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武双全的杨素:被视为隋朝第一大将,为何又被称为一代奸臣?

文武双全的杨素:被视为隋朝第一大将,为何又被称为一代奸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骆春琴 访问量:4554 更新时间:2023/12/18 6:27:46

乱世出英雄,隋朝是历史上承上下的一个朝代,上接五胡乱华的混乱局面,下接繁荣强大的唐朝,历经二世却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令人赞叹的名将权臣。

然而这一位却是毁誉参半,有人说他战功赫赫,开国功臣,是难得的一代将才;也有人说他谗言佞语,残害忠良,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臣。他就是隋朝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杨素

文武双全,勇敢果决

杨素此人是北周贵族,祖上世代为官,自小就有鸿鹄之志,勤奋好学,因而在文学和书法上颇有造诣,有史书记载,称其:“善属文,工草隶。美须髯,有英杰之表”,就是说他才貌双全的意思。

杨素不仅文学造诣颇高,也有当时读书人少有的胆识和机敏。权臣宇文护死后,杨素也遭到株连,他的父亲战死却因此毫无追封,杨素接连上表陈情,请求追封。

武帝宇文邕震怒,命人将杨素斩杀,不料杨素却说:“臣事无道天子,死其分也。”武帝听到这一句话反而将之前对杨素的怀疑放下了,赦免他的罪过,还应允追封其父,对杨素委以重任。

捷报频传,战绩斐然

时年正值南北朝政权割据,战乱频出,杨素受命随宇文宪攻打北齐,北齐主力却在宇文宪屯兵时大举进攻,宇文宪听闻顿时弃兵趁夜而逃,却遭追兵伏杀,杨素奋力营救才得以脱困。

在守彭城之战中,陈国主将吴明彻带军压至北周边境挑衅,杨素随军救援,得胜而归,将主将吴明彻与一干部众尽数俘虏,还将陈将辛辛苦苦筑的城全部毁坏,北周大胜。

权臣之路,野心勃勃

然而枭雄就是枭雄,虽然杨素凭借自己的才能逐渐受到君王器重,却仍旧不满足。恰逢周静帝即位时还很年幼,主少国疑,底下的各路朝臣心怀不轨,丞相杨坚就是其中一位。

杨素知道杨坚有称帝之心,也有篡权夺位的手段,毫不犹豫就投靠了他,杨坚知道杨素的志向与能力,也就接纳了他。

这时尉迟迥听闻杨坚有谋逆之心,誓要清君侧,集结各地数十州起兵讨伐,杨坚派杨素平叛,不到半年战乱平息,这下再也没有可以阻止杨坚的人,公元581年,杨坚称帝,号大隋。

杨坚即位后,杨素作为开国功臣登上了丞相的位置,随着隋文帝一起南征北战,短短几年,就将南北朝混乱的局面收拾了个干净。

后又攻打依附天险的陈国时,杨素伙同隋军三方夹击,顺水路而下,夜袭陈军,利用夜色掩护,直捣黄龙,至拂晓,陈军丢盔弃甲,隋军大获全胜,隋陈之战,已分定局。

而后杨素灭匪患、破突厥,战功赫赫,屡次晋升,成为隋朝负有盛名的一代豪门显贵,南北朝以来无出其右,一时风头无两。

嫉贤妒能,奸臣当道

随着隋朝不断强大,许多有志之士为朝廷出力,杨素越来越嫉贤妒能,凡是违背他意愿的,他都要进谗言,恶意中伤。

当时史万岁初露锋芒,杨素担心如此骁勇之人恐成心腹大患,让隋文帝将其当庭杖杀,随后不管是谁,只要杨素觉得危害到他的地位了,便都一一铲除,一代名将走上了奸臣的道路。

杨素的狂妄终究引起了隋文帝的注意,逐渐疏远猜忌,有意削减他的权力,杨素得知心中不满却不显山露水,和杨广愈发私交过密。

不久他们结党之事便被隋文帝发现,隋文帝大怒,打算召见废太子杨勇商讨,杨素与杨广一看情况不对,干脆假传圣旨,软禁隋文帝。

本就重病的隋文帝当晚怒极攻心,遂即驾崩,杨素顺势推杨广上位,远在边疆的杨谅察觉其中有异,便不听杨广召回起兵叛乱,杨素出兵平叛,不出所料,神勇无二的杨素再一次势如破竹,平叛成功。

