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朝四大名将盘点,杨素排第一,第四战力最强

隋朝四大名将盘点,杨素排第一,第四战力最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挺好玩儿 访问量:2176 更新时间:2024/1/17 4:11:02

大家好,欢迎来到明心读文史。今天我给大家评说一下隋朝时期的四大名将。我这里说的可不是《隋唐演义》中的名将,当然,排名第一的也不是哪个力大无边的李元霸,而是大家从心里面不怎么愿意接受的奸雄杨素。按历史公认的排名,他们依次为杨素、韩擒虎贺若弼史万岁。下面我根据其简历,结合史料记载对其之间的优劣进行一个简单的评述,欢迎大家评论指正。

第一位:杨素

谋略:★★★★★

战力:★★

杨素在小说演义中是以文臣的身份出现的,为隋朝开国功臣,位列宰辅,封越国公,权倾朝野。在文治方面,历史上真正的杨素其实与小说演义中相差无几,那是一个权臣、奸臣。此人阴险狡诈,善权术,有谋略。他是杨广篡夺太子之位的主谋,隋文帝另外四子之死均拜其所赐。此人一生虽有谋略,但奉行的是阴谋。他以谋取富贵为主旨,谋害了许多隋朝的开国功臣,成为杨广暴政的帮凶。

其实,杨素是个文武全才,他在武功方面是个帅才,尤其以擅长带兵闻名。杨素每次打仗,都是在战前先派几百人的小股部队进攻,如果打败后有回来的士兵,他都是全部杀掉,这样就断掉了士兵后退和逃跑的念头,如此数次后,才进行大兵团作战。所以,他的部队从来都没有人逃跑,素有常胜将军之称。

杨素一生战功颇丰,在灭南陈战役中,他率领水军首开胜局,为顺利消灭南陈奠定了基础。后在攻打突厥时也是颇有军功。他最得意的战役,是平定杨谅叛乱,二万破杨谅三十万大军,并活捉了杨谅,表现出了卓越的指挥才能,为隋炀帝初期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只从个人单兵作战来说,他的武功远不及另外四位。

第二位:韩擒虎

谋略:★★★★

战力:★★★★

韩擒虎原名叫韩擒豹,后改名为韩擒虎。据史书记载,此人小时就英武勇猛,而且是身材高大魁梧,面相非常威严,据民间传说他死后转为阎王,可见其相貌长的有多凶了。

此人武功应该是相当厉害了,素以沉稳、勇武著称。在《隋唐演义》中,他率领军队平定南阳伍云召叛乱。那时已是壮士暮年,仍然是威风凛凛,英雄不减当年,伍云召亦是面有惧色,后弃城逃跑。韩擒虎早年在北周灭齐的战斗中就屡建战功,而他成名一战,是在灭南陈的战役当中。此役韩擒虎为先锋,他夜渡长江,奇袭采石城,从而一战成名,后官拜上柱国。

要说谋略,应该不亚于杨素。唐朝开国功臣李靖是韩擒虎的外甥,此人是唐朝最主要的将领,其军事才干是相当强,贞观年间大败突厥李靖是功不可没。据记载,李靖幼年就随韩擒虎学习军事。由此可见,韩擒虎的军事才能也是很不一般了。

第三位:贺若弼

谋略:★★★

战力:★★★

此四人中,贺若弼无论是战力,还是谋略均较弱。此人生性孤傲,自视甚高,性情上嫉妒心比较强。在北周时因勇武而受北周武帝喜爱,而他本人也是谨记其父亲的悲惨结果,尚能谨言慎行,未曾惹及祸事。杨坚辅国后则又变得不那么本分了,但好在杨坚生性仁厚,尚能容得下他。

在北周灭齐时,他曾为韦孝宽部下随军出征,也是颇有战功。后杨坚因害怕他有谋反之心,也是从未让他以主帅的身份出征过。贺若弼成名,也是在隋建立后征讨南陈的战役当中。

当时杨广为主帅,贺若弼与韩擒虎同为先锋,分兵而进。在突破长江防线后,南陈军队溃不成军,他一路追击到了其都城。这时南陈又纠集了十万军队与之相抗,而他本来只有一万兵马,沿途各处留守,此时只剩下了八千人,明显敌强我弱。这个时候,按照常例他应该立即向主帅杨广汇报,由主帅决定怎么打。

