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乱世枭雄怎么会甘心束手就擒,王世充的困兽犹斗,李世民差点送命

乱世枭雄怎么会甘心束手就擒,王世充的困兽犹斗,李世民差点送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扬生侃史 访问量:4180 更新时间:2024/1/19 16:29:44

窦建德的野望

窦建德何许人也?竟然成为了洛阳王世充的救命稻草?他有何能耐竟能在武德充沛的河北打下偌大的地盘?

窦建德是河北漳南人(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一直在老家种地,日子过得也算可以。年轻人少尚气侠,胆力过人,大家都很喜欢他七里八乡的人都认他当大哥,在漳南威望很高。

窦建德

又赶上隋炀帝征高句丽,窦建德被选为了二百人长。他同县老乡孙安祖也因为骁勇被选为征士,可是孙安祖家里被水淹了,老婆又得病死了,所以他不想去辽东,结果惹怒了县令挨了一顿鞭子。孙安祖一怒之下把县令给杀了跑到窦建德家里避风头。

窦建德讲义气,就收留了孙安祖,结果官府闻着味找到了他们家,谁让他窦建德是远近闻名的大哥呢。建德对安祖说:“文皇帝时,天下殷盛,发百万之众以伐高丽,尚为所败。今水潦为灾,百姓困穷,加之往岁西征,行者不归,疮痍未复;主上不恤,乃更发兵亲击高丽,天下必大乱。丈夫不死,当立大功,岂可但为亡虏邪!”

(由此观之,窦建德亦有逐鹿天下之壮志!)

于是他召集手下小弟数百人交给孙安祖去高鸡泊中为群盗,以待天时。

当时因为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和修大运河已经搞得民不聊生,各地活不下去的占山为王的老百姓有很多。

结果漳南的官府查到了窦建德头上,把他的家人们都给抓住斩杀了。窦建德无奈之下带着手下两百多小弟也参加了起义军,投在高士达手下。

后来高士达战死,窦建德就成为了义军领袖,继续率军和隋军斗争。窦建德能当上义军头领于他的为人处世是分不开的,史书记载他能倾身接物,与士卒均劳逸,由是人争附之,为之致死。

同时,窦建德带领义军后,他的方针也和其他起义者不一样。

以前大家打到哪里就吃到哪里,而且抓住隋官和士人皆杀之,所以隋郡县皆固守城池以拒盗。

但是到了窦建德这里,每次打仗抓获士人,必加恩遇,不随便杀人。他抓住饶阳县长宋正本后,礼遇有加,引为上宾,而且还把他作为自己的谋士接纳。如此一来,河北地区的隋郡长吏们也不激烈抵抗窦建德的义军了,(有活路谁还想死啊)都纷纷投降了他。

窦建德实力大涨,拥兵十余万。而李渊太原起兵也不过三万人马,王世充据洛阳也没有这么多人马,可见窦建德之强大。

窦建德于大业十三年(617年)初,自称长乐王于河间之乐寿(今河北献县)。(李渊刚起兵人家已经割据称王了)

隋大业十三年七月,窦建德袭破隋涿郡留守薛世雄于河间,在河间郡丞王琮请降之后,窦建德遂有“安百姓,定天下”之志。在翌年(李渊称帝后武德元年,618年)他也选定国号曰夏,称夏王。

然后又开始了征讨兼并之路,先后讨灭了历山飞贼帅魏刀儿(宋金刚的把兄弟),和弑君篡位的宇文化及,地盘扩大至北以易水与幽州罗艺相拒,南至大陆泽,西自太行,东至于海,尽据有今冀中之境矣。

窦建德地盘

在政治上他为了收拢人心,特意为隋炀帝素服尽哀,抚纳隋之百官,并进谒萧皇后,又遣使朝越王侗于洛阳。

你像原来的隋朝官员黄门侍郎裴矩被窦建德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兵部侍郎崔君肃为侍中,少府令何稠为工部尚书,虞世南为黄门侍郎。此时的窦建德完全向天下展现出他延揽人才,进取天下之心。