君臣离心,枭雄陌路

杨素两次从龙有功,却终究敌不过帝王猜忌。权倾朝野的权臣功高震主,弑父夺位的帝王想流芳千古。

杨素不死,杨广难安,君臣离心,杨素的命运在隋文帝在位时就曾上演过,如今又要重演一次。

晚年的杨素疾病缠身、缠绵病榻,杨广深知杨素心思缜密,表面上依旧嘘寒问暖,信任依旧,暗地里却忌惮非常,每每遣人探视病情,实际上却是为了打探其病情如何,深怕他好起来。

杨素见状就知道了杨广的态度,也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自己已经到达作为一个人臣的顶峰,官爵、封号、食邑都是封无可封,索性随了杨广心愿,连药都不吃了,不久便病死于长安。

杨素死后,杨广彻底无人压制,征讨无度,拒不纳谏,荒淫奢侈,罄竹难书,实实在在的一名昏君,不得不说杨素这次看错了人,如果当初并未参与夺嫡之战,恐怕名将辈出的隋朝还能延续几代。

小结

杨素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善用奇袭,积年累月的征讨生涯他却未尝一败,几乎战无不胜。

而且治下严谨,赏罚分明,每一笔功劳都会被杨素记录在案替部下讨要封赏,因而追随者众多。

杨素有猛将之谋,却无智者之思。李世民曾说,杨素欺主罔上,贼害良民,让杨坚父子道灭,是逆乱之源,这是隋朝灭亡的开端。曾国藩也曾评价他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迥异寻常。

历史对杨素的评价却比较公允,有勇有谋,智勇双全,胆识过人,知人善用。但是为人阿谀奉承,野心大,做事不择手段,投靠杨坚实乃杨素善于审时度势,为人臣模范。

如果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杨素实在算不上一个忠臣良将,但置身于历史来看,杨素平定叛乱、维护统一,抵御外族入侵,为盛世唐朝打下基础,唯独助暴君杨广登基,成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

标签: 杨素

更多文章

  • 杨素:助杨广称帝,病后皇帝赐药 他却断药求死,后来才知其高明

    历史人物编辑:直爽侃历史标签:杨素

    隋文帝杨坚有一个既定方针,即统一全国。他凭借政治家的眼力,发现了杨素这匹千里马。“美须髯、工书法”的杨素在人们的印象里是一个文士,没想到他的军事才能也非常了得。他先后在灭陈国、扫荡叛军的战役里,大展拳脚,职位也一路攀升,荆州总管、越国公,直至尚书右仆射。他不再满足于自己是一个军事家,他要当一名政治家

  • 杨素身为开隋九老之一,实力不在隋文帝杨坚之下,为何甘愿称臣

    历史人物编辑:宋尚标签:杨素

    要是能力强的人,都跑去称帝了,那权力的游戏还怎么玩下去?杨素的确能力很强,甚至不在隋文帝杨坚之下,可是他自愿投靠隋文帝杨坚,后来又自愿辅佐隋炀帝杨广,你又有什么办法呢?作为灭陈的水军总司令,杨素居功至伟。可是在灭陈以后,他两手一摊表示:主公,这可都是你们家二小子杨广的功劳。等到隋炀帝杨广做了皇帝以后

