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出身名门三次造反,隋炀帝忌惮他,杨素欣赏他,最后被李渊杀了

他出身名门三次造反,隋炀帝忌惮他,杨素欣赏他,最后被李渊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旭莉 访问量:3357 更新时间:2024/1/24 2:52:10

隋唐的统治阶级都是关陇门阀,他们的统治集团自西魏宇文泰建立关陇集团时就已经广泛联姻交往,关系错综复杂。其后又经历了权臣宇文护专权,杨坚篡位建立隋朝。但上层的结构中只有皇家换了,其余部分并没有太多变化,也就造就了一大批在西魏、北周、隋朝都是高官的官宦世家。

有一个人他就出身在这样的门阀世家,可以说祖上是“四世三公”,但他这辈子做的事情却是矢志造反,他先后两次起兵反对隋炀帝杨广,两次都险些成功。最后一次造反反唐高祖李渊,却让他丢掉了性命。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蒲山公李密

李密的祖上就是赫赫有名的关陇八柱国之一的司徒、太师李弼,祖父是北周的太保,父亲是隋朝的上柱国,都是三公级别的高官。这样的家世,让李密从小就眼界非凡,见识过人,他擅长谋略,文武双全,常常有济世安民的想法。

李密年轻的时候,因为家世在宫中充当侍卫,有一次隋炀帝路过,正好在卫队中看到了他。只见李密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回去就问身边的人:卫队里那个黑脸小孩是什么人?大臣回答是上柱国已故蒲山公李宽的儿子,叫李密。隋炀帝内心非常忌惮,就对大臣说:他顾盼之色很不寻常,别再让他在宫里宿卫了。

于是,李密就辞职了,专心读书。他经常骑着一头黄牛,一只手捏着牛绳,一只手翻书阅读。有一次,他正在读书,忽然遇到了越国公杨素。杨素是隋朝权势最重的大臣,一生战功赫赫,灭南陈,破突厥,威震天下。他看到李密勤奋读书,非常惊异,就上次攀谈。结果,杨素很是惊讶于李密的才华,他回去对自己的儿子杨玄感等人说:你们的气度学识,都比不上李密,要好好跟他交往。

后来,隋炀帝讨伐高句丽,一时天怒人怨,杨玄感决意起兵,派人去请李密主持谋划。李密见到杨玄感后,献上上中下三策,但杨玄感斟酌之后选择了下策,结果最后兵败被杀,李密也被抓住。本来参与谋反,还是杨玄感的谋主,李密应该是必死无疑的。结果,李密和同伙半路挖开墙壁逃跑,于是逃得了性命。

又过了两年,翟让在瓦岗起义,李密投奔翟让。李密文武双全,才智过人,很快就让瓦岗军壮大起来,成为了反隋势力中最强大的一支。一时之间,李密屡破隋军,手下拥有了几十万大军。当时,在江南的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所杀,李密接受了洛阳留守越王杨侗的册封,回师进攻宇文化及。可等到李密和宇文化及两败俱伤,去被王世充偷袭,李密大败,走投无路之下入关中投奔李渊。

当时,李渊已经在关中整合了关陇集团旧部,实力强劲,听说李密来归,喜出望外。李渊拜李密为光禄卿,封邢国公,还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了李密,称呼李密为弟。但李密不甘居于人下,对自己的处境非常不满。于是,李密以去招降关东旧部为名密谋叛唐,结果中了埋伏被杀,尸身被部将徐茂公安葬,年仅三十七岁。

标签: 杨素

更多文章

  • 《独孤皇后》脸谱化太严重,只有杨素还算是个有始有终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张艳青标签:杨素

    陈乔恩与陈晓等主演的《独孤皇后》开播至今毁誉参半,小编追下来发现这部剧脸谱化太严重,剧中非黑即白,一面是独孤伽罗和杨坚的无所不能,一面是宇文护和赵越的奇坏无比,加上帝位稳固后变得昏庸无道的宇文邕,简直没什么悬念可言。因为是大女主的人设,这部剧中有可能是坏人的角色全都没起到作用,只有杨素还算是个有始有

  • 隋朝名将杨素,前线尚未开战的时候,却要先斩杀三百余名部下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杨素