为了巴结突厥人,稳定后方,窦建德又送萧皇后于突厥,以结好于突厥。(萧皇后也是命运多舛)

雄心勃勃的窦建德又亲自领兵十余万,相继攻取李唐的地盘洺州、相州、黎阳等地。又和王世充展开地盘争夺战,击败王世充俘获了其大将刘黑闼,招降兖州贼帅徐圆朗。又乘破竹之势,于唐武德三年取孟海公之济州,武德四年又下曹、戴二州,自此拥有河南北之地。(在北方和李渊、王世充呈三足鼎立之势)

窦建德有此声势,和他本人有良好的品德和亲和的政治手腕分不开关系。

他自己作为领导者自奉俭约,每战所获资财,尽赏诸将,自己一无所取。食不噉肉,常食菜蔬脱栗之饭。妻曹氏,不衣纨绮,所使婢妾才十数人。破聊城时,得隋宫人千数,并有容色,皆放散之,此其一。

而且他善抚用人才,以收入望,又善于安抚治理地方,如其至洺州时,劝课农桑,境内无盗,商旅野宿,还有大胸襟能接纳直言谏诤、明辨忠奸,如徐世叛走,不杀其父盖,破赵州、邢州,执其刺史张昂、陈君实及唐大使张道源等,将戮之,以其国子祭酒凌敬谏诤,不可诛戮忠贞之士以劝臣下,盛怒之下而纳其言,善于抚纳新附。而且他用兵善用奇袭,如破薛世雄、魏刀儿等,正是有了这些优点才使得窦建德打了偌大地盘,在逐鹿天下中占据优势。(河北士族历来和关西士族不对付,这从东汉就开始了,后来又有宇文泰高欢之争,这也是窦建德崛起的原因之一)

王世充困兽犹斗

再来看洛阳王世充这边,武德三年十二月,王世充手下亳州、随州在看到王世充败象已露后,也相继降唐。

于是王世充再次心急火燎地派遣其兄子代王王琬与长孙安世出使窦建德报聘,并乞求窦建德赶紧来救援。

当时唐廷这边的大臣张道源(唐前遣出抚山东,在赵州为建德所虏)跟随窦建德在河南,得知窦建德准备救援洛阳的谋划后,赶紧密遣使者去长安,告诉老李这个坏消息。让他早做防备,派一军进攻窦建德的都城洺州以牵制他。

唐军出征

李渊收到消息后也意识到窦建德参战对洛阳决战的重要性,于同月十八日,遣并州总管刘世让,自土门(即井陉,)趋洺州。

当月末,窦建德行台尚书令胡大恩于恒山(即恒州,今河北正定县南)降唐。

时间到了武德四年正月,王世充的梁州总管程嘉会,又以州降唐,王世充之势益蹙,但王世充不甘失败,仍常常出击唐军。

此时,唐军行台仆射屈突通带领手下士兵按行营屯,王世充猝然来攻,杀得唐军阵营大乱,屈突通这边有些顶不住了,收到消息的李世民赶紧披甲上马,率领手下精锐部队玄甲军前来救援!一阵冲杀过后,王世充军被击溃大败而逃,并活捉了他的骑将葛彦璋。

李世民这支玄甲军可是了不得,是他亲自在军中千挑万选的精锐,共有千余人,个个都是衣皂玄衣甲,分为左右队,使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翟长孙等分将之,每战,世民亲披玄甲,率之为前锋,乘机进击,所当者破,敌人畏之也。

此时的洛阳围城战也打的愈发激烈了!