  • 为国操劳却未得善终的丞相,李斯被腰斩,杨素饿伤了自己

    历史人物编辑:唔爱我家的家标签:杨素

    脱口秀演员杨笠在节目中说过童话故事总会给大家带一种和现实脱轨的价值观,童话世界中人只要善良其他的什么都不用做就能成功。这个价值观只能出现在故事里,在现实生活中总会出现一些让人心寒的事情,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说两个为国操劳却未得善终的故事。李斯秦国的丞相李斯大家应该不会陌生,很多人觉得李斯是个新人,因为李

  • 妻子拎不清会带来什么结果?隋朝的杨素和明朝的徐达给出了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贤谈文史标签:杨素

    古代大户人家人家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讲究一个“娶妻娶贤”,尤其是皇族和官宦世家,有一个贤内助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如虎添翼,在建功立业一事上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比如隋文帝杨坚娶的独孤伽罗,唐太宗李世民所娶的长孙皇后以及明太祖朱元璋的马皇后,这几位都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内助。当然,有贤内助就有坑夫妻,有些妻子坑

  • 他出身名门三次造反,隋炀帝忌惮他,杨素欣赏他,最后被李渊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赵旭莉标签:杨素

    隋唐的统治阶级都是关陇门阀,他们的统治集团自西魏宇文泰建立关陇集团时就已经广泛联姻交往,关系错综复杂。其后又经历了权臣宇文护专权,杨坚篡位建立隋朝。但上层的结构中只有皇家换了,其余部分并没有太多变化,也就造就了一大批在西魏、北周、隋朝都是高官的官宦世家。有一个人他就出身在这样的门阀世家,可以说祖上是

  • 《独孤皇后》脸谱化太严重,只有杨素还算是个有始有终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艳青标签:杨素

    陈乔恩与陈晓等主演的《独孤皇后》开播至今毁誉参半,小编追下来发现这部剧脸谱化太严重,剧中非黑即白,一面是独孤伽罗和杨坚的无所不能,一面是宇文护和赵越的奇坏无比,加上帝位稳固后变得昏庸无道的宇文邕,简直没什么悬念可言。因为是大女主的人设,这部剧中有可能是坏人的角色全都没起到作用,只有杨素还算是个有始有

  • 隋朝名将杨素,前线尚未开战的时候,却要先斩杀三百余名部下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杨素

    每逢乱世必有人才,这句话着实不假,隋唐时期由于战事频繁,所以也孕育了不少后人耳熟能详的名将,这些将领当中,杨素是一位战斗力和军略都十分出众的将军,这一点在当时十分难得。杨素一生征战数百场,从剿灭北齐,到后来的讨伐南陈、抵御突厥等等,一生当中的战斗几乎做到了战无不胜,为隋朝的稳定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杨素

  • 杨素的双面人生,一边是天赋异禀,一边是冷酷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杨素

    但凡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人,天生具有一种冷漠感,他们不会为儿女情长所牵绊,如果对利益有损,他们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消除不利带来的影响。在隋朝就有一位这样的人,他叫杨素,他一生征战无数,从北齐打到南陈,再大破凶悍的突厥人,杨素的前半生不是在征战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征战的路上。可是这样一个能征惯战的人,大家提起他

  • 文武双全一代名臣,却劣迹斑斑、争议满身—从杨素看封建君臣困局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杨素

    文:正史漫谈图:来自网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封建王朝士大夫阶层的人生指南。但这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却并非永远受统治者欢迎:当内忧外患之际,封建帝王自然求才若渴,以功名利禄甚至"知遇之恩",调动人才替自己卖命;在天下太平之时,在绝对排他的皇权眼中,能臣、功臣带来的威胁,却恰恰与其能力成正比。所

  • 杨广与大臣杨素之间发生的2件“不可思议”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杨素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生病了,便召了杨素、柳述等几名大臣进宫侍候,太子杨广也被召住进了大宝殿。杨广心中估计他的老父亲杨坚这次可能是不行了,就想着老父亲死后自己该怎么接受帝位,需要准备些什么呢,杨广越想越糊涂,直接就写了一封密信送给同党杨素,向杨素咨询当皇帝的注意事项。杨素收到信后,便诚恳地把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