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作为梁武帝的第七子,萧绎为何没能振兴南梁大业?走错了这3步棋

作为梁武帝的第七子,萧绎为何没能振兴南梁大业?走错了这3步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朱云山 访问量:4015 更新时间:2024/1/22 21:57:48

侯景之乱过后,86岁的老头子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在了建康台城。得知这一消息以后,老萧家的子孙们,没想着为梁武帝报仇,而是想着争权夺利,各自为政。

其实早在侯景围困梁武帝和太子萧纲的时候,萧家这些藩王们,压根就没打算勤王。一个个在自己的地盘上积蓄力量,坐等梁武帝和萧纲被杀,他们好趁机登上大宝。

萧衍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像菩萨一样对待子孙,结果这帮瘪犊子居然如此“孝顺”自己,真是一口老血喷出三丈高啊!

其中镇守江陵的萧绎,作为梁武帝的第七子,被梁武帝委以重任,手握荆州强兵。可是在勤王的过程中,这位老兄可算是昧良心了,压根就不高兴前往建康勤王。因为他有其他想法。

一、萧绎等的就是梁武帝驾崩的消息。

萧绎很清楚,梁武帝和太子萧纲在一起,属于捆绑销售的模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个时候萧绎拼了老命去救梁武帝,也无法撼动萧纲的位子,要是那样,不就白忙活了嘛!

因此萧绎选择了等待时机,期间梁武帝派人加封萧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等,都没能动摇萧绎隔岸观火的态度。

从枭雄的角度来说,萧绎这么做一点儿毛病都没有。在乱世之中,如果没有好处的话,萧绎为啥要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去搏一把呢?

公元549年,萧绎终于等来了86岁的梁武帝,饿死在台城的消息。这一年萧绎42岁,可谓是身强体壮,正是治理天下的好年纪。

为此萧绎便打算大摇大摆地称帝自立,毕竟建康城里的萧纲,已经成了侯景的傀儡,是无法服众的。作为萧衍比较有实力的儿子,萧绎称帝,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问题是,难道梁武帝就只有你一个有实力的子孙吗?当然不是!等待梁武帝驾崩的,远不止萧绎一个人,还有:

第一,梁武帝的孙子河东王萧誉(前太子萧统的儿子)及其弟萧詧,萧誉坐镇湘州,萧詧坐镇襄阳。第二,梁武帝的第六子邵陵王萧纶,坐镇扬州。第三,梁武帝第八子武陵王萧纪,坐镇益州。

这帮人可都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也全都是梁武帝的直系后裔,完全有资格称帝。为此,要想称帝,就必须要先把这帮人给摆平了。

二、萧绎在宗室内部,是最出众的一个。

大家都是梁武帝的后代,而且全都手握兵权,凭什么就你萧绎能称帝,我们其他人只能干瞪眼呢?就因为你假黄钺,我们就要都听你的吗?于是大家纷纷起兵,打算灭了萧绎,自己出来单干。

首先,灭了河东王萧誉。

萧誉觉得,他虽然是萧绎的侄儿,可大家都是王爷,凭什么萧绎可以指挥自己呢?因此萧绎派来了三拨人,都被萧誉给打发走了。

这下萧绎可怒了,索性派遣自己的世子萧方等讨伐萧誉。结果萧方等还被萧誉给灭了,你说气人不?

萧绎并没有恼羞成怒,而是一边安抚萧誉,打算和谈,一边则派遣信州刺史、镇兵将军鲍泉收拾萧誉。和谈是没希望的,毕竟人家萧誉刚打了胜仗。不过在鲍泉的打压下,萧誉立马就怂了,因为压根就打不过啊。

萧誉的人马被鲍泉灭了1万多人,只好仓皇逃入长沙城中。这个时候萧绎又派来了王僧辩,这家伙可是南北朝著名的猛男,一眨眼功夫就将萧誉给灭了。萧誉兵败被杀后,他的弟弟萧詧只好仓皇撤军,投靠了西魏宇文泰

其次,击溃邵陵王萧纶。

萧纶倒是比萧绎孝顺得多,没办法,他坐镇扬州,距离建康太近了。这要是不来,有点儿说不过去。

在平定侯景之乱的过程中,萧纶也是立下不少战功的。正因为如此,当萧纶勤王失败,逃亡到郢州时,南平王萧恪果断将郢州让给了他,自此萧纶便在郢州形成了割据势力。

等到萧绎攻打萧誉的时候,萧纶便打算支援侄子萧誉,结果被王僧辩派遣的1万多水军击败。萧纶只好匆忙逃亡到了武昌。此后部下们反水,萧纶无奈之下只好投靠了北齐。

萧纶、萧詧这叔侄俩可真有意思,一个投降了北齐,一个投降了西魏。搞得好像分两头下注一样。

再者,消灭武陵王萧纪。

梁武帝的第八子萧纪是个人才,从小就很有文采,而且勤奋努力,十分有主见,深得梁武帝的喜爱。因此他早早就被梁武帝封为武陵郡王、益州刺史,负责镇守成都,手握益州、梁州等十三个州的兵权。

