炀帝满意退兵。隋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获得了胜利,虽然短时间内有利于外部的安宁,但国内的动乱已经发展更甚。

(3)三征高句丽隋朝的得失

隋朝三征高句丽最后得到的不过只是高句丽的一封迫不得已的投降书,但是他失去了更多的东西。

经济创伤

战争最费的是钱,而封建国家的钱就是老百姓身上的肉和血,隋朝不顾百姓的血肉去多次征战,从根本上带来了国本的不稳。

军事受挫

连年征战伤了国家的根本,使国家的整体实力大受损伤。其实从隋炀帝第三次征天下兵欲图再攻高句丽之时,隋朝的兵力以及军事早已体现出“人困马乏”的隐患了。

后患无穷

三征高句丽损失了很多的战车兵马,是国库几年的收入,国家支出增多就必须提高赋税,增加老百姓身上的担子,百姓的反抗意识更加的浓厚,农民起义已经到了不可阻挡的局势,是封建社会的死循环。

杨广征高句丽,结果搞的华夏严重大乱,人口锐减到200万户,杨广搞的华夏严重分裂内战,而外敌突厥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极盛程度,入侵中原,带来了更加严重的内忧外患,增大了灭亡的可能。

◆结语:

隋朝灭亡有很多的原因,但众多的原因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统治者的决策。杨广的三征高句丽,虽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但是他的付出远远的胜过了最后的一点儿收获。从三征高句丽就可以看出杨广身为统治者的劣根性,冲动不体恤百姓不从实际出发,这样的人当君主国家如何昌盛!

标签: 杨玄感

更多文章

  • 杨玄感之乱:揭开隋末反帝的序幕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杨玄感

    杨玄感,弘农华阴人,隋朝权臣杨素长子,袭爵楚公,授柱国、郢宋二州刺史,官拜鸿胪卿、礼部尚书。杨玄感作乱之前,隋朝各地已经星星点点有抗税、抗役、抗官府的农民斗争。但是他是第一个举起反抗隋炀帝统治旗帜的贵族。讨伐檄文一出,天下震动,群起响应,大家的斗争目标开始指向隋朝最高统治者。大隋几十年建立的威信开始

  • 隋朝贵族、朝中重臣的杨玄感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造反死亡之路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忘的历史标签:杨玄感

    公元613年,隋朝二世皇帝杨广继位第九年,6月,杨玄感于黎阳起兵反隋,敲响了隋朝灭亡的丧钟。但杨玄感这次起兵很快就在同年8月被朝廷扑灭,他本人不想被朝廷活捉让其亲弟弟将其杀死。造反失败后,其家族被杨广诛杀,而且其姓氏也被改为枭姓,和唐朝武则天害死王皇后将其姓氏改为蝮如出一辙。杨玄感何许人?他为什么要

  • 李密造反,由至交好友杨玄感拉下水,牛角挂书成了他们相识的红娘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杨玄感

    李密在隋唐时期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就连李世绩、程咬金都曾经是他的手下,而且他出身非常显赫,是有名的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他和大唐开国皇帝李渊有着差不多的经历,他的祖父李弼和李渊的祖父李虎是老同事,都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到了隋朝,他们都是贵族子弟。这些人,出身好

  • 宇文士及明明是一个“大奸臣”,为什么还能混得顺风顺水?

    历史人物编辑:苏胜朝标签: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宇文化及之弟,隋朝时就与其父宇文述一起辅佐过杨广,后又帮助他的哥哥操持政务,最后投奔了李世民,这其中他的能力一般,功绩可以说也一般,看似除了嘴甜以外别无它处,但他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知道在关键时刻如何选择。世人评价宇文士及的时候都认为其与魏征、房玄龄等人简直是典型的忠奸之分,但纵观历朝历代

  • 此将倒曳九牛回,挺狂,罗士信拿棍砸他,他横戟一招架,两膀劈了

    历史人物编辑:根想说娱标签:罗士信

    兴唐传》里有一将,此将横推八马倒,倒曳九牛回,人称“八马将”。这个人就是虹霓关总兵新文礼,攻打瓦岗山的时候,他以为瓦岗没高人,挺狂,正在阵前撒野,罗士信来了,拿棍子砸他,他横戟一招架,两膀子劈了。他力气大,罗士信比他力气更大!新文礼因为力气大,在两军阵前出尽了风头,瓦岗将都不是他对手。秦琼发愁怎么对

  • 战败五虎锤震小霸王的的银锤无敌将,却遇到了堪比李元霸的罗士信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罗士信

    昌平山邱瑞归顺瓦岗山之后,宇文化及又推荐了一员猛将出征了,这次他派出了被称为银锤无敌将的人物。瓦岗山这次遇到了劲敌,小霸王翟让被打伤昏迷,瓦岗五虎将也相继败阵,十多员战将围攻也不是对手。瓦岗军在秦琼与徐茂公的商量之下,他们派出了木锤将迎敌,又调来了不亚于李元霸的四猛无敌将,瓦岗山的几场大战又开始了。

  • 隋唐第一女将:杀罗士信擒程咬金,为嫁他而降,却被他一枪送命

    历史人物编辑:嘟嘟说电影标签:罗士信

    隋唐里有很多的女英雄,而且都很有实力。有的女将居然比男人还要勇猛,在当时的众多女将领中,最勇猛的一个,就要数新月娥了,她在隋唐的评书中被称为第一勇猛的女将领。她的亲哥是当时的总兵新文礼。新月娥到三十岁都没有嫁人。她不仅勇猛,还颇具心机。她哥哥被西魏军队打败之后,她为她哥哥治病,但是医治无效果,带着病

  • 戏说隋唐之顶级五虎上将权威排行榜:李元霸屈居第三,罗士信第四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罗士信

    隋唐小说版本很多,流传甚广,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以及单田芳老师评书版的《隋唐演义》。隋唐演义有所谓“四绝四猛十三杰”之谓,他们之间究竟孰强孰弱呢?如果光比十三杰,排名已经排好了,如果光比四杰或四绝的话,排名也一目了然了。但是四绝和四猛之间,孰强孰弱呢?所知者定然有限,我们

  • 隋唐第一女将新月娥:杀罗士信,生擒程咬金,却死于新婚之夜

    历史人物编辑:青溪史社标签:罗士信

    巾帼不让须眉。或许是由于男子与女子力量上的差异,再加上男尊女卑思想的荼毒,我国古代的军队几乎都是由男子组成,并且明令禁止女子参军。而由于朝代的更迭,江山总是靠战役打下来的,在这样的制度下,马革裹尸的百姓不计其数。虽说战死的几乎都是男性,以至于造成了女多男少的局面。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出现过许多奔赴

  • 隋唐第一女将:追着罗士信打,生擒程咬金,后来败给心爱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奥迪标签:罗士信

    隋唐演义是一部可以媲美四大名著的文学作品,隋唐演义的出现,让人们对隋唐交替时期有了一个了解,可以说隋唐演义的出现,类似于三国演义的作用。三国演义对三国时期起到了宣传作用,因此,无论是隋唐演义还是三国演义,它们都是类似的。隋唐演义现如今已经拍摄成了电视剧、电影等,这更是让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