但是,他觉得南陈军已经毫无斗志,又看到南陈军队呈一字长蛇排阵,觉得有机可趁,便决定打。刚开始的时候,在南陈军队的强烈阻击下,他已经败退了下来。但他还不死心,又选了一个比较薄弱的地方再进攻,由于该处主将怯阵逃跑,南陈军队便迅速溃逃。这时,韩擒虎也赶到了。于是二人合力攻破了城池,并活捉了陈后主陈叔宝

此一战贺若弼名声大振,也是立了一个大功,但他却得罪了一个本不该得罪的人。这个人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杨广,因为他抢了人家的功劳。杨广继位后,以妄言朝政之罪杀了贺若弼。

第四位:史万岁

谋略:★★★

战力:★★★★★

这第四位可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敦煌戍卒”史万岁。此人犹如武侠小说中武功高强的大侠,非常骁勇,大致上骑术也是相当不错。在敦煌戍边时,曾单人单骑深入突厥腹地劫掠牛羊,如入无人之境,威震边塞,突厥人闻之无不忌惮。

开皇三年,史万岁随窦荣定北击突厥,他一个单挑,只一回合便斩突厥勇士于马下,大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势,迫使突厥撤军议和,自此也得到了重用。在二次平南陈中他随杨素出征,以一千人深入密林,历经七百余次战斗,转战月余,俘获甚众。

开皇十九年史万岁又同杨素随杨广北击突厥,二人分兵而进。突厥可汗听到主将是敦煌戍卒史万岁时,惊慌失措,便仓皇逃跑。史万岁趁机掩杀,追击百余里,大获全胜。因其功大,遭杨素忌恨而陷害,后被隋文帝所杀。死后,所有的人都为其惋惜。

史书将史万岁写成了一个传奇式的英雄人物,可见若是单兵作战,其战力在四人中是超强的了。但要是论谋略,最起码的心计还是有的,但史书记载的关于他独自指挥战斗的过程几乎没有。但小编认为,此人骁勇太过,未免有自大骄傲之嫌,此种人往往是匹夫之勇,在谋略上总会要差一点了。

结语

至此,小编略微小结一下。此四大名将却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也是史料公认的。若论智谋,则杨素最优,但其人过于阴险,因此往往被人忽略;若论勇武,则史万岁更胜一筹,首当最强;若论综合实力,应是韩擒虎了,其名声也是颇大,只是史料记载甚少;而贺若弼在四人中,似乎从哪个方面都要弱一点。

这仅仅为小编个人观点,不知大家怎么看?

标签: 杨素

更多文章

  • 大隋第一奸臣杨素,府中绿帽横飞!

    历史人物编辑:聊卿吟史标签:杨素

    隋朝第一权臣杨素非常有意思,三个古代爱情故事的历史典故,和他有关;不幸的是,三个典故中,他都失去了自己的一个女人。而这三个爱情故事历史典故分别是成人之美、破镜重圆、红拂夜奔。这是怎么回事呢?一、权臣之路。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他是正儿八经的弘农杨氏,比杨坚都正宗。弘农杨氏

  • 杨素-历史上最被低估的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杨素

    杨素在小说演义中是以文臣的身份出现的,为隋朝开国功臣,位列宰辅,封越国公,权倾朝野。其实,杨素是个文武全才,不论军略,智计,权谋,眼力都是当世冠杰。但是因为儿子杨玄感兵变失败,再加上自身的操守问题,导致杨素后世名望不高,他的用兵才能被大大的低估了。杨素出身弘农杨氏,将门之后,其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

  • 古代名将之十二大治军高手:杨素的治军方式最特别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话春秋标签:杨素

    武功鼎盛的古之名将,不一定善于治军;弱于战略战术的,治军也不一定不强,两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霍去病和曾国藩。霍去病行军打仗吃得好穿得好,还玩踢球,而他的士兵却饿肚子,饭菜宁愿倒掉,也不给自己的士兵,与士兵同甘共苦不一定善于治军,但反之,不能与士兵同苦就一定治不好军。曾国藩则完全相反,他弱于战略战术,在左

  • 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为什么表明杨广希望杨素早点去死?