关键是,萧纪还是个很懂得治理的人,他在任期间,益州地区的百姓生产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老百姓过着幸福的日子。因此萧纪手里的资源相当丰富,可谓是兵精粮足,要想称帝太容易了。

可萧绎称帝之前,就向萧纪发来了诏书,你说萧纪看了气不气?因此萧纪索性也就摊牌了,直接在成都称帝,并且打算进军江陵,灭了自己的哥哥萧绎。

对此,萧绎做出了两手准备,首先封锁瞿塘峡口,让益州的水军无法进入江陵境内。其次则向西魏发出求援,希望他们进军成都。

而萧纪很有意思,每次作战前,都拿出大量金银财宝激励士气,结果士兵们士气大振,打了不少胜仗。

可打完胜仗以后,大家前来领赏的时候,萧纪却把宝贝都给藏起来了。这还了得?原来如此有才的萧纪是个吝啬鬼,大家都觉得自己上当了,二话不说就背弃了萧纪。

军队士气低落,又加上萧绎拒绝和谈,选择猛攻,最终萧纪兵败被杀。关键时刻成了吝啬鬼,这是萧纪战败的重要原因。

三、臭棋频出,使得萧绎步步走向灭亡。

臭棋一,请求西魏支援。

说实话,让西魏进军成都,绝对是一招臭棋。人家拿下成都以后,难不成还会还给你吗?而且手握益州和关中,不就是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的本钱吗?

可惜萧绎不管这些,他只知道这块地方宁可给了西魏,也不能给自己的弟弟。虽然萧绎灭了萧纪,可益州自此也落入了西魏之手。这为后来萧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实在是一招臭棋。

臭棋二,拒绝迁都建康。

公元552年,侯景兵败被杀,萧绎在江陵称帝。这个时候南朝四方平定,按理说萧绎前往建康继承大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可萧绎却另辟蹊径,他拒绝前往建康,甚至觉得江陵城还是相当不错的。可问题是,南朝的根基都在建康,宋齐梁三朝都在这里建都,有势力的家族也都盘踞在这里,如果得不到这些人支持,你这个皇位能坐稳吗?

再说了,建康虎踞龙盘,至少能撑得住一时,而江陵城孤城一座,又是四战之地,到时候想躲都没地方躲。这为后来宇文泰灭了萧绎,再次埋下了伏笔。

臭棋三,摊牌过早,结果惹怒了强敌。

萧绎刚刚登基没多久,内心便骄傲了起来。他觉得南朝的内乱似乎都被平息了。因此他选择和西魏的宇文泰谈判。

他给宇文泰写了一封信,表示应该按照过去的地图重新划定疆界,也就是说,让宇文泰把益州给吐出来,你说宇文泰能答应吗?这不是找死嘛!

其实南朝表面上一派和气,实际上已经危如累卵了。这个时候应该稳住内部,才能慢慢恢复南朝的生产力,继而再去谈判,也就有了底气。

匆忙谈判的结果,就是导致宇文泰大怒,直接派遣于谨、杨忠、宇文护等人带兵5万南下进攻将领。萧绎走投无路,发现也没人愿意来救他,只好束手就擒。最终被投靠西魏的侄子萧詧用土袋给活活闷死了。

结局:一生爱书如命,结果却焚书自嘲。

萧绎的结局的确令人唏嘘,毕竟手里一副好牌,初期打得还不错,甚至有重振南梁雄风的希望,可结果下了3步臭棋,将此前的成绩全部给毁了。

梁季之祸,巨寇凭垒,世祖时位长连率,有全楚之资,应身率群后,枕戈先路。虚张外援,事异勤王,在于行师,曾非百舍。后方歼夷大憝,用宁宗社,握图南面,光中兴,亦世祖雄才英略,绍兹宝运者也。---《梁书》

值得一提的是,萧绎从小就是个非常喜欢读书的人,没事儿就找一帮大儒一起谈谈心。家里的藏书多达14万卷,甚至亲自主编了《金楼子》。他曾经自称:韬于文士,愧于武夫。

可西魏大军围攻江陵的时候,萧绎却派人将自己所藏的14万卷书全部付之一炬。为啥?他自己给出了解释: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啥意思呢?其实萧绎就是觉得,自己读了这么多年书,结果却落得这种下场。因此他决心将这些书付之一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读书无用。

好家伙,多么讽刺的一件事。你自己读书无用,不代表别人也读书无用吧?同时期的枭雄陈霸先,也是个嗜书如命的人,尤其喜好读兵书,不就成就了一代伟业嘛!