    每逢乱世必有人才,这句话着实不假,隋唐时期由于战事频繁,所以也孕育了不少后人耳熟能详的名将,这些将领当中,杨素是一位战斗力和军略都十分出众的将军,这一点在当时十分难得。杨素一生征战数百场,从剿灭北齐,到后来的讨伐南陈、抵御突厥等等,一生当中的战斗几乎做到了战无不胜,为隋朝的稳定立下了不小的功劳。杨素

  • 杨素的双面人生,一边是天赋异禀,一边是冷酷残忍

    历史人物编辑:胡月芳标签:杨素

    但凡从战火中走出来的人,天生具有一种冷漠感,他们不会为儿女情长所牵绊,如果对利益有损,他们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消除不利带来的影响。在隋朝就有一位这样的人,他叫杨素,他一生征战无数,从北齐打到南陈,再大破凶悍的突厥人,杨素的前半生不是在征战的路上,就是在准备征战的路上。可是这样一个能征惯战的人,大家提起他

  • 文武双全一代名臣,却劣迹斑斑、争议满身—从杨素看封建君臣困局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杨素

    文:正史漫谈图:来自网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封建王朝士大夫阶层的人生指南。但这种积极的入世态度,却并非永远受统治者欢迎:当内忧外患之际,封建帝王自然求才若渴,以功名利禄甚至"知遇之恩",调动人才替自己卖命;在天下太平之时,在绝对排他的皇权眼中,能臣、功臣带来的威胁,却恰恰与其能力成正比。所

  • 杨广与大臣杨素之间发生的2件“不可思议”的事

    历史人物编辑:小铁子说历史标签:杨素

    公元604年,隋文帝杨坚生病了,便召了杨素、柳述等几名大臣进宫侍候,太子杨广也被召住进了大宝殿。杨广心中估计他的老父亲杨坚这次可能是不行了,就想着老父亲死后自己该怎么接受帝位,需要准备些什么呢,杨广越想越糊涂,直接就写了一封密信送给同党杨素,向杨素咨询当皇帝的注意事项。杨素收到信后,便诚恳地把杨广的

  • 隋朝四大名将盘点,杨素排第一,第四战力最强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挺好玩儿标签:杨素

    大家好,欢迎来到明心读文史。今天我给大家评说一下隋朝时期的四大名将。我这里说的可不是《隋唐演义》中的名将,当然,排名第一的也不是哪个力大无边的李元霸,而是大家从心里面不怎么愿意接受的奸雄杨素。按历史公认的排名,他们依次为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下面我根据其简历,结合史料记载对其之间的优劣进行一

  • 大隋第一奸臣杨素,府中绿帽横飞!

    历史人物编辑:聊卿吟史标签:杨素

    隋朝第一权臣杨素非常有意思,三个古代爱情故事的历史典故,和他有关;不幸的是,三个典故中,他都失去了自己的一个女人。而这三个爱情故事历史典故分别是成人之美、破镜重圆、红拂夜奔。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权臣之路。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他是正儿八经的弘农杨氏,比杨坚都正宗。弘农杨氏

  • 杨素-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杨素

    杨素在小说演义中是以文臣的身份出现的,为隋朝开国功臣,位列宰辅,封越国公,权倾朝野。其实,杨素是个文武全才,不论军略,智计,权谋,眼力都是当世冠杰。但是因为儿子杨玄感兵变失败,再加上自身的操守问题,导致杨素后世名望不高,他的用兵才能被大大的低估了。杨素出身弘农杨氏,将门之后,其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

  • 古代名将之十二大治军高手:杨素的治军方式最特别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杨素

    武功鼎盛的古之名将,不一定善于治军;弱于战略战术的,治军也不一定不强,两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霍去病和曾国藩。霍去病行军打仗吃得好穿得好,还玩踢球,而他的士兵却饿肚子,饭菜宁愿倒掉,也不给自己的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不一定善于治军,但反之,不能与士兵同苦就一定治不好军。曾国藩则完全相反,他弱于战略战术,在左

  • 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为什么表明杨广希望杨素早点去死?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杨素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因为楚国是春秋战国的一等大国,所以“楚”在汉朝之后是地位最高的封号之一。皇子都很难得到“楚”的封号,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可谓巨大恩宠。但后世很多人都认为: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表明隋炀帝是希望杨素早点去死。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嫡次子,杨广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