武德四年二月,洛阳城里粮食开始告急,王世充这边派遣太子王玄应率领数千士兵从虎牢关押运粮草支援洛阳,李世民收到报告后,遣将军李君羡前去劫其粮草,大败郑军,王玄应仅以身免。

军事嗅觉敏锐的李世民意识到洛阳城快顶不住了,为了充分准备接受洛阳,他遣宇文士及去长安问问老爹李渊攻克洛阳后该咋办。李渊作为一名政治家自然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他让宇文士及告诉李世民∶归语尔王,今取洛阳,止于息兵。克城之日,乘舆法物、图籍、器械,非私家所须者,委汝收之,其余子女玉帛,并以分赐将士。”

看起来洛阳已是李唐囊中之物了。

二月十三日,李世民移军于青城宫,立壁垒准备攻击洛阳城。城里的王世充深知要是让李世民干成功了,那洛阳可真就不保了。

所以王世充集中兵力,试图做最后一搏!

当唐军壁堡未立之际,王世充即率兵二万,自方诸门出,依故马坊垣堑,临谷水以相拒。

唐军这边诸将见到后,认为老王要拼命了,个个都有些惧意不敢接战。而李世民则以精骑阵于北邙山,登北魏宣武帝陵,从高处观望敌我态势。然后告诉身边将领∶“贼势窘矣,悉众而出,徼幸一战。今日破之,后不敢复出矣。”

王世充已是强弩之末,这算是他最后的反扑了……

于是李世民当即下令,屈突通率领步兵五千渡水攻击王世充主阵,并且告诉屈突通∶“兵交则纵烟!”

一开打你就赶紧放烟为信号!

这边屈突通依令行事,交兵后立刻方烟。李世民看到烟雾后,立刻带领骑兵南下,身先士卒,与屈突通合兵一处力战王世充军。

李世民年轻气盛,丝毫不把王世充放在眼里,居然还想探探王世充军阵的厚薄!于是率领亲兵精骑,数十冲之,直出其阵后,众皆披靡,杀伤甚众。既而由于战场混乱,李世民和身边人马被冲散了……

这下李世民可就危险了!眼看有可能被擒,他的手下将军丘行恭出现了,紧紧的跟在李世民身边保卫他,王世充这边也发现李世民的踪迹,派骑兵前来追击。

危机时刻,李世民的战马中又流矢而死,丘行恭却不慌乱,而是骑马来回开弓,箭无虚发,射杀追击者!吓得追兵不敢靠近,丘行恭赶紧下马让出坐骑给李世民,自己于马前步执长刀,距跃大呼,斩数人,带着李世民突阵而出,这才保得李世民安全返回唐军大营。

李世民这玩的有点大,尚未冲透敌阵,而自己手下的数十精骑已经因为斗乱而散失,要不是丘行恭,怕是要交代在战场上了……

唐军出击

双方在洛阳城下殊死决战,一直从自辰时厮杀到至午时,双方阵型散而复合者数四,最终王世充军还是因为兵力人数不足力尽而退。

而李世民乘机纵兵展开追击,一路上又是斩俘八千人,而是唐军营垒也移至洛阳城下围城。唐军这边骠骑将军段志玄,在此次混战中,因力战深入,马倒,为世充兵所擒,两骑夹持其髻,将渡洛水,志玄踊身一跃,二人坠马,志玄因得逃归。

二月十四日,王世充复出洛阳右掖门临洛水而阵,准备和唐军再杀一场,刚出城就抓住了唐军斥候将领王怀文,谁知道他倒霉,被王怀文刺了一槊,好在他甲厚没死,但也受了伤,王怀文被杀,老王也无奈解阵回城。

同月二十二日,河阳城以城降唐,二十七日,怀州刺史陆善宗又以城降唐。

王世充在黄河北岸城镇全部落入唐军之手!