参考资料:《梁书》

标签: 萧绎

更多文章

  • 梁元帝萧绎有着怎样的成长历程?他结局如何?该如何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萧绎

    梁元帝萧绎(508年9月16日 ―555年1月27日 ),字世诚,小名七符,号金楼子,籍贯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生于丹阳郡建康县(今江苏南京)。南朝梁第四位皇帝(552年―555年在位),梁武帝萧衍第七子,母为阮令嬴。人物生平节制九州514年,封湘东王,早年因病而一眼失明。547年

  • “徐娘半老,风韵尤存”的半面妆徐妃----梁元帝萧绎之妃子徐昭佩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建标签:萧绎

    “徐娘半老,风韵尤存”这个成语出自梁元帝萧绎的妃子徐昭佩,“半面妆”这个典故也由徐妃徐昭佩而来,徐昭佩是一个怎样的女人呢?是否美貌无双、魅力迷人?事实上,徐昭佩相貌很平常,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评价她:“妃丑而妒,又多失行”。虽然她是梁元帝的妃子,但却是梁元帝的结发妻。按理说,结发妻应该被封为皇后啊

  • 梁元帝萧绎:无毒不丈夫的弱文人

    历史人物编辑:烟花谈历史标签:萧绎

    一个人最好不要残疾。从古到今,心理扭曲变态的枭雄比比皆是,都是有某个部位残疾导致性情大变,做出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梁元帝萧绎就是这样的人。他从小倒霉催的,因病导致一眼失明,本来就长得不咋地,失明的他相貌丑陋,但他是货真价值的梁家子孙,堂堂帝胄,就凭出色的投胎能力,就算瞎了一只眼又如何。514年,被封

  • 两朝风云侯景之乱后萧绎为何不搬到建康,而在江陵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萧绎

    侯景之乱几乎摧毁了整个南梁,而平定这场乱局的湘东王萧绎在历史上也留下了骂名。正是由于他拥兵自重且都留不前,才纵容侯景对国家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害。在这场乱局之中,他以勤王的名义起兵,却不是为了营救被困建康的萧衍和萧纲,而是为了争夺皇权。他在战争上阳奉阴违,坐视侯景围攻建康皇城,只是为了兄弟萧纶等人争夺皇

  • 侯景与萧绎角逐,攻打小城却吃力不讨好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萧绎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侯景自从攻下台城,将梁武帝饿死在台城之中后。他就扶持太子萧纲为皇帝,从此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局面。然而,侯景的影响力有限,梁武帝的诸子都对侯景很不满。纷纷要讨伐侯景,这使得侯景寝食难安。而在各位藩王之中,笑到最后的当属梁武帝七子湘

  • 潘玉儿的悲惨命运,因她长得太美而惨死,她的尸体士兵们都不放过

    历史人物编辑:史前小魔王标签:潘玉儿

    在中国历史上从来都不缺少美女,不过相对来说女人太美也不一定就是好事,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一位命运非常悲惨的女人,她从小小的艺伎做到贵妃的位置,人生经历堪称传奇。但是这并没有什么卵用,最后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惨死在牢狱之中,然而即便是死了之后的她,还是让士兵们给惨无人道的羞辱了。这位漂亮的女人叫潘玉

  • 皇帝卖肉,贵妃买酒——看东昏侯与潘玉儿这对活宝的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张桃子标签:潘玉儿

    皇帝会专宠一人吗,中国历史上这种例子还挺多的,比如历史上的唐玄宗专宠杨贵妃。明宪宗专宠万贵妃。但专宠一人,还有受虐倾向的,在中国历史上,首先想到的就是南北朝时期,南齐萧宝卷。萧宝卷,是萧鸾的次子,生母早亡,由潘妃抚养。他从小就口吃,说话不清楚,所以,也不太喜欢跟人讲话,性格有些孤僻,但是,他特别擅长

  • 萧宝卷滥杀大臣,16岁登基19岁被杀,萧衍发檄文讨伐说:执迷不悟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萧宝卷

    萧衍联合齐将攻入建康城的那一夜,萧宝卷听到军队闯进后宫的声音,连忙从北门溜出,宦官黄泰平举刀砍伤了他的膝盖,他摔倒在地,骂道:“奴才要造反吗?”另一名宦官张齐不由分说一刀砍下了他的头。公元501年,南朝齐的南康王萧宝融在江陵称帝。随后,任命萧衍为左仆射征东大将军,统领大军进攻建康城。建康城里的齐废帝

  • 步步生莲的“创始人”—南朝皇帝萧宝卷的宠妃潘玉儿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萧宝卷

    大家好,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步步生莲”这个词语的意思,那大家知道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存在的吗?说起步步生莲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她就是步步生莲的“创始人”,南朝皇帝萧宝卷的宠妃潘玉儿,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的介绍她的一生。潘玉儿,又名潘玉奴,本名俞尼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我在下面的文章中统称她为潘玉儿。潘

  • 好色顽劣杀戮成性的奇葩皇帝南齐东昏侯萧宝卷

    历史人物编辑:小白兔乖乖标签:萧宝卷

    萧鸾是南齐武帝萧赜孙子萧昭业在位时的辅佐朝政,大权在握,他先把萧赜的孙子萧昭业废掉立其弟萧昭文为帝,后又废掉萧昭文于494年自立为帝,史称齐明帝,他将萧赜子孙杀光,还不停地杀萧氏藩王,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萧鸾称帝后立萧宝卷为太子。其实萧宝卷本来有个哥哥叫萧宝义,可惜的是,哥哥是庶出,又身有残疾,所以皇