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唐朝的敌人,李渊为何杀一个留一个?

窦建德和王世充,都是唐朝的敌人,李渊为何杀一个留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骑着毛驴游山涧 访问量:1190 更新时间:2023/12/18 8:11:25

每当朝代更迭的时候,总会天下大乱。比如隋朝末年,各地的农民起义就非常频繁,先后涌现出的起义军规模加起来竟然有上百万。后来李渊在西安建立唐朝之后,他主要的对手就只剩下了盘踞在河南的王世充,以及自称“夏帝”的河北窦建德

这两个对手,最终都被唐朝所击败,但是王世充却没有被处死,而窦建德则直接被处死。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他们两个人不同的结局呢?

首先我们看王世充。

王世充此人来自西域,隋炀帝死后,越王杨侗被拥立为帝,此时的王世充被封为了郑国公,一下子成为了辅政的首脑之一。王世充此人还是有点本事的,他击败了李密的瓦岗军,从而拥有了整个河南的地盘,非但如此,当时李密的部下,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裴仁基单雄信等人,也被王世充收入麾下。

此时的王世充可以说是兵强马壮,后来王世充更是强迫新帝禅位给他,619年,王世充就在河南建立了郑国。

然而,王世充此人在河南执行的政策,非常不得民心,尤其是严刑峻法,导致人人自危,只要王世充有怀疑的对象,他就会把人囚禁起来,甚至在皇宫里也成为了监狱,囚禁了一万多人。所以唐朝的军队来攻打王世充的时候,也得到了当地民众的很大支持。

而窦建德则不一样了。窦建德此此人出身于扶风窦氏,这是一个从东汉时期就很有名的大家族,窦建德发动农民起义之后,很快得到了部下和民众的支持,在河北建立了夏国,窦建德此人非常慷慨,战胜得到的战利品,窦建德都分给将士们,自己什么都不要。对待战俘也是如此,愿意留下的就留下,不愿意的还给路费派兵护送出辖区。

因为这样,窦建德在河北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根基。

其实,窦建德如果不是到河南支援王世充,他也不会这么快就灭亡。窦建德率领了30万大军和唐朝军队恶战虎牢关,最终不敌唐军而被生擒。

窦建德之所以被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河北建立的根基,留着他太危险了。

标签: 窦建德

更多文章

  • 窦建德的多疑:让他从一个好的开始,变为了一个不好的结束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年轻的时候把诺言看得非常重,曾经有个同乡父母离世了,但是由于家境贫寒,无力安葬,当时窦建德正在务农,听说了此事,便立即放下农活,主动送去办理丧事所需要的全部财物,他的这个仗义行为深入乡亲们的称赞,由于窦建德名声好,为人仗义,等到他父亲去世的时候,送葬的有将近1000多人。当时,隋朝为了讨伐高丽

  • 李世民为什么毫不犹豫地杀掉了窦建德?只因他太过仁义了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窦建德

    如果隋朝末年的群雄割据中没有李世民,那么最终统一天下的很有可能是身在河北的夏王窦建德。从兵变起家到占据河北,窦建德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就打造了一个太平盛世,境内无盗匪,商旅可以在任何地方夜宿,除了高超的治国能力,窦建德的军事造诣也很高,击败宇文化及,俘虏李神通,兵马数十万,良将上千员。可是窦建德依然失

  • 瓦岗军的由来?瓦岗军有哪些战绩?窦建德哪一年称“长乐王”?

    历史人物编辑:陈帅说历史标签:窦建德

    隋炀帝调杨义臣率辽东还兵镇压河北起义军,自率禁军到江都,镇压南下江淮的起义军。在和隋军主力作战的过程中,起义军败而复聚,由分散走向集中,逐步形成了瓦岗军、河北夏军和江淮吴军三支主力。瓦岗军的创始人是翟让。大业十二年(616),曾参预杨玄感反隋的贵族李密也来参加瓦岗军。他说服附近小股起义军聚集到瓦岗军

  • 窦建德河间大捷:一夜奔袭140里,280人击败3万隋军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窦建德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事最早,大业七年便亡入高鸡泊,历经多次隋官军围剿,才终于打出一片江山。一、高鸡泊中起义士窦建德,贝州漳南人(在今山东平原县),在乡里当了个小小的里长。他为人十分仗义,深得乡里邻舍的尊重。窦建德父亲去世

  • 窦建德起义为何任用隋官,是求贤若渴还是阴险利己?时势造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朝末时河北农民起义领袖,以他为首的河北义军在山东、河北广大地区坚持反隋和反唐斗争长达十余年之久,是推翻隋炀帝暴政反抗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为隋王朝的倾覆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虽也犯了一些严重错误以致错失天下,但他仍不失为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在隋朝末年,英雄辈出,作为农民起义军的首领,窦建德

  • 窦建德本可为大唐效命,却被李渊处死,竟是因为掳了这个女子

    历史人物编辑:崔博文标签:窦建德

    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隋朝末年,各地起义势力纷纷揭竿而起,其中影响力比较大的几支势力就包括李渊为首的唐军和窦建德为首的起义军队,虽然说这些起义军一开始是奔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推翻隋朝的统治,但是隋朝被推翻之后,便免不了开始互相残杀,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历史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李渊是胜利者,而窦建德是

  • 草莽英雄窦建德:豪爽仁德讲义气,百年后河北人仍感恩戴德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窦建德

    隋末各路起义军中,崛起于河北的窦建德跟后来的宋江有几分相似,他性格豪爽、广结善缘,无论是对朋友还是敌人都是宽厚仁爱,以至于在他死后数百年内,河北人还用香火祭祀他。仁德有余、武力不足的窦建德,从一介布衣成长为威震天下的夏王,其威望和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虎牢关一战被擒,历史还是选择了更强者李世民,不

  • 窦建德:具备所有皇帝品质,奈何“既生瑜何生亮”终是败给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崔照国标签:窦建德

    文丨历史时刻录图丨来源于网络窦建德影视剧中形象导语勇猛不失智慧,仁慈不失威势,这就是一代枭雄窦建德。奈何“既生瑜何生亮”,终是败给了李世民。成为一将功成万骨枯中的那块最大的枯骨。少年窦建德窦建德于少年时期便重信守诺,乐于助人,同乡之人常常说他“长大不得了”。一次,窦建德的同乡之人去世,因为贫穷而无法

  • 窦建德如何大败薛世熊?炀帝死后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历史人物编辑:北宋秘辛标签:窦建德

    大业十三年正月,又遣陈棱征讨江淮一带起义军中力量最强大的杜伏威。隋军大败,起义军乘胜攻破高邮(今江苏高邮北),占历阳(今安徽和县),杜伏威自称总管,以辅公柘为长史,很快控制了淮南各县。江淮间小股反隋武装多来归附,形成了江淮间巨大的起义力量。从大业十三(617)年三四月瓦岗军围逼东都开始,以瓦岗军为中

  • 如果窦建德听从他的战略 统一中国的就不是李渊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窦建德

    冲锋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转折的发生就是那么一瞬间。抓住了你就飞黄腾达,抓不住,你就平平碌碌。如果李渊听从他部下将士的建议,先攻占了河东,再渡河攻取长安,怕是长安很可能落入薛举或者王世充或李密的手中。但李渊听从了薛大鼎、任瑰等提出的渡河取关中策略,才能有李渊立隋帝禅位的行为,也才让李渊即位得到隋朝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