于是,李世民展开对洛阳城的攻城战,围攻洛阳宫城。

但王世充守备甚严,史载其:大炮飞石重五十斤,掷二百步,八弓弩箭(八弓共一弦,如古连弩)如车辐,镞如巨斧,射五百步。

李世民命唐军四面皆攻之,昼夜不息,历时半个月旬依然不能攻克。

洛阳城里想投资大唐的人有很多,但是都没来得及出城就被王世充发现给杀了。

李世民一看如此下去也不是办法,那就接着围城吧!乃令诸军环城掘堑筑垒以围困之。世充亦不复出战,以待突厥、窦建德之来援。

唐军这边也有些疲惫了,从武德三年八月开始围攻洛阳,到武德四年四月,已经过了八个月。师老兵疲,洛阳城却还没拿下,再加上窦建德之前来人警告李二郎退兵。因此,唐军将士皆疲惫思归,行军总管刘弘基等找李世民商量,希望班师回关中。

李世民做为一军主帅自然有自己的思路和考量,他对众将道∶“今大举而来,当一劳永逸。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

眼看功败垂成,这个时候回去,那将士们岂不是白白牺牲了?那些归附的地盘岂不是又要摇摆起来?以后还会有这么好的机会吗?窦建德会让我们安稳吗?

显然李世民不仅仅从军事统帅的角度考虑问题,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判断。

最后他下令军中∶“洛阳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这要是放以前,军中大将们很可能不搭理李世民,可是经过浅水原、柏壁大战。大家都被李世民折服了,所以再也不敢提退兵的事,纷纷回营备战去了。

而坐镇长安的李渊也来密信给李世民分析战略,劝他撤军。

李世民则告诉老爷子,这事你别管了,不拿下洛阳城,我坚决不回来!

洛阳围城

为了稳住老父亲,他赶紧让参谋军事的大臣封德彝入长安给李渊面论形势,告诉老头子王世充“智尽力穷,克在旦夕。今若旋师,贼势复振,更相连结,后必难图”。

李渊听了封德彝的分析后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让他继续围攻洛阳!

而李世民也知道窦建德来势汹汹,想迫切的解决王世充好对付窦建德,就给王世充书送了封劝降书,只要开城投降,保你不死,且荣华富贵,但是王世充却不做回复,他还要等李世民和窦建德决出胜负后才做打算。

当月三十日,郑州(治虎牢)司兵沈悦,遣使于左武候大将军李世勤请降,于是左卫将军王君廓夜引兵自洛口进袭虎牢,悦为内应,遂拿下虎牢关,俘虏了王行本及长史戴胄等。

虎牢关拿下后,李世民已在和窦建德即将展开的对决中占据了上风。

而窦建德这边也开始带兵西进救王世充,使李世民威震天下的虎牢关之战即将爆发!

那么李世民和窦建德这两位绝世高手又将展开怎样的对决呢?

咱们下期继续!

@真知新坐标

参考文献《新唐书》《资治通鉴》《旧唐书》等

品历史人物,读历史故事,让我们一起领略历史的风情!

我是青史铸剑,关注我不迷路!

标签: 王世充

更多文章

  • 王世充如果我出生在一个家庭,我一定会建造唐朝,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王世充

    不过,在《隋唐演义》中,我的角色似乎不那么正面,像一个奸诈的小人。我想我有必要解释一下,介绍一下我的真实经历。看完我的经历,你可能会发现:我不仅不是王世充,也不是反派,而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正面角色!如果不是我出身不好,唐朝早就是我建的了!。至少我是这么想的。我出身官宦之家,不姓王,姓支。我不是中原人,

  • 瓦岗寨藏龙卧虎人才济济,为何会被王世充这样一个三流货色灭掉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王世充

    隋炀帝在位后期,频繁掀起对外战争,数次组织超过百万规模的大军远征辽东。繁重的兵役和劳役、赋税,最终使得隋朝百姓不堪重负,奋起反抗,隋末农民战争的号角由此吹响。隋朝大业七年,山东农民王薄率先高举义旗,打响了武装反抗隋朝的第一炮。王薄首义之后,隋朝各地的农民纷纷群起而效仿,大大小小的农民义军遍地开花。在

  • 李世民天下无敌离不开这个原因,在对战王世充时表现得淋漓尽致

    历史人物编辑:甲午敲钟人标签:王世充

    在唐朝的开国之战中,相信没有人的功劳比李世民更大了,他一人打下大唐大半的江山,就是连后来被称为大唐军神的李靖也不能和他相比,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在开国之战中更是每次战役都亲自指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BUG,即使强大如窦建德,李世民面对他数十倍于己的兵力,仍然能一战让其全军覆没,生

  • 王世充白手起家,百折不挠,也算一代枭雄,他为何不能一统中原?