    历史人物编辑:追溯历史传奇标签:杨素

    大业二年(606年),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因为楚国是春秋战国的一等大国,所以“楚”在汉朝之后是地位最高的封号之一。皇子都很难得到“楚”的封号,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可谓巨大恩宠。但后世很多人都认为:隋炀帝封杨素为楚国公表明隋炀帝是希望杨素早点去死。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嫡次子,杨广是通过

  • 文成武就,赫赫楚公-杨素

    历史人物编辑:欢欢的奇幻旅行标签:杨素

    《隋唐英雄传》里面有一个角色树立的很好,忠心耿耿,舍身为国,南下平陈,北定突厥,血战六十四路烟尘,最终命丧江都,排名天下第八的靠山王杨林。当然,忠心耿耿的靠山王历史上是没有的,不过杨林此人是糅合了很多人为原型,比如培养秦琼,是张须陀;皇室亲王,战功赫赫,是杨坚之弟,大将军杨爽;而南下平陈,扶持社稷,

  • 隋朝第一权臣活曹操杨素

    历史人物编辑:聃者徐史也标签:杨素

    杨素,字处道。隋朝第一权臣。(544年—606年),杨素系关陇集团出身,又是弘农杨氏嫡系血脉。隋朝第一门阀世家。在北周时期就高居拜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与杨坚(二人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也不是一个祖宗)关系亲厚、在杨坚篡位以后,十分受隋文帝杨坚的信任和重用,亲率大军平定南陈,以此封越国公。在杨广和杨勇的太

  • 射雕英雄长孙晟:一招离间计,让崛起的突厥再也无法强盛起来

    历史人物编辑:旧日历史标签:长孙晟

    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王朝的威胁,强如匈奴、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等,甚至有的入主中原取而代之。活跃于隋唐的突厥因为中原战乱而逐渐崛起,却因一个人的离间之计使得崛起的突厥发生内讧,逐渐分裂,给了中原王朝喘息的机会,再也无法强盛起来。长孙晟(公元552年-公元609年),字季晟,小字鹅王,河

  • 隋朝第一神射手长孙晟,曾一箭双雕,离间突厥部落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长孙晟

    杨坚可以说是长孙晟的伯乐,因为年少时候的他,根本就没有才华展示的机会。但是。当遇到杨坚之后,他的命运也随之而变。长孙晟是个很开朗的人,天资聪慧,不但爱读书,并且还很善于骑射,身体素质也是非常的好。当时北周是很崇尚武艺的,在贵族里面,只要谁习得了一身好武艺,都会觉得自己了不起,而这些贵族子弟,在长孙晟

  • 从和亲使者到突厥克星,看长孙晟如何“一箭双雕”平外患

    历史人物编辑:殷嘉豪标签:长孙晟

    长孙晟在历史上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没什么文化,却智谋超群,是隋朝著名的谋略家、外交家,也是隋朝削弱突厥势力、平定突厥外患的最大功臣;他武艺高强,留下的成语“一箭双雕”流传至今,一生却没指挥过重大的战役,但突厥兵将却畏之如虎,称其为“霹雳将军”,后世也将其列入《名将传》;他历仕北周、隋朝两朝,一生

  • 以夷制夷有多强,李世民岳父长孙晟离间突厥,堪比卫霍百万大军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长孙晟

    导语:突厥,作为古时一个强有力的部族,在当时也是赫赫威名,然而东突厥、西突厥都尽破败于唐朝,可想而知强唐的威能。但,全然归功于李唐却略显偏颇,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即使隋王朝的荒唐被大写特写,可终归留下了不少利在千秋的大事,突厥的衰败便是其一,主导者名为长孙晟,好巧不巧便是李世民的岳父。贞观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