    历史人物编辑:乔文亮标签:王世充

    621年,在长安附近的雍州一处宅子里,来了几个自称唐朝官员的人,要主人出来接旨。没想到主人刚开门迎接,就被乱刀砍死。这些人中领头的人叫独孤修德,时任唐朝定州刺史,而死的人叫王世充。官方的说法是独孤修德为父报仇,历史上却多人质疑王世充被李渊设计。李世民攻洛阳,王世充被迫投降,李世民许诺保他不死,可他不

  • 中原大决战,李世民兵锋直指洛阳,窦建德、王世充相继覆灭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王世充

    李世民消灭刘武周、平定河东之后,河东、关中、陇西、巴蜀等广大地区,已经完全处于唐王朝的控制之下,唐朝的实力大增。此时,对唐朝威胁最大的势力当属占据河南的王世充集团和占据河北的窦建德集团。然而,王世充再向外扩张期间,御下无方,导致众心离散,手下的将士经常投降唐朝。特别是他废隋帝杨侗自立为帝一事,使得窦

  • 让我们看看,王世充千秋帝王梦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三农生活阿远标签:王世充

    “轻松读史之——大唐三百年”第一篇创始团队:最初的神明(59)这次密谋搞掉王世充的,是裴仁基、裴行俨父子。裴仁基早先是河南剿匪司令(河南道讨捕大使),后来降了李密。偃师一战被王世充俘虏,等于转一圈重又回到洛阳。乱世里混口饭吃实在也是不容易。裴行俨是个猛人,和秦琼程咬金这些人一块混的,“每有攻战,所当

  • 乱世枭雄王世充:巧取专营谋上位,昙花一现皇帝梦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王世充

    隋末乱世英雄辈出,群雄逐鹿,杀到最后只剩三家独大:河北窦建德、长安李渊、洛阳王世充。其中,王世充在击败李密后不仅吞并了他的地盘,还网罗了秦叔宝、程知节、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精兵强将,地盘扩大到整个河南,可谓三者中最强大的。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不到三年的时间,实力强大的王世充就从一介皇帝变成大唐的阶

  • 昙花一现,洛阳郑王-王世充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王世充

    要说隋朝末年那些军阀谁是英豪,可能各有说法,有人看好瓦岗李密,文韬武略,侠肝义胆;有人看好秦王薛举,称雄一方,保境安民;有人认为窦建德从一介草民到一方诸侯,扬名天下而不易,而更多的是欣赏李世民,征战四方,建立大唐。然而在当时,李渊刚起兵之时,并不算有力竞争者,西凉李轨,关中薛举都是心腹之患,还有投靠

  • 王世充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历史人物编辑:彭虎标签:王世充

    王世充是隋末唐初的一方霸主。隋炀帝时期,他因军功显著而备受重用,隋炀帝死后,王世充又拥立皇泰主登基,独揽朝政大权,成为了洛阳城中实际的控制者。然而这并未让他就此满足。打败瓦岗军以后,王世充的势力和野心都进一步膨胀,他的目标不仅仅是要做权臣,而是要取代自己皇泰主自己称帝,他要精密谋划才能一步步走向哪个

  • 为何宇文化及要杀掉杨广,而不挟天子以令诸侯?主要是他能力不足

    历史人物编辑:胡文浩标签:宇文化及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被自己的亲信大臣宇文化及造反围困,逼迫到绝境之后将其勒死,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在杨广去世之后,天下大乱,不久宇文化及就被窦建德以为隋炀帝报仇的理由杀了,落得一个凄凉下场。对于宇文化及的死以及隋炀帝的死,很多人都是比较疑惑的,认为当时只要隋炀帝活着,隋朝不至于那么迅速灭亡,宇文化及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